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拉伸试验计算_第1页
钢筋拉伸试验计算_第2页
钢筋拉伸试验计算_第3页
钢筋拉伸试验计算_第4页
钢筋拉伸试验计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拉伸试验计算横截面积按下式计算:Sr2或SO

=1/4∏d2O〔式中SO

为式样横截面积〕上屈服点或下屈服点按下式计算:Q=F/SS S O(式中QS

为屈服点、FS

为屈服力)Q=F/SSU SU O(式中QSU

为上屈服点、FSU

为上屈服力)Q=F/SSL SL O(式中QSL抗拉强度按下式计算:

为下屈服点、FSL

为下屈服力)Q=F/Sb b O(式中Qb式样断后伸长率按下式计算:

为抗拉强度、Fb

为最大力)δ=〔L

-L〕/L×1001 O O(式中δL1

LO

式样原本标距)JISZ2241(2023)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具体标准时什么?3定义JISG0202中规定相关定义和以下定义适用于本标准:a)标距【gaugelength】测量伸长用的试样圆柱或棱柱局部的长度。1)原始标距【originalgaugelength(Lo)】施力前的试样标距。2)断后标距【finalgaugelength(Lu)】试样断裂后的标距。b)引伸计标距【extensometergaugelength(Le)】用引伸计测量试样伸长时所用试样的平行长度局部长度〔这个长度不同于Lo,应当比b、d或管状试样的外径大,但是要比试样平行长度局部短。这里,b:板状试样平行局部的宽度,或从管材轴向上截取的试样的平均宽度,或棒状试样的宽度。d:圆形截面试样的直径。c)伸长【elongation】试验期间任一时刻原始标距的增量。d)伸长率(%)【percentageelongation】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o)之比的百分率。剩余延长率(%)【percentagepermanentelongation】卸载后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o)之比的百分率。断后伸长率(%)【percentageelongationafterfracture(A)】断后标距的剩余伸长〔Lu-Lo〕与原始标距〔Lo〕之比的百分率。1对于比例试样,假设比例系数不为5.65,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2对于非比例试样,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原始标距,以毫米〔mm〕表示。断裂总伸长率(%)【percentagetotalelongationatfracture(At)】断裂时刻原始标距的总伸长〔弹性伸长加塑性伸长〕与原始标距(Lo)之比的百分率。最大力伸长率(%)【percentageelongationatmaximumforce】最大力时原始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Lo〕之比的百分率。应区分最大力总伸长率〔Agt〕和最大力非比例伸长率〔A。-1JISZ22415)屈服点延长率(%)【percentageyieldpointelongation】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屈服开头至均匀加工硬化开头之间引伸计标距的伸长与引伸计标距〔Le〕之比的百分率。屈服点延长率(%)会因材料的时效作用而变化。e)断面收缩率【percentagereductionofarea】断裂后试样横截面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之比的百分率。f)最大力【maximumforce(Fm)】试样在屈服阶段之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力。对于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的金属材料,为试验期间的最大力。g)应力【stress】试验期间任一时刻的力除以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o1)抗拉强度【tensilestrength(Rm)】相应最大力(Fm)的应力。2)屈服强度【yieldstress】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到达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大的应力点,应区分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2.1〕upperyieldstres〔Re】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应力。2.2〕loweryieldstres〔Re3)proofstressofnonproportionalelongatioR】非比例延长率等于规定的引伸计标距百分率时的应力。使用的符号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规定的百分率。4)proofstres,totalelongatioRt百分率时的应力。使用的符号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规定的百分率。5)permanentsetstresRr计标距百分率时对应的应力。使用的符号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规定的百分率。原理试验系用拉力拉伸试样,一般拉至断裂,测定规定的一项或几项力学性能。试样对拉伸试样的规定如下:a)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拉伸试样应符合JISZ2201的规定。b)试样的取样和制备应当按相关的日本工业标准的规定进展,在试样的取样和制备过程中应避开变形和温度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在测量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或延长强度时留意避开这些因素的影响。当试样承受剪切或冲压加工时,会存在冷作硬化对性能的影响,所以必需对试样平行局部进展精加工,以除去此影响区。c)试样要避开校直、但在必要时,也可用一些不会影响试样机械性能的方法来校直。d)通常,要用冲头在试样外表打出标记,或划细线作标记。然而,对于对划痕敏感或极硬的试样不宜这样操作,而是在试样外表涂一层漆后划线。备注:假设用引伸计测量伸长,就没有必要做标距标记。拉伸试验机拉伸试验机应当符合以下规定:a)拉伸试验所用的试验机应选取日本工业标准JISB7721中的1级或以上级别。b)试验机安装在刚性根底上,使其轴线通过夹头中心。c)试验机经大修、更换主要部件、检修后,必需按日本工业标准JISB7721规定检验后才能使用。d)一般状况下,依据使用状况,要求每隔一段时间,要对机器的准确度进展校验。7试验要求试验应当符合以下规定:7.1试验载荷试验时,由于试样是用夹头夹住来加载的,因此,所加载荷肯定要在轴线上。7.2试验速度加载速度要均匀,试验时应指明加载速率、变形速率及加载所需时间,加载速率的-2JISZ2241选择应当符合以下规定:a)对于加载速度对所测性能影响大的材料,在进展拉伸试验时,加载速度应依据该材料标准中的要求而定。在没有特别规定的状况下,加载速度按b〕和c〕的要求来选择,以对载荷及变形进展准确测量。b)在测量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时,在各自规定的强度1/2以下,可用任一较适宜的加载速度加载。但当超过规定强度1/2直到到达上屈服点、下屈服点、屈服强度,其平均应力速率,对钢来说应为3N/〔mm2S〕30N〔mm2S30N/〔mm2Sc)当不必测量上屈服点、下屈服点或屈服强度时,在测量抗拉强度、断后伸长、断面收缩率过程中,到达规定的抗拉强值1/2之前,可用任一适宜的速度加载;但当超过规定的抗拉强度1/2后,对于钢来说,试样平行局部的平均应变速率应为20%/min~50%/min,对于铝及铝合金,试样平行局部的平均应变速率应不超过50%/min。假设在测量上屈服点、下屈服点或屈服强度之后连续测量抗拉强度,后阶段的应变速率应按以前述规定。备注应变速率>50%/min~80%/min下的试验速度应当符合相应的JIS的材料标准规定。应变速率可以使用引伸计测定。7.3通常试验温度限制在10℃~35℃。如有特别要求,可将试验温度限制在23±5℃。但是,对于某些热敏材料,试验温度按相应的JIS的材料标准规定。8测定平行局部原始截面积、标距、屈服强度、延长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延长、断后伸长和截面收缩面积。a)试样平行局部原始截面积的测定应当符合以下规定:1)除管状试样外,试样平行局部原始截面积应在标距的两端和中心部位测量,然后得出平均值。但是,对于有锥度的试样,试样的原始截面积应在试样的细端部测量。对于管状试样,试样的原始截面积应在试样端部测量。2)对于圆形或管状试样,测定原始截面积时,测得的直径应当是二个相互垂直方向直径的平均值。测量管状试样横截面的厚度时,应在管端圆周上测量不少于三个值,然后取其平均值。备注:管状试样内外直径差的平均值是测量二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四个地方壁厚所得的平均值〕3)为了测定一原始横截面积,测量相应的直径、宽度及厚度时,测量精度至少到达所测尺寸的0.5%。如2mm的尺寸、至少到达0.01mm。4)对于圆形或矩形截面试样,精加工时,也要严格掌握尺寸精度,其尺寸变化〔最大值减去最小值〕不能超出表1所给出的误差范围。测量原始截面积尺寸时,可以只测一个部位,而不是按1〕中所述,测量三个部位,然后取其平均值。经精加工后的试样平行局部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表1中所规定的偏差,这时,试样原始横截面积可以用公称尺寸来计算。表1试样尺寸的允许偏差单位:mm圆形截面试样厚度不小于6mm的矩形截面试样厚度小于6mm的矩形截面试样公称直径偏差公称厚度偏差公称宽度偏差公称厚度偏差公称宽度偏差10~<120.0256~<120.0225~<400.050.6~<1.20.00212.5~<250.0212~<160.0312~<200.04≥400.101.2~<2.50.004≥250.04≥160.04≥200.05--2.5~<60.01---3JISZ2241b)测量试样标距时,要选用适宜的测量仪器,其精度至少要到达公称标距的0.4%。当使用标距标记器或引伸计时,要按上述规定对其标距进展校正。假设引伸计的标距不大于公称标距的1.0%,公称标距可以作为原始标距。c)上屈服强度及下屈服强度的计算应当通过下式计算来求得:对于上屈服强度ζSU=FSU/A0对于下屈服强度ζSL=FSL/A0U:上屈服强度N/mm;ζSL:下屈服强度〔N/mm;FSU1〕中所述的最大力〔N;FSL2〕中所述的最小力〔N;A0a〕中所述的试样原始截面积;假设不担忧引起混乱,SU 和SL 可以写成S。1)为了测定上屈服强度,需要测出试样平行局部开头屈服时的最大载荷FS〔N〔例如,在装有测力刻度盘的材料试验机上,觉察测力刻度盘上指针停顿或往回走时,此时的载荷即为FSU,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2)为了测定下屈服强度,需要测出试样平行局部开头屈服时的恒定载荷FS〔N〔例如,在装有测力刻度盘的材料试验机上,觉察测力刻度盘上指针停顿或往回走时,此时的载荷即为FSL,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d)延长强度的计算应当通过以下方法求得:1)规定非比例延长法ε=Fε/Aoε:用规定非比例延长法计算得的伸长强度值N/mm;Fε:使用引伸计绘制载荷—伸长曲线,从表示伸长的轴〔横轴〕表示规定非比例延长(ε%)的点作平行于曲线最初阶段直线局部的直线,此直线与曲线的交点即可读出〔N〔1;A0:a〕中所述的试样原始截面积〔mm;为了记录,应用引伸计记录纸记录伸长数值。应使用JISB7741规定的等级2的引伸计,或更高级别的引伸计。备注:例如,计算规定非比例延长ε=0.2%时的延长强度:ζ0.2=F0.2/Ao2)规定剩余延长法规定剩余延长强度的验证:试样施加相应于规定剩余延长强度的力,保持15秒,卸力后验证剩余延长率未超过规定的百分率〔见图1b。3)规定总延长法在规定剩余伸长ε%的力〔Fλ〕λ%的状况下,可用下述方法求得延长强度〔见图1。ε(λ)=Fλ/Ao上式中,ε(λ):用规定总延长法计算得的延长强度值〔N/mm;Fλλ%时的延长强度〔N;A:〕中所述的试样原始截面积mm;为了记录,应用引伸计记录纸记录延长数值。应使用JISB7741规定的等级2的引伸计,或更高级别的引伸计,精度可以到达测量长度±2%或±10μm。-4JISZ2241伸长伸长伸长ε%规定非比例伸长法规定剩余伸长λ%规定剩余伸长法c)规定总伸长法图1测定伸长强度的方法e)抗拉强度应当通过下式求得:B=Fmax/AoB:抗拉强度Fma:最大载荷;A0:a〕中所述的试样原始截面积〔mm;f)在测量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延长强度,抗拉强度时,载荷值读数应准确到测量值的0.5%。屈服强度,延长强度、抗拉强度值应符合JISZ8401的规定四舍五入成整数。g)屈服延长应当通过下式求得:λr=λSL-λSUr:屈服延长〔%;λSU:通过引伸计测得的载荷—应变曲线上的上屈服强度处的总延长值(%);λSL:引伸计测得的载荷—应变曲线上,屈服应力开头持续上升并超过上屈服强度处的总延长值(%)。应使用JISB7741规定的等级2或更高级别的引伸计,引伸计标距应当等于试样的标距。应按JISZ8401的规定对屈服延长进展修约,修约到小数点后位小数。h)断后伸长率应当通过下式求得:δ=〔L-Lo〕/Lo×100:断后伸长率〔%;L:试样断裂后,留神地将其接在一起,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测得标记点间距离值m;Lo:原始标距〔m。当用引伸计测量断后伸长率时,假设没有特别规定,断裂时的总的伸长可以等于上述的L值。所用引伸计的标距等于试样标距,且测量误差为标距的±0.5%。应按JISZ8401的规定对断后伸长率进展修约,修约为整数。假设标距超过100mm,应当保存到更准确的数位。备注:假设消灭如图所示的断裂,断裂的局部能很好的协作在一起,以标距二标点间的距离(包括裂口CP的长度)计算断后伸长率。-5JISZ2241裂口图2断后伸长率的测定i)按以下规定测定断面收缩率1)断面收缩率应当通过下式求得:φ=〔Ao-A〕/Ao×100:断面收缩率〔%;A:试样断裂后,留神地将其接在一起,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然后按a〕中的规定测得最小截面积Ao:按a〕中的规定测得原始截面积〔mm。2)为了测量断面收缩率,应当应用圆形截面试样。3)断面收缩率数值按JISZ8401标准,四舍五入成整数。j)为了说明试样断裂部位,必要时,用以下符号对拉伸试验结果作附录补充。A:表示断裂部位在二标距标记之间,离中心1/4标距之内。(图中的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