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_第1页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_第2页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心理护理干涉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

[摘要]目的察看心理护理干涉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办法选取2022年2月~2022年2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分娩的临产妇共14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4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74例在对照组根底上予以心理护理干涉。比拟两组产妇分娩过程各项评分情况、各产程时间及分娩前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等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评分为〔1.47±1.04〕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7±0.52〕分,显着优于对照组[〔4.52±0.36〕、〔5.23±1.18〕分],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22〕09〔b〕-0104-03

分娩过程伴随有强烈疼痛,局部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由于心理准备缺乏,在分娩前常表现出抑郁、焦虑、恐惧情绪。相关研究说明,不良的心理状况对分娩过程具有一定影响,可能造成产程延长、分娩疼痛与产后出血量增加,不利于母婴健康[1]。由此,医院逐渐提升对在分娩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干涉的重视度,以缓解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分娩结局。本研究对心理护理干涉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办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22年2月~2022年2月于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下列简称“我院〞〕进行分娩的临产妇女共14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74例,年龄24~41岁,平均〔27.32±1.08〕岁;孕龄37~42周,平均〔41.37±0.58〕周;产妇文化程度:初中及下列学历9例〔12.16%〕,高中学历27例〔36.49%〕,高中以上学历38例〔51.35%〕;婚姻状况:已婚69例〔93.24%〕,离异3例〔4.06%〕,未婚2例〔2.70%〕。对照组74例,年龄23~42岁,平均〔26.56±1.44〕岁;孕龄38~42周,平均〔41.54±0.31〕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下列学历11例〔14.87%〕,高中学历23例〔31.08%〕,高中以上学历40例〔54.05%〕;婚姻状况:已婚67例〔90.54%〕,离异5例〔6.76%〕,未婚2例〔2.70%〕。两组年龄、孕龄、文化水平、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比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规范

纳入规范:经B超检查确认为单胎且胎盘、羊水、头位等情况均显示正常者;足月妊娠产妇;无相关并发症或合并症者;同意剖宫产或自然分娩计划者[2]。

排除规范:产前检查显示软产道异常或无骨产道者;语言交流障碍者;精神或心理疾病患者;不配合分娩计划者[3]。

1.3办法

在分娩过程中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告知产妇各产程考前须知及需要配合的活动,做好分娩室中各项准备工作,如温度、光线、医疗器材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根底上予心理护理干涉,每位产妇配有一名助产士进行全程陪伴,具体方式如下:第一产程为宫口扩张期,时间较长,产妇疼痛感强烈,产妇易出现情绪不稳甚至失控,在此阶段,医护人员积极与产妇进行交流,向其介绍分娩相关的知识,利用专业知识增加产妇的平安感,有效打消产妇的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医护人员还可握住产妇双手,为其拭汗、按摩,嘱其深呼吸,还可播放舒缓的音乐,让产妇逐渐放松。待产妇宫颈口扩张至10cm进入第二产程,该产程时间较短,但也可能由于产妇心理状态不稳造成时间延长。期间助产士强化对产妇的心理评估,提醒、指导产妇进行相应的配合活动,并予产妇褒扬与激励,提升产妇的信任感与配合度,保障该产程内分娩活动的顺利进行。胎儿娩出后产妇进入第三产程,此时大局部产妇均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但局部产妇可能由于胎儿畸形、性别与预想不符产生消极、烦躁情绪,此时助产士应对产妇进行及时疏导,防止因情绪波动过大引起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胎儿分娩4h后进入第四产程,该阶段为产妇并发症高发时期,此时产妇身心疲惫,助产士可向产妇及其伴侣叙述赞美与祝福,使产妇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1.4察看指标

察看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及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比拟产程时间;比拟分娩前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等心理量表评分[4]。

1.5判定规范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量表进行评价,总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强烈;产后出血评分依据产后出血防治评分表测定,>3分即有产后出血倾向;新生儿窒息采用Apgar评分评定,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规范差〔x±s〕表示,治疗前后自身比拟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拟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2结果

2.1两组产妇相关分娩指标水平比拟

研究组产后出血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2.2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照

两组组间比拟,研究组总产程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2.3两组产妇分娩前后SDS、SAS、HAMD评分比照

两组组间比拟,研究组分娩后的SDS评分、SAS评分、HAMD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

受方案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的临产妇中绝大局部产妇均为初次分娩,由于其不足相关的医疗知识与分娩经验,在分娩过程中易产生心理障碍,相关研究说明,不良心理情绪会增加产妇体内5-羟色胺分泌量,使疼痛感加剧,导致产妇分娩意志低沉,宫缩乏力,严重可引起产后大出血,危及母婴平安[5]。由此本研究选取148例临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4例,在分娩过程中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根底上增加或强化心理护理干涉,该护理注重在不同产程中依据分娩活动的特点对产妇予心理疏导与激励,使产妇尽量保持正面、积极的心理状态进行分娩,从而降低分娩时及分娩后相关并发症与合并症的发病率,提升分娩平安性。

察看两组相关分娩指标水平,研究组产后出血评分为〔1.47±1.04〕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7±0.52〕分,均显着优于对照组[〔4.52±0.36〕、〔5.23±1.18〕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相关文献研究说明,在分娩过程中对产妇予心理支持能够缓解产妇的恐惧心理及紧张感,增强其对疼痛的耐受能力,激发潜在能量,缩短各产程时间[10-12]。因此比拟本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