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7课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拓展积累课件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7课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拓展积累课件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7课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拓展积累课件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7课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拓展积累课件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7课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拓展积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拓展积累课件科目:语文适用范围:【教师教学】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拓展积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知识源于积累,读书引领背记表示速度很快的四字词语:

日行千里风驰电掣健步如飞离弦之箭疾如雷电转瞬即逝形容让人难以相信的四字词语:难以置信不可思议神乎其神出乎意料词语积累描写动物速度的句子:1.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24千米每小时。2.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3.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4.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课内美句积累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语句:(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样样,右边也怎样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美句拓展积累(2)北极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千米。人类虽然为万物之灵,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美句拓展积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句子:(1)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联拱石桥。——《卢沟桥》美句拓展积累(2)第四个登场的是通信卫星。它身上贴满了太阳能电池,头上有一个喇叭形的天线装置,在三万六千米的高空,跟地球同步运行。它敏捷地把地面上的电报、电话、和电视发出来的大量信息,准确无误地转发出去。——《卫星比武》美句拓展积累《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换句话说,每只动物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神奇的克隆美文拓展阅读许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此外,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压条或嫁接培育后代。凡此种种,都是植物的克隆。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20世纪开始,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思考:1.克隆这项技术神奇在哪里?2.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1.克隆技术神奇在可以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可以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提高饲养效率;可以挽救濒危物种,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还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制造”人体器官并进行移植。2.什么是克隆→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及其意义→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飘浮在黄海滩涂上。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这是在著名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出现的一幕。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麋鹿与其他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鹿两岁时长角分杈,六岁时杈角才发育完全。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到1967年,这里的麋鹿已增加到400多头,并向各国输出。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估计已经超过2000头。1986年8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我国林业部的努力下,39头选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麋鹿返回故乡,被送到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养。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如今,这群珍异动物正在祖国的土地上繁衍后代,茁壮成长。思考: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麋鹿?2.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1.本文从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个方面介绍了麋鹿。2.(1)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麋鹿,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后来竟销声匿迹。(2)1865年发现120头麋鹿,又惨遭偷盗、杀戮,在国内几乎绝迹。(3)1986年,麋鹿结束了大半个世纪颠沛流离的生涯,返回故土,回归自然。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冀中地道战拓展积累课件科目:语文适用范围:【教师教学】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8冀中的地道战拓展积累知识源于积累,读书引领背记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形容人有智慧的词语: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智勇双全聪明绝顶精明强干八字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词语积累描写地道特点的句子:1.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2.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3.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课内美句积累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美句拓展积累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6)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美句拓展积累夜莺之歌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街道两旁尽是黑色的瓦砾,烧焦的树木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就又响起来,越来越有劲。士兵们和中尉注意听着,看看周围的灌木丛,又望望道旁的白桦树。他们突然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拿着一块木头,不知道正在削什么。“喂,你来!”中尉用生硬的俄国话叫那个孩子。那个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袋里,抖了抖沾在上衣上的木屑,走到军官跟前来。美文拓展阅读“喂,让我看看!”德国军官说。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那是个白桦树皮做的口哨。“这玩意儿你做得还不错。”中尉点了点头,他那阴沉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接着,他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村子里就剩你一个吗?”中尉继续盘问他,并且把望远镜拿到眼睛前。“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一个!”“你这个坏家伙!”中尉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蠢东西!”中尉想着心事,轻蔑地冷笑了一下。“喂,你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那里有个磨坊,我常到磨坊附近的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好啦,好啦,带我们去吧。要是你带得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送给你。”中尉说着,指了指他的打火机,“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扭下来。听懂了吗?”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后边是孩子和中尉并排走着。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敌人完全忘了。森林越来越密。那弯弯曲曲的小道穿过茂密的白桦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到长满云杉的小山上去了。树林深处,有几个游击队员埋伏在那里,树旁架着冲锋枪。他们从云杉树枝缝里向外望,能够看见那曲折的小路。他们不时说几句简单的话,小心地拨开树枝,聚精会神地望着远方。“你们听见了吗?”一个游击队员突然说。远处好像有一种什么鸟在叫,随着风吹云杉的细碎声模模糊糊地传来。他伸直了腰,侧着头,往叫声那边听,“夜莺!”“你没听错吗?”另一个游击队员问。先说话的那个人紧张起来,再仔细听,可又什么也听不见了。不过,他还是从大树桩子下边掏出四个手榴弹来,放在面前,准备战斗。“现在你们听见了没有?”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先听到夜莺叫的那个人呆呆地站着,好像钉在那里似的。他慢慢地数:“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三十二个鬼子……”那个人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最后说。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两挺机关枪。”他又补充说。“对付得了!”一个满脸胡子的汉子端着冲锋枪说,说完,理了理挂在腰间的子弹袋。“对付得了。”先听到鸟叫的那个人回答说,“我和斯切潘把他们放过去,等你们开了火,我们在后边阻击。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过了几分钟,德国兵在云杉林后边出现了。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那歌声的意思游击队员早已知道了。德国兵走进云杉林的时候,树林深处突然发出一声口哨响,像回声一样回答了孩子。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寂静。中尉还没来得及抓起手枪,就滚到路边去了。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跟一个地倒下了。德国兵的呻吟声、叫喊声,游击队员的喊杀声,一时充满了树林。第二天,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河沟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几条到村子去的道路,好像在等候谁似的。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他这歌声,即使是听惯夜莺叫的人,也分不出跟真的叫声有什么两样。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本文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夜莺”的孩子,把一股德寇引进游击队的埋伏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前苏联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鸡毛信海娃14岁,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一天傍晚,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封信,要他马上到三王庄去,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接过信一看,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这是一封顶重要顶紧急的鸡毛信。海娃揣好信,赶着羊群转过山崖,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倒了。糟糕!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那就走大路吧。可是回头一看,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鬼子越来越近。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尾巴底下。藏好以后,海娃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站住!”鬼子吆喝起来。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子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点儿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说声“搜”,那个歪嘴黑狗子马上动起手来,把海娃周身搜遍了,也没搜着什么。小胡子一心想着早点儿进山去抢粮,就冲着海娃喊:“滚开!滚开!”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子又追上来了。“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他一边说,一边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着吃。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哩!鬼子吃饱了,一个个摸着肚皮,进屋睡觉去了。歪嘴黑狗子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然后把海娃拉进屋里。鬼子和黑狗子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把海娃挤在最里头。海娃睡不着,他想:“鬼子明天还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鸡毛信可就完了。”突然,他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哪一个?”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气了。鸡叫两遍了,海娃哪儿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打瞌睡呢。他悄悄地站了起来,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子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了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走进牲口圈,赶紧把老绵羊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里,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边,听见前面有人吼叫。他抬头一望,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朝着海娃来回摇晃。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没想到,还真混过去了。海娃转过山嘴,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前面就是三王庄啦。海娃高兴极了,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把手伸进口袋一摸,不觉浑身打起哆嗦来。鸡毛信呢?口袋里没有;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也没有;把身边的石头缝都找遍了,还是没有。海娃马上往回跑,在来的路上找。他一口气爬上大山梁,爬到小山嘴旁边。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呢。海娃高兴极了,把信装进口袋,刚想回头跑,忽然背后有人喊叫,原来是歪嘴黑狗子追上来了。他抓住海娃,一连打了几枪托,叫海娃回去给鬼子带路。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鬼子和黑狗子又出发了。海娃赶着羊群夹在他们中间,过了大山,来到三王庄跟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树”放倒了,不用说,张连长的队伍已经知道鬼子来了。鬼子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在沟里休息。休息够了,一队黑狗子先走,想从小路走上峁(mǎo)去。山坡上忽然“轰轰”响了几声,冒起一股股黑烟,黑狗子踩上地雷了。小胡子扔下那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