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轻幽一默丰果硕硕_第1页
正文2轻幽一默丰果硕硕_第2页
正文2轻幽一默丰果硕硕_第3页
正文2轻幽一默丰果硕硕_第4页
正文2轻幽一默丰果硕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轻幽一默,丰果硕硕摘要:幽默的课堂,必定生机勃勃;幽默的课堂,必定兴趣盎然;幽默的课堂,必定笑声满溢。论文从运用教学幽默原则和方法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得出结论:教师若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幽默这一法宝,必能轻幽一默,丰果硕硕,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幽默幽默原则幽默方法教学幽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新奇、巧妙、风趣的语言、表情、动作表达出的幽默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国外有调查显示,理想的教师应具备12种品格,其中排在第七位的是幽默感。而笔者在自己所教两个班级中做了个问卷调查,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希望教师具备哪些品格,结果,幽默感高居榜首!教学幽默作为一种手段,在教师愉快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从教八年,最大的感受是,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教学幽默,能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幽默的功效呢?笔者认为,坚持课堂教学幽默的原则是科学运用的准绳;熟练灵活地运用教学幽默的方法是科学运用的核心。一、牢记幽默原则,让幽默是幽默教学幽默是教师学识、智慧、灵感和思想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综合才能的体现,它可以为课堂增姿添彩。虽如此,它也不是可以乱用的,得遵循一定的原则:(一)启迪性原则幽默会引人发笑,但引人发笑不是幽默的目的,目的在于使人笑过之后得到深刻的哲理和启迪——学生可以从教师幽默的讲述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理清知识的内在逻辑,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体系;可以从幽默所产生的轻松笑声里培养高尚的品质,产生美好的愿望、善良的情感以及崇高的精神;可以从睿智的妙语中懂得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的本质,进而懂得生活的哲理,获得一种美的体验,从而达到黑格尔所说“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之中见出更高度的深刻意义”而“放出精神的火花”的境界。(二)适时性原则教学幽默要运用得恰到好处,就必须抓住关键时机,灵活具体地运用。当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不能理解时,当学生精神疲劳、注意力转移时,当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时,当师生处于一种窘迫状态时,当学生情绪紧张时……总之,只要教学工作需要,教师适时运用教学幽默,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适度性原则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幽默技巧一定要适度,切不可抛开所讲内容,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使整堂课都沉溺于幽默之中,这样既违背了运用幽默技巧的本意,又减弱了授课效果。教学中滥用幽默,学生笑声此起彼伏,课堂就会变成“娱乐场”,反而分散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心理学家曾请两位教师分别给同一批学生讲课,一位教师满堂诙谐,一位教师“亦庄亦谐”。听课后,要求学生们分别指出两位教师上课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对前者的评价是“有趣”,对后者的评价是“有水平”。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幽默的穿插不宜过多。诚如老舍先生所说:“死啃幽默总会有失去幽默的时候,到了幽默论斤卖的时候,讨厌是不可避免的。”②凡事都应有个度,幽默亦然。教师只有在准确领会教材意图、认真备课、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所讲内容,视课堂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适度运用幽默技巧,才能使其在整堂课中发挥画龙点睛之功效,否则将事与愿违,弄巧成拙。(四)愉悦性原则幽默的教学能激起学生的愉悦感,使之轻松愉快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这愉悦情绪能显著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性,从而提高其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牢记这一原则,通过幽默的语言和手段使学生产生愉悦感,让学生在舒心的氛围和笑声中发现语文殿堂的奥秘、探寻文学王国的宝藏、探索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获取新知、释放情感。(五)文雅性原则运用教学幽默不能只求笑声而不顾内容言辞的文雅。教师切不可采用恶意的人身攻击或拿学生的生理缺陷来当笑料,更不能把黄色、低级趣味的内容带进课堂。否则,课堂幽默就变味了,不但玷污了学生纯洁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影响教师的形象和师生间的关系。有老师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改成“知之为知之,不知偏装知,是猪也。”来评价学生,并自以为很幽默,实则不然。这只能是一种软性语言暴力,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损害了教师自身的形象,同时还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导致所教的学生以后说话都那么尖酸刻薄。这就背离了幽默的本真了。二、灵活运用幽默,让幽默真幽默教学幽默是语文教学的良师益友,它可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师生关系;调控课堂纪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健全学生个性。用幽默的语言教学,寓教于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发其智力,必能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鉴于此,语文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幽默,让幽默真正成其为幽默,大显神威!(一)润物无声,启示诱导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名言警句、谚语俚语等语言暗示或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事理、改正错误,这种方法叫启示诱导法,具有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特点。有一次在批改作文时,笔者发现有几个同学把作文选上的同一篇作文一字不漏地抄了下来,气就不打一处来,想马上找到他们训一顿。但转念一想,这样做未必能起到很好效果。于是便没有马上训他们,而是在上作文讲评课时讲了一个小故事: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西尼曾接见一位作曲家,这位作曲家在罗西尼面前弹起了自己谱写的曲子,罗西尼听着里面有似曾相识的地方,就把帽子脱了又戴,戴了又脱。那位作曲家看到这种情况就问他:“是不是屋里太热了?”罗西尼幽默地说“不不,我有一个习惯,就是见了熟人就脱帽。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频频脱帽。”老师在批改作文时也想频频脱帽,知道为什么吗?学生马上发出会意的笑声答:老师也碰到熟人了!而那几个抄袭作文的学生在笑声中红着脸低下了头——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笔者通过一个幽默的小故事,不但让抄袭作文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之,更让其他同学也意识到抄袭是不对的。这就比找他们指名道姓训一顿要好得多!(二)夸张牵线,比喻搭桥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夸张手法修饰语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有一次教授《迢迢牵牛星》一诗时,让班里朗诵最好的小张朗诵全诗。那美妙凄婉的声音让全班同学都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以至她读完了很久,大家还没有回过神来。笔者见此,马上点评:小张同学把满腔的感情投入了诗歌朗诵中,所以她的声音变成了酒,迷醉了全班同学,我想不止我们班同学醉倒,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已经陶醉在这美妙的诗歌声中了。同学们听了点评,都报以会意一笑,明白了朗诵诗歌要投入饱满的感情才能读好的道理。比喻是教学语言幽默化的另一大功臣。它的作用众所周知——使深奥的事物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有时比喻夸张混合使用,更显幽默神威。笔者在授课时常用这一招。比如在教授《伤仲永》这篇古文时,讲到“父亲为什么不使方仲永学习”这问题时,学生们理解出现阻碍。笔者便这样跟大家解释:这方老爸贪钱啊,把自己的儿子当成摇钱树了,估计想一夜暴富,由‘方贫民’变成‘方百万’吧!”一听这解释,同学们都笑翻了,在笑声中既明白方老爸为什么不让仲永学习的原因,更明白了文末仲永“泯然众人矣”的真正原因。一举两得。这就是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比喻的功效——能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简单,能化腐朽为神奇!(三)善用押韵,巧用谐音教学语言的幽默,很多时候得益于押韵的使用。此处的押韵是指在授课时的教学语言的某些句子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语言具有韵律美与和谐美。笔者在授课时经常会用押韵的语言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比如有不少同学经常分不清u上的两点什么时候该去掉,什么时候该留下。于是便教学生们这样记:“jqx,真淘气,遇见鱼眼就挖去;n和l,不调皮,遇见鱼眼待以礼。”通过编押韵的顺口溜帮学生快速永久记住这个知识点。学生乐学乐记,效果奇佳。巧用谐音也可以使教学语言非常幽默。字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谓之谐音。汉语丰富多彩的词汇中有许多谐音词,利用词这种同音不同义的特点,用彼义取代此义也能形成教学幽默,突显奇效。如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对三国故事一定都很熟悉,有位相声演员说三国故事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周瑜的母亲姓什么?诸葛亮的母亲又姓什么?”(生摇头)“告诉大家,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根据是什么呢?因为周瑜临死前哀叹过一句话:‘既(纪)生瑜,何生亮!’相声演员是利用谐音开了个玩笑。‘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是说既然生了周瑜,何必又生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说呢?学了《草船借箭》后,同学们就会明白了。”这么幽默精彩的导入,相信学生能一下子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课文上,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四)创设情景,行为归谬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采取有悖常理的奇怪举动,这一夸张荒谬的形式其实为一普通的常理服务,从而出奇制胜,取得幽默的效果。这便是行为归谬法。笔者曾经为某些学生写作文不用标点符号一段到尾的现象头疼。找他们说过,在课堂上也重复强调过不许这样,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后来笔者想了个办法: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选了一篇作文上气不接下气地念,由站着念到坐着念再站起来念,没停顿过。学生见状,都说:“老师,停顿一下再念吧!”而笔者一本正经地回答:“不行啊,这作文没有标点符号且一段到尾啊!”结果学生的笑声充溢了整个教室,那几位喜欢这样写作文的同学在笑声中低下了头——事实证明,他们以后都没有再出现过这样的错误了。(五)巧妙联想,借题发挥教师在教学时,就某一问题暂停其本义的顺向推进,而旁逸斜出做横向联系,巧妙联想,借此题发挥彼义也能构成别有意味的幽默效果。笔者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找了他另外一篇散文《春》与学生们一道赏析。在赏析过程中,发现和煦的春风吹得不少学生昏昏欲睡。于是灵机一动,借《春》做文章:“哎呀,不少同学跟春天商量好了,说‘春天不是读书天,春风和煦正好眠’。(学生笑)可大家要知道如果这样,那就会——现在睡觉好,以后必懊恼,他日工作不好找啊!”(学生笑翻了)一段风趣幽默的话语,顷刻把大家的睡意驱散得无影无踪,都集中精神听课了。这就是借题发挥大显幽默的奇效!(六)歪打正着,婉曲释义根据教学艺术的需要,对某些概念、问题的内涵或外延作巧妙歪曲的解释,也可以形成独特风味的幽默艺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开动脑筋想问题,总是在等着老师揭示答案然后抄笔记。为了改变这些学生不思考的坏习惯,笔者在上课时故意问一个同学:“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不思考’的意思。”学生答:“不开动脑筋想问题。”笔者故意说他错了。同学们非常疑惑,这没错啊!笔者扫视一下大家后解释:“‘不思考’就是把自己的脑子租给别人当跑马场,让人家的思维之马在自己的脑子里狂奔,结果饿死了自己的思维之马。我们班不少同学上课就喜欢这样,估计一节课下来收到的租金不少吧!”一番话让学生们满地打滚,同时也意识到应该改掉不思考的坏习惯。孙绍振教授曾著《幽默答辩50法》对幽默方法予以总结:“方法变化多端,全在曲尽其妙,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动用之妙存乎一心。若无临变制机之巧,则百法而无一用,有法而成累赘,不如无法,若有七窍玲珑之智,则无法也能生法,一法能化万法也,即所谓无法之法是为至法。”孟子则曰:“教也多术也。”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坚信,只要我们牢记教学幽默原则,不断丰富自己创造幽默的“细胞”,熟练掌握常用的教学幽默方法并灵活运用,定能轻幽一默,丰果硕硕!注释:①王德清.教学幽默的功能与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2022(7):45.②盖海萍.教学幽默的若干原则[J].河南教育,2022(7-8):49.参考文献:[1]品洁,宋乃庆.论教学幽默的本质与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