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_第1页
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_第2页
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_第3页
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_第4页
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标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姓名:陶奉成性别:男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单位:环峰小学电话讯地址: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小学电子邮箱:taofengchengw@邮编:238100《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6~58页。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地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天气逐渐转凉了,同学们肯定非常喜欢一些体育活动。(课件出示跳绳和踢毽的图片) (二)、亲历过程,探索规律 1.探索加法交换律,渗透学习方法。 (1)这是同学们在上活动课的场景。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跳绳,踢毽子,男生和女生)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出示课件) 生:(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同学们真是有心的孩子,提出了这么多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今天咱们就重点来解决这样两个问题。 (出示:“跳绳的有多少人?”和“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如果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出示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3)学生列式:28+17=或17+28=(学生口答得数) 同样的一幅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 其中“28+17”是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17+28”呢?(女生人数加上男生人数) 两道算式都表示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算出跳绳的总人数,所以得数是一样的。 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展示等式:28+17=17+28) (4)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算式的加数一样,只是交换了位置,和一样。) 生:正确。(都非常肯定。) 师:可不能过早地下结论,我们必须再通过一些例子来验证才知道。 (5)你们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能!) 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并一个加法算式,并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出另一个算式,先算一算它们的得数,相等的话就用“=”连接起来。 学生直接口头举例。 师:同学们举出的例子可真多呀,这样的等式能写多少个? 生:无数个。(师在学生的举例后画上省略号。) (6)(师指着黑板上的举例。)观察我们刚才所举的例子,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师:如果能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就更好了。(课件出示) (7)师:这么多的等式都具有的特点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规律,数学家们给这个规律取名为“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8)师:你能说一说自己对加法交换律的理解吗? 刚才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时觉得有点长,其实,还可以用更简单易懂的形式来表示,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两个符号、汉字或字母来表示。 (学生直接交流) 师:你们的表示形式可真丰富,也非常有创意,而数学家们也用了和你们类似的表示方法,他们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这样的话,这个规律如何表示呢?(出示课件) (11)师:加法交换律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就已经接触过并应用过,想一想你在哪儿用过。(加法验算) 2.探索加法结合律,亲历研究过程。 (课件出示学生活动的情境图和问题。) (1)师:我们再来研究第二个问题,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师:(齐读)谁能解决呢?(指名) 生1:28+17+23= 师:你能告诉我先算什么吗?(先算跳绳的有多少人,再加踢键子的人数,就得一共的人数)(结合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28+17表示跳绳有多少人)(师:为强调左边的算式是先算“28+17”,所以我们可以在这儿添上一个小括号。) 师:有没有算法不一样的? 生2:28+(17+23)= 师:先算什么?表示?(先算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再加男生的人数,就得一共有多少人)(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 (2)学生计算得数,并交流。 (3)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结果相同) (4)那我们也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呢?(等号)也可以写成(出示课件) 师在下面板书:(28+17)+23=28+(17+23) 师:观察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三个加数都一样,只是运算顺序不同,左边一个算式是把前两个数先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右边一个算式是把后两个数先相加再加第一个数。) (4)感知众多案例,积累感性认识。 老师这里还有两组算式,看看每组的○里能填上=吗? (板书):(13+45)+55○13+(45+55)(38+△)+12○38+(△+12) 猜一猜,它们的得数可能会怎样?悄悄告诉同桌! 小组分工,一组算一道,看看结果怎样?(出示课件) 师: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写不完,用省略号表示。) 比较三个等式,看看你能有什么发现?(屏示三组等式)这三个等式中都是三个数相加,左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右边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都怎样?(不变)。 (5)归纳加法结合律。 师生共同小结: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师:这个规律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加法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现在需要几个字母?(3个,a、b、c) 你能用字母把加法结合律表示出来吗?(板书:(a+b)+c=a+(b+c))(出示课件) 学生说说自己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 (三)、巩固内化,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第一关:想一想) 师:下面的加法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先说给同桌听听。(出示课件) 师:第一题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第二、三题应用了加法的结合律,我们再来看最后一道等式,先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交换加数48和25的位置,再应用了加法的结合律。所以在一道加法算式中,有时我们也可以同时应用两种运算律。(出示课件) 2.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第二关:填一填) 师: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