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安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安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安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安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安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告诫(jiè)

推搡(sǎnɡ)

霎时(shà)

横溢(yì)B.寒噤(jìn)

蜷卧(quán)

闸口(zhá)

翌日(yì)C.懈怠(dài)

虔诚(qián)

苍劲(jìn)

蠕动(rú)D.隧道(suì)

恭顺(ɡōnɡ)

俯瞰(kàn)

穹顶(qiónɡ)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怠慢

蕴藻

甜静

马前卒B.暮然

蓬勃

逻辑

叹为观止C.偏僻

宽慰

渺远

顾名思意D.蜜蜂

争讼

衣襟

大彻大悟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总是当仁不让,通常不会受到欢迎。B.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下半场”“人工智能”“人为主体”等脍炙人口的关键热词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C.我们既要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D.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这本书里,使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B.有没有坚定地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C.这次展出的是近几年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汉代画像石。D.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③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

⑤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_____。

⑥关关雎鸠,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

⑦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饿其体肤。

⑧杨炯《从军行》中表达了自己投笔从戎,戍边卫国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陶渊明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述,不复得路。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复前行,欲穷其林

(2)便要还家

(3)未果,寻病终

2.用现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所描述的桃花源,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文章第③段中桃源人听了渔人的介绍后“皆叹惋”自己难以跟上快速更迭的时代,从侧面表现了桃花源与外界的隔绝。C.文章第④—⑤段“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等让人感觉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给文章蒙上神秘色彩。D.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既使得文章悬念迭起,又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列《社戏》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①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②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③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④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1.课文标题是“社戏”,本选段内容却几乎没有涉及,是否可以删除?为什么?

2.结合原课文标题,试着概括本选段的主要内容。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中加点的关联词,交待了“乐土”的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是并列的。B.选文第①段画线句,说明平桥村是一个偏僻的、落后的、封闭的、聚族而居的村子。C.选文第③段,既写“我”得到的“优待”,又写“我”受到的“嘲笑”,这相互矛盾。D.选文第③段中“照例”一词,表明钓得的虾总归“我”吃,已成定例,说明我霸道。4.联系全文并结合材料,探究鲁迅到底怀念的是什么?

【材料一】社戏,是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末期仍风行一时。

【材料二】这社戏是什么模样呢?“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目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地看起来,也自有它的风致。”——鲁讯语

【材料三】这社戏原来也毫无出彩之处:但那铁头老生却又并不翻筋头,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小旦虽然进去了,立刻又出来一个很老的小生……然而老旦终于出台没有什么?——网络评论

【材料四】“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结尾语文段(二)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国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5.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城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指外城。白水,指明净的水。

B.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遇风吹散,飞转无定。这里比喻诗人漂泊在外,没有归宿。

C.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着友人远离的马。借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D.此诗是送别之作,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其中前四句记送别地的景致和送别之事。

(2)诗歌五、六两句巧用比喻表达“故人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语言表达(共10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句式,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2)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

(3)你们完了,快完了!

(4)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

七、作文(共40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