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_第1页
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_第2页
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_第3页
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_第4页
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开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一.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历史背景和开展阶段

1.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历史背景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始于80年代初,在此之前的设计教育体系,主要是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从1902年起,在南京创办的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学院就开设了图画手工科,进行有关绘画、透视和手工及材料工艺的课程。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一批学子到西方接受工艺设计教育,学习包括染织、陶瓷、图案等专业课程并回国执教。他们将30年代西方的设计思想和法国、日本的工艺设计教育体系带回中国,成为以后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开展的根底。

1956年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以工艺美术和设计为主的学院,所设立的专业主要包括染织艺术、陶瓷艺术和建筑装饰等几个方面,当时情况下,设计教育以传统的美术教育为主,工艺美术教育为辅。50年代以后,在中国其他地辨别别成立了一些综合性的美术和艺术院校、专科学校,形成了包括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和职业中专在内的设计教育体系。

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处于传统的方案经济体制下,设计所面临的对象大多是政府的大型建筑项目的外饰和室内装修、以及配合政治宣传的展示活动,为企业效劳只是围绕轻工业的少数产品,设计被认为是装饰美术的代名词,人们普遍将设计等同于工艺美术。在将近10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的教育体系被中断,设计教育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和开展,政府曾经提出了日用品工艺化、工艺品日用化的口号,但这一口号只是把设计看作为一种对生活的装饰和美化的典型认识,对当时还不足竞争的方案经济市场,这一口号对企业和社会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实际作用。

1974年,在政府要求下,一批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者和汽车制造界的项目师们被组合起来,共同针对汽车的外观造型设计进行国有汽车产品的开发,根据当时国际工业设计开展的情况,他们提出了工业美术的概念。1977年,当漫长而黑暗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恢复高等教育体制,工业美术系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在当时的工业美术系中设有两个专业,即室内设计和轻工产品造型设计。1984年该系别离为工业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两个系,使工业设计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独立成为一个系。与此同时,湖南大学也正式成立了工业设计系,成为工科院校中第一个设立该系的院校。从此,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开始了它的开展历程。

2.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开展阶段

1〕创建与启蒙期

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创建与遍及阶段,80年代初,包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湖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无锡轻工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纷纷成立了工业设计系,并邀请了吉冈道隆等日本设计教育家来华讲课,在国内开始了工业设计传播的历程。1982年,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王受之教授开始宣讲西方工业设计史,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在这一时期,少数高校教师被国家派送到德国、北欧和日本等国家学习工业设计,一局部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始在各个高校任教,将西方工业设计的根底教育办法和设计思想引入国内,在国内几乎空白的工业设计教育土地上开始播种和耕耘。在这个时期中,处于中国北方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地处南方的广州美术学院,成为对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最有影响的两个院校。而广州美术学院处于经济开放的广东地区,最先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和竞争对设计的需要。处于北方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那么通过引入德国现代设计教育思想和设计根底课程的改变而引起了国内院校的震动。在这个时期中,以院校为主的设计教育者向社会各界举办了大量的工业设计讲座,并通过中央电视台进行宣传,在遍及工业设计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87年阿瑟.普洛斯等国际设计界的驰名教授来华讲学,说明国际设计教育界与中国设计教育界开始了更多的交流。

80年代也是中国国有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和过渡时期,大局部国有企业经历了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严酷竞争,通过地方政府的重复投资和爱护主义下求得生存开展,到逐步走向接受和认可市场经济的作用,开始对工业设计有所关注。整个社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进入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政府部门和教育管理机构仍然把设计看作是对生活用品的装饰和美化,甚至一些研究工艺美术的学者也将工业设计看作为现代工艺美术,不愿意成认工业设计的独特性质和作用。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从其申办成立的1980年开始,就因为在专业范围上波及到轻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问题,而被国家指定由轻工业部对该协会进行管辖。从而使中国工业设计被历史性的限制在轻工业产品的范围和概念上。但实际上,由于工业设计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性质,使得中国工业设计的开展在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中得到波及。

2〕遍及期

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可以说是中国工业设计的遍及阶段,许多80年代初接受工业设

计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其他的院校执教,将工业设计思想的种子撒向全国。同时一些具有美术根底或工学根底的现任教师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接受进一步的设计教育和培训。企业中也有一些美工或项目师到大学接受工业设计的根本训练,他们将工业设计的观念带回企业,促进和提高了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企业通过剧烈的市场竞争和股份制改革,出现了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品牌出名度的大型企业。工业设计部门在这些企业中得到确立和认可,并逐渐显露出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同时,一些设计院校的研究所和局部教师也为企业发展设计咨询效劳,得到企业的接受和认同。这些院校教师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实践者的先驱者,使中国工业设计的咨询效劳业得以启动。

1986年,在国家机械工业部教育司的主持下,在工科院校内成立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对所属工科院校发展工业设计进行指导与协调。同时工业设计也被正式的列入了国家教育部所指定的专业教学目录,成为一个正式的专业。

于1987年正式成立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聚集了局部政府官员、艺术教育家、设计师和企业家,在80年代末对中国工业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在80年代末发行的杂志?设计》曾经得到国内设计界的认同。

80年代末开始,中国独立的设计咨询业开始起步和开展,在中国沿海主要经济兴旺地区开始出现设计公司,为企业提供包括市场分析、概念设计到产品样机的设计效劳。

3〕成长期

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开展。中国工业设计逐步进入了成长阶段,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教育逐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教学体系。由以工科院校为主的设计教育体系和以艺术院校为主的设计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开展。原有机械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划归教育部管理,并成立了2022—2022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由11个重点设计院校的教授组成,其目的是为政府的教学行政机构提供咨询、专业教学评估、指导和教材建设、促进设计教育的开展。同时教育部所制订的本科生专业学科目录也将工业设计列入二级学科,强化了工业设计的专业学科特色。

90年代末对于全中国的高校来说,是一个改革和动乱的阶段。过去隶属于国家部委管理的院校由于国家机构的全面改革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大局部国家部委都不再管理院校而将教育管理权限移交到国家教育部和地方高等教育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院校在政府的激励和支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和重组。一些在中国出名度较高的大学通过收编和扩充其它院校和专业,扩大了规模和范围,并占领了一些具有重要学术和社会意义的领域。清华大学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合并就是一个例子。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驰名的理工大学之一,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出名度,其理工教育和科研的背景在中国处于当先的地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影响最大的一所学院,对于清华大学来说,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合并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开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那么通过并入清华大学在与理工和科技方面的结合上得到更多的跨越和拓展。合并之后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改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在原有系科的根底上扩展了绘画系、雕塑系和工艺美术系。

根据2022年初的调查,在全国1166所普通高校中,约有400多所院校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其中有192所院校设有工业设计专业,平均每年毕业人数超过3000人以上。目前该数字可能已被刷新!但从就业状况来看,毕业后从事工业设计的人员仅为10%下列,其他毕业生毕业后从事展览、室内设计、广告和多媒体等工作。

对于成长期中的中国设计教育开展来看,不仅面临着不断的教育改革和调整,还面临着国际设计教育的压力和竞争。90年代末一些国外设计学院通过与中国院校的合作办学,在中国开始了新的一轮设计教育模式,目前合作办学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服装设计和平面设计等方面并受到政府政策一定的限制。同时,由于中国国民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条件自费出国学习,中国目前的出国留学生总数已到达30万人,其中自费留学人员占60%。前往欧美学习工业设计的留学生明显增多。这种状况一方面促进了中外教育的交流与融合,也给中国的院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经济开展下设计教育架构的变化

1.传统设计教育在高速经济开展下所受到的冲击

80年代以前的中国设计教育,依然承袭工艺美术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初期的设计根底课程,以美术绘画为最主要的技能训练。注重通过临摹传统、写生自然等方式来进行造型方面的学习,在材料工艺方面的课程训练与社会存在距离。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很长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西方现代主义和德国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在中国并没有得到传播。人们的真正思想解放是70年代末开始的。80年代后以德国和日本的设计根底课程开始被引进,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为当时设计教育的新趋势,人们积极的接受了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的思想和系统。

在一些以工艺美术传统和美术为主导的院校,在对待现代设计与传统的关系上发生了许多争议。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认为现代设计只不过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延续,一些学者总是愿意在“设计〞前面加上“艺术〞、“装饰〞等修饰词,以叙述他们对现代设计意义的理解,人们对设计的认识还停留在“造型〞和“装饰〞的层面上。。在大多数院校中讲授和研究现代设计史的学者仍然不多。由于语言方面的因素,许多西方设计教育中所研究和关注的问题还没有在中国得到展开。有关设计教育的大量出版物仍然是以设计技法的训练为主要内容。比方效果图的叙述技法就使一些企业对设计的理解仅仅局限在产品的叙述上面,导致了对设计的错误理解。

80年代末开始,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为代表的设计教育者提出了设计就是发明新的生活方式的观点,并开展了系统设计的思想和办法,在设计教育中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认识。80年代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一书被翻译出来并在设计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意识到除了色彩、形态和材料工艺之外,系统的设计办法是设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中国设计教育开始从对“造型〞的引导向对“方式〞和系统的引导过渡开展。

90年代的经济开展促使企业更多的关注工业设计,一些大型企业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中心,加快了产品开发的步伐。这一时机使院校与企业之间有了更多的合作。一些院校的毕业设计干脆就是直接为企业进行产品开发。企业对院校的要求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状态,一些学院校除了教育,也变成了专业的设计咨询效劳机构,为企业进行从产品开发到包装广告的设计效劳,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从好的方面看,增进了院校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实践时机,但另一方面也导致在设计教育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状况。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的深层思考。

90年代末,院校的设计教育逐步有所扩展,由于社会和企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教育出现了转变,即从过去单一的技法和造型训练向掌握系统的设计思维办法的训练,从只关注美感和设计语义的形态研究转向对生活形态、设计管理、战略和产品方案方面的研究。设计战略和设计管理教育成为设计教育体系新的开展趋势。

2.从技能型教育向创新型教育的转换。

传统的设计教育体系可以说是知识积累型的,它采取的是点到点的线性积累方式,学生的学习是以被动的接受状态为主。相比起来,知识创新型那么是新的设计教育体系的开展方向,它是一种扩散性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办法,并在学习中掌握自我决策的能力和独立分析的能力。

传统设计教育注重设计技能的训练和审美的培育,掌握形态塑造、设计叙述办法和模型制作等伎俩占据了设计教育中的大局部内容。新的设计教育体系那么应更加追求对设计创新的系统办法和思想的应用,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和进行发明。

传统设计教育是一种经验式的,它通过培养学生体验和掌握设计过程的各个因素与环节,到达对设计经验的把握。在新的设计教育中经验应当有更多和更广泛含义上的扩展,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延伸他们的学习触角,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成果而进行有效的研究,取得到更加广泛和独特的观点。

3.工科设计教育系统与艺术设计教育系统的区别与融合

在过去,中国的工科设计教育体系大多是从机械制图专业转变过来的,这些工科院校侧重于机械制图、项目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培养,而在形态训练与叙述、动手制作方面的能力显得较弱。艺术院校由于一贯强调美感的训练与表现,在这方面自然属于强项。因此造成了工科院校与艺术院校之间的差距。90年代以后,工科院校中进入了大批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他们带来了艺术院校的设计教育方式,对工科院校的设计体系产生了冲击,同时由于院校大合并,工科院校与艺术院校之间出现了相互影响的状况,使工科院校与艺术院校之间的教学特点和差异变得含糊起来,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正在逐步缩小并逐渐相互融合。但是它所带来的问题是,工科院校是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系统和思路,而不应该完全依照艺术院校的办学方向去进行?工科设计院校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办学方式?

4.经济开展需求中的设计知识体系架构

中国经济的迅速开展对设计教育的知识构架和体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按照传统设计教育的办法和伎俩所培养的设计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开展的需要。设计师进入企业马上就面临知识更新的问题,许多企业不得不花费更多的资金对设计师进行培训。经济的迅速开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加要求设计教育更多的引入市场研究的内容。设计管理、产品方案、市场调查和生活形态研究做为新的课程正在开始为设计院校所接受和认可,复合型的发明性人才将是未来的主力。

5.设计教育者在信息社会中的角色

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设计教育者的角色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之中,信息的爆炸和泛滥也使人无所适从。因此对学生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开展和公平化,学生与教师所享有的信息资源已经没有区别,教师的知识结构所受到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的。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向对信息的利用、引导和再发明方向转移。

设计教育者角色的转换也应当从被动的知识和经验传授到主动的知识引导、综合和创新。

三.建立适合独特国情和地区需求的设计教育体系

1.如何看待工业化背景下的设计教育与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冲突

在历史的开展进程中,工业化、现代化和西方化似乎是相继而来。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固然对现代设计教育在全世界的遍及和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使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对各国自身的设计传统与设计思想加以封杀。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开展,农业和传统工业都毫无例外的受到极大的冲击。许多实现批量化的传统工艺产品已经失去了其传统的价值。中国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时期,人们对摩天大楼比传统庭院更加钟情。传统的工艺美术面临要么失传、要么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市场需要的为难状态。

对于以现代工业为根底的设计教育而言,如何探索合乎和适应社会需要、同时又能够结合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特点的设计教育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选择非此即彼的答案,而应该将现代设计的教育思想与民族意识相结合,同时吸取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