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的价值作用_第1页
浅析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的价值作用_第2页
浅析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的价值作用_第3页
浅析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的价值作用_第4页
浅析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的价值作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浅析“经典诵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作用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宣传和贯彻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社会知晓度的有益尝试。本论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经典诵读”的语文教学价值。第二部分论述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益处。本论文以教学经验基础,以调查研究为措施,通过理论论证,试图为学校的经典诵读教育以及一线教师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对于诵读,有些家长和学生都觉得是浪费时间,耽误正常课堂学习,花一点时间诵读、生提高学习能力,巩固经典,这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反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笔者所教的班级学生为例。这个班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在我的带领下坚持经典诵读,背熟了大量的国学读本,到二年级,他们基本扫除了一般生字的障碍,识字量达到****字以上,尤其是一些诵读水平高的学生,其写作水平、谈吐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实践证明,经典诵读既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全面的素质提升。一、“经典诵读”的语文教学价值语文这门学科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吸收知识,处理问题,沟通交流,甚至于治国平天下,大部分的工具都是语文。语文是文化的结晶,语文也能像数学那样训练思维,提升智慧。一个语文能力不好的人,其性情发展多半是不健全的。一个人语文能力好,其学习能力、表达能力都会比较强,思考问题也会比较有条理。新课标在前言部分写道:“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经典诵读正体现了语文学科这一优势,它表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优点,它让学生认识字、读准音、理解文,起到了工具性的作用;同时,它又帮助学生赏析诗文、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因而具有人文性的功能。由此可见,经典诵读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二、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益处1、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有利于增大识字量教学中发现,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其语文学习观越来越倾向建构性的、明确性的和深层次的内容。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语言文字,到了高年级,学生则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语文。儿童刚识字时,几乎不可能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不能在精确分析字形的基础上把握字的写法,所以此时主要是儿童在头脑中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的时期。识字教学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大脑中建立汉字音形义联系的过程中,依赖的是简单的直接联想和智慧性的间接联想。这就是说,小学生识字时是需要把汉字放在通俗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和记忆的。例如《弟子规》中有这样一段话:晨必盟,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译文:每天早上起床必须先洗脸,然后刷牙漱口,解完大小便以后把手洗干净,这样才是讲究卫生的好孩子。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手乱丢乱放,以免弄皱弄脏。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不仅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还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漱口”(刷牙)、“净手”(洗手)、“袜”(袜子)、“衣”(衣服)等都是口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见到的东西或者经常做的事。这些事物很具体,也和小学生生活相接近,让他们在诵读中认识了“袜”、“衣”等常见字,在无形中扩充了他们的识字量。小学生除了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来认字,还可以通过反复听或读某个字的读音,同时观看这个字的形状来认识这个字,这样识字的效果非常好。尽管小学生暂时不能理解这个字的含义,但是对这个字却是能够认识并准确读出来的。中国古代三种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代代相传,对中国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发扬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说《三字经》有1248个字,《百家姓》472个字,《千字文》1000个字,《千家诗》约9000个字,去掉重复的字数,也应该有2000一3000个字。如果认识了这两三千字,自然己是扫盲的水平。《三字经》三字一句,隔句有韵,《百家姓》、《千字文》四字成句,都有韵脚,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千家诗》更有韵脚平仄,诵读之声朗朗,抑扬有致。儿童在诵读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把字记在脑里,即使不能记得很清晰,也能有个大致印象。2、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语感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培养语言能力的实质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研究语文问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是看书看报,或者听人说话(包括听自己说话),要能一眼就看出来,一耳就听出来。”新课标中提到,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十分重要,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而诵读就是培养语感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语有云:书要苦读,读了不但能知其味,得其要旨,还能领略语言的美。诵读经典,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由领悟到感悟的过程。学生的语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孩子的作文水平是家长关注的焦点。“现在许多学生很能说话,却写不通白话文,就因为他们诵读太少,不懂得如何将说话时的声调等等包含在白话文里。”作文是学生心灵与水平的一面镜子,它能够真实地反映作者的认知能力、人生态度、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和文字功夫等,反映出来的这些都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很多老师都知道学生“惧怕”作文的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面狭窄,语言积累肤浅,阅读总量达不到新课标规定的数量。而经典诵读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不言而喻,对书面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更是有目共睹。各篇经典就是一个巨大的语言宝库,许多名篇字字珠巩,诵之金声玉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青少年儿童小学生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避免了有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经典诵读让小学生在作文表达时,少了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了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了一点词穷木呐,多了一点含蓄幽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作家,这些作家都是背诵经典的高手。没有年轻时背功的训练,就不可能有鲁迅、巴金、老舍、郭沫若等著名作家,也不可能有季羡林、陈寅恪等国学大师,自然就更不可能有那么多名作了。没有积累就没有写作,积累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而诵读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的重要手段。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习作中语言积累贫乏的难题,更能让学生获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敏锐的观察力与思考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国传统的写作观点普遍认为,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提倡通过“读”来带动“写”的能力,因此古代的写作训练常常是与诵读训练同步进行的。幼儿启蒙的时候,一方面读“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一方面又学遣词造句,学属对、叶韵。通过良好的诵读积累可以培养一定的写作能力。首先,通过大量的“读”,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在阅读中陶冶性情、塑造人格,为学生写作培养一定的动力。其次,通过大量的“读”,学生会积累大量地语言材料和内容材料,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灵活运用能力和创作能力。最后,通过大量的“读”,学生能够学习经典里的写作章法和写作经验。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发现,爱好经典诵读的学生,他们的写作能力一般都比较好,写出来的作文不但有条理,还有文采,这与他们喜欢并长期坚持诵读是分不开的。因此,凡是爱好诵读、重视诵读的学生,其听、说、读、写的能力都不会太差。学生读得多了,记得熟了,积淀了足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