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 赞成与反对_第1页
功利主义 赞成与反对_第2页
功利主义 赞成与反对_第3页
功利主义 赞成与反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

①陶渊明反对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主义文学观。首先,他提出“求会意”的读书观以反对把读书通经作为谋取富贵的敲门砖的读书观。自汉代设六经博士以来,读书人往往把通经视为入仕的途径,因而他们读书不是为了领会书中的真正含义,而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意图,以至有意曲解经义为统治者的需要作辩护。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认为理应为获得审美快感而读书,批判了势利文人和庸俗世风。其次,他提出了“示己志”的创作观以反对把创作作为粉饰太平或炫耀才学的手段。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理过其辞”的玄言诗余波尚传,而“俪采百家之偶,争价一句之奇”的风气开头泛起的时候,暴躁做作的诗风迷漫于文坛。此时陶渊明不炫耀辞藻,不逞博斗辩,而提倡一种以抒发真情实感为主的自然率真的文风,这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总之,陶渊明全力想抹去功利主义给文学涂上的阴影,恢复它精神家园的本来面目。

②陶渊明的人格特点还表现为他对自己淡泊自守的处世态度的骄傲。他“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友们请他去喝酒,他“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饮酒,而“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萧统《陶渊明传》),他是通过饮酒这种形式表达某种意向,他饮必求醉,在醉中去领会那自由的精神境界;他饮不守礼,公然蔑视传统的法则礼法,要求行动上的肆意任性,可见陶渊明是梦想以一种最自然的状态生活于世间。这是典型的道家处世观,是道家最终极的生命追求。陶渊明正是想以此匡正世人被名利异化扭曲了的人生。陶渊明并不是像那班饱食终日的达官贵人们一样唱高调,他的生活是相当贫困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正因他能对此泰然处之,才见出了他境界之崇高。他追求自然人生状态是以贫贱守志为思想支柱的,他自己说过:“夫子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因此他的淡泊自守就不单纯是道家的清静无为,也包含了儒家安贫乐道的最高人格水准,也就是赞语中说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实质就是保持最大限度的人格尊严与独立,追求最大限度的心灵自由与伸张。

(摘自《中国传记艺术》韩兆琦)

10.以下关于“功利主义的文学观”的理解,不符合原意的一项为哪一项()

A.把读书通经作为谋取富贵、进入仕途的敲门砖。

B.不能领会书中的真正含义,又想迎合统治者,就曲解经义。

C.把创作作为粉饰太平或炫耀才学的手段。

D.诗风暴躁做作,热爱炫耀辞藻、逞博斗辩。

11.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第①段的论证思路。

12.陶渊明的哪些行动概括表现了“对自己淡泊自守的处世态度的骄傲”?

参考答案:

10.B(此项犯了曲解文意的毛病,原文意思是读书目的错误,是有意曲解,不是阅读才能问题。)

11.答题要点:先提出观点:陶渊明反对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再从反对把读书通经作为谋取富贵的敲门砖的读书观和反对把创作作为粉饰太平或炫耀才学的手段的创作观两个方面举行分析论证;结果小结:陶渊明全力抹去文学上的功利主义,是为了恢复文学的本来面目。

12.答题要点:①他饮必求醉,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