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合成与分配_第1页
功率合成与分配_第2页
功率合成与分配_第3页
功率合成与分配_第4页
功率合成与分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功率合成与分配第1页/共89页

功率合成:

通过功率合成网络,将多个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相加;

功率分配:

通过功率分配网络,将高频信号功率均匀、互不影响地同时分配给多个独立的负载,使每个负载获得功率相等、相位相同(或相反)的信号。

第2页/共89页常用方法:

传输线变压器、传输线定向耦合器和1/4波长传输线等。

功率合成与分配是相互联系的,用作功率合成的晶体管,必须通过功率分配而得到激励信号。

合成网络与分配网络的结构是相同的,其区别不过是信号源与负载相互调换了位置。第3页/共89页第一节

传输线变压器

功率合成与分配

特点:

频带宽、结构简单、插入损耗小;用于VHF频段、小功率等级。

第4页/共89页一、

功率合成网络

第5页/共89页

第6页/共89页1、A端和B端同时加入同频、同相、大小相等的高频信号

流过RA的电流为IA

,流过RB的电流为IB。由传输线理论可知,若终端匹配并忽略传输线本身的损耗时,流过两绕组的电流大小相等,但相对于同名端而言方向相反,即一个流入同名端,一个流出同名端。

第7页/共89页传输线变压器功率合成网络等效电路第8页/共89页∵uSA=uSB=u,RA=RB=R,IA=IB=I,

UA=u-IARA=u-IR,

UB=u-IBRB=u-IR,

∴UA=UB,UAB=0,

I2=0,I1=IA=IB=I,

RD上得到的功率PD=0

第9页/共89页

在匹配的状态下(RC=R/2),每一信号源送出的功率为I2R(I为有效值),负载RC得到的功率为

PC=(2I1)2RC=(2I)2R/2=2I2R,为A、B两点注入功率之和。

C点对地电压:UC=2IR/2=IR

∵uI=2I2R,u=2IR

∴UA=UB=u-IR=2IR-IR=IR=UC,说明A、B、C三点同电位。

第10页/共89页2、

A端和B端同时加入同频、同相、大小不等的高频信号

变压器两绕组的匝数相等,分析时可认为两绕组的电压大小相等,电流相等(相对于同名端而言方向相反)。

第11页/共89页

根据等效电路图可得到以下关系(注意:矢量关系):

IA=I1+I2

(1-1)

IB=I1-I2,(1-2)

UA=UAC+2I1RC=UAC+I1R(1-3)

UB=UBC+2I1RC=-UCB+I1R(1-4)

第12页/共89页

将式(1-3)和(1-4)相加,得

UA+UB=2I1R(1-5)

∴I1=(UA+UB)/2R(1-6)

而由RD支路可知:

I2=(UA-UB)/2R(1-7)

第13页/共89页功率关系:

设两信号源对外供出的功率分别为

PA=U2A/R和PB=U2B/R,RC上得到的功率PC

PC=(2I1)2RC=[2(UA+UB)/2R]2R/2

=1/2(U2A/R+U2B/R)+UAUB/R

=1/2(PA+PB)+

(1-8)

第14页/共89页在RD上得到的功率PD:

PD

(1-9)

第15页/共89页由(1-8)和(1-9)可知,当UA=UB时,

PA=PB,

PC=PA+PB=2P,

PD=0第16页/共89页

当信号源的幅度不相等,例如令PA=2PB,尽管相差2倍,经计算可知,PC=2.9PB(占全部功率的96.67%),PD=0.1PB(占全部功率的3.33%),负载仍能得到绝大部分功率。第17页/共89页

在PB=0(或PA=0)的特殊情况下,则,PC=0.5PA,PD=0.5PA,即RC和RD各得到一半功率。这种情况代表利用两个晶体管进行同相功率合成时,其中一管损坏,其输出功率为0。另一管的输出功率只有一半送给负载PC,另一半消耗在RD上,负载上得到的功率只有双管工作时的1/4。第18页/共89页3、

A端和B端同时加入同频、幅度相同、相位不同的高频信号

设两信号源对外供出的功率分别为PA=U2A/R和PB=U2B/R两个高频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θ。

第19页/共89页RC上得到的功率PC

PC

(1-10)

RD上得到的功率PD:

PD

(1-11)

第20页/共89页

若θ=300,

则PC=PB+0.89PB=1.89PB(占94.5%)

PD=PB+0.89PB=0.11PB(占5.5%)

第21页/共89页特例:θ=1800(即反相激励),则根据(1-10)和(1-11)

PC

(1-12)

PD

(1-13)

此时,信号功率将在RD上合成,如PA=PB,RC上得到的功率为0。

第22页/共89页二、

功率分配网络

(一)、同相功率分配

第23页/共89页同相功率分配网络(RC为信号源内阻、RA和RB可视为两晶体管放大器的输入阻抗,RD是平衡电阻)

第24页/共89页

忽略RC后的等效电路

第25页/共89页在匹配状态下,得到下列关系:

IA=I1-I2

(1-14)

IB=I1+I2,(1-15)

∵UAC+U=IARA

及UCB+IBRB=U

得UAC=IARA-U(1-16)

UCB=-IBRB+U(1-17)

第26页/共89页(1-16)与(1-17)相加:

UAC+UCB=UAB=IARA-IBRB=I2RD

(1-18)

(1-16)与(1-17)相减:

IARA-2U+IBRB=0(UAC=UCB)

(1-19)

第27页/共89页将式(1-16)—

(1-19)联立,解得四个电流分别为

IA=2U(RD+2RB)/(RARD+RBRD+4RARB)

(1-20)

IB=2U(RD+2RA)/(RARD+RBRD+4RARB)

(1-21)

I1=2U(RA+RB+RD)/(RARD+RBRD+4RARB)

(1-22)

I2=2U(RA-RB)/(RARD+RBRD+4RARB)

(1-23)

第28页/共89页

令RA=nR,RB=R,RD=2R(R=Z0,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得:

IA=4U/(3n+1)R(1-24)

IB=2(n+1)U/(3n+1)R(1-25)

I1=(n+3)U/(3n+1)R(1-26)

I2=(n-1)U/(3n+1)R(1-27)

第29页/共89页

根据式(1-24)和(1-25),得:

IA=[2/(n+1)]IB

(1-28)

I2=[(n-1)/2(n+1)]IB

(1-29)

PA =IA

2RA

={[2/(n+1)]IB}2nR

=4n/(n+1)2·IB

2R

=[4n/(n+1)2]·PB

(1-30)

PD=I2

2RD=(1/2)·(n-1)2/(n+1)2

·PB

(1-31)

第30页/共89页

当n=1时,即RA=RB=R:

IA=IB

,PA=PB,PD=0,I2=0

(1-32)

若n=2,即RA和RB相差一倍,经过计算可知:

RA和RB得到的功率分别占总功率的45.8%和51.4%,总功率的2.8%消耗在平衡电阻RD上。第31页/共89页(二)、反相功率分配

反相功率分配网络及等效电路如图

第32页/共89页这里,内阻为RD的信号源接在A、B之间,,RC为平衡电阻。

与同相功率分配网络分析相似,可以得到IA

、IB

、I1

和I2的表达式。

如果RA=RB=R,RC=R/2时,PA=PB(二者的高频电压相位相反)

,PC=0。

第33页/共89页第二节

带状线定向耦合器

功率合成与分配

第34页/共89页

一、3dB带状线定向耦合器

带状线定向耦合器是一个四端口器件,线长为中心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1/4,各端口都接以匹配负载。若信号源由端口1接入,则端口2、4有输出,而3端没有输出。

第35页/共89页

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结构示意图第36页/共89页带状线定向耦合器有如下特性:

(1)、若信号源由端口1接入,出端2是通过电磁耦合而输出能量,称为耦合端;4端是靠传导而输出能量,称为直通端;3端无能量输出,称为隔离端。

第37页/共89页

(2)、2端输出电压与输入端1输入电压同相,电压大小之比称为电压耦合系数K0=|U2/U1|,,其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称为功率耦合系数C0=K20=|U2/U1|2,通常用dB表示为:

C0=10lg|U2/U1|2(2-2)

根据带状线理论,

即:

P2=0.5P1,用dB表示的耦合度:

20lg|U2/U1|=10lg|U2/U1|2=-3dB

(2-3)第38页/共89页(3)、输出端4的U4与U1的关系:

U4

(2-4)

P4/P1=|U4/U1|2=0.5,10lgP4/P1=-3dB

(2-6)

第39页/共89页(4)、2端的输出功率与隔离端3的输出功率之比,称为定向耦合器的定向系数,通常用dB表示为:

D=10lg|U2/U3|2=10lgP2/P3dB

(2-7)

在理想情况下,U3=0,D为无穷大。实用中一般对D提出一个起码的要求,例如要求大于35dB。

第40页/共89页(5)、电压驻波比(VSWR):

电压驻波比的定义为:

VSWR=(入射波电压+反射波电压)

/(入射波电压-反射波电压)(2-8)

取决于各端的匹配程度,一般要求小于1.1(相当于反射电压小于0.0476入射电压)。第41页/共89页二、3dB带状线定向耦合器

功率合成与分配

(一)、功率分配

第42页/共89页3dB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第43页/共89页

将输入信号U1(振幅值)加于端口1,各端口功率关系如下:

P1=U12/2R

P2= =(1/2)P1

P3=0

P4= =(1/2)P1

2端和4端各分得一半的输入功率,实现了功率分配(但电压相位差900)第44页/共89页(二)功率合成

将两个相位差900的信号源分别加在3dB定向耦合器的两个相互隔离端,例如2端和4端,则可实现在3端的功率合成。

第45页/共89页3dB定向耦合器功率合成第46页/共89页设

,

,对于u2而言,

1端为耦合端,得到同相的耦合电压

U1

而3端为直通端,得到落后900的直通电压

U3

第47页/共89页对于u4而言,3端为耦合端,得到同相的耦合电压

U3”=U4,而1端为直通端,得到落

后900的直通电压

U”1=U4

第48页/共89页因此,在两个电源的共同作用下,当U2=U4=U时:

1端的输出电压为U1=U1+U”1=

U2+U4=0,

3端的输出电压为U3=U3+U”3=

U2+U4=U。

第49页/共89页端口2和4输入功率分别为:

P2=(1/2)U2/R,P4=(1/2)U2/R

1端输出功率为P1=0;

3端输出功率为P3=(1/2)(U)2/R

=2P2=2P4

当U2和U4相位差900,但U2≠U4时,会有少量的功率传到1端的吸收电阻而被消耗掉。

第50页/共89页第三节

调频与电视广播用

双工器与多工器

第51页/共89页

调频广播或电视广播发射机,可借助双工器或多工器,实现不同频率的信号功率的合成,共用一条馈线和一套天线。

第52页/共89页一、等臂3dB桥双工器和多工器

(一)、等臂3dB桥滤波式双工器

分别将两个3dB耦合器和滤波器对臂连接成桥式,构成桥式双工器。滤波器可分为带阻式(陷波式)和带通式两种。

第53页/共89页1、等臂3dB桥带阻式双工器

第54页/共89页等臂3dB桥带阻式双工器构成

第55页/共89页

图像信号由3dB定向耦合器I送入,经耦合器I进行功率分配(两路电压相差900),两个带阻(对伴音而言)滤波器对图像信号来说无影响,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两路相差900的图像电压,通过耦合器II,在天线端实现功率合成。

第56页/共89页

伴音信号由3dB定向耦合器II送入,经进行功率分配,两路电压相差900,沿着等臂长向两个带阻(对伴音而言)滤波器传去,形成全反射后又返回耦合器II,也在天线端进行功率合成。

第57页/共89页

带阻滤波器并非理想,漏过的伴音信号送入耦合器I,在吸收电阻R0上合成而消耗掉,而不会送到图像发射机。等臂3dB桥带阻式双工器既实现了在天线上的功率合成,又使图像发射机和伴音发射机相互隔离。

第58页/共89页2、等臂3dB桥带通式双工器

第59页/共89页等臂3dB桥带通式双工器构成

第60页/共89页

与等臂3dB桥带阻式双工器不同,一是将图像与伴音信号的位置相互对调,二是两个滤波器对伴音信号是带通(对图像来说是带阻)。分析方法同上,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图像与伴音信号在天线合成。

第61页/共89页3、实用的电视广播双工器

有效抑制fv

–4.43MHz(fv为图像载波频率)频率成分,降低对邻频道的干扰,是实际的图像与伴音双工器要考虑的问题。

第62页/共89页实用的电视广播双工器

第63页/共89页组成部分:3dB定向耦合器I和II,两个伴音反射器,两个(fv

–4.43MHz)频率成分反射器,一个吸收电阻R0。

第64页/共89页工作原理如下:

图像信号:由3dB定向耦合器I的1端输入,由2端和4端输出两路差相900的信号。反射元件对图像信号呈并联谐振,故无反射而直接送到3dB定向耦合器II的1端和3端,在耦合器II的4端功率合成而送往天线,在2端相互抵消,不影响伴音发射机。

第65页/共89页

伴音信号:由3dB定向耦合器II的2端输入,经3dB定向耦合器II的1端和3端输出两路差相900的信号,由于伴音反射器对伴音信号呈短路状态,两路信号在此形成全反射,又返回3dB定向耦合器II的1端和3端,最后在3dB定向耦合器II的4端功率合成而送往天线,在2端相互抵消而不返回伴音发射机。第66页/共89页

实际上伴音反射器对伴音信号不可能实现理想全反射,回有少量的功率传到3dB定向耦合器I,如果漏过去的功率相同,二者将在耦合器I的1端相互抵消而不会影响图像发射机,在耦合器I的3端相叠加,被吸收电阻吸收。

第67页/共89页

图像发射机送来的图像信号中的fv–4.43MHz频率成分,经fv

–4.43MHz反射器全反射后,返回耦合器I的2端和4端,最后在1端相抵消而不送回图像发射机,在3端叠加而被吸收电阻吸收。第68页/共89页(二)、等臂3dB桥滤波式多工器

由两个等臂3dB桥可构成三工器,可以实现三种不同频率的信号合成,例如一套电视节目的图像与伴音以及一套调频节目的功率合成。

第69页/共89页1、等臂3dB桥带阻式三工器

第70页/共89页等臂3dB桥带阻式三工器原理图

第71页/共89页

第一个3dB桥中的滤波器对伴音信号来说是带阻,对图像信号来说是带通;伴音和图像信号先在第一个3dB桥中合成后,送入第二个3dB桥,再与FM信号在天线合成。第二个3dB桥中的滤波器对FM信号是带阻,对图像与伴音信号来说是带通。

第72页/共89页

2、等臂3dB桥带通式三工器

第73页/共89页等臂3dB桥带通式三工器原理图第74页/共89页二、星形双工器

最简单的星形双工器适用于调频广播发射机。第75页/共89页

陷波器组成的星形双工器

第76页/共89页

陷波器N2对信号f1呈现高阻抗,而陷波器N1对信号f1形成串联谐振,呈现极低阻抗,相当于λ1/4传输线的负载为0,其输入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