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_第1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_第2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_第3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_第4页
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并以法治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著名法哲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法治是成熟定型的制度形式,法治的规范性、民主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使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突出作用,司法作为法治建设的关键一环,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中更是具有特殊作用。在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征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用司法手段协调好各类关系,发挥司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第一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概述生态问题和司法保障是两个紧密关联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司法的调整。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强烈要求,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党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司法制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重视司法制度建设,创设相应的司法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又对司法制度、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加快司法文明建设的步伐。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代发展“生态”本是生物学上的概念,用来指称生态系统,也就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所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1]20世纪,随着生态学重心转向制度理论,“生态”也代表了一种尊重和符合生态系统本身规律的基本取向。[2]“文明”是与“野蛮”和“落后”相对应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本性的进展和发展,[3]它表征了一种进步的文化形态和进取的价值选择。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之一,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种新的文明范式。[4]可以说,生态文明所导向的是一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果再加上法律制度的保障,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的是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5]因此,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又尊重自然规律,既不断利用客观物质世界以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努力采取措施克服或避免自身活动对自然界造成的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可更新自然资源之再生条件所取得的各种成果的总和。[6]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发展要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与前提,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他文明的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对于生态文明的理念,虽然表述各有不同,但最基本的理念应当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明确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价值追求,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就是生态文明基本理念得以落实的过程。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不断反思过去的发展模式而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新型文明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发展实现了从掠夺式发展到科学理性发展的转变。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做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确定的发展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亦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的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对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了重要指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不能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不能把大自然作为掠夺的对象,不能无限制地、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改变以往对自然界的非理性认识,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7]的现代理念,并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指导下发展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义在于环境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切实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发展。二生态文明建设与司法保障司法是历史现象,随法的产生而出现,“有了法便有了司法”。[8]司法,通常指拥有司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诉讼程序应用法律规范处理案件的活动。[9]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没有对“司法”一词进行明确界定,关于司法的含义理论界讨论颇多。依据司法主体的不同来划分,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是广义说,广义说的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4条所作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是具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督职能的工作人员。依此,广义说认为司法是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追究犯罪嫌疑人法律责任的各种活动,司法机关包括行使审判权的法院、检察监督权的检察院、公安机关、安全机关、监狱等部门。[10]第二种是适中说,该学说认为司法主体的活动仅指审判活动、检查监督活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第三种是狭义说,认为司法仅指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的活动。这一观点将司法的主体仅限定为法院。本章主要采取“适中说”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活动主要包括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活动,但公安机关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实践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章所说司法也涉及公安机关。[11]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我国司法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稳定。简言之,司法当服务于国家或社会发展之大局。服务大局即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的基本要求。[12]法治建设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以及法律监督等多个环节,司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依靠司法手段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司法保障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司法调整有利于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靠舆论宣传,更不能仅靠地方政府临机决断,而是要依托法的规范性建立正当的法律秩序。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司法保障机制的推动。通过司法保障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新型关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有利于调整各方面的利益冲突,更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更好地解决社会纠纷,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强大的司法支撑。另一方面,司法可以惩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利于维护生态文明。相较于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社会规范,法具有强制性这一特殊性,也就是说,个人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和服从法律,否则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和制裁。当前,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利益与财富的驱使下,毫无顾忌地破坏生态环境,毫无节制地开采自然资源,在向大自然索取、破坏的同时却又疏于保护,导致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在这里,强有力的司法就可以对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违法、犯罪等行为进行依法制裁,为美丽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司法维护。因此,司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司法保障的作用,有序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思想的指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让法律实施严起来,司法保障工作实起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才能真正美起来。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与司法保障有着紧密的联系,司法制度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与保障,而且生态文明建设也促使司法发生变革。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与司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只有对两者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增强司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首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法治的推进。司法作为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司法保障作用的积极发挥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新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可以看到生态文明建设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其形成、发展和完善需要上层建筑的支持和保障,其中法治的保障尤为重要。生态文明法治要“实”,是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主要矛盾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也就意味着经济基础发生重大变革,作为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都要或早或迟地发生变化,以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法律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基础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法律制度就应及时跟进,以适应新时代的新需求。[1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党中央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针对新形势对全党和全国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党中央充分发挥法治作用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生态文明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还包括制度文明,其中制度文明对法治保障提出了内在要求。只有以法治保障的文明才是完整的,也才是可以长久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体系作为生态文明的必然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成功与否,还关系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美丽中国的实现。司法作为法治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协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司法保障不仅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必要的保障,也成为矫正当前能源体系不合理、大气污染严重、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最后方式。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不仅有利于通过一种规范调整的方式协调和解决当前出现的生态难题,同时也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相关的制度基础。其次,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并不是仅凭倡导就能进行,解决这一问题须依赖完备的制度与立法的不断完善,且应在司法保障的实践中真正得以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方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体制的进步与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这里,作为法治重要内容的司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法治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不通过司法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将缺乏司法的最后保障。由此可见,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司法应当有所作为,应发挥司法保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多途径影响。司法机关不仅要通过司法审判惩罚那些破坏环境与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且要在审判职能外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形成政府、社会、司法、公民参与的多元管理模式,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在司法保障的实践中得以有序推进。再次,司法环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的关键一环,必须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制度方面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文明也要求司法保障必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实践中,要发挥司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第一,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中法的调整形式有别于传统的私法调整与公法干预的模式。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既非单纯涉及私人也不是单纯地涉及公共利益,其呈现的是一种公私利益交织的状态。但传统司法往往强调消极中立,具有被动性,这显然会影响司法对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的主动性。第二,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具有专业性,涉及法学、生态学、哲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然而传统的司法保障机制面对的是普遍化的问题,对于专业的生态领域,便会出现相关司法工作人员知识储备不足以及素养不够等问题。第三,生态问题具有易扩散、难预防、跨地域等特性,所以须做到早预防、早介入,但司法作为维护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传统的司法保障机制侧重于纠纷的最后解决,对生态问题介入较晚,易导致生态问题处理的效率低下。综上所述,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司法保障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些特性,达到司法保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影响。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司法制度、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变革与完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司法活动也在不断发现、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这对于司法制度、体制、机制的发展与改革具有较大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4]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以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司法是法治的重要一环,同样负有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就司法而言,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最重要的是要完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制度、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司法保障的制度要求、目标体系、体制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发挥司法的作用,依靠司法制度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必须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司法制度、体制、机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责任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司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法治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有赖于党和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改革创新,有赖于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也有赖于司法提供的保障。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司法保障的作用,认识到司法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司法保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1.司法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司法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能源形势日趋严峻的条件下,司法保障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其价值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良好的司法保障制度、体制、机制是遏制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的有力武器。2011年9月,上海市康桥地区陆续发现儿童血铅浓度超标的事情,此后康桥镇政府核实,有26名小孩经卫生部门确认铅中毒。来自医疗系统的信息表明,这是近年来上海报告的最大规模的血铅超标事件,引起众多家长的恐慌。上海康桥血铅事件基本上代表了我国众多环境污染事件,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详细调查表明:造成此次儿童血铅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康桥地区铅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废气铅超标排放。据联合调查及专家评估认定,血铅超标儿童地理分布特征与土壤、大气铅含量分布特征基本吻合,儿童血铅超标与环境中铅污染相关;血铅超标主要是因儿童接触环境中含铅灰尘经消化系统摄入体内,这与儿童尤其是1~3岁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相关。联合调查组及专家评估还认定,康桥地区环境中铅含量升高主要是由于江森自控公司、新明源公司等企业所排放的铅污染物在环境中长期积累,其中江森自控公司是该地区主要的铅污染物排放源。根据血铅超标儿童分布、大气铅排放状况和土壤铅积累趋势,康桥地区儿童血铅超标与江森自控公司铅排放有较明显的关联,与新明源公司铅排放有一定关联。调查还发现,其实康桥血铅事件由来已久,有关部门对污染问题并非毫无知晓,但是由于没有危机出现所以并没有引起重视。如何避免此类污染事件在我们身边再次出现,其根本路径就是建立有效的司法保障制度、体制与机制,用司法手段保障每一位公民的生态权益,用制度约束政府、企业的行为,通过司法途径处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渎职行为、企业的排污行为,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污染事件的重演。二是司法保障有利于保护生态,实现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实现生态平衡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建立稳定的生态保护的司法制度就至关重要。对那些为生态保护、维护、修复做出贡献者提供司法方面的保障,对那些破坏生态的行为予以司法惩罚,用司法手段维护生态公正,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才有可靠的制度基础。2.司法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定推动力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角度出发,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这对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将起到积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乃一项系统工程,势必融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司法建设等全过程之中。生态文明本质上是制度文明,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鉴于司法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其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所作为。因此,应进一步发挥司法职能,梳理和创设相关司法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除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之外,也有着制度、体制、机制方面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制、机制方面的建设更具根本性。从人类文明发展形态来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都只是文明的外部表现,文明的根本乃是一整套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如此。只有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备的司法制度,发挥司法保障的作用,才能达到通过司法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的效果。总之,只有运用司法手段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社会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稳定的推动力。3.生态文明的司法保障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客观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论不断运用于实践,人们逐渐对第二次科技革命以来所形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重新审视生态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济的高增长,却以环境牺牲为代价。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丰硕的经济成果,而环境污染的危害也在这40年间集中体现出来。由于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比西方差很多,在中国继续走西方工业文明的老路是行不通的。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重视生态平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只靠专家的呼吁以及公益广告的播出,或是希望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协调全社会以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只有全面行动和目标一致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才会实现社会的和谐美丽。而要落实这一点,就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调控、规范、引导和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式选择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和最重要的保障。由于司法作为法治化建设中的关键一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充分发挥司法的保障作用,用法律的武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对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打击、制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和美丽中国的构建。4.加强司法保障是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必然要求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基本路径和必然选择。当前,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然而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党的十九大制定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对于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要求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加强司法保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缓解和消除环境污染和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矛盾,有助于依法保护、依法治理生态环境,依法保障、依法维护环境权益。各级人民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通过依法审理环境资源类案件,有利于切实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中司法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法治建设的丰硕成果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推动了公平公正、和谐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司法保障作为法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达到司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效果,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推进,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社会进步和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生态以及环境等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瓶颈制约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中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十八大报告专门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高度,认识到司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艰巨性,认识到司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生态环境的司法保护工作放到了突出地位。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问题,坚持把这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检察机关采取有效措施,探索创新办案机制,加大危害生态环境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深挖严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背后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检察机关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领域的刑事犯罪,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生态环境领域职务犯罪,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力度,有效震慑了犯罪。”[15]“起诉污染环境、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27101人。”[16]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各级法院公正办案,通过公正的司法审判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不少破坏生态环境案件的犯罪分子被定罪判刑,有效地打击了破坏环境与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为解决受损的生态环境得不到及时修复,荒山死水依旧的问题,一些地方法院在办理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中探索建立了“补植复绿”等生态修复补偿机制,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通过审判要求犯罪嫌疑人采取停止侵害、修复环境、赔偿损失等方式,努力把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对积极赔偿、弥补损失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理。近些年,司法机关充分发挥司法作用,汇聚资源力量,强化司法监督,建立完善司法机制,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司法保障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司法保障机制尚未承担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新时代,司法保障无疑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但检视我国目前司法保障机制的现状,其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力度显然不够。作为公平正义的后盾,司法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定纷止争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突出表现在矛盾纠纷集中的环境保护领域案件受理类型单一,且立案率较低。有学者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推测出“环境纠纷数量—进入行政程序案件数—进入司法程序案件数”之比达到255∶38∶1。[17]其次,综观世界各国,其生态问题之所以能较好地加以解决,最直接的因素乃司法机制在生态问题上起到了其他任何领域无法企及的助推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主体为合理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者,是市场中实际存在的人在法律上的表现,其以私人平等自治为基本理念,强调和凸显“自利性”。基于此,一些市场主体会因为盈利动机而将负面成本转嫁于自然环境。在这种状态下,如果生态保护立法完善、司法作用明显,市场主体即使趋于追逐利益,但基于司法机制的衡平和调解,生态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但事实是,我们未能从制度层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思维予以必要规制,许多不法行为冠以“发展经济”之名,任意破坏生态。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数量,盲目追逐GDP,也纵容了这种市场主体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经济行为。在如此境况下,司法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被动应对,难以有效发挥司法职能。一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司法制度、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全新的高度,开启了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纳入法治轨道,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以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配套的司法制度、体制、机制。没有严格和科学的法律制度,没有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的司法体制与机制,就无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就可能出现生态法律意识淡薄、乱作为或不作为的问题。庞德说:“对过去,法是文明的产物,对现在,法是维持文明的工具,对将来,法是增进文明的工具。”[18]从近几年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制约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主要因素就是制度的缺失,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一是缺乏完善的公众参与和监督司法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离不开每位公民的支持,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并没有完善的公众参与及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司法机制。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司法信息公开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为只有保证司法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的司法知情权,才能保障公民的有效司法参与。二是环境司法保障宣传教育体制有待规范。近些年,我国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一些环境司法保障方面的宣传教育,但目前来看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方面的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相关环境司法保障宣传机构能力水平整体偏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设备设施相对落后,环境司法保护的宣传教育缺乏制度支撑。三是环境公益诉讼推进缓慢。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罗马法中最早将诉讼分为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两种。翻阅英、美等国的检察制度史可以发现,早在19世纪,西方就已经出现为保护公共利益而进行的诉讼。但“公益诉讼”这一用词却是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亚伯拉罕·蔡斯在20世纪70年代才首次使用的。[19]这之后,公益诉讼所具备的法律价值和政治价值开始受到更多国家的关注。在我国,公益诉讼虽然来之较晚,但进展迅速。依据2017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检察机关依法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自2007年底贵州清镇市环保法庭成立并受理了第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开始,环境公益诉讼的司法大门才被打开。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和贵州清镇市人民法院分别受理了中华环保联合会为原告的两个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并顺利结案。至此,环境公益诉讼不再是学者们一直以来的理论设想,而真正成为中国的司法实践。但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还处于小范围与个别案件的试点之中,环境公益诉讼从总体上说推进缓慢,保证环境公益诉讼顺利进行的各种程序性规定严重不足,法院按照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根本无法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赋予每位公民参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这一法律程序的资格和权利,增强公民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家园的责任感,提高公民参与热情,由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向纵深发展。建立健全良好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的制度、体制与机制并确保其实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没有合理的司法制度安排与司法机制的调整,司法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难以充分彰显。现实中,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复杂态势并出现诸多问题,这就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完善合理的司法制度的安排与司法机制的调整。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的进程中,我们应当正视并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为实现生态文明健康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而不懈奋斗。二环境权益的司法保障有待加强环境利益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利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环境权益,是伴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公民的工作、生活和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在公民所有权益中,环境权益既是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一项权益,是人权的重要内容。我国环境法规定公民享有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保护参与权、监督权,但这些权益对保障公民环境权利、维护公民合法环境权益明显不足。新修订的《环境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新《环境法》“虽然对公民在环境中享有的实体性权利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但是公民在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中享有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2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提出了“公众环境权益”的概念。保护公民环境权益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立法、执法、法律监督等多方面的努力,而通过司法手段保障环境权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司法机关通过加强环境资源刑事案件处理工作,依法对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犯罪行为进行惩处,可以有效发挥刑罚的震慑作用;人民法院通过推进公益诉讼,依法审理有关生态环境的民事案件,可以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公民的环境权益保障尚不到位,环境的司法保障还受到一定的局限,这些局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环境权益的司法保障程度受到了案件受理范围的局限。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提起环境民事诉讼的主体为人身或财产权益直接受到他人民事不法行为侵害的人,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12条、第12款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可以提起诉讼。但环境侵害具有间接性、复合性的特点,其对受害人的侵害往往通过环境这个载体发挥作用,且环境损害的结果具有潜在性、广泛性,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不一定与个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受害人维护自己环境权益的途径。其次,环境权益的司法保障力度受到了限制。环境公益诉讼是受害人维护自己环境权益的有效途径之一,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但对环境诉讼的支持力度较小,有待进一步完善。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范围仍较小,尽管有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但较多环境案件仍会因为诉讼主体不适格而被驳回起诉。环境公益诉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个人的利益,但在实质上却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受害人的环境权益得不到司法的有效保障。再次,目前我国在生态环境司法方面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保护环境权益的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从机构设置来看,自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设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后,环境资源审判庭由基层到最高法院在全国各省市相继设立。与此相适应,新《民事诉讼法》和新《环境保护法》也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和程序。但是,有些环境资源审判庭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保护环境权益的作用,加之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司法缺乏一定的认可和信任,很少有社会公众通过司法程序进行生态环境方面的维权。最后,环境权益保障案件的调解存在不合理之处。受到我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法院存在的执行难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调解在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环境诉讼案件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也多以调解结案。调解有利于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使双方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平衡,但我们应当看到在环境案件中,调解案件中大多处理结果为赔偿一定的金钱,这对于环境诉讼中直接的“受害者”——环境本身是于事无补的,这实际上是对公民环境权益的间接性损害。由此可见,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还需要我们在司法保障工作中做出更多的实际努力。三生态法治观念淡薄我国生态文明所需要的法治环境,体现在司法方面,主要是司法理念的转变。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民教育持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也逐渐加大,公众生态文明意识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形成了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国际条约所组成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长久以来工业文明中人类支配自然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大多数的公民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包括一些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存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正确认识,没有完全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一方面,公民的生态法治观念有待提高,且遵守生态法治方面的意识也较为薄弱。生态法治意识强调公民严格按照现行生态法律(包括法院作出的有效裁判)之要求约束、选择自己的行为以及要求、评价他人行为。换言之,生态法治意识能够指引全体公民遵守一个整体上正义的社会建构起来的来之不易的生态法律秩序,此种遵守能同时促进国家生态秩序的稳固及现行生态法律的有效实施。然而,当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法治观念还只是停留在不触犯国家强制性法律规定的层面上,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仍旧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甚至为了保障自身利益而不惜牺牲生态利益。由于还没有养成自觉的生态文明观,较多的人并未意识到身边环境的破坏对他们目前或以后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恶劣的不可逆转的影响,更不用谈他们会知道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他们的环境权和生存权。现实的环境法治建设的实践中,社会公民的环境法治意识缺乏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些人总是把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看作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的“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经颁行了几十年,其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也随着该法的不断修改而完善,关于破坏自然环境的法律责任也规定了较多的条款,但由于社会公众的环境法治意识的欠缺,这些规定始终停留在法律规定中而没有有效落实。1997年新修订的《刑法》也在总结了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后,在第六章第六节中专门设定了包括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罪等14种犯罪行为,但是一些企业和个人还是没有将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联系起来,随意破坏环境,随意倾倒、堆放、处置固体废物的行为仍然大量存在,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加,严重破坏了环境法治建设。另一方面,部分司法人员缺乏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主动性和大局意识。由于一些司法人员缺乏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主动性和大局意识,生态法治文明并没有转化成一种司法观念来指导他们的实践。面对环境诉讼时他们相应地就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应对,使得司法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无法顺畅运行。还有,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地方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完善生态法治等方面的法律服务还有待优化;一些基层人民法院的业务水平较低,解决因环境生态问题引发的诉讼案例时缺乏为生态文明服务的整体意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环保法庭的建立未作出明确规定,在环境案件的解决中由于法官的专业法律知识不足、环境司法观念未能紧跟时代要求,导致了环境案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在环境案件的执法过程中,部分执法人员不具有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理念,相关人员的专业优势和司法审判并没有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以致环境案件的执行效率都较低;等等。这些都是当前生态法治意识淡漠所带来的后果,应该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总之,生态文明法治理念要真正成为司法工作人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自觉,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司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生态法治建设所追求的正义能否实现最终要取决于司法环节。当前,在运用司法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需要司法机关和广大司法人员牢固树立生态司法理念,形成运用司法思维和司法方式解决生态环境案件的良好意识。环境司法是环境案件有效解决的最后一道屏障,而生态司法理念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法治化的重要思想基础,环境司法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司法理念的指导。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不仅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法治意识,而且要强化司法工作人员的生态法治理念。只有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司法工作中,才能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权威与尊严。四司法人员应对生态环境司法案件的素质与能力存在欠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必须强化司法人员在生态环境及其相关法律方面的专业能力。它要求司法人员具备过硬的生态环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知识素养,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到科学司法。环境司法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司法机关更加专业化和效率化地解决环境纠纷问题,以维护我国公民的生态环境权益。目前来看,我国司法人员应对生态司法案件的素质与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司法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较低。生态环境司法具有复杂性,环境案件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较强,这需要司法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素养。然而我国司法人员队伍的生态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素养较低,加之对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把握不到位,自然影响相关司法案件的裁决,大大降低了环境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影响生态文明司法保障的效果。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司法能力存在不足。生态环境司法能力存在不足的突出表现就是生态环境司法的专门化能力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其一,缺乏专门的环境司法机构。所谓环境司法专门化,其基本含义是指“国家或地方设立专门的审判机关(环境法院),或者现有法院在其内部设立专门的审判机构或组织(环境法庭)对环境案件进行专门审理,就此意义而言,环境司法专门化可称作环境案件审理专门化”。[21]环境司法专门化是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司法现象,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环境司法专门化的探索,但时至今日,我国环境司法的专门化仍然存在严重不足。由于缺乏专门的环境司法机构,司法在解决生态环境纠纷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原告在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案、审判中,都面临着较大的困难,生态环境司法的公信力不足。实现环境司法专门化关键是建立专业性的环境司法机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在生态法治建设中,建立专业性的环境司法机构是有效解决环境纠纷案件,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所以,必须进行环境司法改革,建立专门化的环境司法机构,以改变司法在环境保护领域不能很好作为的状况,充分发挥环境司法在环境法治建设、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二,环境司法专门化仅停留在审判专门化阶段。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环境司法专门化仅停留在审判阶段,并没有与公安机关、检察院形成联动机制。在处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时,检察院若要提起公益诉讼,会先联系相应的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如公益组织可以提起环境保护公益诉讼,那么检察院便不再参与相关案件。这就是说检察院仅在难以找到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时,才会亲自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这表明在提起公益诉讼时检察院实际上处于被动地位,在检察院不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便更加不会积极主动地侦查生态环境领域的问题。其三,环境司法专门化实际功效不理想。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设立了相关处理环境案件的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环境司法专门化,但却存在案源少甚至无案可审的状况。在某些未设立环保法庭的地方,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案存在严重困难,特别是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或偏远地区,其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但当地的法院却对提起公益诉讼的一方百般刁难。[22]由此可见,即使设立了环境法庭,环境司法专门化也还缺乏联动机制,案源较少。在另外的一些法院,生态环境案件立案难、取证难、胜诉难、执行难的问题较一般民事诉讼更为突出,这也导致了环境司法专门化流于形式。第三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的对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项工程涉及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一代接一代不断地努力。它需要我们统筹兼顾、协调进行、和谐发展,任何一方面疏漏都可能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失败。法治是创建和维持秩序的保障,法治以其独有的性质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制度保障,在生态文明建设多元化的调控手段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司法作为法治的重要一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司法保障的作用,让司法保障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一强化司法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司法保障机制强化司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离不开对生态文明司法保障机制的完善。“机制”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司法机制,狭义上是指以法院为中心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法活动的总称,而广义上是指以法院裁决为中心包括调解、仲裁等定纷止争的规范活动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将生态文明的法治理念落实到人们的具体行动上,而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重要环节就是生态文明的法治机制建设。“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23]为此,必须强化司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强化司法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司法机制,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生态环境问题的专门司法审判机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必须依据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性特点进行。目前来看,我国不同的行政区划规定了不同的司法管辖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气、河流等不以行政区域划分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和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因此,应通过修改法律或者由全国人大立法授权设立环境法院和环境法庭,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设立环境法庭,主管本辖区内环境资源案件的一审。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划分别设置环境法院,主管跨省的重大疑难生态环境案件的一审和各省环境法庭上诉的二审终审案件,对生态环境案件实行集中管辖和分散管辖相结合的制度。第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审判模式。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处理涉及多方的利益。环境资源案件处理耗时较长,往往是传统的诉讼模式中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分开审判导致的。比如著名的福建屏南化工厂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自2001年起到2005年,历经4年时间,才拿到最终判决。按照传统的诉讼模式处理一个环境案件,先审理完民事,再审行政,如果还发现涉及有关责任人的犯罪问题,最后案件处理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任何人和组织都消耗不起的。由于环境案件涉及刑事、民事、行政各方面,如果分开审理,不但耗时长,效率也较低,还容易造成判决的矛盾,这一方面不利于司法权威的树立和法律的统一适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司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建立民事、刑事、行政三审合一的审判机制来审理疑难复杂的环境案件,这有助于提高审判的专业化,提高司法效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优越的司法保障。第三,设立环境警察,完善生态环境司法保障体制。生态环境司法机制的运行需要强有力的司法人员队伍作为保障。自2013年以来,各地尝试设立环境警察。如山东、河北等省建立专职的环境警察队伍,主要从事环境违法犯罪的侦查、惩办。“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加剧,环境安全和公共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环境警察的设置成为必然。”[24]在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现有的森林公安队伍进行整合利用,通过改造整编,使其脱离原有的林业行业部门,成为隶属于公安系统的环境警察,专门从事与环境案件有关的工作。据统计,“我国目前森林公安机构近7000个,警员6万多个”。[25]如果这些警员全部纳入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将对生态环境司法保障产生重大影响,会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第四,完善生态环境司法鉴定机制。我国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起步较晚,有关的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工作机制等都在进一步探索中,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并未纳入司法体系,使得鉴定评估结果缺乏中立性和权威性。进一步完备生态环境司法鉴定机构,应加强对现有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机构的监督。在现有的司法鉴定程序基础上,制定并完善生态环境司法鉴定规则,可以确保鉴定的规范性和客观性。据统计,“作为江苏省唯一接受各级法院委托的环境司法鉴定单位——江苏省科学学会开展的鉴定,24%的当事人因未交费而取消鉴定”。[26]基于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司法鉴定的现实问题,可以考虑设立环境司法鉴定援助基金,这样就会有利于援助因经济困难而无力申请鉴定的当事人,基金的筹措可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环境公益诉讼等渠道进行。第五,在司法工作机制上,应结合国家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在全国统一设定环境保护审判庭、合议庭以及环境保护法庭的标准,明确环境保护案件的主管范围。并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行使司法解释权,指导全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审判工作,解决司法权统一行使问题,保证司法工作机制的顺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撑,离不开环境司法保障制度。通过司法惩治环境污染行为,并向全社会公开环境污染案件的处理结果可以起到警示与教育作用。总之,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提升广大社会公众保护生态环境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新时代不断完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制度、体制、机制,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司法改革以解决环境纠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二将环境权益作为司法保障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和空间,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现代环境权理论的出发点。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要义在于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将人类在美好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充足生活条件的权利确定为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虽然没有规定环境权,但已有保护环境权益之精神。环境保护法、民法总则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一方面使宪法保护环境的精神与要求得以具体化,另一方面,为环境权益的司法保护提供了可以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使得环境权益保护有了现实的司法路径。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当代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用司法手段保障环境权益,环境司法的成效是中国迈向环境法治道路的重要基石,环境司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是衡量环境司法成效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必要把环境权益作为司法保障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这些宪法条文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和人格尊严的义务,而人的尊严的宪法保障条款则为环境权益提供了宪法基础。与此同时,宪法中的环境条款也体现了对环境权益保护的要求,如《宪法》第9条第2款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26条第1款也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些规定明确了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主体地位,表明了宪法对公民环境权益的重视,体现了宪法保护环境权益的价值取向和意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统率立法、行政、司法客观价值秩序的功能,由此可见,加强环境权益的司法保护具有最高的宪法规范依据及深刻的现实意义。三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专业能力1.树立生态法治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念做先导,一切行动都会具有盲目性,生态文明建设亦是如此。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应树立生态法治理念,形成全民自觉维护良好生态的法治局面。第一,加强法治教育,树立生态法治理念。法治意识是指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并严格依法办事的重要思想前提,人们的一切法律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法律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当前我们应通过法治教育,将生态法治观念渗透人们的内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法治观念。要把法治教育作为提升公众生态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着力加强生态法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展奠定观念基础。第二,转变传统生态观念。所谓转变观念,即是转变对事物的定向或传统的思维模式。一方面,我们应当转变对物质世界和生态环境的认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态环境观,树立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生态环境资源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观。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呵护自然,真正把自然界作为人类的朋友,而不是人类的征服对象。另一方面,我们应形成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发展的理念。新环境保护法确立了“优先发展,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司法领域,也应该以优先保护环境的司法理念来审理环境案件,保持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的相互协调。在司法审判中,应从保护环境、改变观念的角度出发,作出判决时应当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此外,在环境案件审理过程中,当环境侵害有加重的危险时,应采取先予执行等措施,进行风险防范。第三,法官应树立生态环境优先的案件审理理念。司法实践中,生态环境案件的审判理念与民商事案件的审判理念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作为生态环境司法案件审理的法官们树立“维护环境权益,预防和惩治并重”的理念,定期举行环境案件的研讨会,对典型的环境案件进行分析、讨论,这是提高环境司法人员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司法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国家政策贯彻到法官审理的案件之中”,[27]现实中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环境侵权案件所依据的责任原则是由民法和环境法交叉产生的新的归责原则,传统侵权责任不能解决这类问题,这就要求在生态环境司法审判中法官要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作用,更新司法理念,充分考虑环境问题的交叉性和边缘性,探求处理生态环境案件的新方法与新思路。2.提高生态环境司法审判人员的专业能力首先,培养和任用具有环境专业知识的审判人员。要落实环境司法审判的公平正义,关键是提高环境司法审判法官的专业能力以及案件审理的专业化程度。没有专业的法官,就没有公正的环境司法审判。在环境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常常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出现,需要法官具有专业能力与素养,可以准确理解相关专业问题,准确适用法律。可以说,一个高水平的法官需要知识的渊博、逻辑的条理和缜密、阅历的丰富,并在此基础上洞悉事实,明辨是非。与此同时,“法官还要恪守法律的安定性和可预见性,要敢于突破法律的教条,法官既要有法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法学的知识,又要有法律解释、法律思维的专业技能”。[28]所以要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培养和任用具有专业知识的审判人员,建立一支公正的、信得过的司法队伍,提高司法人员的生态法律素养,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力度,强化司法强制力,提高司法的权威、效益和效率。环境司法专门机构在选拔人员的时候,应着重考虑其专业背景、审判案件的经历等方面的因素,选择专业水平较高、审判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当环境司法案件的审判人员。其次,要加强对法官、检察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司法技能的培训。司法机关应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定期对环境司法人员进行环境司法技能培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的出现常常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同的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各不相同,司法人员要学会在案件裁决中运用相关的环境法知识,从整个社会格局中寻求利益和环境公平正义的平衡。要培养司法人员学会用历史的方法看待环境案件,要把历史、现在、未来和法律全面集合起来考虑。再次,设立一个专门组织处理生态环境案件。“无救济则无权利”,“没有救济的权利不是权利”。可见,救济对于权利实现具有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组织处理生态案件,以提高生态环境执法、司法保护的质量。最后,聘请专家担任人民陪审员。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复杂性,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法院在审理专业性很强的案件的时候,可以视案情的需要,聘请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担任人民陪审员,这样可以提高环境司法审批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提高司法保障水平。四提高公众生态环境守法意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联系公众、依靠公众。《三国志》有言:“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周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谚语道:“人心齐,泰山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个人的自觉行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公众参与和支持,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首先树立生态环境守法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公民具备守法意识,就能做到不仅在行为层面能严格按照法律之规定作为或者不作为,而且在心理层面有严格按照法律之规定作为或者不作为的道德压力。首先,提升社会公众对于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的认知。守法的前提是知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29]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广大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知晓并认可,才能得以贯彻落实。提高公众的环境守法意识必须要让公众准确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这需要借助教育宣传的力量。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总体上讲,我们的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当下的法律人才培养主要以大学教育为主,能够进入大学学习且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因此,国家要重视对广大民众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与教育,尤其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普及生态环境法律知识,形成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应认识到生态文明法治宣传的重要性,深入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提升公民生态环境守法意识,使公众知晓保护生态和自然的各种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其次,丰富宣传途径,提升广大民众的生态文明法治观念。通过政策法律解读、标语张贴、宣传片展播、黑板报、公示栏、微信、微博、网络新闻等方式向广大社会公众推送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要求,尤其是要通过网络形式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WeAreSocial’和‘Hootsuite’发部(布)了2018全球数字报告,全球互联网网友数已突破40亿,这意味着全球有一半人口‘触网’。”[30]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透露:截至6月30日,我国网民的数量达到了8.02亿人,今年上半年新增了2968万人,相比去年年底增长了3.8%;手机网民的数量达到了7.88亿人,占比高达98.3%。[31]当今,网络已成为公民学习和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带来了很多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形式,逐渐形成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势力。提高公众环境守法意识,应当重视网络传播方式。要利用微博、微信等让公众快速、便捷地获得有关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信息。其将传统媒体的长处与新媒体有机结合,既兼容文字、声音、图像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便捷而强大的传播功能,从而使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和获得变得更迅速、更丰富。[32]在借助广播、电视、电影、电话等传统媒介进行生态文明的传播时,要特别注重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尽可能地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