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_第1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_第2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_第3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_第4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本方法第一节血栓与止血的筛查试验

一、初期止血的筛查试验血管和血小板

二、二期止血的筛查试验凝血因子和抗凝物质

三、纤溶活性的筛查试验纤维蛋白溶解第二节血管内皮细胞的检验BTPLT临床意义延长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继发)延长正常血管性血友病、遗传\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延长增多原发性\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正常正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管壁4内膜(内皮细胞,vWF)中膜外膜(胶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血管内皮的止血与抗血栓作用血管收缩(TXA2、ET)激活血小板(vWF、PAF)促凝(TF、胶原、V、Ca++)抗纤溶(PAI>t-PA)止血抗血栓血管舒张(PGI2、NO)抵制血小板(PGI2、vWF裂解酶)抗凝(AT、TM、TFPI、t-PA、u-PA)止血抗血栓5第二节血管内皮细胞的检验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二、血浆内皮素-1三、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四、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和

去甲基6-酮-前列腺素F1a6血管内皮损伤的指标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vonWillebrandfactor,vWF)

具有与胶原、凝血因子Ⅷ、血小板膜糖蛋白、瑞斯托霉素等结合的多个功能区。7胶原+vWF+GPⅠb/Ⅸ---------血小板粘附瑞斯托霉素诱导GPⅠb/Ⅸ+vWF+GPⅠb/Ⅸ--------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Ⅷ的载体GPⅡb/Ⅲa+vWF+GPⅡb/Ⅲa--------血小板聚集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vonWillebrandfactor,vWF)

81、血浆vWF抗原(vWF:Ag)2、血浆vWF活性(vWF:A)3、vWF的功能分析1、血浆vWF抗原(vWF:Ag)9免疫比浊法vWF抗vWF乳胶颗粒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2、血浆vWF活性(vWF:A)10免疫比浊法vWF抗vWF的血小板结合位点(GPⅠb)的乳胶颗粒GPⅠb受体含量1、血浆vWF抗原(vWF:Ag)2、血浆vWF活性(vWF:A)二者与血型(O型显著减低)有关血管内皮损伤时,vWF:Ag升高急性时相反应时,vWF:Ag升高二者比值(vWF:A/vWF:Ag)监测有助于诊断1型与2型vWD。11血管性血友病(vonwillebranddisease,vWD)是由于体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因缺陷而造成血浆中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型别特点Ⅰ型vWF量的合成减少vWF多聚体的结构基本正常Ⅱ型vWF结构与功能缺陷2A:缺乏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多聚体2B:缺乏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多聚体,与血小板GPⅠb结合增高2M:卫星带型异常2N:多聚体正常但与因子Ⅷ结合位点发生结构异常Ⅲ型vWF的抗原和活性均极度减低或缺如12型别vWF:AgvWF:A/vWF:Ag多聚体异常Ⅰ型可减低至5%-30%接近于1正常Ⅱ型减低或正常<0.7详细分型应结合vWF功能试验和多聚体分析可正常或异常Ⅲ型可完全缺乏或很少无多聚体133、vWF的功能分析vWF:RC(血浆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检测)RIPA(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聚试验)vWF:CBc(vWF的胶原结合能力)

vWF:FⅧBC(vWF的FⅧ结合能力)

14vWF:RC(血浆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检测)PLTPLTPLTPLTvWFvWFvWFvWF正常血小板(包被瑞斯托霉素)

待测血浆PPP(vWF)聚集15RIPA(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聚试验)PLTPLTPLTPLTvWFvWFvWFvWF待测富血小板血浆

瑞斯托霉素16聚集3、vWF的功能分析vWF:RC(血浆vWF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检测)RIPA(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聚试验)

vWD患者缺乏vWF:RC、

RIPA减低或无聚集,但2B型(与血小板结合增高,聚集能力强)例外。vWF:CBc(vWF的胶原结合能力)

高分子量vWF多聚体优先与胶原结合,有助于鉴别1型与2型vWD分型vWF:FⅧBC(vWF的FⅧ结合能力)

是2N型vWD的确诊试验

17二、血浆内皮素-1(ET-1)检测

来源于血管内皮细胞,用于收缩血管判断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增高见于心血管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用于判断疗效、预后估计18三、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含量与活性检测:

内皮细胞会合成与释放TM,具有重要抗凝作用

TM升高:反映血管内皮损伤最好指标。TM减少:TM缺乏症,血栓性疾病发病率高

19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去甲6-酮-前列腺素F1α检测:

PGI2(半衰期短)

6-酮-前列腺素F1α

去甲6-酮-前列腺素F1α

两者间接反映内皮细胞合成PGI2水平血管内皮早期损伤的指标20转变肝内氧化代谢转变BTPLT临床意义延长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继发)延长正常血管性血友病、遗传\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延长增多原发性\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正常正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第三节血小板检验第三节血小板检验22血小板231、膜蛋白与糖蛋白(GPⅠb、GPⅡb、GpⅢa、PS)2、骨架蛋白与收缩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3、α、δ、γ颗粒(PF4、β-TG)4、开放管道、致密管道膜糖蛋白血小板的活化1、圆盘状------多角形、多伪足形2、

GPⅡb/GpⅢa分子构象变化、P-选择素表达3、PF4、β-TG、TXA2/TXB2增高2424血小板活化分析血小板止血功能黏附功能释放反应聚集功能促凝作用血块收缩25血小板止血功能直接与间接粘附GPⅠb/Ⅸ-vWF-胶原粘附功能26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止血功能释放反应ADP、TXA2、5-HT、PAFFg、Fn、vWF血小板止血功能聚集功能GPⅡb/GpⅢa-Fg-GPⅡb/GpⅢaFn、vWFCa++282828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止血功能促凝作用2929第3因子有效性血小板止血功能血块收缩30第三节血小板检验一、血小板粘附试验二、血小板聚集试验三、血小板膜糖蛋白四、血小板活化分析五、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检测六、血小板自身抗体31一、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原理:公式:粘附率=

粘附前PLT-粘附后PLT粘附前PLT×100%玻球瓶法、玻珠柱法和玻璃滤过器法等,参考范围各不相同,影响因素多,难以标准化,临床应用受限制。32临床意义:增高: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减低:血小板功能缺陷、血管性血友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33二、血小板聚集试验原理:PRP诱聚剂34PRP透光率PPP透光率TM最大透光率platelet-richplasma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platelet-poorplasma贫血小板的血浆(PPP)35临床意义增高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降低遗传性/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血小板无力症(ADP、胶原、肾上腺素、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巨血小板综合征(瑞斯托霉素)储存池缺陷症(ADP、胶原、凝血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监测抗血小板药物与判断疗效36阿司匹林(花生四烯酸)、氯吡格雷(ADP)1、光学比浊法(常用)2、全血电阻抗法(不离心,接近生理状态,手术前血小板聚集功能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监测、抗血小板药物疗效观察,麻烦,检测时间长,不敏感)3、剪切诱导法4、光散射比浊法5、微量反应板法6、自发性血小板聚集371、ADP、COL、肾上腺素(EPI)、花生四烯酸(AA)、瑞斯托霉素(RIS)(通过与GPⅠb和vWF介导聚集)2、与浓度有关(聚集功能亢进时使用低浓度,聚集功能缺陷时使用高浓度)3、与疾病种类有关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激活剂38不同疾病使用不同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曲线39三、血小板膜糖蛋白(plateletmembraneglycoprotein)检测401、巨血小板综合征:GPⅠb-Ⅸ或GPⅤ基因缺陷2、血小板无力症:GPⅡb-Ⅲa、FIB-R3、血小板贮存池病缺陷病(α颗粒缺乏与CD62P表达减低或缺乏):CD62P表达减低4、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GPⅡb-Ⅲa、FIB-R表达增加、CD62P或CD63(溶酶体释放)表达增加对血小板功能缺陷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三、血小板膜糖蛋白41四、血小板活化分析血小板形态PS暴露并结合凝血因子膜糖蛋白分子数量、分布与构象改变血小板微粒形成颗粒释放花生四烯酸代谢421、FIB-R→GPⅡb/Ⅲa的标志CD62P→α颗粒释放的标志CD63→溶酶体释放的标志2、PS和凝血因子结合水平反映血小板的凝血功能3、β-TG、PF4(灵敏度高,血栓性疾病可升高到参考值的4-6倍)43四、小板活化分析4、AA代谢产物TXA2不稳定,30秒很快转变成TXB2

TXB2(体内活化产生)TXB2(体外活化产生)44DM-TXB2(尿液去二甲基-TXB2)11-DH-TXB2(11-脱氢-TXB2)酸肝内氧化反映血小板的AA代谢状态尿液排出四、血小板活化分析五、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检测

病人血浆正常人血浆组别PRPPPPPRPPPPⅠPF3

PF3

混合血浆做类似APTT试验。参考值:I组比II组结果延长不超过5秒。临床意义(意义与PS相似,但更有助于判断PS暴露是否正常)

降低见于先天性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症、血小板无力症、肝硬化、MDS、尿毒症、DIC、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等。45六、血小板自身抗体分类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

PAIgM、PAIgA血小板特异性蛋白自身抗体(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抗GPⅡb/Ⅲa、抗GPⅠb/Ⅸ药物相关自身抗体同种血小板自身抗体临床意义诊断、鉴别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或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AITP)指导用药及判断疗效46第四节凝血因子的检验

在凝血活性PT、APTT、TT的筛选基础上,选择性检测凝血因子的含量

47APTTPTTT延长正常正常提示内源性因子异常:尤其是Ⅷ、IX、XI;不能用正常血浆纠正:提示抗Ⅷ、抗IX抗体正常延长正常提示外源性因子异常(FVII);Vitk缺乏(II、VII、IX、X);严重肝病;延长不被正常血浆纠正: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延长延长延长纤维蛋白原缺乏症;FDP增多;血中抗凝物质增多;肝功能衰竭第四节凝血因子的检验

48一、纤维蛋白原检测二、血浆因子II、V、VII、X促凝活性检测三、血浆因子VIII、IX、XI、XII促凝活性检测四、组织因子五、凝血因子ⅩIII六、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一、纤维蛋白原检测方法:试管法、血凝仪法参考值:2~4g/L临床意义:增高:急性时相反应、血栓前状态

减低:DIC晚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49二、血浆因子II、V、VII、X促凝活性检测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定量试验原理:受检血浆分别加入乏II、V、VII、X基质血浆后,加入兔脑粉和钙溶液后作PT测试,以各自的标准曲线为依据,分别计算受检血浆的因子促凝活性。50

临床评价:

外源凝血系统筛选试验异常⒈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⒉减低见于肝病变(FVII)、维生素K缺乏(FVII)、DIC(FV)和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等⒊外科手术风险判断(

II、VII、X>60%,V>35%)51二、血浆因子II、V、VII、X促凝活性检测三、血浆因子VIII、IX、XI、XII促凝活性检测原理:受检血浆分别加入乏VIII、IX、XI、XII基质血浆后,作APTT测试,以各自的标准曲线为依据,分别计算受检血浆的因子促凝活性。临床评价:

内源筛选基础上的凝血因子促凝活性

血友病评价和分型的重要指标52四、组织因子严重感染所致内毒素血症、严重创伤、休克、DIC、M3等TF含量或活性增加。五、凝血因子ⅩⅢ肝脏疾病、SLE、DIC等引起获得性缺乏先天性缺乏53FⅡFⅡaFⅩaF1+2(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六、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一)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易栓症与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有效后,由原来高浓度降到正常水平54FgFMFⅡaFPA(血浆纤维蛋白肽A)FPB六、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二)血浆纤维蛋白肽A增高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对DIC诊断灵敏度较高,早期DIC诊断试验之一55六、凝血活化分子标志物(三)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