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国际经验借鉴_第1页
科技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国际经验借鉴_第2页
科技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国际经验借鉴_第3页
科技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国际经验借鉴_第4页
科技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国际经验借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国际经验借鉴(2014~)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创新创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产业之间的创新活动,为国家和城市的创新转型带来了新活力与新资源。在此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y)蓬勃兴起,这是一种“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百余家创意园区蓬勃兴起,成为推动整座城市功能转型与业态创新的重要抓手,同时也反映了科技创新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从广义上讲,创新与创意同源。如果按照创新链发生的先后次序,把创新过程区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区域创新等不同类型,那么,创意的发生则更接近于创新链的源头,是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等领域,将一个潜在的机会通过智慧转变为广泛应用和深入实践的过程,几乎任何一个创新的发生,在源头上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创意的萌生。但从狭义上看,创新与创意所对应的主体又不尽相同。人们习惯上将创意与文化连接在一起,描述创新发生的软环境;而将创新与科技连接在一起,描述创新发生的硬环境。[2]如果缺少了科技创新,创意或许也只能止步于一个想法,而无法转化为具体实践走向市场。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与助力。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作用,是深入贯彻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在必行科技因素不断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使越来越多的新产业,如动漫网游、网络视听、时尚创意、智慧医疗、智能设计等,既能集中反映文化创意,也代表着科技发展的前沿。借助于文化资源,科技进步为新兴业态的诞生与成长提供持久动力。反过来,缺少了文化内涵的科技创新,就如同一副失去了灵魂的躯壳,也就缺少了生命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人类历史上任何一项智慧成果,或者说文化创意产品,都是文化与科技的完美组合,无一例外地诠释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比如,享誉全球的苹果产品,既是现代通信技术、材料技术、电子技术等科技创新的结晶,同时也代表着21世纪独特的品牌文化,崇尚个性化、时尚化和体验化。可见,只有将文化的“无形”特性融入科技产品的“有形”之中,才能激发文化与科技价值叠加的双重效应,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二)科技创新全方位贯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始末科技通过多层次渗透和全方位介入,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能提高创意者的科技素养,形成思维拓展的科技环境,而且还能为创意产品的产业化提供相关技术支撑和市场支撑。[3]科技创新遍历和贯穿文化创意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个阶段。1.提出创意阶段在提出创意阶段,一项创意的提出是创意者大脑思维活动的结果,它受到所处时代的观念意识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激发与限制。创意不可能凭空产生,而是取决于当时环境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如IMAX3D电影、奇幻的网游、精美的动漫等诸多创意的产生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创意者自身所具备的科学素养。科技进步使人们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创意空间日益广阔。2.设计创意阶段在设计创意阶段,科技对文化产生直接作用,为文化创意提供产业应用领域的核心技术支撑,包括各类共性技术平台等。例如,在动漫及网游等软件开发中需要的数据传输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和仿真技术等;工业设计领域中经常用到的CAD、CAM等应用开发软件。只有借助于科技,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展翅腾飞,更好地为生活和生产服务。3.实现创意阶段实现创意阶段,需要完成从虚拟创意设计到真实产品制造的跨越,涉及文化创意产业对特定生产工艺及工序的应用,使产品具备新的维度与特征。创意设计须借由一定的科技基础方能实现,例如,创意广告制作就需要使用数字技术、光电技术和影像技术等;现代工艺品、建筑物的制造也涉及电子信息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4.消费创意阶段消费创意阶段,科技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科技的应用将改变产品的受众以及消费者对创意的理解。例如,人们在欣赏聆听悦耳的歌曲时,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音乐的支持载体,如从十几年前的唱片、卡带,到之后的Walkman、Diskman,再到现如今的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而且也使音乐的创作更加平民化、自由化和普及化,科技进步取消了特定人群(音乐工作者)的文化特权,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加入音乐生产的队伍之中,音乐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社会关系网络的转型,而这主要取决于时代科技的改变。(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群体的地理集聚与互动以及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和发展环境。创意企业只有充分运用区域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化的创新文化氛围,不断整合从研发到售后的服务资源,设计的创意产品才能更加贴近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4]为此,文化科技园区是文化创意企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网络组织的生产运行模式[5]与知识外溢价值创造模式。[6]用迈克·波特(1998)对企业集群[7]的定义来理解,就是“企业之间地理意义上的集聚与相互关联,具备以文化和创新为基础的高度专业化、网络化组织模式,以及信息流动性强和风险转移等特征”。文化科技园区以健全的法律制度框架、完善的金融信贷机制、灵活的创业投资基金、互惠的社会网络关系、轻松的创意创新氛围,以及对创意、知识和艺术价值的尊重与保护,在保持与城市风格相一致的舒适配套环境中,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吸引人才、提供资金和高效的组织管理协调机制等。美国的“硅谷”和英国的伦敦艺术工作室都是典型的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区。一些国内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杭州等,也紧密依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相继将文化创意产业确立为发展重点,并效仿“硅谷指数”,[8]推出“中关村指数”和“张江指数”,用以衡量创新的投入与产出效果。文化科技园区的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配套相对完善的科技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是加速文化科技融合、实现文创产业腾飞的有效途径。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作为国内最先一批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在产值增长、行业分类、企业集聚、园区分布、资源条件和政策规划等方面可圈可点。(一)产值增长迅速但劳动生产率不高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到2012年,产业增加值已达到2269.76亿元,同比增长10.8%(按可比价格计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2%,占全市GDP的11.29%(见图1),并拥有129.16万名从业人员。[9]从产值规模看,现位居全国城市第一,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GDP占比将超过12%,增加值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图12004~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情况然而在人均层面,尽管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量增长态势迅猛,但行业劳动生产率不高,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只有17.57万元,不仅低于同期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19.49万元),也低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17.75万元),[10]这或许表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含量还不高,科技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还不全面。(二)产业结构呈现两极发展固化态势在“十二五”期间,上海确立了媒体业、艺术业、工业设计业、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业、网络信息业、软件业、咨询服务业、广告会展业、休闲娱乐业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并在《上海市“设计之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突出与科技创新相关联的“大设计”产业,即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和多媒体艺术设计。从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构成来看,咨询服务业、广告及会展服务业、艺术业、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休闲娱乐服务业、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等七类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均超过了10%。其中,前三大类产业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9.7%、16.0%和15.4%。而媒体业的增幅出现下降(见表1)。表1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分行业总产出、增加值及其结构情况此外,从十大重点领域总产出的结构占比来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建筑设计(16.1%)、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14.8%)和广告及会展服务业(11.5%),后三位的依次是媒体业(5.6%)、网络信息业(2.8%)和艺术业(2.6%);从增加值的结构占比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17.4%)、建筑设计(13.3%)和咨询服务业(11.3%),后四位的依次是媒体业(6.3%)、时尚创意业(6.3%)、网络信息业(4.2%)和艺术业(3.0%)。比较发现,总产出与增加值的行业排名具有一致性,尽管有细微差别,但大体而言,总产出占比排名靠前的行业,其增加值占比排名也相对靠前,反之亦然。这表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具有固化趋势,除建筑设计和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占比较高外,科技因素对工业设计、时尚创意设计等行业的驱动作用相对较为有限。(三)产业空间布局阻隔产业升级路径截至2013年底,上海经授牌的文化产业园区共有52家(见表2),分布在上海的每个区县,此外,上海还有87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含15家示范集聚区),由此形成了“一轴(延安路城市发展轴)、两河(黄浦江和苏州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多圈(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表2上海(52家)文化产业园区及文化设施区县分布续表续表上海在全国开创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目前,上海大约有2/3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区是按照土地性质、产权关系、建筑结构“三个不变”的操作办法,通过对老厂房、老大楼、老仓库进行改造,使之满足文化创意工作场所的需要。然而,如此一来也引发了一个新问题,即不可避免地人为阻隔了传统产业的升级路径。具体而言,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破旧立新”中成长起来的,如果是顺势利用产业更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厂房、大楼、仓库,固然能够“变废为宝”,但如果是以“运动”方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难免对由市场分工长期形成的产业布局造成冲击与干扰,阻隔产业演进的自然趋势,并且导致建成之后的文化产业园区因缺乏内容产业,而互相简单抄袭模仿,诱发“拷贝走样”现象频频发生。比如,杨浦区的纺织业曾一度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上海在“腾笼换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产业内容即纺织业的升级改造上,而是过多地关注了产业转移后留下的空间遗产,使材料科学的技术进步(如纳米技术等)失去了可以作用的对象,也使上海的城市创新转型减少了一个重要的“抓手”。其实,只要比较一下上海的工业园区、服务业园区[11]同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就能发现,除了张江、陆家嘴软件园、八号桥等少数园区外,大部分的工业园区和服务业园区不是文化产业园或创意产业集聚区,一些因城市化扩张而改变园区功能的文化产业园也面临着用地性质难以更改、产业升级困难与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困境,这深刻地反映出上海相当比例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并不是在原有工业园区和服务业园区基础上的升级转型,而是政府力量推动的结果,园区内创新型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态势未能形成,同时,部门间的利益嫌隙又制约着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四)产业园区生态过度依赖土地租金目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过度依赖土地要素。一方面,资本通过土地开发获取租金利润,政府通过引入项目获得税收;另一方面,在相对低风险、稳收益的“租金模式”中,园区经营也陷入惰性与僵化。[12]根据对沪上98家挂牌的文化创意园区的面上数据[13]分析,一是在区位分布上,近八成的园区分布在租金相对较高的中心城区(包括黄浦等九个区);二是从土地性质及用途来看,大部分园区为国有划拨工业用地,占79%,国有出让的占17%;三是从盈利模式与品牌化运作看,几乎所有的园区都依靠租金收入,个别园区通过提供增值服务、股份置换等方式获取盈利;四是从租金差异水平看,中心城区和郊县的园区租金单价可相差5~6倍。(五)产业规划资源分配行政力量主导2008年以来,在市政府和各委办局层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涉及发展规划修订、空间布局优化、知识产权保护、财政资助与分类指导等(见表3),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工业设计振兴、提升技术服务创新能力、推进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等开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其中,从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产业政策角度看,2010年7月,市金融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等部门共同研究出台了《上海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多方面推动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产业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加强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企业健康发展。更进一步的,2012年,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委联合编制《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以下简称《上海行动计划》),拟从关键技术、示范工程、基地建设和支撑要素等四个方面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表3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目录续表产业政策与资源分布的集中,对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扶持和推动作用。然而,也可能形成“自上而下”的制度惯性,导致文创资源大多集中在行政部门,从而滋生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对现行政策效果的跟踪评估尚不多见;二是相对重视对创意项目(活动)和创新园区的资助,而轻视对创意企业和脑力劳动者的激励;三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凭借各种“关系”获取政府资源的通道与寻租空间。三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与中国政府在产业规划层面着力主张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有所不同,从美国、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导向看——实际上,硅谷完全可以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尽管它作为世界半导体产业中心的声誉足以超越了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并没有在“TheIndexofSiliconValley”、“CreativeIndustriesEconomicEstimates”或《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年报》等相关研究报告中,过度地渲染和着墨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对这些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而言,通过科技创新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一)美国硅谷:开放式创新美国硅谷以世界半导体产业中心、开放网络、工作流动性、创业公司、专业化与劳动分工等享誉全球。硅谷联合投资公司于2014年公布的最新版“硅谷指数”(SiliconValleyIndexes)充分展示了硅谷的开放式创新特征。一是在约4802平方千米范围内,硅谷创造了142.3万就业岗位,人均年度收入10.7万美元。二是硅谷从业人员的教育年限显著高于加州和美国的平均水平,本科及以上学位获得者占比高达46%,这一比例在加州和美国分别为31%和29%;而且硅谷的非美国出生的居住者的比例(36%)也明显高于加州(27%)和全美(13%)的平均水平。三是硅谷大约有51%的人口使用的日常语言不是美语,同样也高于加州(44%)和全美(21%)平均水平。图2美国硅谷文化创意产业就业结构占比变化高智力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更加开放的创新氛围为推动硅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在硅谷产业结构中的就业占比,从1996第二季度的20%增加到2006年第二季度的24%[14](见图2)。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硅谷发展相对较快,并具有一定区域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从分行业就业增长的角度看,到2013年第二季度,硅谷的就业增长率在过去的一年中实现了3.4%的增长率,为近十年来的最高增幅。其中,创新和信息产品与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规模自2007年以来基本保持在30万~35万人,呈稳定增长态势,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与影响不大,2012年第二季度至2013年第二季度的增幅达到2.1%(见表4)。表4硅谷分行业就业增长情况(二)英国伦敦:创意企业集群英国伦敦可谓是“创意产业”的发源地,整座城市的文化气息孕育在300多个世界级的博物馆和艺术画廊之中,无处不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情节,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化下,伦敦的历史元素再次迸发出艺术生活的现代气息与青春活力。从伦敦创意产业发展的艺术载体看,“工作室”的角色无可取代,它们为有需要的艺术家有偿提供工作或练习的场所及空间。正如Scott的“创意场域”理论所指出的,“创意场域是生产和工作集聚结构中文化、惯例和制度的一种表达,主要由基础设施和地方大学、研究机构、设计中心等社会间接资本组成”,[15]是由知识和技术所驱动的各种创意活动空间,并进行高密集的互动与交流。在英国,有大量类似从“工作室”机制演化而来的产业集群,集群内部因空间位置毗邻,企业与企业之间依托产业链、人际关系等经济网络和社会网络传递知识、信息以及一切可能与创意有关的元素,进而互相依赖产生协同作用,例如,伦敦的SOHO(电影/媒体和音乐的后期制作)和伦敦的东岸(艺术设计)。统计数据表明,伦敦的电视产业聚集于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和汉默·斯密(Hammersmith),大多数围绕在BBC周围,雇员人数占英国的55%;电影产业与音乐出版产业的雇员人数分别占英国的70%以上与75%。[16]实际上,这些集群和伦敦其他创意产业集群(广告、出版、服装和时尚)是相互依赖的。《创意产业:伦敦的核心业务》(GLAEconomics,2002)报告指出,尽管存在多样性,但这些创意产业都在以一种非常相似的方法运作:具有很高的产出和雇佣增长率,都倾向于在伦敦集群,并且这些产业依靠一种特殊类型的人力要素——创意和脑力劳动——的强大供给。2014年1月“CreativeIndustriesEconomicEstimates”的数据表明,英国创意产业产值从2008年的约618亿英镑增加到2012年的714亿英镑,占GDP的比重也相应地从4.71%增加到5.16%(见表5),除2009年外,基本保持增长态势。2012年英国创意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达到4.24万英镑,[17]相当于同期上海的2.4倍。[18](三)中国台湾:科技人才延揽中国台湾地区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佼佼者,它在融入东方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将旅游、媒体、文教及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经过“挑战2008”和“创意台湾”两轮产业规划,台湾社会展现出自由、开放、包容、多元、活泼的社会氛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文化创意企业与艺术家纷至沓来,试图在台湾获取创作的灵感。与此同时,台湾亦相继出台一系列人才培养和延揽政策,不失时机地迎合创意人才的长期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鼓励高等院校开设文化类课程或进行创意开发和创作实验,协助大专院校充实人才及设备,促进产学合作研究及培训计划,构建文创人才培育和产学合作基地;二是实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国际进修交流与延揽来台计划作业要点》,通过“种子人才”等培育计划,促进文创人才的全球延揽、进修与交流。表5英国创意产业分行业增长及其结构变化情况据统计,2012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营业额达7574.4亿元新台币,占台湾地区GDP的5.39%,并拥有一支17.28万人的创意人才队伍。从台湾文创产业内部结构看,占比较高的领域,2008~2012年的复合增长率(CAGR)未必高,如工艺产业(15.69%)、广播电视产业(19.41%)、出版产业(17.10%)和广告产业(21.51%),复合增长率均在5%以下;而占比较低的领域,2008~2012年的复合增长率也未必低,如文化资产应用及展演设施产业(0.15%)、设计品牌时尚产业(0.05%)、电影产业(3.07%),复合增长率均超过10%(见表6),反映出产业发展相对均衡,这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内部结构的两极固化有所不同。表62008~2012年中国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及其构成的营业额增长情况来自《全球设计观察》(GlobalDesignWatch2010)的报告显示,2010年,台湾的全球创意竞争力排名是第13,不仅比2007年的排名第18上升了5位,而且在亚洲地区的排名仅次于日本(第2位)与新加坡(第11位),高于中国香港(第20位)和中国大陆(第36位)。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台湾工艺产业近年来与设计、时尚、科技等领域展开了跨界结合,显现其发展的多元可能性,尤其是在利用本地材质及使用具有生态友善特性的工艺上,体现了高度的环保意识和节能理念。比如,2009年,国际性红点(RedDot)设计大赛概念组家具类大奖的获得者,就是台湾大同大学工业设计学系的一名毕业生,她的获奖作品是一把“会呼吸的椅子”,创意成分在于当人坐下时,椅子就会按照人体的轮廓“转型”成为单人沙发,科技含量在于椅子的材质采用的是热可塑高密度泡棉,在专业的结构空间计算下,椅子会根据坐者的体重、坐姿而“自动调整”。(四)若干启示与对策建议通过国际经验比较,结合上海未来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趋势,提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五点启示与对策建议。1.全面构建开放式的创意空间开放创意空间不仅体现在创新模式上,比如,在企业边界进行研发活动或利用企业网络进行知识、信息、资金和人员的传递,在企业、大学、政府机构甚至是在非营利性开源社区中实现文化与技术的融合,还应该形成开放的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经济、科技、文化、知识产权等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规划。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与统筹部署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多头管理、多条政策”的局面大为改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文化产业园区和创意产业园区企业资金盘口划拨不一,市委宣传部分管文化产业和市经信委分管创意产业的制度安排仍有待整合,跨部门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大力发展中小创意企业集群针对上海文创产业资源分布行政主导的特点,需要适度引入“自下而上”的创意企业集群机制。国际经验表明,在一些创意园区中,企业的进驻和退出完全是市场自发选择的结果,创意管理决策者、创意生产者、创意消费者之间之所以能够形成整体合力和良性互动,与政府对中小创意企业的扶持不无联系。与过度依赖土地租金“杀鸡取卵”般地推动文创产业不同,对中小创意企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倾斜,[19]有助于走出目前建立在“政企”关系基础上的园区授牌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