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神经元的信息传递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58页。优选第三讲神经元的信息传递当前2页,总共58页。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突触: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特殊的接触位点。1897,CharlesSherrington将这些位点命名为“Synapse”;1959,EdwinFurshpan,DavidPotter证实了电突触的存在;1921,OttoLoewi提供了化学突触的证据;1951,JohnEccles应用玻璃微电极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传递的生理学。OttoLoewiOttoLoewi和迷走物质(化学突触)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减慢心脏搏动。收集浸泡过心脏的溶液,将它们施加到另一个分离的蛙心,致使蛙心搏动减慢。当前3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1,电突触缝隙连接(gapjunction),突触前后膜间距仅3nm允许临近神经元的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电突触直接从一个神经元流入到另外一个神经元。电突触,化学突触Connexon(连接蛋白):6个连接蛋白形成连接子,2个连接子形成缝隙连接通道(六角形的离子通道)。通道直径1-2nm,可通透细胞离子和部分小有机分子。通过连接蛋白的旋转可关闭电突触。当前4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1,电突触电突触传递的特点:电突触反应幅度较小(哺乳动物);双向传递;无潜伏期;传播速度快;当前5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1,电突触使相邻细胞同步放电,对内环境不敏感。无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哺乳动物早期发育过程,允许相邻细胞共享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在神经系统胶质细胞、视觉系统、SchwannCell髓鞘每层之间存在。在上皮细胞、平滑肌、心肌、肾细胞及部分腺体细胞间也普遍存在。电突触常用研究方法:①染料耦合(dyecoupling),一般常用的是荧光黄,在相互联系的一侧神经元注射,如果存在电突触,荧光染料会通过缝隙连接进入到另一侧神经元,则可以表明有电突触的存在;②通过双电极细胞内记录的方法,看看是否有突触延迟,以及兴奋是否同步传播;③通过冰冻蚀刻和电镜技术观察其微观结构;④通过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鉴定是否存在连接蛋白(connexin)。
当前6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1,电突触常用研究方法①染料耦合(dyecoupling),一般常用的是荧光黄,在相互联系的一侧神经元注射,如果存在电突触,荧光染料会通过缝隙连接进入到另一侧神经元,则可以表明有电突触的存在;②通过双电极细胞内记录的方法,看看是否有突触延迟,以及兴奋是否同步传播;③通过冰冻蚀刻和电镜技术观察其微观结构;④通过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方法鉴定是否存在连接蛋白(connexin)。
当前7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化学突触(1)化学突触的特点: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当前8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化学突触a、突触前膜一般为轴突末梢膨大,轴膜增厚形成,突触前膜胞质内含有的突触小泡是其形态学依据;活性带(activezone),主要是介导神经递质的释放,主要由一些蛋白复合物组成(如SNARE,与突触囊泡的胞吐和内吞相关的RIM蛋白等)突触小泡的大小和形态不同,与所含的神经递质种类相关。清亮小泡,兴奋性非肽类递质如谷氨酸和乙酰胆碱。扁平小泡,抑制性神经递质,如GABA
小致密核心囊泡,胺类如E、NE等大致密核心囊泡,5-羟色胺,脑啡肽等肽类。多种神经递质共存。
(largedense-corevesicle)
膜上具有钙通道。当前9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化学突触b、突触间隙
宽度因突触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约20nm,中枢10-30nm,神经-肌肉接头50-60nm。突触间隙充满纤维性胞外蛋白基质,粘附突触前膜和后膜。如受体的胞外段,突触前后膜上的细胞粘附分子。粘附分子(Cadherins钙依赖性粘附分子,NCAM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等)。临近于前后膜或膜内紧密聚集的蛋白称为膜分化物(membranedifferentiation)。ActivezoneSynapticcleftSynapticcleftPREPOST当前10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化学突触c、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功能是接受突触前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信号并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结构组分:特定受体、受体相关的信号转导蛋白、通道、细胞骨架蛋白等。突触后致密带(postsynapticdensity,PSD),不仅有受体和通道蛋白,而且有PSD95,PSD93等骨架蛋白,可以传递胞间信号为胞内信号。PostsynapticDensity当前11页,总共58页。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突触类型电突触化学突触突触间隙3.5nm20-40nm突触前后胞浆连续性具有不具有精细结构缝隙连接突触前囊泡、活性带、突触后受体信息传递物离子电流化学神经递质突触延时几乎没有延时明显,至少0.3ms,一般在1-5ms或更长传递方向双向单向传递条件突触前膜去极化即可突触前膜需要动作电位当前12页,总共58页。神经科学Neuroscience当前13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化学突触(2)中枢神经系统化学突触分类:根据连接形式,可分为:①轴-树axodendritic②轴-胞axosomatic③轴-轴axoaxonic④树-树dendrodendritic
当前14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中枢神经系统化学突触分类:根据突触前后膜分化的外形,可分为:a、不对称的GraytypeI
(后膜厚度大于前膜)圆形突触小泡;大的突触间隙;活性带大;一般为轴-树突触;一般是谷氨酸能的,兴奋性突触居多b、对称的GraytypeII
(前后膜厚度对称)扁平或卵圆形突触小泡;小的突触间隙;活性带较小;一般为轴-胞突触;一般为GABA能的,抑制性突触居多当前15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化学突触(3)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并非只是脑和脊髓所具有的,在脑和脊髓以外的,受神经支配的器官如腺体、平滑肌、心脏和骨骼肌也存在突触。脊髓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化学突触称之为神经肌肉接头。当前16页,总共58页。一、突触的类型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化学突触(3)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接头的特点:突触传递快而准确突触形态较大,早期研究对象突触前膜含有大量的活性带突触后膜有折叠并布满神经递质受体,作用面积大临床意义,药理学效应模型当前17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神经递质的合成,包装进入到囊泡,AP使囊泡分泌神经递质,突触后对神经递质的反应,多余神经递质的去除等等。当前18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1、神经递质分类
1)根据分子结构(1)氨基酸:GABA,Glu,Gly(2)胺类:Ach,DA,E,NE,5-HT由突触囊泡储存/释放;(3)多肽:NeuropeptideY,SP,CCK,VIP,由分泌颗粒储存和释放2)根据作用快慢:快突触传递递质:Glu,GABA,Gly,Ach
慢突触传递递质:引发G蛋白耦联受体的递质当前19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神经递质合成与储存每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各不相同;Glu和Gly富集于任何细胞,GABA和单胺的合成酶通过轴浆运输到轴突末梢,进行局部合成;氨基酸和单胺递质的 储存通过囊泡膜上的 转运体(transporter) 进入囊泡;肽类包含在分泌颗粒 中形成突触小泡;当前20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3、神经递质释放(钙依赖性量子化胞吐式释放)(1)
动作电位到来(2)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3)突触前膜内钙浓度升高(4)突触小泡融合到突触前膜(5)胞吐(exocytosis)释放神经递质胞吐作用:突触囊泡膜与活性带处的突触前膜融合,将囊泡内容物释放突触间隙。释放递质后的囊泡膜从突触前膜经内吞(endocytosis)形成新的囊泡,循环使用。分泌颗粒释放肽类物质因为距离激活区较远而需要高频串状动作电位的激活,且释放过程缓慢,需要50ms甚至更长时间。当前21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4、神经递质受体和效应器(receptorsandeffectors)受体分类:配体门控离子通道(ligand-gatedionchannelreceptor),或促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receptor);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linkedreceptor),或促代谢型受体(metabotropicreceptor)自身受体(autoreceptor),存在于突触前膜上的对于自身释放递质敏感的受体。
当前22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与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不同的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一般没有(阳)离子选择性。递质(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快速突触传递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Na、K通透谷氨酸受体通道:AMPA受体:Na、K通透NMDA受体:Na、K、Ca通透甘氨酸和GABA受体通道开放:Cl通透当前23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EPSP(Glu,Ach)IPSP(GABA,Gly)根据其受体开放后对Na+、K+和Cl-的通透性不同,分别可以产生去极化(EPSP)和超极化(IPSP)。当前24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因为配体门控通道不具有离子选择性,因此在膜电位去极化到不同电位时,所引起的离子流动方向不同。施加Ach时,其膜电位去极化到不同程度,所引起的电流方向会有所不同,在某个电位时电量方向会发生反转。当电流为零时的电位值称之为反转电位(reversalpotential)。如膜电位小于0mv,则Ach的门控通道电流是内向的,反之,是外向的。反转电位的概念:当前25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
(2)
G蛋白耦联受体——慢速突触传递
缓慢、持久、多样性,可以是兴奋性或者是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相互结合;受体激活G-蛋白,后者可以在后膜内侧自由移动;
G-蛋白激活效应器引发突触后膜反应。效应器就是G蛋白门控离子通道或酶。酶催化合成第二信使,进一步调节细胞功能。当前26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3)自身受体一般存在于突触前膜上,对自身所在神经元释放的递质敏感。主要是调节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或者合成,类似于安全阀的作用,大多为G-蛋白耦联受体。1)调节神经递质释放:如GABA作用于突触前GABAB
受体。2)多巴胺自身受体可抑制多巴胺的合成,与cAMP的下降有关。当前27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5、神经递质的灭活
(1)扩散:远离所作用的受体,大脑皮层的Glu、GABA等氨基酸、肽类依靠扩散作用配合重摄取的效果。(2)重摄取:由突触前膜的特异性神经递质转运蛋白(transporter)负责,胶质细胞的转运蛋白也参与神经递质的灭活,递质摄取后被降解或者重新进入突触小泡。
(3)酶降解:一些经典的神经递质。如AchE(胆碱酯酶),催化活性高。
当前28页,总共58页。二、化学突触传递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6、与神经递质有关的科学-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
概念:抑制剂:inhibitor,抑制突触传递中涉及到的各种特异性蛋白的正常功能。受体拮抗剂:receptorantagonist,与受体结合并阻断递质的正常作用受体激动剂:receptoragonist,模拟天然神经递质的作用当前29页,总共58页。三、突触整合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
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常常同时接受数以千计的突触输入,突触后神经元将不同的突触输入加以整合以动作电位的形式输出的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E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PostsynapticPotential,IPSP)IPSP可以与兴奋性活动相互协调,抑制性电位可以改变自发放神经元的发放模式。当前30页,总共58页。三、突触整合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1、EPSP的整合(summation)空间整合Spatialsummation,树突上的不同突触处的EPSP叠加。时间整合Temporalsummation,同一个突触上不同时间内的EPSP叠加。空间整合时间整合(1~15ms)当前31页,总共58页。三、突触整合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树突特性对突触整合的作用在树突上的EPSP要在轴丘处产生动作电位,还取决于此突触与axonhillock之间的距离以及树突膜本身的特性。突触电流必须沿树突流经胞体,并且使轴丘去极化超过阈值才能产生动作电位。当前32页,总共58页。三、突触整合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树突的电缆特性突触后电位是电紧张电位,随着传播时间和距离的变化,电位会逐渐减小。当前33页,总共58页。三、突触整合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3、抑制作用抑制性递质:GABA,Glycine,通道开放允许通过的离子是Cl-。氯通道开放时,将会驱使膜电位朝向ECl=-65mV,Vm如果比-65mV更正,则氯离子流入胞内,会使其产生超极化,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若Vm等于-65mV,当抑制性递质通道开放时,兴奋性突触电流可以通过此通道而流出(或短路),不能产生去极化效应。称之为分流抑制(shuntinginhibition)。当前34页,总共58页。三、突触整合的原理神经科学Neuroscience4、调制作用G蛋白耦联的受体不与离子通道直接关联,而是调节与递质门控通道耦联的突触所产生的EPSP。这种作用叫做调制作用(modulation)。如NEβ受体作用,磷酸化使钾通道关闭,增加膜电阻,从而使去极化传播更远,增加了轴丘产生动作电位的可能性。当前35页,总共58页。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神经递质系统神经递质系统的研究方法神经递质化学神经递质门控的通道G-蛋白耦联的受体和效应器当前36页,总共58页。一、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所有与神经递质有关的,包括神经递质本身,其合成机制,小泡包装,重吸收,降解和递质所引发的突触后膜的一系列作用等。当前37页,总共58页。一、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1、神经递质的特征:
Present,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储存,即突触前膜中有这种物质、合成这种物质的酶、后膜上具有相应的受体;
Release,此神经元受到刺激可以将其从轴突末梢释放;
Action,可以将该分子外加于突触,模拟并产生相同的突触后效应;
Removal,突触内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使神经递质在作用后失活和移除。当前38页,总共58页。一、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1)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的定位方法(突触前合成并储存)(1)免疫细胞化学(Imunnocytochemistry):解剖学上进行特定分子在特定细胞的形态学定位方法。可检测递质分子或者其合成酶。2、研究神经递质分子的方法:含肽类神经递质的神经元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要证明某种分子为神经递质,最好将此分子及其合成相关的酶定位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当前39页,总共58页。一、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1)神经递质及其合成酶的定位方法(突触前合成并储存)(2)原位杂交(insituhybridization)确定某一细胞是否合成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或者多肽的方法。2、研究神经递质分子的方法:针对特定mRNA序列,通过碱基配对原则,利用人工合成的互补链mRNA作为探针,在两条核酸链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杂交复合体。这一原理对于检测一个特异的mRNA在某一种生物体,或者某些组织切片、单个细胞里具体表达位置非常有用。观察:通过放射性标记探针或者荧光探针当前40页,总共58页。一、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神经递质释放的研究方法(确认此递质是从突触前释放?)刺激某个特异性的细胞群或者轴突,引发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并扩散到周围的组织液中,可以从组织液中提纯这种递质并研究其分子结构。中枢神经系统比较复杂,突触之间相互具有不同的神经递质,采用刺激某一细胞群往往会诱导多种突触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全部收集起来鉴定。实际实验:离体脑片,高钾溶液使膜去极化,在钙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使神经递质释放。但此释放仍存在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刺激结果的问题。2、研究神经递质分子的方法:当前41页,总共58页。一、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3)模拟神经递质在突触的活动(施加于突触上有作用)神经递质区别于神经调质的最重要的一点:此神经递质施加到突触间隙中可以模拟其在自然释放条件下所引发的突触后膜的反应。微电泳microionophoresis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确定该分子的定位、合成和释放的标准,确认该分子为神经递质。2、研究神经递质分子的方法:当前42页,总共58页。一、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受体亚型:能与同一神经递质结合的不同受体一种神经递质可以与不同的受体结合(亚型),如Ach可以与nAchR和mAchR相作用。研究神经递质受体亚型的方法:神经药理学方法配体结合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3、受体的研究方法:当前43页,总共58页。一、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3、受体的研究方法:神经药理学方法区别受体的亚型
(1)Ach:muscarineAchR;nicotinicAchR;(2)Glutamate:NMDAR,AMPAR,KAR胆碱能受体亚型分类的药理学特性骨骼肌心肌激动剂拮抗剂当前44页,总共58页。一、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3、受体的研究方法:配体结合方法
未知其内源性递质,应用已知配体研究受体通过适当的配体来研究受体在神经系统的分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此受体在神经系统内的分布,如海洛因,吗啡,阿片类药物的受体。阿片受体与大鼠脑片的结合当前45页,总共58页。一、神经递质系统研究神经科学Neuroscience3、受体的研究方法:3)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受体的亚基,结构等当前46页,总共58页。二、神经递质化学神经科学Neuroscience一般的神经递质都与氨基酸有关,或本身是氨基酸或是氨基酸衍生物,或是肽类。乙酰胆碱例外。氨基酸类和胺类神经递质一般由不同的神经元储存或者释放,可以根据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将神经元分类(Dale)。戴尔原则(Dale’sprinciple):一个神经元仅含有一种神经递质。但肽类神经递质经常与单胺类或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一同释放。氨基酸和单胺类物质不会同时自同一神经元释放。当前47页,总共58页。二、神经递质化学神经科学Neuroscience1、胆碱能神经元
Ach存在于神经肌肉接头,主要在脊髓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中合成。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olineacetytransferase,ChAT)在胞体合成,转运至轴突末梢,只有胆碱能神经元含有ChAT,是标志酶。胆碱(choline)来自于胞外液,通过chonlinetransporter进入胞内,使胞外胆碱浓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Ach是在轴突末梢胞浆中合成,通过Achtransporter转运到突触囊泡中。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可以从胆碱能或非胆碱能神经元中合成,其具有非常高的催化效率。当前48页,总共58页。二、神经递质化学神经科学Neuroscience2、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均含有邻苯二酚的结构,包括有: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orA)。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将酪氨酸催化合成Dopa;Dopa经多巴脱羧酶形成DA;多巴胺-β-羟化酶(DBH)催化DA成NE;苯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NMT)催化NE成E。没有快速降解酶,主要依靠转运体重摄取入神经末梢。当前49页,总共58页。二、神经递质化学神经科学Neuroscience3、5-羟色胺能神经元
5-HT(serotonin),以色氨酸为前体合成,数目相对较少,在情绪、情感和睡眠中有重要作用。其重摄取过程类似儿茶酚胺。某些抗抑郁药可以阻断5-HT的重摄取。色氨酸在色氨酸羟化酶作用下生成5-羟色胺酸(5-HTP)5-羟色胺酸脱羧酶催化5-HTP生成5-HT当前50页,总共58页。二、神经递质化学神经科学Neuro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关出口报关合同
- 合同采用fidic条文
- 幼儿园《哈哈小孩》教学课件设计
- 煤矿工会管理相关制度汇编
- 农村临时救助申请书3篇
- 路演活动策划方案(共6篇)
- 2024劳动合同保密协议
- 2024车辆汽车买卖合同
- 生物谷解决方案
- 深圳大学《音乐剪辑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耳穴疗法治疗失眠》课件
- 询盘分析及回复
- 氯化工艺安全培训课件
- 指导巡察工作精细科学
- 企业法律知识培训消费者权益保护实务
- 快乐读书吧-读后分享课:《十万个为什么》教学案列
- 2024年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河上建坝纠纷可行性方案
- 第五单元学雷锋在行动(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2024年华融实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历史试题(适用地区:贵州)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