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新词递相传_第1页
宛转新词递相传_第2页
宛转新词递相传_第3页
宛转新词递相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宛转新词递相传——探究新词新语的文化特征及使用厦门一中王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探究新词新语尤其是网络酷语反映的文化特征,掌握新词新语变化发展的规律;2.探究适用于语言表达的新词新语所应具有的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由老师搜集、整理一些有代表性的新词新语,让学生弄清它们的意思并探寻规律;2.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熟悉的新词新语,并引导学生探究新词新语的文化特征及其使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习惯,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和判断力;2.学会从语言变化与发展的轨迹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3.理性对待网络语言、流行文化;4.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二、课型:梳理探究三、课时:一课时走近新词新语1.网络用语排行榜课件展示P1:下面这张贴子出现在“时尚类贴吧”中,请回贴。1网络用语排行榜~临近岁末,各大颁奖礼层出不穷,大家也给咱们自己的网络酷语列个排行榜吧~作者:XMYZG

2007-12-118:33回复此发言

2回复:网络语言排行榜~沙发自己坐1弓虽2闪374564潜水5orz作者:XMYZG

2007-12-118:35回复此发言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可以进入排行榜前三位的网络语言,写在分发的纸上,并简单标注理由(即为什么喜欢用这样的语言)。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讨论结果。理由大致如下:有时代气息、标新立异、快速简捷、形象生动、多元融合、盲目跟风……(适当板书)2.其他领域的新词新语层出不穷的网络酷语反映了网民尤其是网民中的青少年标新立异、张扬个性的心态,体现了流行文化的特征,网络也为新词新语的出现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新词新语不单出现在网络当中,在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课件展示P2:走近新词新语时政类:倒扁八荣八耻经济类:彩票牛市文体类:下课超女这些词语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的新词以及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大家了解它们的意思吗,还能补充出其他例子吗?大家再来看看另外一组词:课件展示P2:时政类:倒扁八荣八耻阶级斗争经济类:彩票牛市贴花文体类:下课超女知识青年“阶级斗争”、“贴花”、“知识青年”也曾经是风靡一时的词语,但是对于同学们而言,它们有些是陌生的,有的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这是为什么呢?思考;从对以上事例的分析中,你发现新词新语变化、发展存在什么规律?——汉语词汇总是在不断地吐故纳新:消失、转移、涌现。疏理探究新词语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才创造出来的,但语言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即使“新”也不应该随便使用。小组合作探究:具有哪些特征的新词更适用于我们的语言表达?课件展示P3:疏理探究新词语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才创造出来的,但语言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即使“新”也不应该随便使用。具有哪些特征的新词更适用于我们的语言表达?回复:网络语言排行榜~沙发自己坐1弓虽2闪374564潜水5orz走近新词新语时政类:倒扁八荣八耻经济类:彩票牛市文体类:下课超女学生讨论结果:文明简捷、受众面广、新颖有趣、规范严谨、不应出现中西合璧的现象……新词论谈从文化特征或语言表达的角度,就“追星族—粉丝”这组新词,写一段文字,谈一谈你的感受。结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词新语不断涌现,这些词语迅速而忠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和文化发展的脉动。这些新词新语的生命力也会在人们使用的过程中得到检验,时间会给出最后的答案。——宛转新词递相传,豪华落尽见真淳。板书:新词与流行文化新词新词与流行文化新词与语言表达快速简捷受众面广新颖形象严谨规范多元融合审美情趣…………附:本课所举新词的例句及文化特征1.弓虽:大家说火箭队里姚明和麦迪谁更重要,谁更弓虽?为什么要把“强”字分开写呢,反映了发贴人怎样的心态?——标新立异是青少年行为特征之一,他们总是立图以调侃或幽默的方式,体现或炫耀发言者的智慧和创意。2.闪:你们继续聊,兄弟我闪先。——闪,指逃跑,接近闪开,但又更形象、迅速,有趁人不备、溜之大吉、一闪而过的意思。在使用中具有时尚、简捷、形象的特征。3.7456:和他说了半天,居然一点儿反应也没有,7456!——在聊天时输入快速、简捷。4.潜水:大家都别潜水了,都出来冒个泡,发个言吧!——旧词新用,形象生动。5.Orz:听说咱们国华纪念中学高考的重点录取率在90%以上,我真是佩服得orz!——这个词虽然使用了字母,但和英文的含义无关,妙在外形上的相似,如同一个人拜倒在地,O为脑袋,rz就像四肢着地,五体投地之意不言而喻。教学反思:《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是人教版必修一疏理探究单元的内容,在教学设计时考虑从文化特征及规范表达两个方面入手,探究语言形成及使用的规律。本课由老师展示的新词新语大体上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的新词以及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从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切入,分析新词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使得课堂的探究更有依据,反映的心态更为真实;而由网络酷语到其他领域的新词新语现象的探究,培养了学生分析现象、探索规律的能力;第二部分,让学生合作探讨适用于语言表达的新词新语所应具有的特征,将本课对语言现象的分析落到“使用”这一实处;最后设计的“新词论谈”,是对本课探讨问题的总结和运用。总的说来,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能将文化特征及语言表达这两个方面的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但在不同地区的课堂上,呈现出不同的课堂效果。该课在厦门一中本人所任教的班级教授时,学生思维活跃、活动充分,能较深入地进行探讨分析,课堂效果佳。在广州比赛期间,面对的是顺德国华纪念中学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