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不言谢 公恩不私谢_第1页
大恩不言谢 公恩不私谢_第2页
大恩不言谢 公恩不私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大恩不言谢公恩不私谢在湖北襄阳的岘山有一名碑曰“堕泪碑”。此碑是为纪念西晋开国宰相羊祜而立的。羊祜一生仁德,他去世后,襄阳百姓为纪念他,特地在他生前热爱游憩的岘山刻下石碑,建起庙宇,按节令举行祭祀。由于人们一望见石碑就要落泪,故称之为“堕泪碑”。

羊祜是汉武帝时的宰相,也是西晋开国贤相。他所以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敬仰,除了安边屯田成就显著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居功,不傲功。作为宰相,出谋划策、选贤任能,羊祜可谓居功至伟。可是,他有一个习惯:只要他为谋划军国大事而写的底稿,他都一律焚毁。这样既可保密,又不致炫耀自己。他推举了大量贤能之士入朝,却从不标榜自己的举荐之功,竟至连被举荐者本人都不知是谁荐举的。何故如此?用他的话来说:“拜爵公朝,谢恩私门,我所不取也。”(《晋书・羊祜传》)公恩不私谢,成了一句名言,也成了中国官场上有识之士的一种美德。

谁都知道,出方法,用干部,是领导者的两大职责。而这两方面,也正是领导者彰显政绩的重要之处。羊祜在汉和西晋两朝任要职,掌管着机要之权,事关政治及国计民生的大事,朝廷都要征询他的观法,他也从来都是倾力而为、秉公谋划,从不钻营谋求权势利禄。《晋书・羊祜传》中说,由于他的好多嘉谋谠议的草稿都被自己亲自焚毁了,流传下来的甚少,所以“世无知者”。对羊祜荐人之后即自焚奏稿的做法,当时就有人提出过异议,说此举过于慎密。羊祜不以为然,于是说了那句“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的话。意思是说:选贤任能是国家的事情,不能让被选者感恩私人。

对于羊祜的做法,家族内部的看法也不尽一致。羊祜的女婿对羊祜所为就不大合意,可又碍于晚辈的身份不好直言,只好委婉地奉劝:“假设让被举荐的人知道是您举荐的,人家就会对您心存感谢,这不也是件美事吗?您何乐而不为呢?”羊祜对女婿的话未置可否,却借此机遇对儿子们说:“你们这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作为朝中大臣,私利当头就会违背了朝廷的利益,这是当臣子的大害呀!你们怎么不理解我的良苦精心呢?”尽管有人不解,有人不满,羊祜照旧故我,不改初衷。

选贤任能是国家的事,不是哪个人的私事,所以,假设说要感谢,被举荐者理应感谢的是“公门”而不是“私家”,这是一个特别简朴而又浅显的道理。然而,中国的历朝历代,却无不一再重复着“公恩私谢”的礼仪,乃至成了传统。这不但由于“公门”虚化、不概括,更由于公权在某种程度上被个人私用。可以说,“公恩私谢”差不多都是“公权私用”所导致的结果。至于“公恩私谢”又会导致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乃至形成“我是谁的人”、“谁是我的人”之类的纷争,那么是另一回事了,这里暂且不管。

无独有偶。比羊祜稍早一点儿的汉宣帝时,有位车骑将军名叫张安世,手握重权但不谋私利。有一次,他推举一个人当了官,此人得知是车骑将军举荐的,便特地上门表示感谢。却不料,此举令张安世大为恼火。他特别生气地对此人说:“我举贤荐能,莫非是为了得到对我私人的感恩吗?”此后,他对这个人连理都不想理了。

实在说来,像张安世和羊祜这样的官员,在中国几千年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