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第二课时必修上第四单元微专题一当代文化参与活动导入
“家乡的那些景、那些人”专栏的主编对你提供的素材和主题很感兴趣,希望你开始撰写“志”,你有信心完成吗?专题活动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的选题确定、访谈设计“家乡人物(风物)志”写作指导“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调查准备、方法指导撰写“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调查报告“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书写作指导“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书交流分享单元任务微专题1微专题2微专题3活动1活动2活动1活动2活动1活动2“家乡人物(风物)志”分享与评价活动3活动目标:1.掌握“志”的写作技巧。2.撰写“家乡人物(风物)志”。“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调查报告分享与互评活动3活动过程任务一“志”的知识学习“志”是记述、记载的意思。如地方志,就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对于“志”,你了解多少呢?活动过程任务二学习“志”的写作技巧我们在撰写“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人物志和风物志的表达重点又分别是什么呢?
1.结合课文《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与《“体育校长”张伯苓》进行类比延伸,对人物志的写作形成初步的认知。2.阅读《武当建筑》,总结风物志的写作要点。活动过程经典范文1——“体育校长”张伯苓张伯苓,原名寿春,中国近代教育先驱,南开大学创办人及首任校长。他一生实践教育救国,先后创办了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张伯苓先生不仅是爱国教育家,还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他为推动中国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竭诚努力了一生,被誉为“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活动过程一
张伯苓,1876年出生于天津,早年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受到了比较正规的新式教育训练,毕业后被派往北洋海军舰艇上服役。1898年,他在奉命到刘公岛执行威海卫租借权交接任务时,中、英两国水兵的差异让他印象深刻,他回忆道:“那英兵身体魁伟,穿戴很庄严,面上露着轻中国人的样儿,但是吾们中国兵则大不然。他穿的衣服还不是现在的灰色军衣,乃是一件很破的衣服,胸前有一个‘勇’字,面色憔悴,两肩高耸。”这让他觉得“羞耻和痛心”。在他的思想深处萌发了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意识。与此同时,他对清政府面对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时的懦弱无能和军队官员克扣军饷的贪婪狠毒深感愤懑。在参加威海卫交还一事时,他目睹了日本太阳旗在威海卫降下,中国龙旗升起,隔一天又改升英国米字旗。“国帜三易”让他深感耻辱。他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将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即肇始此时。”1898年,张伯苓脱离海军,回到天津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活动过程张伯苓的教育生涯是从受聘于天津教育家严修的家馆开始的。具有民主思想的严修,其家馆远不同于一般私塾,学生除读四书五经等国学之外,还学数理化和英语等课程。张伯苓从教之初,就非常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当时西方体育传入我国,主要是在军队和军事学堂实行,而传统塾馆是鄙夷体育的。张伯苓不仅大胆地把体育列为私塾的必备课程,还积极以课外活动方式开展新式体育,如踢足球、骑自行车、练哑铃等。夏季时鼓励学生穿短裤参加体育锻炼。为了开阔眼界和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1904年,严修与张伯苓一同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他们共同创办了私立敬业中学堂,这就是后来天津南开中学的前身。从事教育为张伯苓实现其改变“民族体魄孱弱”和“民族志气消沉”的理想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二“以体育人”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体育教育是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的早期实践。他以毕生的奋斗和追求,传播了奥林匹克精神,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活动过程张伯苓的教育生涯是从受聘于天津教育家严修的家馆开始的。具有民主思想的严修,其家馆远不同于一般私塾,学生除读四书五经等国学之外,还学数理化和英语等课程。张伯苓从教之初,就非常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当时西方体育传入我国,主要是在军队和军事学堂实行,而传统塾馆是鄙夷体育的。张伯苓不仅大胆地把体育列为私塾的必备课程,还积极以课外活动方式开展新式体育,如踢足球、骑自行车、练哑铃等。夏季时鼓励学生穿短裤参加体育锻炼。为了开阔眼界和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1904年,严修与张伯苓一同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他们共同创办了私立敬业中学堂,这就是后来天津南开中学的前身。从事教育为张伯苓实现其改变“民族体魄孱弱”和“民族志气消沉”的理想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二“以体育人”是张伯苓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体育教育是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的早期实践。他以毕生的奋斗和追求,传播了奥林匹克精神,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活动过程
1907年秋,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运动会闭幕式上,张伯苓发表了题为“雅典的奥运会”的演说,他以风趣而富有激情的语言生动地介绍了古代奥运会的历史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过程,引发听众极大的兴趣。1908年9月,张伯苓趁去欧洲考察教育的机会,前往伦敦观看了第四届奥运会,并参观了先进的比赛场馆及体育设施。紧张激烈的比赛、“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使他大受启发与鼓舞。回国后,在南开校园,张伯苓向学生们介绍了伦敦奥运会的盛况。1909年10月,张伯苓以“中国与国际奥委会”为题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国际奥运的认识。此后,张伯苓致力于发展竞技体育,逐渐成为近代中国全国性体育组织的负责人,为中国体育事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20世纪初,我国各大中小学虽然已普遍开设体育课,但各地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同,也没有学校体育同盟之类的组织,各校之间的竞技比赛基本无法开展。1910年10月,张伯苓联络上海青年会和天津青年会等组织的体育界人士,在南京共同筹办了以大中学生为骨干力量的第一次全国学界运动会,张伯苓任总裁判。这届运动会还发布了《通告书》,表明组织者以参与奥运会为理想和目标发起本次大会。该运动会设田径、足球、网球、篮球 4 个项目,共计 140 名运动员参赛,每日观众达 4 万人。后来国民政府追认这次学界运动会为我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会后,张伯苓与唐绍仪、伍廷芳、王正廷在南京发起成立了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张伯苓被选为董事,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体育团体。活动过程
1924年在湖北武昌举行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时,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华西5个区的体育联合会代表提出成立一个经常性的全国体育组织的倡议,8月,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体育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推选张伯苓为名誉会长。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主要任务是:除参与筹办全运会外,还有选拔运动员参加远东运动会、奥运会,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体育活动等。1928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选派代表宋如海出席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九届奥运会。1927年之后,在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组织下,又陆续设立了田径、游泳、体操、网球、举重、拳击、足球、篮球等 8 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其他国际体育组织。在张伯苓的领导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以其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嘉奖和认可。1931年,国际奥委会来函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委会,同时,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还取得了可选派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资格。从此,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三张伯苓有句名言:“教育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我觉得不懂体育的,不应该当校长。”活动过程他始终把体育放在与智育、德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提出:“体育无论在学校与社会,必须德、智、体、群四育并重,不可偏于求知的智育。”他是体育的行家,又是出色的校长,所以人们给他取了个外号——“体育校长。”正如著名体育专家郝更生所指出的那样:“中国近五十年来的体育史,和张先生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数十年来,先生提倡体育的热忱,始终不懈,其精神感召和领导作用,对我国体育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我国体育能有今日的基础,先生之功甚大。”张伯苓曾说过,“体育发达,非啻身体之强健已也,且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读书佳者宜有健全身体,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体”。“有了好身体,才能有坚强的意志,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身体若不好就失掉做事的本钱,什么也谈不到了”。在南开中学长期欠债办学的情况下,他毫不吝惜地投资体育设施建设。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南开中学在校学生不过千余名,但整个学校就有 17 个网球场、15 个篮球场、6 个排球场、5 个足球场、3 处器械场和 2 个带有 400 米跑道的运动场。同时,他还不惜重金聘请专业体育教师来校任教。在张伯苓创办的学校里,体育课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被列为和其他文化知识课程同等重要的必修课。活动过程在张伯苓看来,“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重在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他认为,体育可以使国民身体强健,可治重文轻武、鄙弃劳动的弱病;体育竞赛能够强化人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可治不善团结、不能组织的散病;体育运动中的公平竞争可治自私心太重、公德心太弱的私病。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练就强壮的体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养成不偏、不私、不假,事事为团体着想,肯为团体负责,努力,奋斗,甚至牺牲”的精神,这正是现代文明社会所必需的公民素质。他倡导“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反对锦标主义,主张“胜不骄,败不馁”,只要竭尽全力竞争,发挥了应有技能,“虽败犹荣”;“体验过体育中的竞争、团结、合作以后,推行民主政治要有力得多”,“民主政治就是体育精神”。张伯苓对体育的认识不仅仅是为国家培养新式人才,而且是与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建设新的民主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张伯苓一直以体育为教育之根本,他曾说,晚清以来,我国遭到外国列强欺侮,主要是我中华民族有五病,即“愚、弱、贫、散、私”,要矫正上述五病,必须大力兴办教育,他极力主张通过体育来改造国人形象、培养救国人才,“第一是锻炼学生要有强健的体魄,第二是培养学生要有浓厚的国家观念。二者兼备,然后方能担负起救国救民复兴御侮的重任”。有人曾这样感慨:中国近代教育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像张伯苓这样倾心体育、精通体育。张伯苓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和中华民族崛起所付出的努力,已深深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活动过程经典范文2——武当建筑(节选)武当山古建筑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宫观都建筑在峰、峦、坡、岩、涧之间,整个建筑群体疏密相宜,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设计上力求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为解决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钦差提调”阴阳典术王敏、阴阳师陈羽鹏带着弟子们跑遍大山的每个角落,寻龙查砂点穴,利用风水术独特的曲线完美效应,不仅解决了武当山古建筑群有关节奏、韵律、整体统一的美学问题,而且调动人的审美情绪朝着文化定势去发展。山水川谷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宫观庙祠适形而止,不仅具有良好的尺度感和娴熟的空间技巧,而且具有一种神奇宁静的美,神仙世界“虽为人造,宛若天成。”武当山古建筑群对天柱峰的处理最为精彩,天柱峰海拔一千六百一十二米,使众山之祖山无屏山案山砂山可言。为了“”藏风聚气”沿山腰建紫禁城环绕,由此抵御了四周的寒风,使城内温度适合于植物的生长。活动过程“志”的写作要点1.要素齐全人物志人物生平姓名、性别、民族、生卒、出身、籍贯、家庭情况、政治面貌人物事迹主要经历、主要活动和事迹,重大贡献和影响等(重点写好传主的事迹,如品质才能、建树贡献、革命生涯、著作科研等。)风物志写作事由、风物渊源、特色风貌、文化价值2.个性要鲜明人物志要突出传主的主要事迹,不要对其经历和事迹平均施用笔墨,以免徒增篇幅,使传记显得平淡、一般化、无特色。要通过传主的言行事迹(包括情节和细节)体现其个性特点和形象,增强传记的可读性。风物志要突出风物的特点和文化价值。3.史料准确要实事求是,有什么就写什么,不夸大、不缩小,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不为贤者讳;不因其反而不录其是,也不因其正而溢美;不因后过而抹杀前功,也不因其先是而掩其后非。4.文字简洁说明性的、平实的语言,以侧重记录、描述、介绍,匹配访谈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解释性,言简意赅。活动过程任务三撰写家乡人物(风物)志
1.同一采写对象的小组可相互补足,使资料更丰富全面;不同采写对象的小组可相互启发,提供不同的资料收集视角。在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等手段,扩大充实访谈成果,为最终撰写人物志或风物志做好素材准备。
2.借助所学“志”的相关知识,撰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活动作业欣赏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为袁隆平所写的颁奖词,仿照其形式,为“家乡人物志”中的某位家乡人物写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