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病理学演示文稿_第1页
细胞病理学演示文稿_第2页
细胞病理学演示文稿_第3页
细胞病理学演示文稿_第4页
细胞病理学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病理学演示文稿当前1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1.复层鳞状上皮细胞(stratifiedsquamousepithelium

)鳞状上皮:又称复层扁平上皮,主要分布于体表及与外界直接相通的腔肠等部位,如皮肤、口腔、咽、食管、阴道及子宫颈外口。复层鳞状上皮从底部至表面可分为3层,即基底层、中层、表层当前2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基底层细胞分为内底层和外底层⑴内底层细胞紧贴基底膜,为一层低柱状或立方形细胞。核与胞质比(即核的直径与细胞质幅缘之比,简称核胞质比)为1:0.5~1;⑵外底层细胞在内层细胞之上,有2-3层。核浆比例1:1~2。底层细胞在正常涂片中不易见到,在粘膜炎症、溃疡或糜烂时可见。当前3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中层细胞位于鳞状上皮中部。细胞可呈圆形、菱形、多边形,直径30-40um,核浆比例1:2-3.表层细胞⑴角化前细胞:核直径6-8um,核浆比例1:3-5⑵不完全角化细胞细胞核明显缩小,直径为4µm,固缩、深染⑶完全角化细胞细胞核消失,胞质极薄当前4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为:①细胞体积由小到大;②胞核由小到大,最后消失;③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④核胞质比由大到小;⑤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当前5页,总共48页。Figure19-1Sketchmapofthenormalsquamouscells

1.internalbasallayer2.exernalbasallayer

3.middle-levelcells4.prekeratinocyte

5.parakeratosiscell6.Keratinocyte

当前6页,总共48页。当前7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2.柱状上皮细胞(columnarepithelium)

柱状上皮在组织学上分为复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3种常见类型。主要覆盖在胃肠、鼻腔、鼻咽、支气管树、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位。柱状上皮脱落细胞在涂片中有下列几种:(1)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ciliatedcolumnarepitheliumcell)(2)粘液柱状上皮细胞

(mucuscolumnarepitheliumcell)(3)储备细胞(reseuecells)当前8页,总共48页。Figure19-1-2Thesketchmapofthenormalciliatedcolumnarepithelialcells当前9页,总共48页。当前10页,总共48页。Figure19-1-3Thesketchmapofthenormalmucouscolumnarepithelialcells当前11页,总共48页。分为肿胀性退变和固缩性退变二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当前12页,总共48页。肿胀性退变(swellingdegeneration)Figure19-1-4Thesketchmapoftheswellingdegenerativeprocessofcells

Up:Changesofstratifiedsquamousepithelialcells

Down:Changesofcolumnarepithelialcells

Thearrowmeansthechangeofthelightswellingdegenerationtoseverefromthenormalcondition当前13页,总共48页。三涂片中的背景成分1红细胞2中性白细胞3嗜酸性白细胞4淋巴细胞5浆细胞6单核-巨噬细胞7组织细胞8巨细胞当前14页,总共48页。其他背景成分坏死组织碎屑

癌性坏死为红染无结构沉渣样物结核病变坏死一般炎性坏死多量粘液染料沉渣细菌团多为非致病菌较大的霉菌污染植物细胞当前15页,总共48页。第三节细胞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形态学改变当前16页,总共48页。一细胞坏死大量坏死细胞,考虑恶性肿瘤这种坏死多呈凝固性坏死大量坏死细胞轮廓和细胞碎屑,有时可见核固缩细胞及核碎影常伴退化变性癌肿细胞及裸核癌肿细胞当前17页,总共48页。二上皮细胞的增生增生(hyperplasia)上皮细胞在慢性炎症或其他因素刺激作用下,细胞数目增多,超过正常的限度,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增生的细胞形态特点是:⑴胞核增大,可见核仁;⑵核形态和染色质状态正常,染色质稍有浓集,但仍呈细颗粒状;⑶有时表现为核固缩的改变,可见深染、畸形的核,但核体积不但不增大,反而较正常小。⑷胞质量相对较少。当前18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三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核异质)核异质(dyskaryosis)

是指细胞的核异常核异质细胞:细胞为处于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异常细胞。细胞病理学特点:核增大,大小不一,核浆比例增大染色质增多、深染,分布不均匀核膜增厚,核的边界不整齐,可出现双核多核核仁增多或增大核分裂像增多胞质尚正常相当于组织病理学的不典型增生或间变。当前19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程度,可分为轻度核异质、中度核异质和重度核异质:⑴轻度核异质核轻度增大,比正常大半倍左右。核染色质轻度增粗,染色加深,核形有轻至中度畸形。多由慢性炎症细胞刺激而引起,又称炎症核异质。⑵中度核异质细胞分界尚清,核大小不一,形态略畸形,核明显增大,染色质浓密不均,深染,异型性明显。当前20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重度核异质

胞核体积比正常细胞增大1-2倍,核浆比例轻度增大。染色质增多,呈粗颗粒状或粗网状,偶见染色质集结,分布略有不均,核膜增厚,细胞核有中度以上畸形。偶见核仁增大增多。与癌细胞鉴别要点:虽有比较明显核的异型性,但其大小形状染色的异型性尚未达到恶性标准,特别是核浆比例尚无严重改变。因部分可发展为癌,故又称癌前核异质。应结合临床进行动态观察。当前21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角化不良又称异常角化(dyskeratiosis)表现为鳞状上皮非角化层,出现一些不连续的、程度不等的胞浆内角化,常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当前22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第四节肿瘤细胞学(一)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二)常见癌细胞的形态特征当前23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一)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1.恶性肿瘤细胞核异型性表现2.恶性肿瘤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

当前24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1.恶性肿瘤细胞核异型性表现

⑴核增大核胞质比失调⑵核深染而粗糙⑶核畸形⑷大小不等⑸核仁增大、增多⑹核分裂增多及异常核分裂⑺多核⑻裸核以上是恶性肿瘤核的改变,其中以核增大、核胞质比失调核深染、核畸形、及染色质分布不均匀主要特征。当前25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2.细胞质的改变胞质量异常胞质相对减少,分化程度越低,胞质量越少。细胞形态畸形特征性分化染色加深由于胞质内含蛋白质较多,且着色不均。吞噬现象3.癌细胞团

癌细胞有成团脱落的倾向。成团脱落的癌细胞形态各异、大小不等、排列紊乱、失去极性。鳞癌细胞常分层排列;腺癌细胞常呈巢状,有腺样倾向。4.涂片背景特点当前26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鉴别要点

癌细胞

核异质细胞核增大显著增大(1~5倍)

轻度增大(1倍左右)核大小不一

大小不一显著

大小近似,相差不大核畸形显著畸形

轻度至中度畸形核膜明显增厚,厚薄不均

轻度增厚染色质结构染色质显著增多、增粗,分布不均匀,凝结似煤块染色质轻度增多,可形成染色质结,除固缩时核小深染外,大多呈细颗粒状,分布均匀核仁易见,增多、增大并有异形1~2个,轻度增大病理性核分裂有

无核胞质比显著增大无明显变化,或轻度增大胞浆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胞浆质和量正常

Table19-1-1,癌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当前27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二)常见癌细胞的形态特征Figure19-1-9Thesketchmapofsquamouscarcinomacells,adenocarcinomacellsand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cells

1.Well-differentiatedsquamouscarcinomacells

2.Poorly-differentiatedsquamouscarcinomacells

3.Better-differentiatedadenocarcinomacells

4.Poorly-differentiatedadenocarcinomacells

5.smallcell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cells当前28页,总共48页。(二)常见癌细胞的形态特征1.鳞状细胞癌2.腺癌3.未分化癌当前29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1.鳞状细胞癌(1)分化较好的鳞癌细胞1)纤维形分化较好的鳞癌细胞(2)分化差的鳞癌细胞2)蝌蚪形分化较好的鳞癌细胞3)癌珠:即癌性角化珠当前30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Figure19-1-10Well-differentiatedfibroussquamouscarcinomacells(Sputumsmear)staining×4001)纤维形分化较好的鳞癌细胞

当前31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Figure19-1-11Well-differentiatedtadpole-shapedsquamouscarcinomaCells(Uterineneck)staining×400当前32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即癌性角化珠

Figure19-1-12Cancerpearlcell(Vagina)staining×400

当前33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Figure19-1-13Poorly-differentiatedsquamouscarcinomacells(Lung)staining×400当前34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2.腺癌(1)分化较好的腺癌细胞(2)分化差的腺癌细胞当前35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Figure19-1-14Better-differentiatedadenocarcinomacells

Severalcellsconnecttoeachother,therearesomevacuolesinthem;andnucleoliandnuclearmembranesareclear.

(Lung)staining×400当前36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Figure19-1-15Poorly-differentiatedadenocarcinomacells(Uterineneck)staining×400当前37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3.未分化癌小细胞未分化癌

Figure19-1-16Smallcell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cells(Lung)staining×400当前38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鳞癌、腺癌、未分化癌的鉴别要点

鳞癌腺癌未分化癌细胞形态畸形明显,具有多形性圆形、卵圆形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较多、厚实、有角化倾向较薄、透明、常含空泡,极少呈淡蓝色核形态畸形明显圆形或卵圆形圆形、卵圆形、带角的不规则形核染色质明显增多,深染,呈煤块状增多不明显,呈粗粒状分布不均分布不均核仁

少见,低分化可见增大而明显有时可见细胞排列

多单个散在,也可成群多成群,呈不规则腺腔状多成群,排列紧但不紧密,可有癌珠密紊乱呈镶嵌样结构当前39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小细胞未分化癌细胞与淋巴细胞鉴别

小细胞未分化癌淋巴细胞核大小 比淋巴细胞大0.5~1倍核小,大淋巴细胞略大核大小不一明显大小不一 大小较不一致核畸形 显著 一般为圆形,退变时可见轻度畸形核染色很深,且深浅不一深染,但深浅一致核排列 有镶嵌现象核可重叠,无镶嵌状

胞质 量极少,呈裸核状 可有少量淡蓝或淡红色胞质少数呈裸核状当前40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第二节标本采集和涂片制作一、标本采集标本来源:自然排出物,体腔抽出液,细针穿刺吸取(一)标本采集原则(二)标本采集方法

当前41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几种常用的标本采集方法1.直接采集法即在肉眼观察下直接采集,如阴道、宫颈、口腔、鼻咽部等部位,采取刮取、吸取或刷取等方式采集标本,对食管、胃、肠道、气管、支气管可借助于内镜在病灶处直接刷取标本。

2.自然液体标本的采集如尿液、痰液、乳头溢液等可直接留取。

3.灌洗法向空腔器官或腹腔、盆腔(剖腹探查时)灌注一定量生理盐水冲洗,使其细胞成分脱落于液体中,收集灌洗液离心制片,作细胞学检查4.摩擦法用特制的器具与病变部位接触摩擦来采集标本。如食管、胃部、鼻咽部等。

5.穿刺吸取法浆膜腔积液可用穿刺吸取标本;浅表及深部组织器官,如淋巴结、乳腺、甲状腺、肝等则用细针穿刺吸取。

当前42页,总共48页。第二章细胞病理学基础二、涂片制作㈠常用的涂片制片方法要求:标本新鲜,操作轻柔,玻片清洁,尽快固定(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