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数之恋》读后感_第1页
《素数之恋》读后感_第2页
《素数之恋》读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素数之恋》读后感

在我看来,素数生怕是最孤傲的数字了,它们不愿接受其它形形色色的数字,只在内心给自己和作为基本单位的“1〞留下空间;它们不喜欢热喧嚷闹的浮华的生活,而是宁愿呆在世界的角落,悠闲采菊,超然出世。它们并没有将太多的美好留给这个世界,却专注对自己和对“1〞--一切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它们,值得尊敬。

而有着那么一群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数学家,深深地陷入了对素数的依恋之中,故事从至今悬而未决的黎曼假设展开,一点点的向现代推进,那句简单的“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的实部都是1/2〞前后不知钩住了多少数学家的灵魂。素数就是他们的生命的质点,他们像素数一样悄悄地蜷缩在角落,苦苦的思考,悄悄的演算,在他们的世界中,除了自己,唯余对规律的探寻和对真理的追求。他们,更加值得尊敬。

是的,好多数学家都是在无比的孤独和痛楚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本书的主人公黎曼,被描述成是一个“极为羞怯的,身体一直不好,被常年的贫困所摧残〞的人,而同样是这个一般意义上的“失败者〞,创立了近代解析数论,大大影响了近代拓扑学,建立了黎曼几何学。而数学家、哲学家罗素也曾整整两个夏天坐在白纸面前,痛楚的思考着如何定义一个数字,却一无所得。那么必然有什么东西支撑着他们度过那些最黑暗的夜晚,初读本书时,我也思考过很久,却无法得出结论。

随着阅读的继续,从1930年希尔伯特的退休演讲中,我貌似明白了这一点。在那个不可知论的悲观理论流行的时代,在即将被纳粹党控制的充满可怕气氛的德国的国土上,一个身体虚弱的老人在演讲的最终坚强地讲道:“我们必需知道,我们必将知道。〞,〞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不可知,以我的看法,对于自然科学来说也没有什么不可知。〞这是何等的坚强,何等的信念!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数学,乃至科学就是信仰,只要牢牢握住,纵使有太多的风雨和坎坷,他们也能抵达,无论是载誉而归抑或无功而返,他们都没有失败,由于他们没有背叛自己的对科学的信仰。

细心想来也确实如此,有时在黑暗的年代,科学反而会更加快速的发展,20世纪初一直到二战期间,物理学有了巨大的飞跃,量子论和相对论被提出,几乎颠覆了全人类的世界观。而进入了20世纪后半期的和平年代,物理学界反而愈发默然,华而不实的弦理论俘获了大多数科学家的心,而能够跳出这个框框的科学家貌似越来越少。莫非那个思想昌盛,科学快速进步的年代不会再来?莫非现代人将安于现状,享受前人的科技成果带给我们的欢愉了吗?

不!不会!或许从我在网上听到希尔伯特演讲的最终两句的录音开始就坚信了这一点。几乎历时百年的录音中夹杂着太多的芜杂,但那坚强的语调,到现在貌似仍旧回荡在我的耳边。我相信总有什么精神会代代相传,永不遗失!我相信,人类的理想以它固有的纽带将那些追赶它的人联接:我们必需知道,我们必将知道。这两句就说明白一切,人类的理想可以溶化一切畏惧,点亮一切黑夜,点燃一切希望。总有一天,我们,正年轻的一代,可以骄傲的告诉我们的孩子的孩子,我们曾经为实现人类的理想而做出过贡献!于是,在某个风雨如晦的夜晚,我们将怀着那长久的梦想,义无反顾地重新踏上那黑暗的征程,哪怕因此而萧索,因此而零落。

故事逐渐行进到了末尾,纵使黎曼假设甚至在某个角落与量子论完成了邂逅,它仍是当今悬而未决的有名数学难题之一。但无论如何,正像所说的那样,总有一天,摸索会到达终点,我们会知道它成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