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资格-359重症医学-章节练习-基础知识-重症医学基本概念及理论(共116题)
1.下列哪种情况应减慢补液的速度()解析:无答案:(E)A.甲亢患者B.高热患者C.休克D.一般的贫血患者E.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
2.下列关于氧消耗(VO!)的描述,不正确的是解析:正常情况下VO反应机体对氧的需求量,并保持相对稳定。故D不正确。答案:(D)A.VO!即每分钟机体实际的耗氧量B.VO!由氧输送、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的P(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XB50.gif")、组织缺氧量及细胞的摄氧能力决定C.病理状态下,氧输送和氧消耗可呈线性关系,即氧消耗表现为氧供依赖D.正常情况下,氧输送和氧消耗可呈线性关系,即氧消耗表现为氧供依赖E.生理状态下,氧消耗与氧输送是匹配的
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解析:生理状态下,氧消耗与氧输送是匹配的,如运动时氧消耗增加,机体通过增加心脏指数提高氧输送,同时周围组织增加氧摄取以满足组织的氧消耗。只有当氧输送降至氧供临界点水平以下时,氧输送的减少才会引起氧消耗的明显减少。所以A是错误的。答案:(A)A.生理状态下,氧消耗随氧输送的减少而减少,两者呈线性关系B.氧供临界点即氧消耗开始下降的点对应氧摄取达到最大的那一点,代表充足的组织氧合所需要的最低水平氧输送C.危重患者可出现病理性氧供需依赖,即无论氧输送上升或下降,氧摄取均保持不变D.氧债即在缺血缺氧期间所积累的、必须在组织供氧恢复时偿还的氧缺失量E.因组织灌注减少引起的氧债是引起器官衰竭和死亡潜在以及首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4.下列哪项血氧指标的变化不符合支气管哮喘引起的缺氧解析:O支气管哮喘因支气管管壁痉挛、肿胀、纤维化、管腔内炎性渗出物增多,造成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存在阻塞性通气障碍,引起低张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由动脉氧分压决定,亦下降;动脉血氧含量下降,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故选C。答案:(C)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E.静脉血氧含量下降
5.与计算氧消耗无关的指标有解析:氧消耗VO=[动脉血氧含量(CaO)-静脉血氧含量(CvO)]×血流量(CO)×10=[(SaO-SvO)×1.34×Hb+0.0031×(PaO-PvO)]×心排血量(CO)×10,故选B。答案:(B)A.动脉血氧含量B.血氧容量C.静脉血氧含量D.心排血量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6.某患者血氧检查为: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为11.4ml/dl,氧分压100mmHg(13.3kPa),动静脉氧差3.5ml/dl,患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解析:正常成年人血氧容量为20ml/dl,动脉血氧含量约为19ml/dl,血氧饱和度93%~98%,血氧分压80~100mmHg(10.7~13.3kP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故可见该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动静脉氧差下降,符合等张性缺氧的特点。故选C。而慢性支气管炎、ARDS、COPD易出现低张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含量下降,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出现循环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含量正常,动-静脉氧差升高。答案:(C)A.慢性支气管炎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C.慢性贫血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E.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7.某患者血氧指标为:血氧容量20ml/dl,动脉血氧分压95mmHg(12.6kPa),动脉血氧含量19ml/dl,静脉血氧分压55mmHg(6.3kPa),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90%可见于解析:从血氧检查结果来看,血氧容量正常与慢性贫血不符;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与呼吸衰竭不符;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正常,不可能发生于失血性休克和心力衰竭,而见于组织氧需要量下降或组织不能利用氧,因此,氰化钠中毒才可呈现以上氧监测指标的改变。答案:(E)A.心力衰竭B.呼吸衰竭C.失血性休克D.慢性贫血E.氰化钠中毒
8.微循环中具有调节体温作用的主要是解析: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动静脉吻合支、直捷通路和微静脉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是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直捷通路使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回到心脏;真毛细血管网构成的迂回通路是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微静脉参与调整回心血量;动-静脉短路,主要分布于皮肤,在调节体温中发挥作用。答案:(B)A.直捷通路B.动-静脉短路C.真毛细血管D.迂回通路E.微静脉
9.阻力血管主要是指解析:主动脉和大动脉的血压高、血流快、血管有较大的弹性及可扩张性,称为弹性储器血管;中等动脉是将血液分别运送到各组织器官,称为分配血管;小动脉及微动脉处的血流阻力最大,称为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故称为交换血管;静脉数量多、口径粗、容量大,称为容量血管。答案:(B)A.大动脉B.小动脉及微动脉C.毛细血管D.小静脉E.大静脉
10.生理情况下组织微循环的血液灌流主要由解析:正常生理情况下,全身血管收缩性物质浓度很少变化,微循环血管平滑肌特别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有节律的收缩与舒张,主要由局部产生的舒血管物质进行反馈调节,以保证毛细血管交替性开放。故选C。答案:(C)A.心排血量调节B.交感神经调节C.局部体液因素调节D.全身体液因素调节E.血压调节
11.真毛细血管不具备下列哪项特点解析:毛细血管中无平滑肌,不能进行周期性收缩和舒张。答案:(E)A.管壁很薄B.管壁的通透性大C.血流缓慢D.管壁内皮细胞有吞饮功能E.周期性收缩和舒张
12.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解析:微血管壁受损,其通透性增强,血管内的蛋白质进入组织间隙中,使组织间隙的胶体渗透压增高,从而引起水肿。答案:(D)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淋巴回流障碍C.静脉端液体静压下降D.组织间隙的胶体渗透压增高E.血管口径增大
13.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持续收缩可见于解析:休克缺血缺氧期毛细血管括约肌可持续收缩,淤血性缺氧期和休克难治期由于酸中毒、局部代谢产物堆积以及内毒素等物质增多等原因,均导致血管扩张。答案:(B)A.正常微循环灌注时B.缺血缺氧期C.淤血性缺氧期D.血液淤滞发生DICE.重要器官衰竭期
14.男性,45岁,车祸致左大腿撕裂伤,腹痛急诊入院。入院检查:患者面色苍白,精神淡漠,四肢湿冷,意识尚清。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左腹股沟处简单包扎,并有大量渗血。血压105/85mmHg,心率96/分钟。对于该患者微循环障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解析:根据患者表现,其处于休克的代偿期,即缺血缺氧期。此时微循环的改变:肌性小静脉收缩以增加回心血量,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入血管。答案:(D)A.患者处于休克代偿期B.肌性小静脉收缩C.微动脉收缩明显D.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E.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
15.关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不正确的有解析: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leaksyndrome,CLS)是一种突发的、可逆性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综合征。血浆迅速从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迅速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故A不正确。答案:(A)A.是一种自发的、不可逆性毛细血管高渗透性综合征B.迅速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水肿C.低蛋白血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D.体重增加E.血液浓缩,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16.下列情况中能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有解析:引起CLS的病因有多种,常见于严重创伤、脓毒症、体外循环术后(尤其是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及再灌注损伤、毒蛇咬伤、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烧伤,也是重组白细胞介素-2和多西紫杉醇等许多药物产生毒性作用的途径。答案:(E)A.严重创伤及感染B.重组白细胞介素-2和多西紫杉醇等药物毒性所致C.体外循环术后及再灌注损伤D.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E.以上都有可能
17.下列有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解析: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会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其中最主要的是TNF-α。炎症介质进一步激活多形核白细胞和内皮细胞,导致SIRS。在炎症介质作用下,毛细血管孔径增大,通透性增高。另外,氧自由基和血小板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白蛋白进入组织间隙,血管内的水也进入组织间隙,引起间质水肿,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全身组织缺血、缺氧,导致MODS。答案:(A)A.促炎症细胞因子不参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发生B.在炎症介质作用下,毛细血管孔径增大,通透性增高C.释放的各种炎症介质,介导免疫反应,形成SIRSD.氧自由基和血小板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通透性增高E.最终将导致MODS
18.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是解析: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直接原因是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血管内白蛋白进入组织间隙,血管内的水也进入组织间隙,引起间质水肿,进而全身性水肿、胸腹腔渗液,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全身组织缺血、缺氧,导致MODS。答案:(B)A.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C.淋巴回流受阻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
19.下列哪项是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诱导氧自由基生成的原因解析:缺血时,ATP减少,膜泵障碍,Ca进入细胞,激活依赖性蛋白水解酶,使黄嘌呤脱氢酶(XD)大量转变为黄嘌呤氧化酶(XO);同时ATP降解产物--次黄嘌呤在缺血组织堆积。再灌注时,大量分子氧随血液进入缺血组织,在XO催化次黄嘌呤转变为黄嘌呤,进而催化黄嘌呤转变为尿酸的两步反应中,都以分子氧为电子接受体,从而产生大量的O和HO,后者在金属离子参与下形成OH。故诱导氧自由基生成的机制是XO的作用。答案:(C)A.黄嘌呤脱氢酶(XD)作用B.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C.黄嘌呤氧化酶(XO)D.儿茶酚胺增加和氧化产生自由基E.自由基清除能力降低
20.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可见于解析:在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都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答案:(E)A.心脏B.肺C.肾D.肝E.各种组织器官
21.人们认识最早和研究最多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器官是解析:机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最常见于心脏,因临床上常对心脏病病人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心肌梗死病人施行溶栓疗法,以及心脏外科行体外循环,故常见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答案:(A)A.心脏B.肺C.肾D.肝E.脑
22.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解析: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在先缺血后灌注的情况,输血输液前可有缺血或不缺血的情况,而其余4种均有先缺血后再灌注的情况,因此可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答案:(C)A.溶栓疗法后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C.输血输液后D.体外循环后E.器官移植后
23.下列哪一种因素不会影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解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有:缺血时间、侧支循环、对氧的需求程度、再灌注条件。而组织的再生能力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无明显相关。答案:(D)A.缺血时间的长短B.组织侧支循环有无C.对氧需求的高低D.组织的再生能力E.再灌注的pH钠钙浓度
24.有关细胞凋亡的生理和病理意义下列哪项不正确解析:细胞凋亡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包括:确保机体正常发育、生长:维持内环境稳定;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但不包括促进生物进化。答案:(C)A.确保机体正常发育B.维持内环境稳定C.促进生物进化D.保证机体正常生长E.发挥积极的防御功能
25.对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下述哪项不恰当解析: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别:①性质,前者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特异性;后者为病理性,非特异性。②诱导因素,前者为较弱刺激,非随机发生;后者为强烈刺激,随机发生。③生化特点,前者为主动过程,有新蛋白合成,耗能;后者为被动过程,无新蛋白合成,不耗能。④形态变化,前者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皱缩,核固缩:后者细胞结构全面溶解、破坏、细胞肿胀。⑤DNA电泳,前者DNA片段化,电泳呈"梯"状条带;细胞坏死时DNA弥散性降解,电泳呈均一片状。⑥炎症反应,前者溶酶体相对完整,局部无炎症反应;后者溶酶体破裂,局部炎症反应。⑦凋亡小体,前者有,后者无。⑧基因调控,前者有,后者无。答案:(A)A.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B.细胞凋亡时局部无炎症反应,细胞坏死时局部有炎症反应C.细胞凋亡时胞膜及细胞器相对完整,细胞坏死时细胞结构完全溶解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的合成,细胞坏死过程无新蛋白的合成E.细胞凋亡时DNA片段化,电泳呈"梯"状条带;细胞坏死时DNA弥散性降解,电泳呈均一片状
26.缺氧状态下糖的代谢为解析:缺氧状态下,葡萄糖以无氧酵解途径氧化,产生热量下降,氧化速率下降。答案:(B)A.三羧酸循环途径为主B.糖酵解途径为主C.产生热量明显上升D.产生热量维持不变E.氧化速率上升
27.代谢亢进状态下的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策略是代谢支持,有关代谢支持的能源选择,正确的是解析:代谢支持的原则为:提供糖和脂肪的双能源,降低葡萄糖负荷,氨基酸虽然可以在体内氧化释放出能量,但供给的目的是补充蛋白质的消耗,尽可能减少负氮平衡。答案:(D)A.可以单独使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B.可以单独使用脂肪乳作为能量来源C.可以单独使用氨基酸作为能量来源D.使用葡萄糖和脂肪的双能源供给E.使用糖、氨基酸的双能源供给
28.代谢支持的原则与普通的营养支持有明显差别,以下对代谢支持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解析:代谢支持应降低非蛋白热卡的供给,降低葡萄糖负荷,应用允许性低热量原则。但并不意味着同时降低蛋白质的供给量,而应该供应充分的蛋白质,甚至在正常量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升高。答案:(D)A.降低非蛋白热卡的供给量B.添加药理营养素促进免疫功能C.降低葡萄糖供给D.降低蛋白质供给E.降低热量供给
29.以下物质进入线粒体代谢需要肉毒碱转运的是解析: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需要肉毒碱参与,重症患者体内肉毒碱下降,从而使其代谢受影响。答案:(A)A.长链脂肪酸B.中链脂肪酸C.短链脂肪酸D.葡萄糖E.氨基酸
30.蛋白质是机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也是主要的营养物质,以下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解析:重症患者强烈的炎症反应导致蛋白质代谢的紊乱,造成分解代谢远远大于合成代谢,急性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发生。此时,如果静脉供给氨基酸,目的是补充机体蛋白质的损失,减轻分解代谢,尽可能增加蛋白质合成而不是作为能量底物。答案:(D)A.体内蛋白质不断的合成与分解B.白蛋白不能作为营养补充剂C.应激状态下,体内谷氨酰胺的浓度降低D.静脉营养补充的氨基酸的目的是补充能量E.重症患者容易发生机体蛋白质的分解
31.长期禁食或无营养支持的病人,突然给予大量营养时容易发生再喂养综合征,其表现为解析:长期禁食及营养不良患者补充营养过快可能导致再喂养综合征,表现为:血中钾、磷、镁下降,血糖升高。答案:(A)A.高血糖B.高血钾C.低血糖D.高血磷E.高血镁
32.下列有关免疫紊乱病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解析:免疫紊乱常因创伤、感染、休克等严重打击所引起,表现为异常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发生机制常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内皮细胞等系统。答案:(B)A.常因创伤、感染、休克等严重打击所引起B.患者常表现为异常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亢进C.患者常表现为异常的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D.促炎细胞因子在免疫紊乱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E.常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内皮细胞等系统
33.机体发生免疫紊乱以后,有关免疫抑制的说法错误的是解析:免疫抑制发生机制表现在T细胞亚型由反应性的CD4向非反应性的CD8漂移。答案:(B)A.淋巴细胞和树突细胞加速凋亡B.T淋巴细胞亚型由CD8向CD4漂移C.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少和抗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多D.调节性T细胞分泌增加E.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34.成年人腺垂体功能减退最常见原因是解析:垂体瘤为成年人腺垂体功能减退最常见原因,故选B。答案:(B)A.垂体出血坏死B.垂体瘤C.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D.颅内感染E.下丘脑病变
35.关于"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正确的是解析:危重症期间可诱导多种HPT轴异常,T/T水平降低,TBG水平降低,且出现外周TH抵抗。故选D。答案:(D)A.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异常所引起B.TSH释放降低C.T!/T(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XB4.gif")水平降低D.甲状腺结合蛋白(TBG)水平升高E.外周TH抵抗
36.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时,其靶细胞会相应发生哪种改变解析: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时,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故选B。答案:(B)A.胰岛素受体数目升高B.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C.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增加D.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减低E.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受体后作用下降
37.甲型血友病治疗应首选解析:甲型血友病是凝血因子Ⅷ编码基因突变导致该凝血因子功能缺陷所致的一种凝血功能障碍性遗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第Ⅷ因子缺乏。冷沉淀中富含Ⅷ因子,可用于甲型血友病的治疗。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B。答案:(B)A.悬浮红细胞B.冷沉淀C.白蛋白液D.免疫球蛋白E.血小板
38.下列哪项不属于外科输血目的解析:外科输血的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恢复患者血容量;②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③纠正术前存在的凝血异常或因失血引起的止血障碍;④提供抗体和补体,增强患者抗感染能力。全血、血浆或白蛋白静脉输注的适应证各不相同,但都不是以补充静脉营养为目的。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E。答案:(E)A.纠正血容量B.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C.矫正凝血或止血障碍D.提供抗体和补体E.静脉营养
39.健康成年人(以体重约60kg为例)一次性失血超过多少应及时输血解析:轻度失血(失血量≤500ml)者只需补液即可;中度失血(800~1000ml)者及时补液,然后视出血情况再考虑输血,如出血已止,可以不输血;重度失血()1500ml)者,应积极进行抢救,给予足量补液后应及时输血治疗。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D。答案:(D)A.500mlB.800mlC.1000mlD.1500mlE.2000ml
40.紧急大量输血时,说法正确的是解析:创伤大出血及大手术常需大量输血。目前主张采用成分输血,可适当输用全血,但不是最佳选项。输血前应先补充晶体液、胶体液,维持血浆渗透压后才进行红细胞输注。紧急抢救时,可不管患者的血型如何,可以选择输注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浓缩红细胞或O型悬浮红细胞。医生必须开具申请单,不可以只用电话通知。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D。答案:(D)A.必须输全血B.大失血患者不需补充胶体液,可直接输红细胞C.必须做ABO血型鉴定方能输血D.紧急抢救时不知患者ABO血型,可以紧急适量输注O型悬浮红细胞E.紧急抢救时来不及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医生可以电话通知输O型血
41.关于输血速度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解析:输血速度的确认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不同血液成分、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有着不同要求,但都应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边输边观察。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应控制在5~10ml/分钟,急救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分钟,不论什么情况,年老体弱、婴幼儿输血速度宜慢(心脏病患者宜每分钟1ml、小儿每分钟约10滴),不论什么情况,每一单位的血必须在4小时内输完。成年人一般为每分钟2~5ml不正确,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A。答案:(A)A.成年人一般为每分钟2~5mlB.心脏病患者宜每分钟1mlC.小儿每分钟约10滴D.对失血性休克,应以患者可以接受的最快速度输注E.一次输血的总时长不宜超过4小时
42.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解析:输血早期并发症指24小时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超负荷、酸中毒等。其中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占到输血总反应率的52.1%。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B。答案:(B)A.溶血反应B.发热反应C.细菌污染反应D.出血倾向E.酸中毒
43.下列哪项不是大量输血引起的并发症解析:红细胞在保存过程中会释放钾离子,大量输注易产生高血钾;大量输血可能产生稀释性凝血障碍;大量输入枸橼酸盐保存的血液有可能发生枸橼酸盐中毒,使血清结合钙上升,游离钙下降,导致暂时性低血钙。大量输血通常不会导致高血钠,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C。答案:(C)A.酸中毒B.高血钾C.高血钠D.凝血异常E.暂时性低血钙
44.引起输血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解析:引起输血发热反应的原因包括:致热原、免疫反应、其他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等)的早期症状,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是细菌性热原(内毒素、外毒素)。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B。答案:(B)A.细菌污染B.致热原C.血型不合D.红细胞破坏E.过敏物质
45.溶血反应的早期典型特征是解析: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是过敏反应的早期临床表现;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是溶血反应的早期临床表现;不自主肌肉震颤是枸橼酸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黏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是输血后紫癜的早期临床表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是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早期临床表现。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B。答案:(B)A.面部潮红,出现荨麻疹B.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C.不自主肌肉震颤D.黏膜皮肤有出血点和瘀斑E.寒战高热,呼吸困难
46.不属于输血相关性传染病的是解析:输血相关性疾病指的是经输血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本题中乙型肝炎、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丙型肝炎传播途径均为血液途径,甲型肝炎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不属于输血相关性疾病。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为D。答案:(D)A.乙型肝炎B.梅毒C.巨细胞病毒感染D.甲型肝炎E.丙型肝炎
47.关于不良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为:药物在人体上所产生的一种不舒服、有害性或未预期的反应。通常在正常剂量下,药物使用于预防性给药、诊断、疾病治疗或改变生理功能时所发生的反应。答案:(B)A.指上市药品正常用法下出现的B.指上市药品过量情况下出现的C.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D.在一定条件下可构成药源性疾病E.临床用药应根据不良反应权衡利弊
48.下列关于毒性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解析: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称为毒性反应。答案:(E)A.用量过大时可出现B.用药时间过长C.机体对药物过于敏感D.多数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E.药物选择性低
49.关于治疗指数的计算式是解析: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答案:(A)A.LD50/ED50B.LD1/ED99C.ED50/LD50D.ED1/LD99E.ED1/LD50
50.病原体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称为解析: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病原体(如细菌、寄生虫、病毒等)对药物敏感性(或反应性)降低的现象。一些病原体在多次或长期与抗病原体的药物接触后产生耐药性,致使抗病原体药物的疗效下降,甚至完全失效。耐受性是指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按其性质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之分。前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可长期保留,后者往往是连续多次用药后才发生的,增加剂量后可能达到原有的效应;停药一段时间后,其耐受性可以逐渐消失,重新恢复到原有的对药物反应水平。答案:(B)A.耐受性B.耐药性C.习惯性D.脱敏E.适应性
51.药物首过消除主要发生于解析:口服给药在肝有首关效应,其余给药方式均直接入血液循环。答案:(D)A.静脉注射B.皮下注射C.肌内注射D.口服给药E.吸入给药
52.某药半衰期为10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所需时间为解析:药物在体内消除一般需要5个半衰期,即为50小时,约2天。答案:(D)A.10小时左右B.20小时左右C.1天左右D.2天左右E.5天左右
53.在等剂量时药物分布容积大的药物解析:等剂量时,药物分布容积越大,在血浆中浓度就越低,在组织中分布相对较多。答案:(A)A.血浆浓度较小B.血浆蛋白结合较多C.组织内药物浓度较小D.生物利用度较小E.能达到的稳态血药浓度较小
54.下列关于药动学的论述哪一项不正确解析: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的科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答案:(E)A.研究药物在机体作用下的变化及规律B.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C.研究药物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研究影响药物浓度变化的因素E.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
55.ED50是解析:半数有效量在量的反应中是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物剂量;在质反应中只引起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答案:(A)A.引起50%动物有效的剂量B.引起动物有效的药物剂量的50%C.引起50%动物中毒的药物剂量D.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E.以上均不是
56.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解析:药物半衰期是指血液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以反映药物消除的速度。答案:(D)A.50%药物从体内排出所需要的时间B.50%药物进行了生物转化C.药物从血浆中消失所需要的时间的一半D.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E.药物作用强度减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7.以下对蛋白质的认识正确的是解析:鸡蛋或肉等高蛋白质食物不能直接等同于蛋白质,它们同时含有水、脂肪等其他物质;机体可以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但不能合成8种必需氨基酸;研究表明,分解代谢剧烈的患者,过多的氨基酸补充并不能纠正负氮平衡,仅仅能提高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率。答案:(C)A.1g鸡蛋或1g肉即是1g蛋白质B.机体不能合成氨基酸C.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氨基酸包括8种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E.分解代谢的高峰期,大量补充氨基酸可以纠正负氮平衡
58.缺氧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解析:无答案:(B)A.心率加快B.发绀C.头痛D.兴奋E.呼吸困难
59.女42岁,1日来发热、腹泻,继之昏迷。血压80/50mmHg,血糖2.8mmol/L,血钠105mmol/L,尿量>30ml/h,便常规为白细胞5~8个/HP。最恰当的诊断是解析:无答案:(E)A.低血糖B.低血钠C.sheehan病D.急性肠炎E.以上都是
60.男性,68岁,因"右股骨骨折7天,咳黄痰、发热10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102/分钟,呼吸24/分钟,血压138/75mmHg,无皮损、右下肺细湿啰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4×10!/L。引起患者SIRS的主要原因是解析:感染或非感染因素都可能诱发SIRS,而感染是引起SIRS的主要原因;有统计表明由感染引起的SIRS多达70%。本病例老年患者因右股骨骨折而卧床,极易并发肺部或泌尿系感染;其临床表现也提示患者并发肺炎,表现为SIRS/脓毒症,故答案应为A。答案:(A)A.肺部感染B.骨折急性期反应C.骨折血肿吸收热D.压疮发生E.骨折疼痛
61.患者,男性,79岁,突发解鲜红色血便1500ml,四肢冰凉,脉搏细数,血压90/50mmHg,给予大量输血输液,出现球结膜水肿,室性心律失常,双肺底听诊明显湿啰音。曾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考虑此患者出现缺血-再灌注的病因是解析:患者下消化道大出血后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输血输液后出现心、脑、肺的再灌注损伤,故选D。答案:(D)A.心律失常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D.失血性休克E.心肺复苏
62.男性,84岁,反复咳嗽、咳痰30余年,喘息10余年。突发气喘加重,血象明显增高,需要机械通气支持,多次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治疗后可维持在90%左右。血气:二氧化碳分压11.3kPa;氧分压9.82kPa,pH7.22;血糖11.5mmol/L,乳酸3.2mmol/L。关于患者体内的糖代谢过程描述错误的是解析:患者诊断:①COPD(急性加重期);②呼吸衰竭(Ⅱ)型,乳酸升高,说明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此时通过有氧氧化途径代谢的葡萄糖减少,通过无氧糖酵解途径增加,结果是产生的热量下降,仅产生2个ATP(有氧氧化可产生38个ATP)。糖代谢的终产物是CO,过多补充增加CO产生,增加呼吸肌做功。而重症病人在应激状态下,葡萄糖直接氧化的速率下降,由4~5mg/(kg·分钟)下降至3~4mg/(kg·分钟)。答案:(A)A.葡萄糖直接氧化的速率加快B.葡萄糖酵解代谢产生的ATP减少C.无氧糖酵解增加D.过多葡萄糖增加呼吸肌做功E.葡萄糖酵解代谢产生的热量下降
63.患者,男性,56岁。因"头部创伤休克3h"入院。血生化检查:白细胞9×10!/L。动脉血氧饱和度(SaO(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XB2.gif"))62%。免疫学检查:C反应蛋白14mg/L。补体成分C3:4.20g/L。促炎细胞因子TNF-α大量增多。引起患者发生免疫紊乱的根本原因是解析:机体在创伤、感染、休克等严重打击以后,如处理不当,发生缺血、缺氧、感染或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则会导致机体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失控,进而导致机体的免疫紊乱。答案:(C)A.患者体内促炎细胞素的异常增多B.患者体内抗炎细胞素的异常减少C.休克并发缺血缺氧引起D.感染引起E.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
64.女性患者,37岁,输血开始后30分钟突然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潮红,体温39℃。过去有过多次输血史。临床诊断最可能是解析:患者于输血开始后30分钟内即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较早,畏寒、发热、头痛、出汗、恶心等临床表现为大部分输血不良反应均会出现的症状,无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超负荷的特征性表现,过去有过多次输血史,故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由于抗白细胞和血小板HLA抗体所引起的免疫性发热反应。答案:(B)A.过敏反应B.发热反应C.溶血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E.循环超负荷
65.患者输注少白红细胞悬液约1小时时,出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寒战,腰背部剧痛,心前区压迫感,心率120/分钟,呼吸30/分钟,血压75/45mmHg,体温39.8℃。随即出现血红蛋白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解析:过敏反应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皮肤出现红斑伴瘙痒;溶血反应特征性临床表现是腰背部剧痛,心前压迫感;循环超负荷的主要是心力衰竭表现;枸橼酸中毒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不自主肌肉震颤。发热反应症状较轻。另患者出现输血反应时间约1小时时,故上述选项中正确答案应为D。答案:(D)A.过敏反应B.发热反应C.循环超负荷D.溶血反应E.酸中毒
66.男性,65岁,输血30分钟后突发呼吸急促、发绀、咳吐粉红色泡沫痰,颈静脉怒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听诊可闻及肺部大量湿性啰音。心率130/分钟。临床诊断应该是解析:咳吐粉红色泡沫痰,颈静脉怒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听诊可闻及肺部大量湿性啰音。心率大于120/分钟,说明已出现心力衰竭,主要原因是循环超负荷,故此题答案为A。答案:(A)A.循环超负荷B.溶血反应C.过敏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E.ARDS
67.患者,男性,40岁,睡前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次晨仍有嗜睡困倦;此现象属于解析: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仍残存的生物效应。后遗效应可能比较短暂,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的宿醉现象;也可能比较持久,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旦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答案:(B)A.副作用B.后遗效应C.毒性反应D.继发反应E.停药反应
68.某催眠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其t!为1小时,给药后体内含药100mg,病人在体内药物只剩下12.5mg时便清醒过来。病人将于多久清醒过来解析:药物半衰期定义,此药t为1小时,给药100mg,1小时后体内剩下50mg,2小时后剩25mg,3小时后剩12.5mg。答案:(B)A.2小时B.3小时C.4小时D.5小时E.8小时
69.患者,女性,65岁。有多发性肌炎病史6年,长期口服泼尼松16mg/d,近1个月来咳嗽、咳痰,呼吸费力,查胸部CT提示左肺实变,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14天,咳嗽明显减轻,2天前咳嗽又加重,咳痰明显增多问:咳嗽加重,病原菌最有可能的是解析:无答案:(B)A.葡萄球菌B.真菌C.支原体D.肺炎球菌E.衣原体
70.患者,女性,65岁。有多发性肌炎病史6年,长期口服泼尼松16mg/d,近1个月来咳嗽、咳痰,呼吸费力,查胸部CT提示左肺实变,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14天,咳嗽明显减轻,2天前咳嗽又加重,咳痰明显增多问:治疗措施最合适的是解析:无答案:(D)A.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加量B.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原剂量使用,继续观察C.加用莫西沙星(拜复乐)联合抗感染D.加用氟康唑E.加用万古霉素
71.患者,女性,65岁。有多发性肌炎病史6年,长期口服泼尼松16mg/d,近1个月来咳嗽、咳痰,呼吸费力,查胸部CT提示左肺实变,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14天,咳嗽明显减轻,2天前咳嗽又加重,咳痰明显增多问:下一步辅助检查最有意义的是解析:无答案:(C)A.复查胸部CTB.支气管镜C.痰、血培养加药敏实验D.血常规E.血沉、CRP
72.患者,男性,72岁。失眠3年,需要长期口服镇静安眠药才能维持睡眠。问: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后,次晨头晕思睡及定向障碍属于药物的解析:无答案:(C)A.依耐性B.毒性反应C.后遗反应D.变态反应E.特异质反应
73.患者,男性,72岁。失眠3年,需要长期口服镇静安眠药才能维持睡眠。问:服用过量巴比妥类药物,应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解析:2.口服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可促进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由脑细胞向血浆转运,同时碱化尿液,可减少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促使药物从尿中排出,这是临床上抢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措施之一。答案:(A)A.碱化尿液,促进药物排泄B.影响药物的吸收C.中和过量的药物D.影响药物的分布E.减少药物的吸收
74.患者,男性,65岁。因结肠癌引起完全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患者消瘦明显。问:为评价该外科患者的营养状态,最简单而实用的指标是解析:1.以上选项均为外科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其中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血浆白蛋白水平最简单而实用。答案:(D)A.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三头肌皮褶厚度B.血清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C.握力和三头肌皮褶厚度D.近期体重下降程度和血浆白蛋白水平E.氮平衡试验
75.患者,男性,65岁。因结肠癌引起完全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患者消瘦明显。问:对于该患者来讲,机体处于手术、感染等应激情况下,能量代谢的变化中错误的是解析:2.在应激状态下,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脂肪动员加速,蛋白质分解加速,高血糖、负氮平衡。答案:(D)A.机体出现高代谢和分解代谢B.脂肪动员加速C.蛋白质分解加速D.处理葡萄糖能力增强E.机体处于负氮平衡
76.患者,男性,65岁。因结肠癌引起完全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吻合口瘘,患者消瘦明显。问:对于该患者的营养支持原则错误的是解析:3.营养供给应考虑到机体的代谢和器官功能的耐受能力,应激早期以适应性低热量为原则,并提高热氮比,随病情和代谢状况的稳定逐步调整。答案:(B)A.如低血压或明显酸中毒时,先进行有效的容量与循环复苏,再进行营养支持B.早期给予高热量以保证应急需要C.因患者术后有吻合口瘘,先肠外营养D.可考虑免疫调节调控炎症E.符合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应尽早开始营养支持
77.患者,女性,80岁。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冬季加重。近5年来活动后气急。1周前感冒后痰多,气急加剧。近2天出现嗜睡。外院查血白细胞18.6×10!/L,中性粒细胞0.90,动脉血pH7.29,PaO(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2.gif")47mmHg,PaCO(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2.gif")81mmHg,BE3.5mmol/L。问:最可能的诊断是解析:1.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显示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明确。答案:(B)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Ⅰ型呼吸衰竭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Ⅱ型呼吸衰竭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E.脑血管意外
78.患者,女性,80岁。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冬季加重。近5年来活动后气急。1周前感冒后痰多,气急加剧。近2天出现嗜睡。外院查血白细胞18.6×10!/L,中性粒细胞0.90,动脉血pH7.29,PaO(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2.gif")47mmHg,PaCO(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2.gif")81mmHg,BE3.5mmol/L。问:酸碱紊乱类型是解析:2.pH<7.35,可以明确为酸中毒,排除碱中毒。PaCO是反映呼吸因素的指标,其升高表示呼吸性酸中毒,BE轻度升高,为代偿反应。答案:(B)A.呼吸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79.患者,女性,80岁。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冬季加重。近5年来活动后气急。1周前感冒后痰多,气急加剧。近2天出现嗜睡。外院查血白细胞18.6×10!/L,中性粒细胞0.90,动脉血pH7.29,PaO(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2.gif")47mmHg,PaCO(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2.gif")81mmHg,BE3.5mmol/L。问:引起动脉血气变化的机制,错误的是解析:3.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因呼吸困难、呼吸功增加等,氧耗量明显增加,加重缺氧。答案:(B)A.通气不足B.氧耗量降低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D.肺动静脉分流E.弥散障碍
8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解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包括体温、血白细胞计数、呼吸频率与心率(或脉率),故第1题的答案为A;答案:(A)A.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B.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C.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D.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E.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
81.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解析: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故第2题的答案为C:答案:(C)A.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B.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C.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D.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E.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
82.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解析: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指的是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故第3题的答案为B;答案:(B)A.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B.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C.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D.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E.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
83.脓毒症休克解析:脓毒症休克指的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故第4题的答案为E;答案:(E)A.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B.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C.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D.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E.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
8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解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的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故第5题的答案为D。答案:(D)A.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B.感染或非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同时存在的病理生理状态C.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和感染易感性增加的内源性抗炎反应D.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伴出现序惯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E.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并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
85.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炎症细胞是解析:参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发展的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多达100多种,其中中性粒细胞是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关键炎症细胞,故第1题应选D。答案:(D)A.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B.白介素-4、白介素-10C.血小板活化因子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
86.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抗炎症细胞因子是解析: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的同时,机体也产生抑制炎症反应的抗炎细胞因子,其中,白介素-4、白介素-10是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抗炎症细胞因子,故第2题应选B。答案:(B)A.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B.白介素-4、白介素-10C.血小板活化因子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
87.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促炎症细胞因子是解析: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是早期促发全身炎症级联反应的促炎细胞因子,故第3题答案应为A。答案:(A)A.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B.白介素-4、白介素-10C.血小板活化因子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
88.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免疫细胞是解析:免疫异常参与了SIRS的发生与发展,其中,淋巴细胞是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免疫细胞,故第4题答案应为E。答案:(E)A.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B.白介素-4、白介素-10C.血小板活化因子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
89.与全身炎症反应或脓毒症发生有关的炎症介质是解析:花生四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和活化的补体成分都是参与炎症反应的炎症介质,故第5题案应为C。答案:(C)A.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B.白介素-4、白介素-10C.血小板活化因子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
90.从功能上说,真毛细血管属于解析:1.真毛细血管仅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外面有一薄层基膜,通透性大,是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称交换血管。答案:(C)A.弹性储器血管B.容量血管C.交换血管D.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E.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91.从功能上说,微静脉属于解析:2.微静脉因管径细,对血流产生一定的阻力,它们的舒缩活动可影响毛细血管压和体液在血管内和组织间隙内的分配情况,故称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答案:(E)A.弹性储器血管B.容量血管C.交换血管D.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E.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92.从功能上说,微动脉和后微动脉属于解析:3.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是阻力血管,参与调整全身血压和血液分配。答案:(D)A.弹性储器血管B.容量血管C.交换血管D.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E.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93.造成缺血再灌注时钙超载的主要途径是解析:1.缺血-再灌注时钙超载的主要途径是Na-Ca交换。答案:(C)A.K!-Na!交换B.Na!-H!交换C.Na!-Ca(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SB2jia.gif")交换D.L型钙通道E.基质网钙泵
94.pH反常导致细胞内钙超载是直接通过解析:2.pH反常首先引起Na-H交换增强,从而使Na-Ca交换增强,结果导致胞内钙超载。答案:(B)A.K!-Na!交换B.Na!-H!交换C.Na!-Ca(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SB2jia.gif")交换D.L型钙通道E.基质网钙泵
95.缺血时胞内钠潴留引起再灌注时钙超载是直接通过解析:3.胞内高Na,Na-Ca交换增强,导致胞内钙超载。答案:(C)A.K!-Na!交换B.Na!-H!交换C.Na!-Ca(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ZZYX_YTMJ/SB2jia.gif")交换D.L型钙通道E.基质网钙泵
96.α!受体兴奋经PKC途径加重钙超载是直接通过解析:4.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增加,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G蛋白-磷脂酶C(PLC)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磷脂酰肌醇分解,生成三磷酸肌醇IP和二酰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云南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上海市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研学水稻课程设计
- 糖果主题活动课程设计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
- 数控钻床工作台课程设计
- 2024年山东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教学系统课程设计
- 物联网工业课程设计
- 智慧旅游系统课程设计
- 家政培训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 定制酒项目投资分析及可行性报告
- 售后客服年终工作总结汇报
- 教师专业化发展经费保障制度
- 家长会课件:初二家长座谈会课件
- 健康照护师(初级)理论知识考核试题
- 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总结(沪粤版)
- 20567-5纳税筹划-教案及讲稿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作文评价表
- 2019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第2版
- 绘本故事:睡睡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