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汇总六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班音乐教案篇1设计思路:节奏乐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内容之一,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传统的节奏乐教学法是一个声部一个声部地教和学,然后再合起来演奏,而本次活动则采取故事与节奏乐相结合,意在通过简单有趣的故事,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由探索乐器,并应用简单符合故事角色特点的节奏,为故事伴奏,从而使孩子学的轻松,老师也教的轻松。活动目标:1、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学习快、慢两种速度敲击乐器。2、教幼儿看指挥调节自己敲击的速度。3、引导幼儿学习与集体保持速度一致地演奏,养成爱护乐器的习惯。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木鱼、小鼓、沙球活动过程:1、教师与幼儿自由讨论“打喷嚏”引题。(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呢?你们为什么打喷嚏?(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一千零一个喷嚏》2、教师讲述故事,探讨故事角色特点。(1)教师讲述第一遍故事。提问:故事的题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怎样解决的?(2)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并模仿故事中角色的特点。小兔:刚开始走路是一蹦一跳(中速);发现大灰狼迅速奔跑(快速)搓辣椒粉(快速);小兔学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小兔回家(中速)。大灰狼:刚开始跟踪小兔时悄悄地走(中速);追赶时的脚步声(快速);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3、幼儿分角色用“脚步声”为故事配上节奏。4、幼儿尝试各种乐器。(1)组织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乐器,呆会儿,小朋友可以上来敲一敲、拍一拍、听一听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像谁的脚步声。(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师:刚才你玩了什么乐器,你觉得他发出来的声音像故事里的谁在干什么?5、幼儿持乐器为故事配节奏。(1)幼儿集体边听故事边看指挥配节奏。(师指挥,并进行实际情况指导)。师提出要求:①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②不要让乐器随便发出声音。(2)根据幼儿配乐的效果,进行第二次配乐。(3)幼儿交换乐器后进行第三遍配节奏(4)师小结并请幼儿一起收拾整理乐器。6、游戏《小兔和狼》结束。活动反思:通过边讲故事,边进行趣味性的节奏练习,理解故事的情节情绪,用丰富的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表现故事中的乐曲。为了确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理念,在组织活动,我尊重幼儿的主体表现,幼儿敢于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语言、肢体、情绪表现出来,活动氛围较活跃。小班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平稳的旋律和节奏,能听准、拍打4拍子的重拍节拍,会听着音乐的变化做游戏。2、大胆创编大象打喷嚏、小老鼠摔倒的动态,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3、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乐意与同伴共同体验游戏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1)小老鼠、大象手偶各一个2)小老鼠、大象头饰若干3)录音机、录音带活动过程:1、随乐曲的旋律扮演小老鼠进场。2、欣赏乐曲,感受、拍打4/4的重拍。3、欣赏《小老鼠与大象》故事。4、引导幼儿按音乐故事的情节,学习和创编小老鼠和大象的动作。⑴通过儿歌的引导,创编大象睡觉的动作和小老鼠走路的动作。⑵大胆创编大象大喷嚏和小老鼠摔倒的动作,表现小老鼠的机灵淘气和大象笨重诙谐的形象。⑶幼儿分角色扮演小老鼠与大象,提醒幼儿有表情地表演。5、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玩“老鼠和大象”的游戏,交换角色再玩一次。活动反思: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小班音乐教案篇3活动目标:1、通过培养节奏感,激发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2、幼儿能够听辨声音的长短,能感知四分音符的节奏。3、初步培养初步的音乐能力。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听教师弹钢琴《来了一群小鸭子》进教室,幼儿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坐在小椅子上,准备上课。(二)基本部分:1、发生练习:1234565—/5432131—//小鸭子们起得早,太阳公公咪咪笑。2、出示玩具下鸭子,“今天我要上幼儿园去了,真开心。”XXXXXXXX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小朋友们,你们学学我的声音叫好吗?”幼儿随下鸭子按节拍边走动,边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3、小鸭子看见老师有礼貌的问XXXXXXXX嘎嘎嘎嘎老师你好“小朋友们你们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问老师好,好吗?”XXXXXXXX老师你好老师你好4、小鸭子玩汽车:听,小鸭子说什么?XXXXXXXXXXXXXXXX嘎嘎嘎嘎我玩汽车嘎嘎嘎嘎我真开心“小朋友,和小鸭子一起把小鸭子说过的话告诉老师好吗?”幼儿随下鸭子按节拍说出。5、用此方法,下鸭子可以换不同的玩具,如皮球,积木,风车……幼儿随下鸭一起练习四分音符的语言节奏。6、同时,也可以把小鸭替换魏小狗,小猫等其他动物代替,练习四分音符。(三)、结束部分:幼儿一起齐唱《来了一群小鸭子》离开小椅子。活动目标:1、通过培养节奏感,激发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2、幼儿能够听辨声音的长短,能感知四分音符的节奏。3、初步培养初步的音乐能力。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听教师弹钢琴《来了一群小鸭子》进教室,幼儿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坐在小椅子上,准备上课。(二)基本部分:1、发生练习:1234565—/5432131—//小鸭子们起得早,太阳公公咪咪笑。2、出示玩具下鸭子,“今天我要上幼儿园去了,真开心。”XXXXXXXX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小朋友们,你们学学我的声音叫好吗?”幼儿随下鸭子按节拍边走动,边叫嘎嘎嘎嘎嘎嘎嘎嘎……3、小鸭子看见老师有礼貌的问XXXXXXXX嘎嘎嘎嘎老师你好“小朋友们你们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问老师好,好吗?”XXXXXXXX老师你好老师你好4、小鸭子玩汽车:听,小鸭子说什么?XXXXXXXXXXXXXXXX嘎嘎嘎嘎我玩汽车嘎嘎嘎嘎我真开心“小朋友,和小鸭子一起把小鸭子说过的话告诉老师好吗?”幼儿随下鸭子按节拍说出。5、用此方法,下鸭子可以换不同的玩具,如皮球,积木,风车……幼儿随下鸭一起练习四分音符的语言节奏。6、同时,也可以把小鸭替换魏小狗,小猫等其他动物代替,练习四分音符。(三)、结束部分:幼儿一起齐唱《来了一群小鸭子》离开小椅子。小班音乐教案篇4【活动目标】1、探索肢体走、跑、跳地大肢体运动规律。2、初步掌握歌曲内容,熟悉ABABA回旋曲式。3、理解歌曲深层含义,帮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活动准备】CD第三首、绘本、铜碰钟【活动过程】一、肢体探索1、师请生自由节奏步伐在空间中行走。2、在步骤一基础上,师加入铜碰钟表示暂停。3、师请生在空间中自由小跑。4、根据以上步骤,师要求生加入小跳、滑行等动作变化。二、歌曲教学1、师请生围圈而坐,打开绘本,有只可爱的小松鼠在森林中迷路了,让我妈唱着歌,陪它一同回家吧。2、师教学歌曲A段,延长并加入各种身势,如拍手、拍腿、拍肩等,请生跟唱模仿。3、师做B段儿歌部分编排动作。请生跟学模仿:“我们跑”——跑步动作“我们跳”——跳跃动作:“我们和阳光来赛跑”——双手臂从头顶向两边散落:“一天的时光多美妙”——TATATATA拍手动作:“跑赢了你就笑一笑”——跑步动作和微笑动作。4、请生两两对面,在“一天的.时光多美妙”时拍手,可转化为两人对拍完成。5、师与生一同回顾A段歌曲与B段儿歌。6、合音乐,一同歌唱,A段处发明身势,B段处于左边右边伙伴面对面玩动作游戏。三、律动游戏1、师示范律动游戏规则,在A段处听请指令小跑/小跳/滑行/行走;A段结束时找到一位好朋友,B段双人面对面念儿歌做特定动作。2、师请生围圈而坐,请一位学生扮演小松鼠,在A段处可选择行走/小跑/小跳/滑行等方式,绕着圈运动,当A段歌曲结束时,停下脚步拍一下正对着的小朋友,拍到的小朋友去追赶小松鼠。(追赶跑步游戏)四、歌曲意义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有特殊的意义,学会小松鼠“与阳光赛跑”精神,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小松鼠走迷宫》课时2【活动目标】1、巩固复习歌曲儿歌ABABA曲式结构。2、激发与探索十六宫格的节奏探索。3、感受各类进行曲规整的节奏风格与曲式图谱。【活动准备】CD第七首、各类音效片段、绘本、纱巾、彩带、水袖【活动过程】一、复习回顾(5MIN)1、围圆圈而坐,合音乐回顾歌曲AB段。2、舞蹈律动:A段处围圆圈向左右行走/小跑;B段停下,做动作回顾。二、十六宫格(20MIN)1、师取出十六宫格,请生围坐在其四边。师提问其形状,行与列分别的格数。2、合音乐,师从左到右依次数格子,直到音乐段落结束。3、在空白格子内随机摆放松果,(一个格子,放一个松果),当遇到放松果的格子,请生拍一下手。4、请生来随机摆放松果,一起合音乐拍奏。5、师在一种松果的基础上,再加入另一种松果颜色,第一种松果用拍手,第二种用拍腿表示。6、师请生选择两种不同音色乐器,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松果节奏演奏7、加入不同进行曲音乐,即兴为这些进行曲配上叠加的节奏。三、绘本作业(5MIN)1、翻开绘本,请生在黏纸工具中找到松果,粘贴到森林中的十六宫格中,创编自己喜欢的节奏吧。2、选择一首喜欢的进行曲,将小松鼠的节奏为进行曲来伴奏吧。小班音乐教案篇5一、目标:1、在游戏情境中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2、尝试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ⅹⅹⅹⅹ|ⅹ—|。二、准备:1、彩色纱巾,录音机,录音带。2、事先在白纸上画好图谱,水彩笔一支。三、过程:(一)、初步感受乐曲(教师和幼儿在脖子上系一条纱巾听音乐进活动室)。1、听音乐,寻找其中反复出现的乐句。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有趣的音乐,这段音乐里有一句话特别有趣,看看谁能找出来,(师幼一同欣赏音乐,并与幼儿目光交流,呼应)。师:谁找到有趣的话啦?幼:我听到“……”我找到了“咿呀咿呀呦”。师:是这句吗:师哼(啦……咿呀咿呀呦)。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好吗?当我们听到“咿呀咿呀呦“的时候就和它招招手吧!(师幼一同再次欣赏音乐)。师:呵,这个“咿呀咿呀呦”有点调皮呢,有时会出来和我们打打招呼,有时我们等它好久都不出来,小朋友,我们再竖起小耳朵听听。2、根据图谱寻找固定的乐句出现的规律。(出示图谱,教师随音乐用笔沿波浪线描画,在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用明显的摆动动作画出锯齿线,以突出乐句和音乐节奏)。3、用身体动作表现固定乐句。(四小节)师:原来“咿呀咿呀呦”会和我们捉迷藏,它不是每一个乐句都出来的,我们再来听一听,找一找吧。当听到第一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一起来拍拍手,听到第二遍音乐“咿呀咿呀呦”时我们就一起跺跺脚;小朋友,听到“咿呀咿呀呦”时除了想拍拍手、跺跺脚,还想干什么呢?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一至二遍音乐,自由起舞,(师幼一同自由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作,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小动物的形象动作)。(二)、表现固定乐句的节奏。师:森林里的动物们想要造一座大房子,可是它们没有小木匠,你们愿意当它们的小木匠吗?(幼:愿意)师:小木匠用什么来锯木头呢?(幼:锯子)师:对,小木匠需要一把锯子来锯木头,老师变变变,我的锯子变出来了(教师将纱巾拿下来拉直,幼儿模仿)幼:我的锯子也变出来了。师:让我们一起来练练锯木头的本领吧,要注意听音乐,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才能锯喔!(师幼手持纱巾坐在位子上,注意聆听音乐,在固定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出现时来回拉动纱巾,以表现锯木头的情景)。师:本领练好了,哟,这里有一棵大树,“哪个小木匠来和老师试试锯木头?”(配课教师将纱巾盖在头上,伸展肌体当大树)(教师与一位幼儿演示锯木头,教师一边哼唱,一边示意幼儿在“咿呀咿呀呦”的乐句处来回在教师手脚关节处拉动纱巾。随后,教师做出手臂、肩膀等处关节突然垂落的动作,以表示木头被锯断了)。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锯木头呢?(幼:想)师:好,那就请拿绿纱巾的小朋友赶紧到前面找个空位置变成一棵大树,拿粉色纱巾的小朋友来当神气的小木匠,一起来锯木头吧。(幼儿寻找合作的伙伴,教师根据情况调配,师幼一起玩锯木头的游戏,辨别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并用肌体动作表现出来)。师:哦!树倒啰!扮演大树的小朋友都蹲下。“锯木头很辛苦,流了许多汗,回位置坐下擦擦汗吧。”(师幼一同随音乐表现拿毛巾扇风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呦”出现的时候,按照节奏在脸上轻拍表示擦汗。)师:“休息好了,小朋友还想玩锯木头的游戏吗?”幼:“想。”师:“好,刚才当小木匠的小朋友现在赶紧变成一棵大树,其他的小朋友当小木匠吧。”(幼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三)、结束游戏师:木头锯好了,小朋友又流了许多汗,一起来洗个澡吧!(师幼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当洗澡盆,大家站在盆边准备洗澡)师:拿好你的洗澡沐浴球,一起来搓搓挫······(师幼将手中纱巾团成小浴球,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师:小朋友,拿好小木头,一起去给动物们造房子吧。(退场)(教师高举纱巾并抖动,以表示莲蓬头,幼儿自然聚集到教师身边。)师:拿好你的洗澡海绵球,一起来搓搓搓……(幼儿将手中纱巾团成团变成小浴球,和教师一同随音乐表现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呦”乐句处有节奏地搓洗身体的各个部位。)设计思路:这首乐曲改编自《王老先生有块地》,旋律欢快活泼,节奏鲜明,“咿呀咿呀呦”乐句反复出现,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需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力求让幼儿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辨识固定乐句,充分感受音乐节奏,并借助锯木头、擦汗、洗澡等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反复体验、感受音乐的性质,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游戏情境的营造和幼儿想象能力的激发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教师借助一小块彩色纱巾巧妙地帮助幼儿搭建起想象与表现的平台,丰富了幼儿表达、表现的手段。活动目标:1、能根据图谱,初步感受音乐的特定节奏,并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xxxx│x-│”。2、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激发幼儿倾听音乐旋律的能力。3、在游戏情景中初步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并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重点:通过多次倾听音乐,尝试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难点:能创编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特定节奏。活动准备:快乐农场风景图;小动物图片10张;小动物头饰若干。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听音乐寻找小动物,引起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快乐的农场里做游戏,听一听,都有哪些小动物?”师:刚才你听到了哪些小动物?我们把这些小动物都请出来了,一共多少只?2、通过互相问好,初步了解音乐中的特定节奏。(1)“小动物们”向小朋友问好。师:小朋友你│好——│(2)幼儿初步学习用特定的节奏问好。幼:小动物你│好——│二、基本部分:(15分钟)1、通过游戏,幼儿初步认识图谱。师:“快乐的农场里除了有小动物,还有什么?这些木头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吧。2、倾听音乐,幼儿能找出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1)师:音乐中,除了有小动物的叫声之外,他们都在反复唱了一句同样的话,我们一起仔细听一听,把它找出来。(2)师:它们都唱了一句什么话?我们一起来学一学。(3)结合图谱和肢体动作,进一步练习音乐中的特定节奏。3、再次倾听音乐,幼儿能准确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呦”。师:“这个咿呀咿呀哟可调皮了,它喜欢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会儿我们要认真听音乐,当“咿呀咿呀哟”出来的时候,我们就挥一挥自己的小手和它打招呼。”4、能初步运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特定节奏。(1)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特定的节奏。师:“听到咿呀咿呀哟的时候高兴吗?高兴的时候你会做哪些动作?”(2)请个别幼儿展示创编的动作,共同学习。(3)随音乐完整表演,巩固练习音乐中的特定节奏。(两遍)三、结束部分:(2分钟)通过情景游戏复习巩固辨识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哟”及创编肢体动作,表现节奏“xxxx│x-│”。延伸活动:在表演游戏中,幼儿继续分角色进行表演。小班音乐教案篇6【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金属首饰制作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染化料配制操作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供气配气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纺丝凝固浴液配制工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车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油气管线安装工实操任务书
- 油气输送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漆器工艺品制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汽车焊装生产线操作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日用化学品生产人员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杭州转贷基金管理办法
- 2024年期贵州省毕节市数学七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考数学总复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专项检测卷(附答案)
- 2025年医疗健康集团公立医院管理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老北京胡同文化课件
- 线路施工安全课件
- 德瑞斯D600变频器说明书
- 中学教师教育类读书分享
-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 儿科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药 知识培训课件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