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1
小于、等于、大于是一组数学符号,主要用来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比拟生疏的。学生在学习《小于、等于、大于》前,已经学过了比拟。能够很好的把握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比拟。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拟的结果。这些都是学习新本事的根底。《小于、等于、大于》就是把直观的比拟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达出来。
这节课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开头,是铅笔比长短。这里通过学生熟识的生活大事引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而且比长短也是对前一节课比拟学问的复习,其形式也相像于后面的计算条比长短,所以也是后继学习中学生力量与学问的起点。
要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简单的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好方法来记忆。我编了一首儿歌来记住这这两个符号“大口对着大的数,尖尖对着小的数,向左开口是大于,向右开口是小于”。
整堂课的教学我以课本为根底,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并以直观的教具帮忙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符号。在丰富学生数学学问的同时,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念。
缺乏:学习过程中有学生会受前面学问的影响,看一幅图画写出两个不等式。这里要和学生讲清一般我们在看图比拟时,总是从左往右比。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2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比多少并不难,在入学前对它们都有初步的熟悉,但大局部的学生都是凭直觉或数一数的方法来比拟。不肯定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拟两组物体的多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使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拟物体的多少。
为了使学生有兴趣,首先,课的一开头,我充分利用教材供应的资源,采纳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泼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直接提问:你是怎样看出来的?让学生通过观看感悟“多”“少”“同样多”,。在学生学会“一一对应”方法的根底上,再组织学生有目的的操作,尝试各种比拟的方法,在学生原有“比多少”方法的根底,通过图片的帮忙和教师的引导,学会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拟多少。同时留意培育学生表达的力量以及倾听的力量。在教完学问点后,让学生自己找图中还有哪些是同样多的,谁多谁少,并让学生操作,加深理解一一对应的比拟方法。
本节课中依据以往阅历,学生在看头和尾对齐的图形时,简单错推断为“同样多”因此在教学时我就把这类题目出在了黑板上,让学生观看、比拟,突出了“一一对应”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整个教学过程环节设计还不错,但学生在倾听方面做的不是很好,还有在操作的过程中有学生玩学具,争取下次在常规方面多下工夫。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3
比拟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已经把握的比拟物体多少的学问阅历动身,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根底上再来引导学生比拟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吃水果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学时,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学问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忙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把握比拟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白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头,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把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熟悉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分“”?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学生将符号“”的外形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经受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4
“比大小”是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洁分数的根底上,让学生经受比拟简洁分数大小的过程。
教材呈现比拟分数大小的过程,是通过图形表示分数,让学生通过详细、直观的思维操作去理解和把握,这样编排,可以进一步加强分数意义的理解和稳固,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刚备课时,我认为这节课没什么好讨论的,分数的意义学生已经熟悉了,比拟的又是简洁分数的大小,没什么难度,课上学生积极的反响液证明白我的想法。可是,阅历丰富的教师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学生会在比拟分子一样的分数上出错,这引起了我的反思:是不是我在教学中存在盲点,我们的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是否深刻?
首先必需了解学生出错的缘由,我发觉可能有以下2点缘由:一是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还不深刻,二是学生受到整数大小的比拟和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拟的负迁移了。
于是我修改了我的教学设计,在原来的根底上多增加了2个情感体验,通过“面积的大小”、“数量的多少”、“线段的长短”3个活动,为学生的体验积存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会心体会到分数大小是如何比拟的,从而更好地应用方法迁移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整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是挺高的,也很主动,有个别能举一反三,只要教师稍加提示、点拔就能说出个中原由,这说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求新知比拟剧烈。
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探究:故事一开头,我设计了一个故事导入,自然引出不同整体所表示的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比拟分数时,要在一样的根底上进展,课后和年段教师探讨后发觉,对于这一学问点,学生已经有所感悟不同整体间分数的比拟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必要放在开头给学生强调,这样反而会让班上局部同学显得很迷茫。可以在学生说出来后,准时引导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特意花时间去教授。
通过一次课的设计,一次深入的讨论和探讨,使我对教学讨论有了一次更高的熟悉,也鼓励我应遵循探究的思路来行走以后的教学道路。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5
小于、等于、大于是一组数学符号,主要用来表示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比拟生疏的。学生在学习《小于、等于、大于》前,已经学过了比拟。能够很好的把握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比拟。而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拟的结果。这些都是学习新本事的根底。《小于、等于、大于》就是把直观的比拟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表达出来。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并会区分“>”、“”、“”象张着大嘴巴的大鱼,所以叫大于,而“”和“”,什么时候作用“2”这个式子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忙学生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3)每只小猴分1个梨,够分吗?请先摆一摆,再说一说,你能想方法用一个式子表示吗?(先让学生同桌之间沟通,再引导学生学习“3<4”)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一样用等号。”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比大小的结果,然后引入数学符号,让学生感受到符号的合理性和简洁性,而且在比拟的过程中,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比拟大小。“<”“>”的区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理解它们含义的根底上,进展区分并概括成顺口溜,帮忙学生记忆。在课堂实践中,加强学生想、说和做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力量的提高,还有利于渗透创新意识,培育学生实践操作的力量。
本节课有收获,也有圆满,课堂上问题的提问及学生的标准答复,学问的举一反三,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育等还需要完善。但通过今日的教学,更使我深刻的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切不行低估今日的学生。教师看多远,学生就会走多远,我们才能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做到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但更要求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会吸取,不断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完善课堂,追求抱负的课堂首要目标是有效,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7
比拟两个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让学生独立地数小猴吃水果图中的小猴、梨、香蕉和桃子的数量,再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根底上再来引导学生比拟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本节课还有一个难点就是两个符号,大于号和小于号,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头,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把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相对来说学生都已经熟悉了,熟悉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分“<”、“>”?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学生将符号“<”、“>”的外形内化后用语言描绘出来,经受这样的活动过程能加深学生对符号的理解和记忆。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8
太多的收获令我感动,课堂上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激情和热忱着实令我动容,整个教学活动中,可以说我将自己完全置于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一、课堂成为学生呈现自我的舞台。
教学伊始,我就直接切入主题,创设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利用教材所供应的情景图,引发具有思索行极强的问题“认真观看,哪盘鸡蛋多?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问题一经抛出,即刻触动了学生思索的兴趣,听听孩子们的答复“只需要比最终一排就可以了,由于前几行都一样多”,“教师,第一个盘子的只空了两个格,其次个盘子空了四个格,所以第一个盘子的鸡蛋多”“教师,我能很快的数出每盘鸡蛋的个数,我5个5个地数,很快”就在这七嘴八舌中,将一个看似简洁的问题,使其立即变得鲜活而灵动。同时更从侧面充分表达了学生从多种角度思索问题主动性,学生的语言可能稚嫩,可能不够缜密,但孩子的潜力着实令我称道,我欣慰于孩子们在课堂上能够灵动的呈现自我,更称道于学生能够给予课堂新的生命,我怎么不为之动容。学生能够自然,轻松、开心地走进课堂,这不正是我始终苦苦追求的目标吗,静下心细细想来,其实它很简洁,其实有时甚至是触手可及,但有时却是我们最简单无视的问题。
二、在自主活动中共性得到张扬。
可以说本节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到达教学目标并不难,我始终在思索,如何能够让这样一节看似一般而平凡的教学内容,富有新意与创意,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在干巴巴的大小比拟方法之后更能表达出课堂的有效性,我将本节课定位在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时机层面,宗旨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共性得到张扬。我充分利用了课前发给学生的卡片(100以内的数)奇妙地利用这张小小的卡片,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始终,在学会了比拟大小的方法后,设计了同桌两人比,四人小组比,随便找同学比,和教师比,甚至全班同学比,难度在不断地提高,更激发了学生的参加热忱。可以说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比拟中,学生稳固的不仅仅是比拟方法的运用,更激发了学生挑战的欲望,同时也收获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三、教师要不断完善与提高。
有收获,也有圆满,课堂的调控,教学拿捏的火候与尺度,教师就学问的归纳与总结的时机,还需要完善。但通过今日的教学,更使我深刻的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切不行低估今日的学生。教师看多远,学生就会走多远,我们或许能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我们或许能做到,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但更要求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会吸取,不断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完善课堂,追求抱负的课堂首要目标是有效,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反思9
一年级小朋友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抽象数的大小时有肯定困难,教学时我先复习1-5各数,有意打乱数序,然后请学生上台来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以建立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根底上再来引导学生比拟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猴子是小朋友喜爱的动物,新课的导入用“小猴吃水果”这一故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学问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忙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把握比拟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白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头,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把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一节课内小朋友要熟悉三个符号朋友“<”、“>”和“=”,还是有肯定困难的,故我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商用空调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琉璃底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正规财务合同范本
- 承包稻田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锻钢型弹簧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Starter Section5 My Sweet Family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预付费水表外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互联网广告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8U大功率节能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
- 初中作文课件教学课件
- 军队文职(会计学)考试(重点)题库200题(含答案解析)
- 小儿急性喉炎护理查房
- 亚专科护理建设思路
- 公务员2019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 轮系获奖课件
- 小学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 【《苏泊尔公司存货管理的优化建议分析》13000字论文】
- 2024年车载SoC发展趋势及TOP10分析报告-2024-09-零部件
- 伽马数据: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趋势及潜力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