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睡眠疾病中医临床防治策略_第1页
当今睡眠疾病中医临床防治策略_第2页
当今睡眠疾病中医临床防治策略_第3页
当今睡眠疾病中医临床防治策略_第4页
当今睡眠疾病中医临床防治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今睡眠疾病中医临床防治策略2014年1月一、睡眠疾病特点二、临床文献分析三、中医药针防治一、睡眠疾病的特点:小于2岁主要是夜惊,3-10岁主要是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症,10岁以上失眠、梦游、发作性睡病,成人临床上更多见失眠症。

二、临床文献分析及中医治疗思路

1.小儿夜啼

哭虽然是婴儿的本能,但也常是婴儿某种需要或者不舒服的表示。

按小儿一般的生活规律,白天哭的次数比晚上要多,但有的小儿夜间啼哭,而白天睡觉,民间称这种小儿为“夜啼朗”。

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称夜啼。本病多见于“脾寒”、“心热”、“惊恐”三证。民间有:用上等朱砂各6—9克极细末搽小儿手

心,啼哭停止即除去药;

鸽蛋煮服等。

2.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症

OSAHS在成年人中患病率较高,小儿患病不可忽视,近年有渐多现象。

中医学对本病没有专门记载,但其临床所表现的“睡眠时打鼾、白天嗜睡、乏力、睡不解乏”等症状类似于中医学“鼾眠”、“鼻鼾”、“嗜睡”、“嗜卧”、“但欲寐”等的描述。打鼾的病人多是因为鼻咽部腺样体及扁桃体肥大或者有颅面结构的发育畸形。由于气道阻塞性病变较为明显,容易发生呼吸暂停,从而出现缺氧,影响人的正常发育和学习,已经有报道称严重的打鼾可以引起小儿的痴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夜间打鼾,并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差,首先要到耳鼻咽喉科检查鼻咽及扁桃体。如果明显肥大,则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病理病机:痰、湿、瘀

辨证治疗:肝升肺降

3.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是以白天睡眠过多,猝倒,睡眠幻觉,睡瘫这四联症为特征的睡眠障碍。根据是否伴发猝倒分为: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和不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的病因目前还不十分明确,通常认为与遗传,感染等相关。人群患病率为0.03%~0.16%。目前以中枢兴奋类药物,抗抑郁药物治疗。发作性睡病患者出现体重增加和肥胖,有推测认为由嗜睡和运动减少所致,也有可能是食欲素的缺乏影响了能量平衡所致。至于观察到的食欲亢进现象,与理论上食欲素缺乏所带来的食欲减退相违背,还需进一步研究讨论。

辨证治疗:开窍醒脑。肝开窍于目,入脑。

4.失眠症

(1)小儿属纯阳之体,肝木易旺,脾胃易虚,

主张从肝论治,调理脾胃,药取轻清之品,一

拨易灵。

(2)成人从肝论治,药针结合。

落花生叶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地上1/3茎叶部分。《滇南本草》记载“治跌打损伤,敷伤处”。《滇南本草图说》曰:“治疮毒”。1971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内部发行)中记载:“神经衰弱——失眠:取鲜花生叶三两,煮水喝。”

临床用法:取干花生枝叶15-30克煎汤,临睡前服用10-20ml。主治各种失眠症、小儿夜啼。小儿用量根据年龄酌减。实践证明以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指导花生叶“昼开夜合”与人体“入夜则寐,入昼则寤”确实存在共同物质基础。它对中药新药开发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同时也说明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研究方面也有新创新和发展。

注重“眠食”二要一觉睡到自然醒

自古以来人们追寻“不觅仙方觅睡方”,

确有其深刻内涵,值得继续开拓研究,根据

临床实际创新提高。千百年来,人们按“日

出而作,日落而息”和谐生活着,崇尚人与

自然同步发展。经过十几年临床实践,笔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