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农村留守老人为寂寞群体代言-评《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_第1页
走近农村留守老人为寂寞群体代言-评《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_第2页
走近农村留守老人为寂寞群体代言-评《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_第3页
走近农村留守老人为寂寞群体代言-评《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_第4页
走近农村留守老人为寂寞群体代言-评《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农村留守老人为寂寞群体代言评《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

一篇章结构及主要内容《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的作者之一叶敬忠教授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从事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近二十年,对留守老人面临的诸多问题具有独到见解。2006年叶敬忠教授曾致信中央反映留守人口权益保障等新农村建设问题,获得了高层关注[1]。2006年11月起,叶敬忠教授组织并开展了为期近两年的“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在广泛收集劳动力输出最为集中的五省份[2]留守老人及其他群体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研究,与贺聪志合作完成并于近期出版了《中国农村留守老人》。《中国农村留守老人》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介绍,具体包括研究背景、文献综述、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及观察法相结合的调研方式、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过程简介;第二部分为留守老人现状及外出务工子女对留守老人的影响,具体包括留守老人的人口学特征,留守原因分析,流动人口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劳动负担、代际关系、隔代监护等方面对留守老人的影响;第三部分系统分析了留守老人对上述影响的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第四部分对留守老人群体进行了多元性分析,主要分析了留守老人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况、隔代监护等七个维度的异质性;第五部分从外出务工子女、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非留守老人、民政部门及村级干部等不同视角对留守老人问题进行了审视;第六部分是专题讨论,对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与留守老人密切相关的电话问题、互助问题、宗教信仰、公共空间和文化约束等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与思考。二该书的主要特点通读全书,笔者认为该书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仅在展现留守老人异质性及多视角方面具有理论创新性,而且在改善和提高留守老人生活状况方面还具有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该书体现了多层次、多视角、多方面、定性与定量结合、系统与专题结合、重点与全面结合等六大特点。(一)多层次分析留守老人状况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多层次分析留守老人状况是该书最为突出的特征。该书在系统分析了留守老人性别年龄、婚姻居住、地区分布等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的基础上,不仅为读者展现了留守老人参加农业生产、承担家务劳动的基本状况,而且还研究了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的代际关系,以及留守老人对孙辈隔代监护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此外,农村留守老人作为一个具有弱势特征的独立群体,在无法获得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条件下,如何既能较好地完成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又能照顾好隔代子女,是留守老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正如书中所言,留守老人在应对困难时,通过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以便摆脱各种困境。以往研究发现,近半数农村老人依靠子女或其他亲属供养,女性老人依靠家庭成员的约占60%[3]。留守老人在应对经济困难方面,通过耕种土地自养、节衣缩食减少开支、借钱或记账等方法应对经济困难;在应对生活照料困难方面,留守老人通过打电话向村医、其他人求助,但由于部分留守老人不会用电话、不知道对方号码或担心欠人情而很少求助;在精神慰藉方面,聊天、向同辈群体倾诉或信仰宗教等是留守老人应对孤独寂寞的主要途径;在应对劳动负担方面,雇工、换工、调整种植结构是留守老人应对劳动负担的重要方法。此外,该书还分析了留守老人在应对隔代监护的心理压力方面采取的措施。《中国农村留守老人》在展示留守老人特征、揭示留守老人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留守老人视角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对于进一步研究留守老人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二)多视角关注留守老人问题以往研究,不论是学术论文还是专著,要么仅从研究者视角对留守老人进行研究,要么仅从留守老人或村干部视角对留守老人进行研究,很难为学界、政界提供不同视角下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及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而《中国农村留守老人》不但从留守老人本身分析了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产生的影响,而且还分别从外出务工的成年子女、未外出的成年子女、留守儿童、非留守老人、村级干部及民政部门多视角刻画了留守老人经济供养、劳动负担加重、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不足的现状。书中表明:在外出子女看来,四成以上的人认为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之间没有区别,56%的人认为留守老人精神上孤独失落、生活上缺少照料、劳动负担较重,但留守老人经济上较为宽裕,近82%的务工人员在外出时考虑了父母的养老问题,且77%外出子女为老人的养老做出了相应安排。留守妇女认为,子女外出增加了对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改善了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但加重了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生活照料受到了很大影响,留守老人会思念子女并感到孤独。在留守儿童看来,留守老人从外出子女处获得的经济支持有所增加,但经济上依然拮据,留守儿童察觉了留守老人对外出子女的思念与担忧,以及因缺少扶助和照料而身陷困境。留守儿童希望其外出的父母能够在经济上、情感上给予祖辈更多关怀。非留守老人根据对留守老人的观察和自身体验,认为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更好,但农业劳动和家务劳动负担繁重,留守老人心理压力更大、很难获得子女的生活照料,而生活照料又恰恰是留守老人最需要获得的帮助。被访村干部认为,子女外出务工给留守老人带来的好处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但那是留守老人的家事、私事,村委会不好管,没法管,无力解决。在民政部门看到的是子女外出给留守老人带来的正面效应。他们认为留守老人的经济生活有保障,但对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劳动负担和精神慰藉方面并不重视。不同角色对留守老人的关注,丰富了读者对留守老人的认识,从不同视角展现了留守老人面临的各种困难。此外,该书还纳入性别视角,留守妇女认为成年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留守老人处境两难。(三)多方面对比留守老人差异留守老人是一个差异性较大的群体,具有多元性特征。如果不对留守老人细分,很难对留守老人的各方面特征进行准确把握。该书的特点和优点就在于分别从地域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婚姻状况、居住安排、健康差异及孤寂排解方法等各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留守老人的多元性特征,有利于读者更好的认识不同留守老人亚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劳动参与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生活状况和精神慰藉状况。其中,留守老人获得精神慰藉、排解孤寂的方法尤其值得一提: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留守老人,在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的条件下,采取了“坐街”、“玩牌”、“蹲商店”、“泡茶馆”、“去集市”、“凑热闹”等消遣方式,这些消遣方式既有利于克服留守老人孤独寂寞的消极情绪,还有利于减轻留守老人对外出务工子女的思念之苦。不同性别留守老人的差异性消遣方式反映了他们就地取材、苦中作乐、应对心理问题的无奈。多方面对比分析留守老人的各项差异,不仅为读者展现了留守老人的全方位特征,还在分析留守老人排解孤寂的方法方面,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四)定性与定量结合受调查方式和资料来源的限制,以往大部分有关留守老人的研究或仅使用定量研究方法,或者仅使用定性研究方法,能够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进行有效结合的文献并不多见。《中国农村留守老人》所需资料不仅样本构成丰富,调研范围广泛,其调研方式多种多样,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每日活动图法和召开研讨会等研究方法的有效结合,为该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留守老人普遍存在孤独寂寞的心理问题,但是以往研究对该问题的产生原因尚不明确。《中国农村留守老人》认为留守老人的孤寂问题一方面归因于外出子女与留守老人的联系不够频繁,更重要的原因是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之间的体谅和关心阻碍了双方的相互关爱。访谈发现:尽管97.1%的外出子女对留守老人生活和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心,但留守老人为了不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不论在电话沟通还是在子女回家时,都不会把自己的苦恼和心事告诉子女。例如“不忍心和他们说,怕他们在外做事不安心”、“不想给儿子添麻烦”、“怕他们担心,小事说给他听他不舒服,影响他做事,可能会跑回来”、“一般不好的事情都不会说,自己有个小毛病也不会说”。有事不告诉外出子女是留守老人支持子女工作、减少子女担忧的普遍做法。与此同时,75.7%的留守老人对外出子女的安全、健康和能否挣到钱感到担忧。而外出子女为了不增加留守父母的心理负担,在与父母沟通时除了简单问候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外,不愿主动向留守父母诉说心事,比如“再苦再累一个人扛”、“告诉他们(指留守父母)他们会担心,所以自己受委屈也不说”、“与父母交流一般是报喜不报忧”、“从来不说坏消息”是外出子女的真正心声。留守老人与外出子女的相互体谅和关心,在减轻对方心理压力的同时,也阻碍了双方的相互了解与关爱。由此可见,相互体谅和关心是造成留守老人孤独的重要原因,也是本书的重要发现。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流动最为集中的农村及对来京务工者进行比照性调查,为全方位分析留守老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较大样本的问卷调查为定量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统计分析展现了留守老人各种问题及相关指标的总体特征,个案研究突出了留守老人的个体特征。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有效结合,使得该书结构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五)系统与专题结合该书既有对留守老人现状及困难的系统分析,又有专门对留守老人两难抉择、宗教信仰和社区文化约束等问题的专题讨论。该书认为虽然外出务工子女会给留守老人带来各种物质资源或替代性补偿,但很难弥补留守老人在精神需求和情感关怀方面的缺失。留守老人在面对整个家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渴望时,为了顾全家庭整体利益和子女利益,做出了支持成年子女外出的理性抉择,其个人情感需求退居无足轻重的位置。宗教信仰专题的讨论认为,部分农村留守老人在身处困境或精神迷茫时,将自己的期望、情感寄托于各种宗教,并在宗教信仰中求得安宁和宽慰。宗教消除了部分留守老人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留守老人的生活压力,弥补了家庭或社会对留守老人关爱的不足,增强了留守老人的生存信念。在社区文化约束专题中,“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降低了留守老人获得社区成员支持的可能性。传统观念认为,养老是子女的事情,留守老人的各项问题是家庭问题而非社会问题。社区成员认为外出子女对老人不孝或安排不周,但自己没有义务去帮助留守老人,比如“子女都不管,我为什么要帮你?跟我有什么关系?”对留守老人的系统分析展现了该群体的基本状况,专题讨论分析了留守老人的留守原因、压力应对方法及传统文化的约束等内容。该书不仅向研究人员传达了留守老人理性抉择的心声,而且向外出务工的成年子女传达了老年父母艰难与无奈的信息,有利于唤起外出子女抚慰留守父母心灵的意识。(六)重点与全面结合该书不但向读者全面展现了留守老人的总体特征,还通过重点案例为读者呈现出留守老人的微观本色。作者认为,尽管近70%的留守老人从子女处获得了经济支持,但有半数以上留守老人承担着隔代监护任务,出现了部分留守老人的代际经济逆向流动。此外,18%的留守老人未能从外出子女处获得任何经济帮助,甚至出现了赡养脱离,致使该类留守老人境遇凄惨。尽管如此,为了让子女摆脱贫困、让孙辈有钱读书,94.2%的老年人从整个家庭利益出发,仍然支持成年子女外出务工。书中重点案例既反映了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留守老人独自应对各种困难和压力的无助,又体现了留守老人舍己为子的伟大母爱与父爱,也暗含了少数留守老人的无助与无奈,促进了读者对研究和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该书不但有利于唤起科研人员、政府官员对留守老人的理解、敬重与支持,增加对留守老人处境的了解,而且有利于引起全社会对留守老人更加广泛的关注,还有助于改善留守老人的生存环境、改善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三总体评价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展示了不同视角的留守老人状况。从多个视角展示留守老人的生产、生活状况,从“看待”必然影响“对待”的因果关系出发,考察了不同社会角色对留守老人的理解和看法,从而有利于分析留守老人问题的成因、探析留守老人问题的解决途径。第二,拓展了留守老人的研究范围。该书不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而且从留守老人与其成年子女代际关系、隔代监护及电话使用、社区文化约束等方面,拓展了对留守老人影响的研究范围,丰富了研究内容。第三,比较了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的异同。绝大部分留守老人从外出务工子女处获得了经济支持和代偿性礼物,非留守老人对此较为羡慕;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加重、缺乏照料资源有目共睹;但非留守老人在子女较少关心、沟通的情况下,普遍缺乏精神慰藉,同样存在孤独寂寞感。由此可见,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都作为老年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既存在较大差异,在精神慰藉方面都容易感到寂寞,二者的精神需求均未得到满足。该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其理论与实际价值值得充分肯定。期待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及解决对策的宏观分析,对国外留守老人问题与应对策略也进行一些对比研究。将留守老人问题纳入国际视野,增加对留守老人问题的国际比较性研究,对于借鉴国外应对留守老人困难方面的经验、避免相关教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加强对留守老人的跟踪调查研究,从政策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对已经或即将采取的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将成为对留守老人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总之,该书是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是对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未付成本的客观反映,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