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习目标㈠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实践的构成要素2、理解;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3、运用: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㈡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特别是与旧唯物主义关于实践含义理解的比较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2、结合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综合能力。3、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实践第一的观点,充分发挥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讲好这个问题,要从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认识的标准四个方面讲述。但是,在这四点中,更为重要的、根本的、起基础作用的,则是前两点,即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因为实践决定认识,主要在于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检验认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是在前两点基础上的引申和发展,没有前两点,就没有后两点。所以,本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来源和动力上。教学难点:实践的基本特征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是人们改造_______的一切_____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_____为主体、以_____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______的活动。实践具有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践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_________________,因而也具有客观性。(4)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意味着实践是一种________、_______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5)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________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_____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_______________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_________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______的认识。(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________,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_________,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_____。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_______,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_______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_____。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_____和实践中产生的______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______中来,最终还要回到______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______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探究学习精点透析学法链接1、实践的含义及特征(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对含义的掌握重在强调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2)特征: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首先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意味着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注意结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加深对这些特征的理解。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中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注:以上四点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能忽视的是认识对实践还有反作用。[例题分析]: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解析]:“莫能知“的原因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没有实践,所以应选B项,其它各项与题意不符。[点悟]:此题通过考查对苏轼分析钟声产生的原因的理解来感悟和体会实践对认识产生的重要性。因此,一定要准确掌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的四个表现。2.辨析:认识来源于实践,正确的认识是与实践相符合的认识。[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把实践和实际区分开来,题中认识来源于实践是正确的,但正确的认识是与实际相符合,而不是与实践相符合。最后指出认识的真理性需要实践来检验。答案:(1)人们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客观事物才能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也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说,认识来源于实践。(2)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这种实践与被改造的客观对象并不等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的认识是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而不是与实践相符合。(3)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需要由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点悟]:对于辨析题,要层层剖开,明确它表达了几层意思,对这几层意思分别进行分析,最后指出正确的观点。学以致用【自我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误在否认了()A.实践的历史性B.实践的能动性C.实践的客观性D.实践的主观性2.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蜜蜂酿蜜②教师讲课③人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④鹦鹉学说话⑤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⑥经济体制改革⑦修身养性A.⑤⑥⑦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⑤⑥3.所谓盲目的实践活动是指()A.实践不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没有意识的指导C.实践没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D.实践没有意识的参与4.下列关于实践和认识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的根本目的C.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和认识互为基础,互相依赖“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形而止矣。行之,明也。”据此回答7-8题。5.上述材料的哲学寓意是()学习知识是十分必要的②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实践出真知A.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上述材料中所讲的“行”是指()A.对事物要有耳闻B.对事情要亲自眼见C.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亲身实践7.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句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8.下列关于实践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项活动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项物质性活动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活动D.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无本质区别人类可以从许多名言古语中吸取丰富的知识营养。结合下列名言古语,运用哲学有关知识。据此回答9-10题。9.“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这一谚语的哲学寓意是()A.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B.实践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影响着基础D.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名言,从哲学上看主要是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书本和实践是认识的两个来源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11.“其实即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是一首好诗。”从认识论角度看,这句话主要表明()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B.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C.实践是认识的源泉D.物质决定意识二、非选择题5.浙江东阳蔡卢村不是成行整齐插栽的,而是成片散插。这种方式的变革源于一位妇女“懒惰之举”。50多岁的农妇卢法素因家中缺乏劳动力,1993年开始把种子直接撒播在田里。没想到,这种插法不但节约了劳动力,还使早稻大幅增产。党支部决定推广这一办法,可许多村民认为这是“懒办法”,不足为效。口号千遍,不及一个具体行动,党支部带领党员家庭进行直播试验,结果75亩早稻直播水稻平均亩产从原来300多斤增加到477公斤,党支书自己的4.7亩早稻平均亩产556.7公斤。这一示范,全村震动,“直播法”第二年不令而行,使全村粮食大幅度增产,种粮效益大幅度提高。试析蔡卢村“直播法”的产生和推广所蕴含的认识论道理。
参考答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自我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A2.D提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实践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答案D。3.C4.A5.A6.D7.A8.B9.C10.二、非选择题5.[解析]:蔡卢村“直播法”的产生源于农妇的生产实践,其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增产效益。据此,就可考虑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答案]:(1)蔡卢村关于水稻直播的认识发端于农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石油化工产品购销合同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报废车辆运输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安装与检测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版海运出口运输代理合同货物跟踪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网络安全项目反担保合同规定3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买卖合同贷款流程解析3篇
- 二零二五年数字电影后期制作聘用合同2篇
- 2025年度国际承包工程合同安全责任及防护措施规定3篇
- 二零二五版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综合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地劳务人员临时住宿及伙食合同3篇
- 2025寒假散学典礼(休业式)上校长精彩讲话:以董宇辉的创新、罗振宇的坚持、马龙的热爱启迪未来
- 安徽省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酸碱罐区设计规范》编制说明
- PMC主管年终总结报告
- 售楼部保安管理培训
- 仓储培训课件模板
-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讲水循环与洋流自主练含解析
- GB/T 44914-2024和田玉分级
- 2024年度企业入驻跨境电商孵化基地合作协议3篇
-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