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锦集六篇_第1页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锦集六篇_第2页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锦集六篇_第3页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锦集六篇_第4页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锦集六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有关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锦集六篇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篇1

每一条彩绳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题记

前两天大连始终阴雨连绵,太阳也没露一下。昨天终于碰上了一个晴天。

今日,从补习班回家,一个人底着头,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断的彩绳。据分析推断,这里前一阵子应当是一个小水凼。(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绳摘下来,扔到水凼里。算是一种习俗吧!)这才突然反应过来。端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望着地上此时孤零零的彩绳,不行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学生活大多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那时的自己那么无邪,那时的日子那么暖和。

那时,在端午节的前一个晚上,奶奶都会把我搂在怀中,我可以清晰的感到她的体温,和她血液中流淌的爱意。我静静的听着奶奶稍微的喘息声,看她变魔术般的将一般的彩绳,拧在一起,编成好看的结。然后她会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仔细而当心的将彩绳系在我的手腕上,脚踝上。清晰的记得她的那双大手那么暖和,却那么粗糙。当时的我还会天真的问奶奶,为什么不好好爱护自己的双手。而奶奶只是莞尔一笑,不予回答。现在想起,才晓得,那是岁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经验多数风雨坎坷的见证。系好后,奶奶总是会端详一番,好像在观赏她的杰作。而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宛如三月中微风对嫩柳的抚弄;秋日里月光对修竹的依恋。又似晨曦中露水对小草的滋润;暮霭时夕阳与水面的辉映。奶奶清澈的眸子中,满满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至今,那种感觉照旧非常真实。仿佛还能够感觉到奶奶的体温柔目光。只是后来,我回到大连,回到妈妈身边。她的工作总是那么忙,忙到无暇顾及节日的到来,更不要说为我系彩绳了。

被忽视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彩缤纷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今日让我欢欣鼓舞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那刚一打听到,就兴奋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爱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化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今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许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竞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宏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每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渐渐的皇上信任了那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准备,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常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难过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旁边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难过,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就不再损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其次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化》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实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化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啊!端午节的由来可真多呀,我喜爱端午节的美、喜爱端午节的喧闹、喜爱端午节的粽子,喜爱屈原那种爱国精神,当然我还喜爱最好玩的赛龙舟!你喜爱端午节吗?

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篇2

飞絮悄然隐没在浓浓的绿荫中,绿色起先浓重起来。最早的那些花在几场漓漓落落的小雨里散尽,下一场花事不久便会缤纷而来。

一些果实,隐隐在枝头,摇曳着芳香的五月。记忆里那个五月的节日,此时姗姗而来,

北方的端午节,没有赛龙舟,饮黄酒,包粽子那样浓烈的气氛,而是以自己独特的传统方式,配香荷包,挂葫芦,挑艾蒿。小时侯的记忆,就是这些,可以驱邪,避灾。父母们美妙的心愿,在幼小孩子们的心里有了关于端午节最初的朦胧的记忆。

直到自己长大了,做了母亲,又把这些教给了孩子,可是孩子们除了觉得这些好玩新奇之外,他们好像什么也不会想,更不会懂得这样的节日对我们这样的大人有什么意义。

五月里的这个节日,在我们这里叫五月节。始终是记忆里那个暖和,淳朴,华蜜的节日。当早晨的第一道朝霞从玻璃窗照耀近来,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这天是五月节。伸开胳膊,手腕和脚腕都系上了五彩线绳。这是妈妈提前静静打算好的,也是在我们的睡梦中静静系上的。五彩线绳是这个节日里华蜜的标记。院子里的脸盆里,早已盛满了浸泡艾蒿的水,用艾蒿水洗脸,可以去邪避灾,艾蒿的淡淡微苦的的芳香涌进鼻孔,清爽,还有那么一丝芳香。妈妈忙着早饭,五月节煮荷包蛋,这是北方过节的习俗。五月节,这个节日应当是意味着这一年祥瑞,华蜜,平安。

其实,那时的五月节是从初一起先的。初一的鸡蛋鹅蛋都要作上标记,留到初五这天煮。小孩的手腕和脚腕系的是一根红线,初五才能系上五彩线,剩下的几天里大人们要打算一些小礼物,比如缝荷包,荷包很小,样子和石榴差不多,我想那应当是有特别寓意的,各种颜色的荷包里面装着香草,随着风远远都能闻到一股浓香。

心灵手巧的母亲用剩下的零布头,为我们缝制各种小饰品,我们最喜爱的小辣椒,是用红布缝的,比小拇指一半还小,还有一样最精致的小扫帚,用麻线作的,扫帚把只有牙签粗细,用红线缠围着,扫帚头只有指甲盖儿大小,串起来与荷包在一起,缝在衣服的前襟上,或者后肩上,当时真是一种炫耀。现在还能想起来,这既是一种浓浓亲情,又是北方特有的趣味习俗。

后来知道,南方和北方过五月节是不一样的,南方有吃粽子,划龙舟的风俗,而在北方,除了吃荷包蛋,带香荷包,还要在当天的窗前或者门梁上挂上葫芦。家家户户都飘着五彩缤纷的葫芦,好像没有人关注是为了纪念什么,他们只是持续着祖先留下的风俗来过这个节日的,只是为家人驱邪免灾,祈求这一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我们小时的五月节不能缺少的是自己亲自叠的葫芦。也最乐于做这个活,把裁完的手掌大小的方行彩纸,经过几道繁杂的工序,放在嘴边,用气一吹,就成了一个里面空着的立方体,还带着两个或四个灵活的小翅,底面再用针串上半尺左右彩条纸,一个完备的葫芦就做成了,盯着母亲自里的彩纸灵活地翻来折去,自己也笨笨地根据母亲的指引去做。时常为了一个葫芦,要练习半天,叠完了又拆,然后再叠,才能七拧八歪地叠成一个葫芦。再从自家的树上折下一小节树枝,把葫芦三个或五个栓在树枝上,插在窗户和大门上,翠绿的树枝间飘着五彩缤纷的葫芦,这是北方五月节最美最自然的一道风景。那些花花绿绿的葫芦随风飘起,仿佛就可以把那些病魔,灾祸挡在外面,我们在亲情的呵护,祈愿里,华蜜而安静。

我想现在依旧可以看到这风景,有些东西,在人们的心里是无法变更的。就如我们固执地拽着岁月的裙裾,不愿步入时间的隧道一样。

如今,又到了这个节日,徜徉在街边,看不到手叠的方方正正的葫芦,还有那缝制的小巧的香荷包,那种温馨的喜悦在心里淡了,远了。年纪大了的母亲也已经不再亲自叠葫芦和缝制香荷包了。看着这些机器作出的葫芦很美丽,那各种的样式也是手工叠不出来的,比手工的更完备更时尚。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种亲切和质朴,包括那记忆里散发着淡淡清苦香味的艾蒿,那种香味已经变的有些枯燥和飘浮。

终归,有一些记忆也渐行渐远,然后淡去消逝。岁月的年轮在一年年递增,而历经过那种暖和我们,已经牵着如自己那时一样个头的儿女们,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怀着心底的眷恋,淡然行走在季节浓郁的风里,时间静淌,而我们的暖和依旧在心里。

无论季节远近,芳香的节日依旧还会如期而至,叠加在岁月的长河,蜿蜒绵长,静谧无声。我们守在与这个五月相约的路口,用目光里的余热,暖和掌心的记忆。在一份平淡的相守里,静静感受一年一季的淡淡情思,安暖温婉。

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篇3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的时候。在这个热喧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殊深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起先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和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打算就绪,就搬来小凳子起先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活的手里奇妙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致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马上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慧。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叫卖。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慢慢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简单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时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慢慢瘪下来。

初五是过端午节的高潮。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早晨去采带露水兰草、金银花、铁芒箕、番石榴叶、榕叶的“五味草”,当然还要在午时上井里打一桶甘甜的清泉。这水,都是泉眼里流出来的,没有任何污染。在端午节这天,水最凉,喝起来也最可口,喝了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据说是水乡蚊虫多,用“午时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节前,村里的小孩都会缠着母亲或祖母给打个“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丝线结成一个精致的网络子。用“五味草”煮鸭蛋,会把鸭蛋染得黄黄的。装进网络子里,挂在胸前衣襟的纽扣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黄渍。出门一碰上小伙伴,就把鸭蛋掏出来,对碰撞,谁的蛋壳先破了,谁就输了,就剥了壳吃掉,有一种淡淡的五味草的芳香。小孩子对于鸡蛋很感爱好,并不是因为他们特殊的喜爱吃,而是因为他们特殊的喜爱“斗蛋”。带上几只蛋,早早的来到教室,几个一群在课桌上拿蛋对撞,谁的蛋被撞破谁就输了,好胜的小孩们玩得可快乐啦。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调的群众性消遣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加人民体质,培育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挽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端阳的下午,四乡八邻小孩们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兴奋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岸上人头攒动,翘首瞻望;溪面龙舟绚丽,一字排开;船队服色分明,沿岸彩旗飘扬;一声炮响,船如箭发。执旗手站在船头,挥动令旗,助威呼喊;锣鼓手敲起锣鼓,节奏声声,扣人心弦;划桨手赤膊上阵,同心协力,溯流奋进。竞渡完毕,夺标龙舟披红绸,插红花,放鞭炮,摇头晃脑绕江向观众致意,似英雄凯歌颇骄傲……

离开家乡好多年了,隔着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我仍能嗅到那股棕叶的芳香。妻子和我都是从家乡出来的,每年端午节,妻子也会用“五味草”煮一些鸭蛋,也会从市场买一点螺煮给女儿吃。现在,超市可以买到各种的粽子,有包红枣蜜饯的、有包蛋黄果肉的;妻子也会包一些粽子,但我怎么也吃不出母亲包的感觉,怎么也感觉不到端午节那个闹烘烘的气氛。

20多年过去了,我仍旧怀念家乡的故土,怀念家乡的人——勤劳和善的人民,简洁而古朴,充溢生活情趣的人,恒久遗忘不了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篇4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我们老家的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小时候也不知道原委为何要过这一五月节,只知道这一天在农忙之余还能有好吃的粽子。所以端午,最忘不了的是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我们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态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袱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依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与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高校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肯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其次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插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我们家乡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窗户。端午插的艾草,我们称之为家艾,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妙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可见,插艾是有肯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的早晨,天刚露出鱼肚白,妈妈就去自家的菜园地的角落采集艾草。那些散发着香气的艾草一拿回家,满屋芳香。早饭后,爸爸端起凳子,放在门槛上,将一把艾草整整齐齐的竖着插到门上。微风摇曳着艾草,散发出阵阵芳香。我们的家乡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端午艾,是药草,家家户户离不了;门上插把端午艾,蝎子蜈蚣无处逃。”

艾草又是一种自然蚊香。到了晚上,天将黑的时候,妈妈就拿出早已上一年端午节用过的干艾草,点燃起来,然后熏遍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艾草冒出的黄色烟雾,散发出的特别香气,充溢了整座房子。我新奇地问母亲,为什么要用艾草熏。母亲总是慢腾腾地说:“熏草香,香满堂;熏蚊虫,辟邪恶。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熏艾草,一年里人也不会生病。”记得夏天,只要我们身上生了痱子,妈妈就用陈年的艾草烧水,给我们洗澡。秋天或者冬天,身上有寒气,也是用陈年的艾草熏烧,一出汗,立刻就好了。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家里人还会上街,花上几分钱或者一毛钱,给我们这些孩子买来香囊,挂在身上。我记得自己佩戴过的香囊,最喜爱的是红辣椒形态的。传闻佩戴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芳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态,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最终就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喝雄黄酒。雄黄其实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所以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带雄黄进山不怕蛇”等谚语俗语。在碘酒未独创年头,我国人民就是用白酒调配雄黄和白矾水来涂抹毒虫蜇伤和蚊叮虫咬的。人们熟识的《白蛇传》里,端阳节,许仙听信了法海的话,让白娘子饮了雄黄酒而显露出了原形。现在不少地方在端阳节还要在屋内外喷洒雄黄水,并在儿童的耳、鼻、额头上涂抹雄黄。不过据现代科学分析,雄黄有毒,不宜内服。

家乡的端午节,已经离我们慢慢远去,多想再过一次家乡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篇5

端午节到了,妈妈从超市里买来了艾草挂在门上,等干了给我洗澡。据老人说可以去除百病哦!妈妈的好挚友阿姨还送给我们一些粽子,有白米的,有肉的,还有香肠的。

下午还要自己动手包粽子哦,我快乐极了,全家聚在一起,围着一个大盆包起了粽子,看似很容的事,我折腾了半天也没有包胜利一个,妈妈激励我说,多练习就好了,粽子包好下锅,几个小时过去了,我迫不及待地去打开锅盖,热气腾腾的烟从锅里冒出来,我一看哇!粽子们一个个都变了颜色,看上去特别可爱,妈妈帮我剥开一个,我连忙咬了一口,软软的,糯糥的,真好吃,连隔壁的小狗望见了,都流下了口水!

今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外婆一早就包了香香的粽子,还给我讲了关于端午节的一些故事,很好玩。惋惜的是我没学会包粽子,觉得太难包了,外婆劝慰我说,等到明年再仔细学习一下,肯定能学会的。

一家人吃着外婆包的粽子,有说有笑,度过了一个好玩、欢乐的节日!

今日吃过早饭,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和表姐来到中山公园玩,到了中山公园,看到了好多人呀!

首先,我们去了人工湖那里去坐船了,到了那里,我爸爸就去买了可以做4个人的小船的票,上了小船,爸爸和妈妈滑船,我和表姐坐在旁边看风景,到了湖中央,我们看到了一位叔叔拉了一小船气球,正在湖上面撒气球。大家看到了气球,都去抢了起来,我们也把船开了过去,跟大家一起抢了起来,到最终,我们抢了许多许多的气球,抢完气球,我们就回去还船了。

然后,爸爸又带我们去了游乐场,到了游乐场,看到了许多的小挚友都在拍着队玩自己喜爱的嬉戏,我们就找我们喜爱的嬉戏,找呀找,最终找到了我最喜爱的迪斯科转盘,还好,那里的人不是许多,排了一会儿就轮到我们了,我坐在转盘上,转盘摇来摇去的,真爽呀!不知不觉的这一盘就结束了,玩过以后,也到了中午该吃放的时间了,爸爸就带着我们高兴奋兴的回家了。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我特别喜爱的传统节日,那就是端午节。端午节里面有许很多多的风俗习惯,比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河等。这些都是纪念宏大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战国时期,屈原是楚国楚怀王的大臣。屈原是一个身心爱国的人,他想了各种方法来治理自己的国家,反抗外族的侵略。而那时的皇帝却好吃懒做没有接纳屈原的建议,使得楚国越来越弱,最终被别的国家战胜了。

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被战胜了心里时常难过,可又不想抛弃自己的国家成为别国的奴隶。就在五月初五的那天,抱了块大石头跳进汩罗江自杀了。

楚国的老百姓们听说这件事后特别难过,都纷纷地赶到江边祈祷屈大夫平安。有几个渔夫开着自己的小船在汩罗江里来来回回地打捞屈原的尸体。渔夫们一边打捞一边拿出几个粽子“扑通”“扑通”地扔进汩罗江里。嘴里还大声地喊道:“大鱼,大鱼你去吃粽子吧,千万不要把屈大夫当食物吃掉。”又有个老医生捧来了一大坛的雄黄酒把它倒进了汩罗江希望把那些蛟龙水兽药晕了,不要去损害屈大夫。由于没有打捞到屈大夫的尸体,汩罗江里的小船越来越多,渔夫们迟迟不愿离去。这就形成了后来的划龙舟竞赛。

从今,端午节的风俗就流传了下来。每年的这天,人们就会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河,以此来纪念屈原。

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文化。

还有很多传统节日。有中秋节,重阳节,七夕节,……其中我最喜爱的就是端午节,它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吃粽子,还挂菖蒲蒿草,艾叶,薰仓术,据说是为了避邪。

每到端午节我都会到东门看赛龙舟,每到这时,九龙渊公园就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人们尽情庆贺这一传统节日,怀念屈原。

我们还会吃粽子,有时买,有时妈妈也会买棕叶自己包。

这就是我喜爱的节日,端午节。

每次端午节,我和妈妈都要到外婆家吃粽子,看赛龙舟。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原来是这样:有一个宏大的诗人,叫屈原。他因为国家灭亡,所以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往江里扔粽子,让鱼儿不吃他的尸体,吃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也是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在外婆家,外婆去买粽子,我就想起了赛龙舟。于是,我打开电视机,看起了赛龙舟。

看着看着,外婆把粽子买回来了。煮好后,那香味扑鼻。我口水也“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赶忙拿一个粽子吃起来,望见碧绿的粽叶包着晶莹透亮的糯米,吃在嘴里,软绵绵的,好吃极了!

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珍惜它。

端午节的作文1500字篇6

冬去了春来,春去了夏来,转瞬间,此年的端午节也即将在缕缕粽香间清楚开来。

站在早晨清爽的阳光里,感觉丝丝温馨,安静美妙。走在流马人喧哗的大街上,风中淡淡的粽香扑鼻而来,深呼吸,任粽香飘进五脏六腑,打消购买的念头。看,转角处,一群群年长的人儿正在精挑细选上等糯米,声调不一的讨价还价声却成了小城最欢快最活波的晨间交响曲,感觉那么真挚,那么好听。

走进超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设计独特,色调显明醒目的宣扬语。进入购物区,其次,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形态各异,口味多样,包装极其精致来自五湖四海风味独特的粽子,让人尽饱眼福。

尽管眼前这粽子千般好,万般美,毫无疑问会吸引多数人的眼球,必定会激起不少顾客剧烈购买的欲望。但在我心里,却远远比不上我外婆包袱的爱心粽子。

平常的端午节都是在学校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度过的,虽然外卖的粽子口味也不差,但是对外婆细心包袱的粽子还是怀深着一种特别的感情。只要我放假回家,嘴馋了,不论什么时候,外婆总是坚决果断笑眯眯地满口答应,转身就走进厨房去打算包袱粽子的材料。此刻,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华蜜的宠儿。

接下来,外婆就坐在藤椅上一边筛选着糯米,而我就蹲在外婆身旁一边刷洗着粽叶。我的任务完成后,我就宁静地坐在藤椅上,看着外婆以极其娴熟麻利的动作清洗糯米,搓小豆,细切腊肉,又以其灵活的双手一边擦去粽叶上多余的水分,一边将糯米当心翼翼地递进粽叶口,然后,将这些零散的粽子捆扎。最终,放入锅内蒸煮。假如不是亲眼所见这些繁琐细致的程序,我是不会明白原来包袱一个小小的粽子竟然要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心思精力。此刻,对外婆这种耐性细心贴心式的举动,不禁使我的敬佩之感不由而生,让我感动的无言。

望着墙上的钟表,细数着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