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司法专门化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不足与完善,环境法论文_第1页
环境司法专门化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不足与完善,环境法论文_第2页
环境司法专门化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不足与完善,环境法论文_第3页
环境司法专门化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不足与完善,环境法论文_第4页
环境司法专门化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不足与完善,环境法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司法专门化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不足与完善,环境法论文环境司法专门化是指由于环境案件的特殊性,专门设立环保法庭,专门审理环境涉法案件。环境司法专门化的主要目的应是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但中国固然有环境司法专门化,但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却非常稀缺。一、中国环境司法专门化与环境公益诉讼现在状况据不完全统计,自1998年以来,中国每年的环境污染纠纷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05年后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这些纠纷大多数都损害环境公益。面对如此诸多的环境污染纠纷,司法作为解决纠纷的最终武器,理应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中国受制于传统的起诉资格理论,多数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并没有得到法院的受理。环境司法专门化有助于解决环境诉讼案件司法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加的环境案件,以及在环境案件审理中出现的一些法官不专业、环境案件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环境案件举证难等问题的出现,促使中国一些地方率先开场设立环保法庭,环境司法专门化正式启动。2008年,无锡出台(关于办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试行规定〕规定:本规定所指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了遏制损害环境公益的违法行为,保卫环境公共利益,根据职能分工,通过办理支持起诉、催促起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等方式所施行的诉讼活动。2018年,云南省高院通过(全省法院环境保卫审讯建设及环境保卫案件审理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检察院及在中国境内经依法设立登记的、以保卫环境为目的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可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公民个人能够向有关部门举证反映,通过有关部门和组织来提起公益诉讼。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环境保卫行政部门代表国家提起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案件。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环境资源审讯庭。二、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与环境司法专门化存在的问题和分析〔一〕问题1.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偏少。如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卫审讯庭于2008年底挂牌,但到当前为止,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基本是零受案率。辽宁省作为较早成立环保法庭的省份,原有一批环保审讯机构,成立十五年却没审理过一起环保公益案件,环保法庭锐减且功能只能退化为协助执法。2.功能错位。按国际司法惯例,环保法庭的主要职能是应对环境公益诉讼,辅以配合环保行政执法,但如今环保法庭保卫环境公益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比方,辽宁环保法庭本有受理环境公益诉讼的职能,在实践探寻求索中却出现职能转舵,即审理环保公益案件的功能缺失,配合环保部门执法成为唯一的职责。3.诉讼原告大多是行政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诉讼经过中,检察机关作为原告的身份极易异化为监督者身份。原被告地位不平等和原告身份的异化,容易引发裁判的不公正,影响到法院的中立立场。环境行政机关是施行环境保卫监督管理工作的法定机关,对本应通过行政执法权处理的违法行为主张民事诉讼请求,背离了环境行政机关履行环境保卫的职责,身兼执法者与起诉者双重身份,会产生行政权利和民事诉权的混谣雷同,导致行政权利的弱化。〔二〕分析1.环境案件的特点决定。环境污染纠纷大多牵涉环境公益,环境污染纠纷的构成原因非常复杂,环境污染具有缓发性、累积性、复合性、潜伏性等特点,环境污染举证难,十分是环境公益纠纷中,很多污染行为还没有损害到详细的个人身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但已经损害了环境,这使得获取损害环境公益的证据难上加难。2.环境公益诉讼司法根据缺乏。环境立法长期以来对于环境司法的制度支持不够,最高人民法院迄今为止已经公布了3400个司法解释,华而不实与环境案件审讯有关的司法解释并不多,且主要针对环境刑事案件,而环境公益诉讼大多数是民事或行政案件。3.环境信息公开缺乏。作为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企业日常超标、违规、事故记录的公示仍然是环境信息公开的一个薄弱环节。4.环境管理体制和司法体制问题。中国当前的环境监管实行多部门负责制,容易导致冲突,造成环保执法难;同时,地方环保部门和法院在人事、经费等方面受地方制约,上级环保部门只能对下级环保部门实行业务指导。5.环保团体发育缺乏。中国的环境团体发展很有限,在设立条件、专业化、经费来源、组织构成等方面都不能知足环境公益诉讼的要求。三、完善中国环境司法专门化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若干建议〔一〕扩大环境公益诉讼主体范围根据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环境保卫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中国当前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仅限于检察院、特定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华而不实社会组织要求必须是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民政部门登记;且必须专门从事环境保卫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这种制度设计阻碍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公众既是环境公益的权利主体,也是环境保卫最直接的监督者。应该扩大公众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十分是赋权给公民。〔二〕应设立环境公益诉讼支持起诉基金为支持多元化的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十分是公民个人主体和资金有限的环境团体,中国有些环保法庭已经设立环境公益诉讼支持起诉基金。如昆明设立的环境公益诉讼救济专项资金,资金来源由财政拨款、法院判决无特定受益人的环境损害赔偿金、损害环境案件中的刑事被告人自愿捐赠款项等构成。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付环境公益诉讼所需的调查取证、评估鉴定等诉讼费用,对因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侵权人给环境造成的损害进行修复,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环境侵权案件的受害人进行救助。〔三〕加强与环保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司法监督环保法庭可就怎样提高环境执法规范性、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及时而中肯地向和环保部门提出建设性建议,进而有效地减少行政不作为或者错误作为现象的发生,促使环保部门加强迫度建设,加强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同时,环保法庭要加强本身建设。比方,在环境法庭中还应当有技术方面的专家委员,包括但不限于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环境保卫、环境评估、土地评估、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专业知识、经历体验或适当资格的人员。〔四〕环保司法有必要引入行政强迫和处理惩罚措施根据中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环境刑事案件中的经济处理惩罚,能够通过单处或者附加罚金刑的形式进行,但没有授予司法裁判对当事人处以罚款的权利,更没有赋予行政管理〔如诚信评价、资格限制、引咎辞职等〕,在司法裁判中有必要引入必要的行政强迫和处理惩罚措施建议。比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胜诉后,能够建议对被告适用罚款、降低诚信等级、给予资格惩戒、建议引咎辞职制裁措施。加强司法建议,不是对行政权的侵犯,不是挑战行政权威,而是改良行政执法、提升法治水平的外在气力。〔五〕提高环保法庭级别和专属管辖环境公益损害多数是跨地区的环境污染、毁坏等环保案件,牵涉公安、检察甚至环保、林业、城乡建设等职能部门的管辖等问题,环保庭受理、审讯案件的难度很大,司法成本较高。同时,当前中国环境法庭的设立大多集中在基层法院,固然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7月设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讯庭,但当前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设立环境法庭的情况还很少。针对环保法庭多数为基层环保法庭的现在状况,可考虑提高环保法庭的设立级别,并设立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环保法院。〔六〕环境公益诉讼可实行单位犯罪双罚制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除罚金、没收财产等附加刑以外的其他刑罚的情形,如判决种树、判决恢复植被、判决恢复和到达一定标准的生态条件等。另外,对一些主观恶意不深,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环境犯罪案件采取非刑罚手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理惩罚或者行政处分。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还可借鉴刑法中关于单位犯罪的双罚制度,在对行业单位处理惩罚的同时,应考虑主要领导的处理惩罚。这些判决方式弥补了传统刑法关于环境犯罪所造成危害难以弥补的缺陷,对环境和生态的恢复大有裨益。〔七〕紧急情况,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人可申请禁令在紧急情况下,不及时制止被告的行为会严重危害环境时,公益诉讼人可申请禁止令,禁止被告的相关行为。禁止令由人民法院作出,由公安机关协助执行。环境污染和毁坏具有不可逆性,事后的弥补往往耗资宏大甚至不可拯救,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不仅在于停止正在进行的环境污染和毁坏行为,还在于恢复、治理已经被污染和毁坏的环境。基于预防原则,在环境公益诉讼经过中,在被告的行为可能严重危及环境安全,可能造成环境难以恢复时,法院能够通过发布禁止令的方式停止正在进行的环境污染行为。以下为参考文献:[1]徐详民,胡中华,梅宏,等.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