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4课次式教学PPTL3赤壁赋课件_第1页
国文4课次式教学PPTL3赤壁赋课件_第2页
国文4课次式教学PPTL3赤壁赋课件_第3页
国文4课次式教学PPTL3赤壁赋课件_第4页
国文4课次式教学PPTL3赤壁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壁賦蘇軾課前引導東坡幽默小故事第一則相傳,蘇東坡一次與王安石同行,偶見一房子根基已動,一面牆東傾。王安石出上句以戲東坡:

「此牆東坡斜矣」東坡仰頭大笑,即吟下聯反譏:

「是置安石過也」嵌名為巧,雙關尤妙。第二則蘇東坡被貶黃州後,一居數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正舉杯暢飲間,蘇東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兩人面面相覷,不禁大笑起來。

原來,這是一副啞聯。蘇東坡的上聯是:

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下聯是:

水流東坡屍(東坡詩)第三則蘇軾年少時,天資聰穎,他廣泛閱讀詩書,博通經史,又長於作文,因而受到人們的讚賞,自矜之情亦隨之而萌。一日,蘇軾於門前手書一聯:

「識遍天下字

讀盡人間書」沒料到幾天之後,一鶴髮童顏老者專程來向蘇軾「求教」,他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蘇軾滿不在乎,接過一看,心中頓時發怔,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心高氣傲的蘇軾亦不免為之汗顏,只好連連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飄然而去。蘇軾羞愧難當,跑到門前,在那副對聯上各添上兩字,境界為之一新: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題解作者課文賞析語文萬花筒結構分析表問題與討論牛刀小試延伸閱讀補充資料好站連結目次題解題解元豐五年,蘇軾年四十七歲,於農曆七月十六、十月十五兩次遊歷赤壁,而作前、後赤壁賦,本文為〈前赤壁賦〉。〈赤壁賦〉中以曹操、周瑜之事引發議論,後人以為蘇軾誤以黃州赤壁為三國赤壁。時蘇子與客泛舟夜遊,感於萬物盛衰消長之理,因作此賦,特借曹操、周瑜之事發端,非真以為黃州赤壁為赤壁之戰處。出處選自《東坡全集》寫作背景烏臺詩案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遭新黨人士挾怨報復,摘取蘇軾詩文誣陷其譏諷朝政,怨謗君父。蘇軾被押解入京,繫御史臺獄(即烏臺獄)。其後因查無實據,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結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即著名之「烏臺詩案」。〈答李端叔書〉元豐三年二月,蘇軾抵黃州,〈答李端叔書〉可見其生活與心境:「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

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平生

親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

答,自幸庶幾免矣。」足見世態炎

涼,貶謫之辱所造成的打擊、震撼於

心的惴惴不安,直教人想「小舟從此

逝,江海寄餘生」。元豐五年蘇軾與友人同遊赤壁泛舟

江上,以水、月表現哲理的曠放與

妙悟。藉水、月「變」與「不變」的現象,反駁客對人生的悲調,將哲理、心理融於景色,達到精神上超脫自由。主旨本文屬辭賦類,形式為「散文賦」;內容兼有敘事、抒情、說理。主旨寫蘇子秋夜泛舟江上的內心

感受,抒寫宇宙無窮,人生有限

的感慨。作者蘇軾字子瞻(取「憑軾瞻望」之意)初字和仲,自號東坡居士宋仁宗景祐三年(西元一○三六)生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世稱「三蘇」母程氏出身世家,才德兼備三蘇父子姓名字號風格著作蘇洵

(老蘇)明允老泉1.文章得力於《國策》、《史記》,長於議論。2.古勁簡直,有先秦之風。《嘉祐集》蘇軾(大蘇)子瞻東坡居士文章汪洋宏肆,才氣縱橫。曾自謂:「大略如行雲流

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

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

止。」3.詞風豪放。《東坡全集》姓名字號風格著作蘇轍

(小蘇)子由潁濱遺老1.個性沉靜高潔,稟性敦厚,文章汪洋澹泊,秀傑之氣不可沒。2.蘇軾評其文曰:

「子由之文,詞理精確,有不及吾;而體氣高妙,吾所不及。」《欒城集》蘇東坡塑像生平介紹十歲,母親程氏親自教導讀書。仁宗嘉祐元年,蘇軾與弟轍隨父親赴汴京。二年春兄弟同科進士及第。考官歐陽脩稱讚蘇軾說:「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蘇氏父子三人名震京師。仁宗嘉祐二年四月,母程氏卒於眉

山,歸里奔喪。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始行新法。蘇軾自請外調,除杭州通判。熙寧八年,知密州;元豐三年二月,抵黃州貶所。元豐七年,遷汝州團練副使;哲宗元

祐元年,司馬光為相,東坡奉召還

朝,任翰林學士知制誥,為英宗、哲

宗所倚重。元祐二年至四年期間,屢遭新舊兩黨攻擊,多次自請外調,於元祐四年調任杭州。五年疏浚西湖長堤,杭人名為「蘇公堤」。哲宗紹聖元年,貶知英州,未至貶

所,再貶惠州。四年,再貶謫儋州。徽宗嗣位,大赦天下,奉詔徙廉州,過瓊州,越南嶺北歸。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北返途中暴病,

止於常州,七月二十八日卒,年六

十六。徽宗崇寧元年(西元一一○二)六

月,葬於汝州。《自題金山畫像》詩:「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

黃州、惠州、儋州。」文學成就蘇軾是全才作家,於古文、詩、詞、書、畫皆表現非凡。古文繼承歐陽脩平易文風,文體多

樣,風格不同。現存詩二千七百餘首,抒寫情懷、譏諷時政、寄寓哲理,受後世推崇。蘇詞開豪放詞風,擴大詞的意境,提高詞的地位。書畫藝術成就亦高。行雲流水東坡文蘇軾晚年寫文自評:「吾文如萬斛

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常行於

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

已矣。」其政論文字,雄辯滔滔,筆力縱橫,氣勢逼人。記敘體散文常融描寫、議論、抒情於一爐。文體上,不拘常格,勇於創新;風格上,因物賦形,而汪洋恣肆。此外,書札、題記、序跋等雜文,就近取譬,亦有其獨到見解,於《東坡全集》中同樣占有重要地位。奇情壯采東坡詩蘇軾是縱意揮灑的自我表現型詩人,藉詩的語言藝術形式抒寫思想意識。今存二千七百多首詩,其中以寫景詩與理趣詩藝術價值最高。其寫景詩善於觀察和捕捉各景不同特

點,並以欣悅的感情描繪自己親身

體驗。蘇軾善於從日常生活中悟出妙理,寫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詩,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餘味不盡,為蘇詩獨到之處。對古近各體均駕馭自如,尤長於古

體。鐵板銅琶東坡詞北宋詞壇在東坡之前,多依循五代以來傳統,造句必合音律,表意皆歸婉約,風格柔美。東坡詞一出「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

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以「無事

不可入,無意不可言」擴大詞的意

境,突破音律限制,注入雄健清剛

之氣。此轉變,宋人斥為「以詩為

詞」,批評者多。東坡詞按舊傳統、舊規範所作的婉約詞不在少數,但是真正顯示其獨特藝術個性的,是被批為「非本色」的雄放之作。評東坡詞王國維《人間詞話》:「東坡之詞

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

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鄭騫曰:「曠者,能擺脫之謂;豪

者,能擔當之謂。」能擺脫,故凡

事總由窄處往寬處想,不為外物所

束縛。歷來論詞家將東坡歸入「豪放派」,詞作到東坡手中,一掃晚唐五代以來文人柔靡纖弱的氣息,創造出高遠清新的意境和奔放的風格,詞的內容更豐富,風格更多樣。書畫成就書法方面,遍覽晉唐諸家,轉益多

師,自成一家。長於行書、楷書,

筆法肉豐骨勁,跌宕自然,與蔡襄、

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繪畫方面,主張「神似」、「傳神」

,善畫竹石。其畫作真跡,見於文獻記載者不及

十幀,傳世更少,今僅存古木怪石

圖等。課文賞析第一段

明示時間、地點、人物。將時、地、景物稍做描述,抒寫泛遊馮虛御風、羽化登仙之感受。第二段

飲酒、吹簫、和歌氣氛愉悅,寫聽簫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之悲,為下文感嘆人生無常累積文勢。段落大意第三段

以「蘇子問客」開啟議論。以問客之話分成「前敘後議」兩部分。第四段

以「客曰」抒寫宇宙無窮,人生須臾的感慨。第五段

以「蘇子曰」舉水、月為例,說明人生萬物「變」與「不變」之理。是全文的主題。第六段

以悟境收束全文。蘇軾承繼莊子思想: 「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

譽,飢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

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規乎其

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

府。」(《莊子.德充符》)文中莊子思想【語譯】

有死、有生,有存、有亡,有窮、

有達,有貧、有富,有賢、有不肖,有

毀、有譽,有飢、有渴,有寒、有暑,

這些事情都是事物的變化,天命的流

行。就像白天黑夜在我們前面輪流交替

一樣,我們的智慧不能夠窺見它們的開

始。懂得此一原理,則一切變化都不能

混亂胸中的純和之氣,也不能擾亂我們

的心神。解釋「變」與「不變」,蘇軾多運用莊子思想。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莊子.德充符》)說明從現象的差異層面來看,任何事物之間都相差極遠,然而若從整個自然的層面來看,世間萬物也都有共同之處。變與不變以「夜遊赤壁」為背景。保留傳統賦體「對話」形式,以

「蘇子與客」問答成文。以「水、月」為主線,貫穿成文;大量使用散句,情、景、理交融,景中抒情,情中寓理。藉曹操之事發端,以「水、月」為

喻,說明萬物盛衰之理。全文由喜而悲,轉悲為喜,波瀾起

伏。

寫作筆法對比第二段

悠揚嘹亮之歌聲嗚嗚泣訴之簫聲對比第四段

曹操周瑜英雄之豪壯漁父樵夫生命之渺小對比寫法結構分析點明與客泛舟赤壁下,

寫江山風月景色,何等飄逸以簫聲引起悲感,道曹孟德往事,

言人生不如江水明月無窮,何等感傷蘇子答客說明「物我水月」皆無窮盡,

共享風月樂趣,何等超脫以痛飲酣睡收束,何等暢快深究鑑賞先敘後議的寫作章法作者先記與客泛遊赤壁情形,以「主客問答」引發議論。由飲酒引出唱詩,暗託心懷魏闕之

意,仍然不露情感,反而耽於眼前月

景,精神飄然欲仙。轉入客吹洞簫,由淒涼哀怨簫聲引出主客問答,以浩然心胸,超脫物我感懷,提升精神層面,主客在曠達樂觀中得以解脫。以景貫串全文通篇以景貫串,首段以風月之景開

卷,「擊空明兮泝流光」由景入論。客之感傷起於曹操「月明星稀」,終

於「抱明月而長終」、「託遺響於悲

風」;蘇子對答,亦從清風、明月

入論。文中景物在表現人物悲喜消長的同

時,再現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

使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完美結合。感性與知性兼具〈赤壁賦〉呈現蘇東坡的生命智慧,使知性化於感性之中。東坡寫景以寄情,抒情以明理,全篇用心。從人事成敗轉向自然山水的精神超

脫,化「英雄志業、而今安在」的人

生悲感為「遺世獨立、物我無盡」的

放曠情懷。變與不變東坡寫江水與明月以抒發心懷。江水流轉不停,然千古以來江水依然;月亮盈虛圓缺,然本體始終未嘗增減。天地萬象,變中也有不變者。人生「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

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又何

必「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

無窮」?「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

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豁達之士

對此應全部捨棄,跳脫名利,回歸

自然,從造物者之無盡藏,尋求精

神的解脫。清人方望溪評:

「此賦文境邈不可攀,非惟他人不能摹傚,即子瞻更為,亦不能如此調適而暢遂。」語文萬花筒【借代】

舳艫千里【轉化】(人性化)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排比】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重要修辭【譬喻】縱一葦之所如(借喻)浩浩乎如馮虛御風(明喻)飄飄乎如遺世獨立(明喻)寄蜉蝣於天地(借喻)渺滄海之一粟(借喻)【映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轉品】漁樵於江渚之上(名→動)侶魚蝦而友麋鹿(名→動)【對偶】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正襟危坐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錯綜】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一字多音注音意義例句ㄘㄨˋ突然「卒」有盜賊之警

「卒」然臨之而不驚ㄗㄨˊ僕役走「卒」類士服士兵涕泣謀於禁「卒」

恣「卒」為暴,暴且亂終於「卒」獲有所聞死亡道遇疾「卒」終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注音意義例句ㄕㄨˇ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隸屬名屬教坊第一部ㄓㄨˇ勸請舉酒屬客請託屬予作文以記之連綴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結構分析表問題與討論一、〈赤壁賦〉文中特以赤壁為題,借曹操、周瑜之事發端興感,其用意何在?二、作者「扣舷而歌之」的歌詞,有何涵義?在文中有何作用?三、本文由月夜泛舟赤壁

的山水記遊,轉而自

述對生命智慧的體

會,其間關鍵的轉折

點何在?四、在本文中,東坡論天地

萬象,有「變」與「不

變」的說法。「變」是

指何者而言?「不變」

又指何者而言?請依自

己的觀察,舉一個例子

來說明「變」與「不

變」的道理。牛刀小試第一題請選出下列各組「」中字詞意義相異者:(A)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予「觀」夫

巴陵勝狀(B)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方」二人

之昧昧于一隅也(C)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暴虎「馮」

河,死而無悔(D)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夫臺

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答案:C第二題〈赤壁賦〉中:「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的景況可與下列何者形成強烈對比之作用?(A)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B)渺渺兮余懷,望美人兮天一方(C)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D)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答案:A第三題「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

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

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

我皆無盡也。」蘇軾此段文字主要說明:(A) 借水為喻,闡明人生短暫,個體渺小(B) 以月為喻,說明人生有悲歡離合之際遇, 且樂少苦多(C) 以水月為喻,說明人生苦短,世人當及時 行樂(D) 水月為喻,闡說生命現象與本體間「變」 與「常」之道理答案:D答案:ACE第四題下列何者以誇飾之筆法寫音樂感人之深?(A)餘音繞樑,三日不絕(B)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C)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D)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E)三月不知肉味答案:AE第五題下列有關「賦」的體制說明,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A)導源於詩,興於楚辭,盛於兩漢,其中 屈原〈離騷〉和荀卿〈賦〉篇可視為是 賦之先河(B)是一種介於詩文之間的文體,因此可以 不必押韻(C)魏、晉、南北朝變為律賦,唐時為科舉 變為俳賦(D)宋朝,受陸機文賦影響,變為文賦(E)蘇軾〈赤壁賦〉用「蘇子與客」問答成 文,為辭賦之通體延伸閱讀後赤壁賦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

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

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

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

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

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

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

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

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於是攜酒與魚,復游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栖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

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

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

流,聽其所止而休焉。時將夜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翩仙,過臨皋之

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

乎?」問其姓名,俛而不答。嗚呼噫

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

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

開戶視之,不見其處。【語譯】這年十月十五,從雪堂出來,準備回到臨皋;兩個客人跟我一道,同走過黃泥坂。這時已降下了霜和露水,樹的葉子完全脫落,下看是各人的影子,抬頭望見明月,環顧四周景色,心裡很快樂。我們邊走邊唱,互相應和。一會兒卻嘆氣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又沒有菜;月色皎潔,風這樣清爽,怎麼度過這美好的夜晚呢?」客人說:「今天黃昏時候,捕到一條

魚,大口細鱗,形狀很像松江的鱸魚;

不過怎樣才能弄得到酒呢?」回到家裡

跟妻子商量,妻子說:「我這兒有一斗

酒,收藏很久了,正是準備給你尋不到

酒的時候喝的。」於是便帶了酒和魚,

再到赤壁去遊玩。江流發出了聲響,岸上有千尺聳立的絕壁,山這樣高,顯得月更小,潮水落下,石便出現;算來才隔多少時候,這江山卻變得幾乎不能認識了!我便提起衣服上去,踏著險峻的山崖,分開叢生的雜草,蹲在像虎豹一樣的怪石上,攀登過一些盤曲的樹木,上面仰攀鶻鳥高險的窠巢,下面俯看水神馮夷幽邃的宮殿。兩個客人都無法跟隨上來。突然傳來一聲長嘯,只覺得草木都為之震動,山在鳴,谷在應,風在號,水在湧。我不禁黯然悲傷,悚然恐懼,覺得不能再行逗留。回去坐船再遊,把船直放江心,聽憑漂流到什麼地方便歇下來。那時差不多半夜了,四面看看,寂靜

冷清。恰好一隻鶴,從東邊橫掠江面而

來。翅膀像車輪,整個身體上白下黑,戛

然一聲長叫,掠過我的船兒向西而去。不

久,客人散去,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個道士,穿著羽毛的衣服,飄然若仙的樣子,經過臨皋亭下,對我作揖說:「赤壁之遊快樂嗎?」問他的姓名,低頭不答。我說:「啊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鳴叫著從我船上飛過去的,不就是您嗎?」道士回顧而笑,我也驚醒過來,打開窗戶一看,卻不見他的蹤影。月白風清:形容美好的月夜。月明如水:形容月色皎潔柔和。月盈則食:月過望而缺,喻凡事盛極 必衰。月暈而風: 月旁光氣為暈,由此知將

有風,喻事之至,必有

徵兆。月淡星稀:形容星月稀落,黎明將臨 之景色。關於「月」的成語日升月恆:比喻事物漸趨興盛圓盛。日月入懷:祝頌人生子之詞。日月如梭:形容時間消逝之速。日居月諸: 居、諸均助詞,表光陰

逝去。日往月來: 言日復一日,月復一月,

去來更迭。日削月朘:執政者時時苛斂於民。日就月將:每日每月都有進步。胡適認為用具體事物

譬喻聲音的佳作: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北宋歐陽脩〈秋聲賦〉北宋蘇軾〈前赤壁賦〉清劉鶚〈明湖居聽書〉譬喻聲音名作補充資料賦體概說賦體流變祠聯語相關名言東坡品評諸家賦體概說性質: 賦為中國文學獨具的文體,介於

詩、文之間的韻文。起源: 導源於詩,興於《楚辭》,盛於

兩漢。發展:轉變於魏晉六朝,唐宋二代也另具 特色。特色:•押韻如詩,形式結構似散文。

•問答成文,為辭賦之通體。

•化典重為流利,抒情寫景。流變時代賦體特色代表短賦荀賦戰國1.以賦名篇之祖。2.篇章短小。荀子五賦:

〈禮賦〉

〈知賦〉

〈雲賦〉

〈蠶賦〉

〈箴賦〉賦體流變流變時代賦體特色代表古賦大賦漢賦辭賦兩漢1.重視鋪張,

多長篇鉅

製;詞藻華

麗,筆勢誇

張。2.好堆砌冷僻文字,艱深難讀,詞雖麗而乏情,文雖新而乏本。1. 賈誼:〈弔屈原賦〉

〈鵩鳥賦〉

〈惜誓〉上承屈(原)、宋(玉),

下開枚(乘)、馬(司馬相

如),開漢賦之先聲。2. 枚乘:〈七發〉3. 司馬相如:〈子虛賦〉

〈上林賦〉

〈長門賦〉流變時代賦體特色代表古賦大賦漢賦辭賦兩漢3.詩的成分減少而散文的成分增加。4.揚雄:〈甘泉賦〉

〈長楊賦〉

〈羽獵賦〉

〈河東賦〉5.班固:〈兩都賦〉

〈幽通賦〉6.張衡:〈二京賦〉

〈歸田賦〉漢賦四大家:

司馬相如(賦聖)、揚雄、班固、張衡。流變時代賦體特色代表駢賦俳賦小賦魏晉六朝1.篇幅短小,抒情多於舖陳。2.字句簡麗,講求駢偶。3.題材擴大,表現作家個性與情感。1.曹植:〈幽思賦〉

〈洛神賦〉2.王粲:〈登樓賦〉3.陸機:〈文賦〉

(以駢體賦作

文學理論)4.左思:〈三都賦〉5.鮑照:〈蕪城賦〉6.江淹:〈恨賦〉

〈別賦〉7.庾信:〈哀江南賦〉

(屬長篇)流變時代賦體特色代表律賦唐宋1.以賦取士,力求新巧。2.立韻險難,音韻協調。3.對偶精工。薛逢宋言吳融元稹白居易流變時代賦體特色代表散賦文賦唐宋1.以散文方法作賦,力去駢律惡習,駢散相間,主於說理。2.避免與陸機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