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章节练习题(形态解剖部分)_第1页
植物学章节练习题(形态解剖部分)_第2页
植物学章节练习题(形态解剖部分)_第3页
植物学章节练习题(形态解剖部分)_第4页
植物学章节练习题(形态解剖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练习

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3•细胞器4质体5•胞间连丝6♦细胞分化7.染色质和染色

体8•分生组织9.传递细胞10•细胞周期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十",错的填"一")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生物膜的特性之二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4.虎克第诙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未能发现细胞核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10.质体是•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11.检验植物细胞贮藏的油类和脂肪时I通常使用的化学试剂是苏丹III。

12.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13.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14.有丝分裂过程中,每•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15.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16.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

17.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18.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

19.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20.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21.纺锤丝由微丝组成。

22.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23.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24.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25.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26.棉花纤维不属于纤维。

27.筛域即筛管分子的则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28.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29.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30.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三)填空

1.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三部分。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和。

4,质体是、和的总称。

5♦核糖体是细胞中的中心。

6•胞间连丝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的桥梁。

7-纹孔膜是由和组成的。

8♦花色素存在于细胞的中。

9•纺锤体由构成。

10♦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在期,片断互换发生在期。

11•导管是由许多分子连接而成,其相连的横壁上形成孔,侧壁有

、和五种加厚式样.

12•根据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可把分生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按来源性质,可把分生

组织区分为、和等三类。

13•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和.

14•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15•由一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组织。

16.成熟组织(永久组织)按照功能分为、、、和。

17•周皮是生保护组织,来源于分生组织,其组成包括和«

18,管胞除具的功能外,还兼有的功能。

19•稻、麦等粮食作物为人类所利用的组织是组织,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

组织。

20•石细胞属于组织,叶肉细胞属于组织,腺毛属于结构。

21­筛管分子的筛板上有许多上孔,上下相邻细胞通过索彼此相连。

(四)选择填空

1­光镜下可看的细胞器是

A•微丝B.核糖体C.叶绿体D.内质网

2.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

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单层膜结构的有,具双层膜结构的有,非膜结构的有

A.叶绿体B.线粒体C.溶酶体D.细胞壁E.液泡F.质膜G.微管H.染色体I.高尔基体G.内质网K.

核膜

4•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B•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一

C•果胶D.角质和纤维素

5•鉴定植物细胞中的后含物,通常.

A­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脂肪B.用苏丹HI鉴定蛋白质和脂肪

。用碘液鉴定蛋白质和淀粉D.用苏丹HI鉴定脂肪和淀粉

6.糊粉粒贮藏的养分是.

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核酸

7•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

8♦与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高尔基体C•溶酶体D.白色体

9•细胞周期的正确顺序是

A.G1期一M期一G2期一S期B.G1期~G2期-*S期一M期

C.G1期-S期一G2期一M期D.G1期-S期~M期一G2期

10­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在加倍。

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

11•有丝分裂间期,细胞核内可被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

A.染色体B.染色单体C.子染色体D.染色质

1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因而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A•细胞分裂两次,DNA未复制B•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一次

C-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D•细胞分裂一次,DNA复制次

13.减数分裂中,四联体形成于前期I的

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E.终变期

14•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

A.DNA和蛋白质B.DNA和RNAC.DNA和核糖体D.DNA和磷脂

15•染色体形成于有丝分裂的

A•前期B.中期C•后期D.末期E•间期

16•水生被子植物茎的结构特征是

A•表皮形成根毛B.机械组织发达C-通气组织发达D-木质部发达

17被子植物中具有功能的死细胞是。

A•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B•筛管分子和纤维

C-导管分子和纤维D•纤维和伴胞

18•裸子植物靠输导水分

A♦导管相管胞B.管胞C-筛管I).筛胞

19•筛管分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其。

A•侧壁具筛城B•为具核的生活细胞

C-端壁具筛板D•为有筛域、筛板而无核的生活细胞

20•次生分生组织可由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

21•导管分子端壁上具有

A•穿孔B•纹孔C.气孔D.筛孔

22•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

A•气孔B•皮孔C,穿孔D.纹孔

23•由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是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

24•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的活动。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

25•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产生的。

A•溶生型分泌道B•裂生型分泌道C溶生型分泌腔D•裂生型分泌腔

(五)问答题

1.简述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2.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4.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择

1♦细胞和细胞学说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SchMden,M•J•和动物学家

Schwann,T•二人于1938T939年间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

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次明确地指

出了细胞是•切动、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

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体是

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

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原生质体•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

细胞。

3.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

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

4.质体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除细菌、真菌和蓝藻以外)

细胞特有的结构。尚未分化成熟的质体称为前质体。分化成熟的质体根据其颜色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叶绿

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类型。

5•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

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上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6•细胞分化多细胞仃机体内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

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

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

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

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

棒状体,此即染色体。

8•分生组织种子植物中具分裂能力的细胞限制在植物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的细胞在植物体一生中持

续地保持强烈的分裂能力,这种具持续分裂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分生组织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分

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

分生组织。

9•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10.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G1期、S期、G2期和M期.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

1.—2.十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26.]-27.+

28.十29.—30.十

改错:1•将"组织"改为"细胞”;4.将''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改为"因所观察的是无原生质体的木栓

细胞27.将“蛋白质"改为"水”。8将“•切植物”改为“除细茵;真菌和蓝漠以外的一切植物。9•本

题可改为"植物细胞壁可分成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但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次生壁"。12•本题

改为"胞质运动是胞基质在细胞内作有规则的持续的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也可有不同的流动方

向“。14•将〃每一纺锤丝都”改为"染色质牵丝”。16.将“G1"改为"S"。17.将"核分裂、胞质分裂”

改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或将本题改为〃有丝分裂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步骤〃。18.将“细胞''改

为"减数",同时将"分裂后期〃改为"后期I"20•删去"生活"二字,所观察的细胞须经固定染色等处理。21.

将"微丝"改为"微管”。22.将"表皮"改为"周皮”。23.将“水生植物”改为早生的肉质“早生的肉质植物”.

24•将"筛管分子"改为"管胞"或"石细胞”等。29.将"均由……"改为"或因部分细胞解体后而形成,或因

细胞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开而形成,或这二种方式相结合而形成"。

(三)填空

L选择、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2.细胞壁、原生质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3.细胞壁、质

体、液泡虫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5.蛋白质合成6.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7•初生壁、胞间层8.液泡9.

纺锤丝10.前期I的偶线、粗线11.导管、穿、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12,顶端分生组织、侧生

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13.形成层木栓形成层14表皮。

周皮15.简单、复合16.保护组织、薄壁组织(或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17.次、

侧生(或次生)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18.运输水分、支持19.薄壁(或基本、或贮藏)、机械(或厚壁)20.

机械(或厚壁)、薄壁(或同化)、分泌(或外分泌)21.筛、原生质联络

(四)选择填空

1•C2.A3.C,E、F、I、J,A'B、K,D、G、H、L4.A5.C6.C7.A8.B9.C10.A11.D

12.B13.B14.A15.A16.C17.C18.B19.D20.D21.A22.B23.B24.D25.A

(五))问答题

1.答:电子显微镜下显示出的细胞结构称为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可看到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包被,内

部有由单层膜围成的圆盘状的类囊体,类囊体平行地相叠,形成一个个柱状体单位,称为基粒。在基粒间,

有基粒间膜(基质片层)相联系。除了这些以外的其余部分是没有•定结构的基质。

2.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

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投有液袍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

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

现少量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3.答:有丝分裂是•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

中的利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挝程中,染色体复制•次,核分裂•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

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

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次,但染色体只复制•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

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

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

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4.答: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

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本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

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

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

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切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

要区别在于,筛胞的细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一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

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

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种子和幼苗

(一)名词解择

1•器官2•种子3•幼苗

(二)判断与改错

1.粒稻谷就是一粒种子。

2.种的基本构造包括胚芽、胚轴、胚和子叶四部分。

3.所有的种子都具有种皮、胚和胚乳这三部分。

4.蚕豆是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5.是由胚芽、胚根和胚轴三部分组成。

6.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没有胚乳,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都有胚乳。

7.无胚乳种子的养料贮存在子叶中。

8.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子叶加工而成的。

9.休眠种子内的代谢活动完全停止。

10.种子萌发时,所谓"出芽,就是指种子露出了胚芽。

11.种子贮藏时,其含水量越低,低谢活动越弱,越利于贮藏。

12.种子萌发所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水分、温度和氧气。

13.子叶留土的幼苗是由于上胚轴伸长生长的结果。

14.多数裸子植物的种子内具两枚以上的子叶。

(三)填空

1•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一一、----、------,繁殖器官是一一、------和•

2•从种子萌发为幼苗,长成根、茎、叶,这个过程为----。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繁殖后代,这个过程称-----。

3•植物种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分,

前者称-----种子,后者称-------种子。

4•小麦的胚乳由一一•和含----的胚乳细胞组成。

5-用硫酸处理能打破种子的休眠,是因为该种子-----»

6•留士萌发种子和出土萌发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主要区别,在于-----o

7•出土萌发的种子一般宜-----播,留土萌发的种子可适当-------播。

(四)选择填空

1----------在植物学上称为种子。

A•玉米籽粒B•高粱籽粒C•向日葵籽D.花生仁

2•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包括-----。

A•胚根、胚芽、子叶、胚乳B•胚根、胚轴i子叶、胚乳

C-胚根、胚芽、胚铀D•胚根、胚轴、胚芽、子叶

3.种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胚B•胚乳C-种皮D•子叶

4•所有植物的种子均具有-----«

A­相同的子叶数B•胚乳C•胚D.外胚乳

5-成熟蚕豆种子的种皮上一条黑色眉状物是•一一o

A•种脊B•种脐C•种泉D•种柄

6-下列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

A•大豆B•蚕豆c•花生D•南麻

7•小麦的子叶又称---。

A•外胚叶B•盾片C•胚芽鞘D•糊粉层

8•我们吃绿豆芽,主要吃的是一一-»

A•根B•芽C・下胚轴D•上胚轴

9•小麦幼苗的第一片真叶是-----。

A,子叶B,外胚叶C•胚芽鞘1)•由顶端分生组织产生

10•因后熟作用而休眠的种子,用一一处理可打破休眠。

A・水冲洗B・赤霉素・C-机械方法D•浓硫酸

11•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

A•低温B•干燥C・低温和干燥I)•低温和避光

12•用浓硫酸处理免属植物种子可打破休眠,是因为该种子休眠的原因是----;

A•种子内的胚尚未成熟B•种子的后熟作用

C-存在抑制性物质D-种皮过坚硬

13•瓜类种子不可能在果实内萌发,是因为种子----。

A•受抑制性物质影响B•缺乏氧气C•具后熟作用D-胚尚未成熟

14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光。

A-烟草B•莫莱C・范莱和兔丝子D.烟草和杜鹃

15•小麦种子萌发时,对胚乳内贮藏的物质加以分解和转运的结构是----

A•糊粉层B•盾片C•上皮细胞D•外胚叶

16•子叶出土幼苗,是由于----的结果。

A•胚芽伸长B­胚根伸长C-下胚轴伸长D•上胚轴伸长

17•无胚乳种子在形成过程中,胚乳为----所吸收。

A.胚B.胚芽C.子叶D.外胚乳:

18•种子内贮藏营养的结构是----

A•胚B•胚乳c・子叶D胚乳或子叶

种子和幼苗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器官器官是生物体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植物体内以营养生长为主要功能

的器官称为营养器官,如根、茎和叶;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的器官称为生殖器官,如花、果实和种子。

2•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是胚珠经过受精而发育形成的结构。种子一般由胚、胚乳和种皮三

部分组成。在被子植物中,有的植物种子中的胚乳在发育过程中被子叶吸收,成熟后的种子没有胚乳,叫

做无胚乳种子。如大豆、黄瓜的种子;成熟后种子内有胚乳的叫做有胚乳种子,如小麦、玉米、薨麻的种子。

3•幼苗种子萌发后由胚长成的独立生活的幼小植株,即为幼苗。不同植物种类的种子萌发时,由于胚体

各部分,特别是胚轴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长成的幼苗在形态上也不一样,可分为两类:子叶出土的幼苗和

子叶留土的幼苗。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一2•一3•一4•-5•—6•-7,十8•一9•―10•--11•—12•—13・十

14•十

改错:1•〃一粒种子”改为"一个颖果”或“一个果实”。2•本句改为:"种子的基本构造一般包括种皮、胚

和胚乳"。3."种子"改为”有胚乳种子"。4•〃有"改为无"。5•本句改为"胚是由胚芽、胚根、胚袖和子

叶四部分组成”。6,木句改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均具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种类型"。8•”

子叶”改为“胚乳"。9•"完全停止"改为"微弱。。•10,"胚芽"改为"胚根、胚芽鞘或胚根鞘"。11•本

句改为:”一般种子贮藏时,对含水量有一个安全系数,高于或低于安全系数都不利于贮藏“。12•将"水分、

温度和氧气〃改为“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三)填空

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3•种皮、胚、胚乳,种皮、胚,有胚乳、无

胚乳4♦糊粉层、淀粉5-种皮过于坚硬,使胚不能突破种皮向外伸展6­上胚轴和下胚轴在种子萌发时

的生长速度不相一致7•浅、深

(四选择填空

1•D2•D3-A4»C5-B6»D7-B8»C9-D1O-B1I»C12-D13»A14«D15-C16-C17»C

"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定根和不定根;2.直根系和须根系;3.木质部脊;4.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5.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

构;6.凯氏带;7.通道细胞;8.内起源;9.根瘤和菌根;10,不活动中心;11.根被;12.外始式;13,根瘤;14.菌

根;15.形成层

(二)判断与改错

1.直根系多为深根系,须根系多为浅根系

2.在作物的间作和套种中,往往将具须根系作物和具直根系的作物搭配

3.从老根上长出的根也称不定根。

4.不定根是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产生的。

5.垂周分裂所形成的新细胞壁与器官表面垂直。

6.初生根、次生根在植物学上与农业上有不同的含义.

7.主根和侧根属初生根,不定根属次生根。

8.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9.成熟区(根毛区)的每部分都具有很强的吸收力。

10.根尖在生长过程中其四个部分逐渐长长。

11.在初生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三束,故为“六原型"。

12.根的中柱鞘细胞具有凯氏带。

13.根中木质部发育方式为内始式,而韧皮部则为外始式。

14.通道细胞是薄壁细胞。

15.根毛与侧根的来源是•致的。

16.侧根为定根,起源于根毛区内中柱鞘的一定部位,即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皮部之间的地方。

17.侧根的发生与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无关。

18.侧根是由内皮层发生的。

19.根的初生木质部在次生木质部的内方。’

20.根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细胞。

21.木栓形成层只能来自中柱鞘。”

22•水稻、小麦根无次生生长。•

23.根瘤是根瘤菌在植物根内寄生所形成的复合体。

24.种子植物的根一旦产生了菌根,其原有的根毛会逐渐消失。

25.根瘤只见于豆科植物根部。

26.菌根是细菌与种子植物共生的根。

(三)填空

1.根系即

2.主根是由发育而来,侧根起源于

3.根的主要功能是、、、、和。

4.直根系为有明显的和区别的根系。

5.根尖可分为、、和四个部分.

6.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初步分化为、和三部分,以后分别发育成、和

7.根的长度生长是和共同活动的结果。

8.根尖的根毛区又叫,其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己分化完成,由外向内包括、—

和三部分

9.根瘤是和的共生结构。

10.皮层的最外一层或数层细胞排列紧密而整齐,称。

11.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____形。

12.根的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是式,在外方,在内方。

13.根的维管组织内由导管、管胞、筛管、伴胞等组成系统,由维管射线组成系统。

14.根的维管柱包括、、和薄壁细胞。

15.侧根起源于,属起源。在三原型、四原型等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发生的。

16.根的次生结构中有一些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群,称,包括和,其功能是

17.根的次生结构包括由活动产生的和由活动产生的。

(四)选择填空

1.托插、压条是利用枝条、叶、地下茎等能产生____的特性.

A.初生根B.次生根C.三生根D.不定根

2.玉米近地面的节上产生的根属于。

A.主板B.侧根C.不定根D.气生根

3.不活动中心位于根尖的。

A.根冠B.分生区C.根毛区D.伸长区

4.利于植物形成较深根系的环境条件是o

A.地卜.水位较高B.通气良好上壤C.肥力较差D.光照弱

5.根的吸收作用主要在。

A.根冠B.分生区C.根毛区D.伸长区

6.伸长区的特点是:细胞显著延长,o

A.细胞分裂逐渐停止B.分化出环纹导管C.分化出筛管.D.A.B.C

7.根冠的外层细胞不断死亡、脱落和解体,同时由于,根冠得到补充

A.光照根冠细胞进行有丝分裂B.根冠细胞进行无丝分裂C.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有丝分裂D.分生区的

细胞不断进行无丝分裂

8.侧根起源于。

A.表皮B.外皮层c.内皮层D.中柱鞘

9.裸子植物的中柱鞘细胞为.

A.1层B.二层C.多层D.缺如

10.下列那些部分与根的伸长生长有直接关系

A.根冠利生长点B.生长点和伸长区C.伸长区和根毛区D•只有生长点

11.中柱鞘细胞可产生。

A.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层B.不定芽和不定根C.侧根D.ABC

12.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

A.居间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D•伸长区

13.根初生微管组织中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是„

A.内外排列B.散生C.相间排列

14.植物根初生结构的中央部分是。

A.后生木质部B.髓C.后生木质部或髓D.后生韧皮部或髓

15.根毛是„

A.表皮毛B.根表皮细胞分裂产生的突起C.毛状的不定根D.表皮细胞外壁突起伸长的结果

16.禾本科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常五面增厚只要是薄的。

A.径向壁B.内切向壁C.外切向壁

17.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A.吸收B.保护C.通气D.分泌

18.具凯丝带的内皮层细胞不带状增厚的部分是。

A.左右径向壁B.上横壁C.下横壁D.内外切向壁

19.凯丝带是的带状增厚

A.木质化和木栓化B.木质化和角质化C.栓质化和角质化D.木质化和矿质化

20.通道细胞位于

A外皮层B.内皮层C.木质部D.韧皮部

21.细胞与根轴的横切面平行的壁称为

A.切向壁B.径向壁C.横向壁I).弦向壁

22.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新壁与该细胞所在部位的半径相平行,此细胞分裂也称

A.平周分裂B.切向分裂C.径向分裂D.横向分裂

23.使器官加厚。

A.平周分裂B.横向分裂C.径向分裂D.垂周分裂

24.侧根起源于。

A.皮层B.内皮层C.中柱鞘D.表皮

25.形成层通过径向分裂.

A.产生次生木质部B.产生次生韧皮部C.产生次生维管组织D.使周径扩大形成

26.根部形成层产生之初为。

A.条状B.环状C.波状D.圆环

27.植物根和茎中,各种初生组织在次生生长产生的压力之下遭受破坏,但例外。

A.初生木质部B.初生韧皮部C.表皮D.皮层

28.根的木栓形成层最初由细胞恢复分裂而形成。

A.表皮B.外皮层C.内皮层D.中柱鞘

29.根部形成层产生过程中,首先开始于o

A,初生韧皮部内方的薄壁细胞B.初生木质部脊处的中柱鞘细胞。

C.初生韧皮部外方的薄壁细胞I).原生木质部细胞。

30.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根的关系是.

A.共生B.寄生C.腐生D.竞争

31.根瘤呈红色,因为根瘤细胞含有。

A.铁蛋白B.铝一铁蛋白C.豆血红蛋白D.花色素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定根和不定根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

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铀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故称不定根。

2.直根系和须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如松、棉、油菜等植物的根系。无明显的主

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的根系,

称须根系,如禾本科植物稻、麦的根系。

3.木质部脊在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部整个轮廓呈辐射状,原生木质部构成辐射状的棱角,即木质部脊。

每种植物的根中,木质部脊是相对稳定的。植物解剖学上依根内木质部脊数的不同,把根分别划为二原型,

三原型等。

4.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平周分裂即切向分裂,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壁与器官表面最近处切线相平行,子

细胞的新壁为切向璧。平周分裂使器官加厚。垂周分裂指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壁垂直于器官的表面。狭

义的垂周分裂•般指径向分裂,新壁为径向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增粗。广义的垂周分裂还包括横向分裂。

横向分裂产生的新壁为横向壁,分裂的结果使器官伸长。

5.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各种成熟组织。这整

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处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由初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

构即初生结构。如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6.凯氏带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璧结

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

重要作用的结构。凯氏带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

7.通道细胞单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增厚,只有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保持初期发育

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

交流的作用。

8.内起源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如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

9.根溜与菌根根瘤和菌根是种子植物与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现象。根瘤是豆科(或豆目)植物以及其它一

些植物(如皑木属、木麻黄属等)根部的瘤状突起。它是由于土壤中根瘤细菌侵入根的皮层中,引起细胞分

裂和生长而形成的。根瘤细菌具有固氮作用,与具根瘤植物有着共生关系。菌根是某些土壤中的真茵与种

子植物根形成的共生结合体。由于菌丝侵入的情况不同分为外生菌根(菌丝分布于根细胞的间隙,并在根表

面形成套状结构)和内生茵根(菌丝侵入根细胞内)。菌根和种子植物的共生关系是:真菌将所吸收的水分、

无机盐类和转化的有机物质,供给种子植物,而种子植物把它所制造和储藏的有机养料供给真菌。

10.不活动中心根的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前端的一细胞分裂活动较弱的区域,称不活动中心。不活动中心的

细胞中,合成核酸、蛋白质的速率很低,细胞核、核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较小,线粒体也少。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1•十2•十3•十4•一5•十6•十7♦一8-9•一10•一11♦―12•一13•14•十15•一

16.—17•十18•—19•十20•十21♦—22•+23♦—24•十25,—26•—

改错:4•本句改为:”不定根是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不定根的起源可以是外生源,也可以是

内生源。”7•本句可改为"植物学上又把主根叫初生根,主根上生出的侧根叫次生根”。8•删去"伸长区

和“9•本句可改为:"成熟区具根毛部分吸收力很强,失去根毛的成熟区部分主要是进行输导和支持的功

能“。10•可将〃逐渐长长"改为"保持•定长度"。11•将"故为‘六原型'改为.有三个木质部脊,故为三

原型"。12•将"中桂鞘”改为〃内皮层”:13•本句改为:”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发育成熟的方式

均为外始式"。15•本句可改为:"根毛是根表皮细胞向外的突起,侧根是中柱鞘细胞分裂产生的汽16•将

”即总是发生于原生木质部与原生韧皮部之间的地方"改为"如在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的根匕侧根发生在对

着初生韧皮部或初生物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在三原型的根上,侧根是正对着初生木质部发生的。"18•将

"内皮层"改为"中柱鞘”。21•本句可改为"木栓形成层最早产生于中柱鞘部分,以后新木栓形成层逐渐内

移。可深达次生韧皮部的外方。”23•可将"寄生"改为"与植物共生”。25•本句可改为:”根瘤主要见于

豆科植物的根上,皑木、杨梅、苏铁、罗汉松等非豆科植物的根上也具有根瘤”。26,将"细菌"改为〃真菌

(三)填空

1.一株植物地卜一部分所有根的总体。2•胚根、中柱鞘3•吸收作用,固着、输导、合成、储臧、繁殖4•主

根、侧根5,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毛区)6•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表皮、皮

层、维管柱。7•分生区细胞分裂、伸长区细胞显著地沿根的长铀方向延伸8•成熟区、初生结构、表皮、

皮层、维管柱。9•豆科植物根、根瘤菌10♦外皮层11•五、马蹄12♦外始、原生韧皮部、后生韧皮部

13•轴向、径向14•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15♦中柱鞘、内、初生木质部16♦维管射线、木

射线、韧皮射线、横向运输17•形成层、次生维管组织、木栓形成层、周皮

(四)选择填空

LB2•C3•B4•B5•C6•D7•C8.D9.C10.B11.D12.C13.C14.C15.D16.D17•A18•D19•A

20•B21•C22•C23.A24.C25.D26.A27.A28.D29.A30.A31•C

"茎"复习题

(-)名词解释

1.芽2.芽鳞痕3.藤本植物4.分廉和孽位5.外始式和内始式6.髓射线7.形成层8.年轮和假年轮9.树

皮10.补充组织11.侵填体12.环髓带13.淀粉鞘14.顶端优势15.合轴分枝16.外起源17.早材与晚材

18.髓射线

(二)判断与改错

1•产生簇生叶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茎节间缩短的缘故。

2•茎二又分枝比假二叉分枝原始。

3--株植物只有•个顶芽,但可有多个腋芽。

4•叶芽将来发育成叶,花芽将来发育成花。

5•腋芽原基进•步发育同样会产生与顶芽相同叶原基。

6•枝是植物茎中主干以外的部分。

7.原套、原体的细胞数目不会因为其具强烈分裂而无限增加。

8•侧根与侧枝的起源方式不同,前者为内起源,后者为外起源。

9•淀粉鞘是植物茎中普遍存在的结构。

10•根的初生木质部成熟方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11­植物的表皮细胞是•层不含质体的死细胞构成。

12•茎中无凯氏带。

13•维管束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的叫有限维管柬,无形

成层的叫维管束。

14•双韧维管束中,内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不存在形成层。

15•玉米茎的维管束主要由维管束鞘和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构成。

16•茎的环髓带也叫中柱鞘。

17.维管射线包括木射线和切皮射线。

18•纺锤原始细胞经平周分裂后可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

19,植物的次生生长就是产生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的过程。

20•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21•所谓树皮就是指木栓组织。

22­树皮中的外树皮全是死组织,内树皮主要是活组织。

23­树皮上死的外树皮即周皮。

24•根与茎的木栓形成层最早起源于中柱鞘。

25•心材主要是次生木质部,但无输导能力,无活细胞。

26•茎次生生长中,心材直径逐渐加大,边材则相对地保持一定的宽度。

27•早材乂称春材或心材,晚材乂称秋材或边材。

28.边材属次生木质部,心材属初生木质部

29•某次生木质部的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之,所见的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和维管射线,

都是其纵切面的形态,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这块切片所显示的是茎的次生木质部切向切面的构造。

30.根茎过度区是指植物的胚轴部分。

31•判断枝条的生长龄,可看芽鳞痕,而计算大树的生长龄,则可看年轮数。

32•树皮是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种不同的组织构成。

(三)填空

1•茎的主要作用是和和作用。

2•茎和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

3•种子植物茎的分枝方式有、和

4•水稻茎的分枝方式叫

5•依茎的生长方式,茎可分为、、、和四个类型。

6,苹果、梨等果树的短枝是能的枝条,故又称或。

7•根据芽在枝上的位置,芽可分为(包括和)和,

根据芽鳞的有无,芽可分为和,按芽将形成的器官性质,芽可分为

和,按芽的生理活动状态,芽可分为和。

8•木本植物的叶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疤痕叫<,

9•毛竹的竹节包括、和。

10•关于顶端分生组织的理论包括、和。

11.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

玉米等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12♦在茎的初生结构中,初生韧皮部的分化方式称为,先分化出来的是韧皮部,后分化出来的

是韧皮部,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式为o

13•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属限维管束,由、和三部分组成。

14,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又称

15•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束中形成层位于和之间,束间形成层位于

之间,它们共同构成,其向外分裂出的细胞通常分化为,向内分裂出来的细胞通常分化

为,使茎进行生长。

16•组成维管形成层的细胞有两种,即和。

17•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主要由、、、和组成。

18•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韧皮部主要由、、、和等组成。

19•棉花茎的增粗生长,主要是由于维管形成层进行了分裂和分裂的结果。

20•木本双子叶植物次生物皮部的薄壁细胞转变为木栓形成层时,该茎的结构由外向内分别

足、、、、、

21•髓射线是间的薄壁组织,也称,由产生,后来形成部分次生结构,具和—

作用。

22•具有年轮的树木通常生长在地区,每一年轮包括和

23•在显微镜下鉴别木材的三切面,主要依据是射线的形态。其在面中是呈"破墙”形,在面

是呈纺锤形。

24•在多年生植物茎木质部的横切面上,年轮呈___,射线呈状。径切面上,年轮呈_____,射

线呈状,切向面上,年轮呈,射线呈_____状。

25•毛竹茎具优良力学性能,这是因为它具有如下三个特点:和、

26•草质茎与木质茎最主要区别在于草质茎___.

(四)选择填空

1•缠绕茎靠向上升,如何首乌。

A•卷须B♦气生根C•茎本身D.吸盘

2•爬山虎靠向上攀.

A•气生根B•茎卷须C•叶柄D•钩刺

3•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为。

A.叶痕B♦叶迹J叶痕I).叶隙

4•蒲公英叶呈莲座状,是因为.

A•无茎B•茎仅具一个节C-节间极短D•具地"茎

5•松、杨的分枝方式归为。

A•单轴分枝B•合轴分枝C.假二叉分枝D.」.义分枝

6•无效分孽.

A•属高廉位,不能生长B♦属低麋位,不能抽穗结实

C•属高篥位,不能抽穗结实・D•属低孽位,不能生长

7•我们假设水稻的两个分麓,其靛位分别是孽位三与廉位四,那么这就意味着・

A•孽位三的分赛,其孽位较低,发生也较早。

B­孽位三的分孽,其聚位较低,但发生较晚。

C•孽位四的分孽,其孽位较低,发生也较早。

D•莓位四的分篥,其孽位较低,但发生较晚。

8•叶柄下芽属。

A•鳞芽B•腋芽C•不定芽D•顶芽

9•茎上的叶和芽的发生属于

A•内起源B•外起源C•内始式D;外始式

10•根据,茎端由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组成。

A•组织原学说B•原套——原体学说C-细胞学分区学说

11•根据原套--原体学说,组成原套的细胞。

A­只进行垂周分裂B•只进行切向分裂

C•只进行横向分裂D•既进行垂周分裂又进行切向分裂

12•茎表皮细胞的外壁常。

A•木质化B•栓质化C•角质化D•矿质化

13•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特点主要是。

A•具周皮B•具凯氏点C-具通道细胞D•维管束排成不连续的轮

14.南瓜的维管束为

A•外胡维管束B•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1)•周木维管束

15•水稻茎的维管束属于.

A•外韧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B•周木维管束

C.外韧维管束和有限维管束D•双韧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16•有限外韧维管束是贯穿在

A•蕨类植物茎B•双子叶植物茎Co裸子植物茎D•单子叶植物茎

17•木质部中央有髓的中柱称。

A•原生中柱B•管状中柱C-编织中柱

18•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A•厚角组织B•厚壁组织C.薄壁组织D.石细胞

19•茎的维管束发育方式有。

A•初生韧皮部为外始式,初生木质部为内始式

B•初生韧皮部为内始式,初生木质部为外始式

C.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均为外始式

D•初生物皮部与初生木质部均为内始式

20•茎中初生射线是指

A.髓射线B•维管射线C.木射线D.韧皮纤维

21•茎中次生射线是指-一。

A•木射线B•韧皮射线C.髓射线D.微管射线

22•观察射线的宽度和高度应选择木材的-

A•横切面B•径向切面C.切向切面

23•在木材----面上可以看到射线的长度和高度。

A•横切B•径向切C.切向切

24•植物的一个年轮包括----。

A•心材与边材B•早材与晚材C.硬材与软材

25•在木材的径向切面上,年轮呈现——.

A•同心圆B•平行线C.波浪状

26•植物茎木质部中无输导能力的是」

A•早材B•晚材C.边材

27•边材不同于心材之处为边材一一。

A♦坚硬B.色泽深C.比重大D♦具输导能力

28•有些树种的木材,在一个生长轮(年轮)内,早材的导管管腔比晚材的导管管腔大得多,导管比较整齐

地沿生长轮环状排列,这种木材称为•、

A•环孔材B•散孔材C.半环孔材D•半散孔材

29•气孔下由木栓形成层向外产生的排列疏松的细胞称为一一。

A•侵填体B•骈版体C-离层细胞D•补充组织

30•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亡,是因树皮不仅包括周皮还有一一。

A•栓内层B•木栓形成层C♦韧皮部D•木质部

31•茎的维管形成层可以细分为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从它们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来源性质上

看,二者---。

A­均为侧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B•均为侧生分生组织,但束中形成层属次生分生组织,束间形成层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C•并非侧生分生组织,而是次生分生组织。

D•均为侧生分生组织,束中形成层具有初生分生组织的性质,束间形成层却是典型的

次生分生组织

32•双子叶植物茎内的次生木质部由••分裂、生长和分化而成。

A•束中形成层细胞B•束间形成层细胞C.纺锤状原始细胞D•射线原始细胞

33•橡胶树的乳汁管和漆树的漆汁道都分布于一一.

A•皮层B•次生切皮部C•初生韧皮部D•次生木质部

34•木本植物茎增粗时,细胞数目最明显增加部分是一。

A•次生韧皮部B•维管形成层区C.次生木质部D•周皮

35;产生根或茎的次生结构是靠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额外形成层

36•禾本科植物茎表度细胞的细胞壁发生•-一。

A•角质化B•栓质化C-矿化

37•禾本斗植物茎维管束中的维管束鞘为•、

A•薄壁组织•B•厚壁组织C-厚角组织D•基本组织

38•禾本科植物茎中央为一一。”

A•髓B•髓腔C•髓或髓腔D-木质部

39•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中的气隙(气腔)是道破坏了的一。

A•原生韧皮部B•后生韧皮部C•原生木质部D•后生木质部

40•毛竹茎中的基本组织是一一。

A,厚角组织B•厚壁组织C•储藏组织D♦输导组织

41.玉米、高粱等的茎增粗的原因初初生组织细胞长大外,还由于一一活动的结果。

A.形成层B.木栓形成层C.初生加厚分生组织1).束间形成层

42•被子植物维管组织间的过渡区存在于一一。

A•茎、叶之间B•根、茎之间C.枝、叶之间

43•在根茎过渡区,后生木质部的位置(相对于原生木质部)一一。

A•由内方移向外方B♦由外方移向内方C­不变D•由中央移向侧面

叶复习题

(一)名词解择

1•完全叶2•叶枕3•复叶4•单身复叶5•叶序6•叶镶嵌7•异形叶性8•泡状细胞9♦离层

(二)判断与改错

1•不完全叶中有一类仅具叶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