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偃师2022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可复制版】1:具有强迫行为的儿童具有哪些特征?()
多项选择题
A、智力水平较高
B、富于幻想
C、性格内向
D、遇事迟疑、拘谨、比较固执
E、自我克制过于严峻
2:遗传素养是人身心进展的()
单项选择题:
A、主导因素
B、打算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3:教育目的是()。
多项选择题
A、只在教育活动开头时发挥作用
B、教育行动的先导
C、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D、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本质需求
E、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4:提出需要层次的心理学学是()
单项选择题:
A、桑代克
B、奥苏伯尔
C、马斯洛
D、班杜拉
5:打篮球属于()。
多项选择题
A、微小型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徒手型操作技能
D、开放型操作技能
E、闭合型操作技能
6:以下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多项选择题
A、老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媒体
D、认知结构
7:一般在教学开头前进行,摸清同学的现有水平和共性差异,以便支配教学的评价称为()
单项选择题: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8: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之分。
单项选择题:
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预备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9: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编制了一些练习题,让同学做,以推断同学的把握程度,李老师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
单项选择题:
A、安置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0:中国封建社会消失过的学校教育的类型有()。
多项选择题
A、官学
B、私学
C、骑士学校
D、书院
E、社区学院
11:教育家()主见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自然人”。
单项选择题:
A、马克思
B、罗杰斯
C、杜威
D、卢梭
12:常用的直观形式有()
多项选择题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电化直观
13:2022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
单项选择题: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微米
14:所谓的准时复习,应当是指()。
单项选择题:
A、在学习结束立即复习
B、一周之后复习
C、考试前复习
D、当天复习
15:小宝活泼好动,乐观敏捷、精力旺盛,但做事常常粗枝大叶、缺乏急躁和毅力,小宝属于()气质类型。
单项选择题:
A、粘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6: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基础,()是关键。
单项选择题:
A、知、情
B、知、行
C、意、行
D、知、意
1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同学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留意准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同学供应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单项选择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18:取得教学胜利的内因是()。
单项选择题:
A、老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同学的主体作用
19:我国社区教育主要类型是()。
多项选择题
A、以学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B、以政府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C、以同学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D、以社区为中心的社区教育
E、以家庭为主体的社区教育
20:引导同学辨别英勇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
单项选择题:
A、获得
B、消退
C、分化
D、泛化
21:学校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的动身点和归宿,贯穿于学校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学校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推断题
对
错
22:“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的教育特征。
单项选择题:
A、中国
B、印度
C、希腊
D、埃及
23:老师自编测验是由老师依据详细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单项选择题: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老师和同学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24:作为初等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因而要求其具有最大的普及性。()
推断题
对
错
25:衡量老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单项选择题: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C、能否自觉地关注同学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26: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多项选择题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27: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
多项选择题
A、陈述性组织者
B、程序性组织者
C、比较性组织者
D、分析性组织者
E、综合性组织者
28: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胜利的倾向和()。
单项选择题: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开失败的倾向
C、避开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29:教学是学校教育的()。
单项选择题:
A、唯一工作
B、中心工作
C、必要工作
D、重要工作
30:概括是理解科学学问的起点。()
推断题
对
错
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孟子思想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C、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2:同学小龙放学回家途中乱穿公路,被汽车撞倒在地,导致肋骨骨折,对于小龙所受损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担当赔偿责任
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担当赔偿责任
C、学校没有过错,无需担当赔偿责任
D、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33:学校教育能不能对社会进展起作用,归根究竟要看学校教育能不能促进老师的进展。()
推断题
对
错
34:假如高水平同学在测验项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同学只能得低分,那么就说明()质量指标高。
单项选择题: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35:同学的学问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学问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学问获得、学问保持和()
单项选择题:
A、学问巩固
B、学问运用
C、学问提取
D、学问迁移
36: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单项选择题: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状况而定
37:依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胜利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胜利概率为()。
单项选择题:
A、25%
B、50%
C、75%
D、100%
38:下列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单项选择题:
A、奥地利
B、中国
C、普鲁士
D、英国
39:劳动教育有何意义?()[不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A、关心同学树立劳动观点,培育同学喜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B、劳动能启迪同学的才智,使同学的观看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得到提高
C、改善同学的生理机能,促进同学身体的生长发育
D、提高同学的劳动审美力量
40:课时是现代教学组织的基本时间单位。()
推断题
对
错
41: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是为了达到机体与环境的()。
单项选择题:
A、平衡
B、适应
C、整合
D、建构
42: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共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多项选择题
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
D、“官本位”价值取向
43:义务教育阶段同学专有的权利有()。
多项选择题
A、获得公正评价权
B、申诉权
C、免试入学权
D、就近入学权
E、不交学费权
44:“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时期的教育目的。
单项选择题: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清朝末年新学制改革之后
D、中华民国
45:下列符合桑代克学习理论的选项是()
多项选择题
A、试误
B、顿悟
C、联结
D、效果律
E、完形
46:技能是一种本能行为。()
推断题
对
错
47:“举一反三”是负迁移。()
推断题
对
错
48: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组织价值观念系统水平。()
推断题
对
错
49:培育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采纳()。
单项选择题:
A、发觉法
B、讲解法
C、示范法
D、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50:唯物辩证法告知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要联系地看问题,防止孤立的观点,要进展地看问题,不能静止地看问题。因此下列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
B、不仅要看到事物本身,而且要看到它与四周事物的联系
C、人性都是一成不变的,对犯罪分子绝不能给他改过的机会
D、共产主义肯定会取得成功
51:个体自我意识进展经受的过程是()。
单项选择题:
A、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
C、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生理自我
52:谈话法的特点是()。
单项选择题:
A、师生对话
B、老师问同学答
C、同学问老师答
D、老师起掌握作用
53:同学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学习权和()。
单项选择题: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54:老师成长与进展的最高目标是()
单项选择题:
A、特级老师
B、教学熟手
C、优秀班主任
D、专家型老师
55:放映幻灯片时,假如要从第2张幻灯片跳到第5张,应使用()。
单项选择题:
A、自定义幻灯片放映
B、从当前幻灯片开头
C、自定义动画
D、隐蔽幻灯片
56: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进展更多地体现了()。
单项选择题:
A、实践的属性
B、社会的属性
C、自然的属性
D、现实的属性
57: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进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单项选择题: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从事智力劳动
C、从事体力劳动
D、接受教育
58:布鲁巴奇等人提出的关于反思的方法包括()。
多项选择题
A、反思日记
B、具体描述
C、沟通争论
D、行动讨论
E、教学反思
59:一份教案的核心是规划板书内容。()
推断题
对
错
60:北京南丁格尔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告知员工:“不要光看到钱,那只是一种有形的东西。企业形象的扩大、信誉的提高,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宝。”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单项选择题:
A、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B、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唯一打算因素
C、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就肯定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D、盈利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
查看答案
1:答案A,B,C,D,E
解析略。
2:答案C
解析遗传素养供应了人身心进展的物质前提。
3:答案B,C,E
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行动的先导,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是我们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4:答案C
解析:
5:答案B,D
解析略。
6:答案A,B,C
解析认知结构属于影响迁移的主观因素。
7:答案A
解析: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D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同学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10:答案A,B,D
解析官学、私学和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类型。
11:答案D
解析在教育上,卢梭主见教育目的在于培育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见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进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阔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12:答案A,B,C
解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本解析由张恩凯供应)
13:答案D
解析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即PM2.5)的颗粒物。PM2.5表示每平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峻。
14:答案A
解析学习20分钟之后,遗忘达42%,所以应当在学习结束立即复习。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B
解析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17:答案C
解析略
18:答案D
解析取得教学胜利的内因是同学发挥主体作用。
19:答案A,B
解析:
20:答案C
解析刺激分化指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21:答案正确
解析略。
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埃及教育。
23:答案C
解析自编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24:答案正确
解析:
25:答案C
解析关注同学阶段是老师成长的第三阶段,而能否自觉地关注同学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26:答案A,C,D,E
解析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进展的阶段性。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共性差异,是指“个人在熟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进展速度的快慢和进展水平的凹凸”。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殊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同学与同学之
27:答案A,C
解析先行组织者可分为两类: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28:答案B
解析:
29:答案B
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而非唯一工作。
30:答案错误
解析直观是同学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理解学问的起点。
31:答案D
解析:
32:答案C
解析《同学损害事故处理方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同学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担当事故责任。
33:答案错误
解析:
34:答案D
解析依据区分度的定义可知。
35:答案C
解析学问学习主要是同学对学问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学问获得、学问保持和学问提取三个阶段。
36:答案C
解析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都对人的进展有很大影响,不能厚此薄彼,应当共同进展。
37:答案B
解析力求胜利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开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
38:答案C
解析普鲁士于l754年颁发义务教育法,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其次是奥地利。
39:答案A,B,C,D
解析:
40:答案正确
解析:
41:答案A
解析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假如失去平衡,就需要转变行为以重建平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进展。
42:答案A
解析社会本位论者主见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进展必需听从社会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育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连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进展依靠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这种观点1、打破了人生来就自然 地具有真善美品质的神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企业实验项目合作的成功要素及案例
- 科技教育行业岗位回顾与教育科技趋势预测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开发合同样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合同3篇
- 2025年苏人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个人担保合同履行监管与责任追究2篇
- 2025产品授权销售总代理合同书
- 2025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分包合同
- 2025农业借款合同范本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合成生物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中医门诊病历
- 广西华银铝业财务分析报告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电捕焦油器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 大学生劳动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继电保护原理应用及配置课件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书分享PPT
- 盖洛普Q12解读和实施完整版
- 2023年Web前端技术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