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五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五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五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五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五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五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阅卷人

--------------------------------A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得分

1.(2分)由江苏团队参与生产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首创以复合碳纤维为外壳材料,

以氢气为燃料,在出火口格栅喷涂碱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化产品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不选丙烷选氨气,主要是后者的燃点低、易压缩

C.工业上可以通过甲烷的裂解生产绿氢

D.喷涂碱金属目的是利用焰色反应让火焰可视化

【答案】D

【解析】【解答】A.碳纤维属于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

B.主要利用氢气燃烧生成水,水对环境无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甲烷在隔绝空气下分解成碳单质和氢气,而裂解指的是石油中高级烧断裂成含碳原子少的烽,故

C不符合题意;

D.碱金属燃烧火焰带有颜色,因此喷涂碱金属目的是利用焰色试验让火焰可视化,故D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碳纤维是碳单质,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B.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

C.甲烷在高温下裂解生成碳单质和氢气。

2.(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肥皂

B.蘸有油脂的器皿可用热氢氧化钠溶液洗

C.医疗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

D.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解答】A.地沟油对胃、肠、肝、心血管都会有损害,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

有害,地沟油为酯类物质,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用来制备肥皂,A不符合题意;

B.油脂再碱性条件下会水解,B不符合题意;

C.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C不符合题意;

D.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糖类中的单糖、二糖、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地沟油对身体有害,不可食用,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能发生皂化反应;

B.碱性条件下油脂能水解;

C.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失活;

D.油脂、单糖、二糖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3.(2分)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以玄

A.最高正化合价:X>Z>Y

B.气态氢化物的沸点:X<W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

D.R和Z二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水中不能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解答】A.氧元素没有最高正价,A不符合题意;

B.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HzO比H2s沸点高,B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NaOH>Al(OH)3,C符合题意;

D.R和Z二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高氯酸和氢氧化铝,它们之间可发生中和反应,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由图可知,X位于第二周期,Y、Z、W、R位于第三周期,X的化合价为-2,则X为0元

素;Y的化合价为+1,则Y为Na元素;Z的化合价为+3,则Z为A1元素;W的化合价为+6、-2,

则W为S元素;R的化合价为+7、-1,则R为C1元素。

4.(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常温常压下,17g甲基(J4CH3)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②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能提高溶液中HC1O的浓度

③0℃,101kPa,含有1mol硫原子的SO2与SO3的混合物,其体积小于22.4L

④向SiO2固体中滴加NaOH溶液或氢氟酸,固体均溶解,说明SiCh是两性氧化物

⑤氯气可置换出碘化钾溶液中的碘,氟气也可置换出碘化钾溶液中的碘

⑥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Ca2\Fe2\Cl\NO.一定能够大量共存

⑦常温下,铝可溶于过量浓硝酸,也可溶于过量NaOH溶液

@1molBrCl与H2O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溪酸,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A

【解析】【解答】①常温常压下,17g甲基TCH3)的物质的量为I7湍襁=lmol,1个14cH3中含

有中子的个数为14-6=8个,则Imol」4cH3中含有中子的个数为8NA,不符合题意;②CI2+H2O=

HC1+HC10,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CaCO3+HCI=CaCb+H2co3,从而使反应平衡向生成HC10的

方向移动,提高溶液中HCIO的浓度,符合题意;③标准状况下,SO3呈固态。所以含有Imol硫原

子的SO?与S03的混合物,其体积小于22.4L,符合题意;④二氧化硅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

只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是两性氧化物,不符合题意;⑤氟气性质活

泼,与碘化钾溶液混合,F2与H20反应,不能置换出KI溶液中的碘,不符合题意;⑥加入铝粉能

放出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或0H-离子(强酸性或强碱性)。当溶液呈碱性时,Fe2+不能大量

存在,当溶液呈酸性时,NOg具有强氧化性,会和Fe2+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⑦铝

在浓硝酸中会钝化,不溶于过量浓硝酸,不符合题意;⑧BrCl与H20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溟

酸,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

正确的有2个,

故答案为:Ao

【分析】①1个(-14CH3)含有8个中子;

②新制氯水中含有C2、HC1O、H2O、H+、Cl-、CIO-、OH-,氢离子能和碳酸钙反应;

③0℃,lOlkPa,SO3为固体;

④两性氧化物与酸和碱反应都只生成盐和水;

⑤氟气与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

⑥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呈酸性或强碱性,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

子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⑦常温下铝遇到浓硝酸钝化;

⑧BrCl分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反应生成氯化氢,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5.(2分)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呼吸面具中的有关反应测定样品中Na2C>2的纯度。已知实验

中NazOz样品的质量为8.0g,实验结束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装置I中a的作用是保持上下压强一致,使液体顺利滴下

B.装置III中可观察到淡黄色固体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白色固体

C.装置H的作用是除去挥发出来的HC1

D.样品中NazCh的纯度为48.75%

【答案】D

【解析】【解答】A.装置I中a为恒压滴液漏斗,通过玻璃管平衡气压,使稀盐酸顺利滴下,A不

符合题意;

B.装置III中发生反应2Na2Ch+2CO2=2Na2co3+。2、2Na2O2+2H2O=4NaOH+O2T,淡黄色的NazO?

逐渐变为白色的Na2cO3和NaOH,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饱和碳酸氢钠,可除去氯化氢气体,C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若气体全部为氧气,

则消耗的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O.lmol,即过氧化钠的质量为O.lmolx78g/mol=7.8g,则样品中

Na2O2的纯度为膂xl00%=97.5%,若气体中含有CO2,则无法计算,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恒压滴液漏斗的玻璃管可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滴下;

B.过氧化钠会转化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颜色变浅;

C.碳酸氢钠能吸收挥发的HCL

CH3—CIK-C-

6.(2分)某煌的结构简式为,若分子中共线碳原子数为a,可能共面的

6乩

碳原子数最多为b,含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

A.3、4、5B.3、10、4C.3、14、4D.4、10、4

【答案】C

【解析】【解答】乙快的结构是共线,苯环和碳碳双键是共面结构,饱和碳原子是四面体结构,因

此与乙焕基团连接的一定共面,有3个碳原子。可能共面的是苯环和乙烯基,最多共有10个碳原

子,四面体结构是饱和碳原子,共有4个饱和碳原子,因此a=3,b=10,c=4,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碳碳三键是共线结构,苯环和碳碳双键是共面结构,饱和碳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结构,找出

三键连接的碳原子以及苯环和双键连接碳原子,以及饱和碳原子个数即可

7.(2分)抗氧化剂香豆酰缀氨酸乙酯(Z)可由图中反应制得。

Z

下列关于化合物X、Y、Z说法错误的是()

A.化合物X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B.化合物Y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0>N>C>H

C.化合物Z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酰胺基、羟基

D.化合物Z的分子式为G6H2Q4N

【答案】A

【解析】【解答】A.化合物X中,所有同一框内原子一定共平面,相邻的

不同框,只共用2个原子,两框内原子不一定共平面,因此,所有原子不一定共平面,A符合题

悬;

B.化合物Y中所含元素为C、H、O、N,非金属性O>N>C>H,则电负性:0>N>C>H,B不

符合题意;

C.化合物Z\/中,含氧官能团有:酰胺基、羟基、酯基,C不符合题

1个N原子、4个氢原子、不饱和度

为7,氢原子数为17x2+2-1-7x2=21,分子式为Ci6H21O4N,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A.苯环、碳碳双键和竣基均为平面结构,单键可旋转;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C.Z中的含氧官能团为酯基、酰胺基、羟基;

D.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其分子式。

8.(2分)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用电器

-L

F

质子交换膜

A.该装置属于电解池

B.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12。6+6H2。-24e-=6CO2T+24*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血。2氧气,理论上能生成11.2L(标准状况)CCh

【答案】C

【解析】【解答】A.该装置是微生物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A不符合题意;

B.原电池在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H+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B不符合题意;

C.在电池负极,C6Hl2。6失电子产物与H2O反应,生成CO2气体和H+,电极反应式为C641206+

6H2O—24e-=6CO2T+24H+,C符合题意;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氧气,得到4moie,依据电极反应式,理论上能生成22.4L(标准状

况)C0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正极

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9.(2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

A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B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葭。2

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配制浓度为0.10mo入厂1的称取NaOH固体4.0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

NaOH溶液解并稀释至刻度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答】A.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钠与水反应比乙醇剧烈,故A不

符合题意;

B.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九。2,二氧化镒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酸能与碳酸钠反应,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故C不符

合题意;

D.称取NaOH固体4.0g,应放入烧杯中溶解,冷却后再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

刻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可说明氢的活泼性;

B.二氧化镐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C.乙酸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

D.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

10.(2分)ZnS常用于制造分析试剂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染料、涂料、颜料、玻璃、固化油等。

以工业废渣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还含有FezCh、FeO、Cu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纳米ZnS的工

业流程如下:

-38-24

已知:常温下,Ksp[Fe(OH)3]=8.0x10;Ksp(^ZnS)=1.6x10;⑷5=0.7。离子浓度小

于10-5时,可认为沉淀完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使Fe3+沉淀完全的最小pH=3.3

B.还原过程中加入的物质X可能是金属Zn

C.沉淀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s2-=ZnSi

D.第二次调节pH也可以用ZnO,但不能用Zn(OH)2、ZnCO3

【答案】D

【解析】【解答】A.当Fe3+离子浓度小于10-5时认为沉淀完全,则

ll

C3(OH-)>*SP广票)3]=8.0xl。}=8x](尸3,则c(OH)>2xlOmol/L,c(H+)</廿-、』'】。::=5xl(?

c(Fe3+)ixl(p5c(OH)2xlQ-ll

4mol/L,pH=-lgc(H+)=-lg5x10-4=3.3,故使Fe3+沉淀完全的最小p"=3.3,故A不符合题意;

B.酸浸溶液中含有Fe3+、Zn2\Cu2+,加入ZnO调节pH,先使三价铁以氢氧化铁沉淀而过滤除

去,加入Zn置换溶液中铜而过滤除去,所以还原过程中加入的物质X应该是金属Zn,故B不符合

题意;

C.沉淀时加入NazS,提供S2-与溶液中的ZM+结合生成ZnS沉淀,离子方程式为Z/++S?-=

ZnSl,故C不符合题意;

D.第二次调节pH,为了不引入杂质,可以用ZnO、Zn(O,)2、ZnCO3,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锌工业废渣锌灰用硝酸酸浸,Zn、Fe、Cu元素进入溶液,溶液含有ZM+、Fe3\Cu2+,反

应生成NO与02再通入溶液,进行循环利用,加入ZnO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

滤分离,滤渣1为Fe(OH)3,加入物质X将CF+转化为Cu,则X为Zn,滤渣2主要为Cu、还含有

未反应的Zn,再调节溶液的pH后加入Na2s生成ZnS沉淀,经系列操作得到目标产物。

11.(2分)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

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IS%NaCIO溶液(过V)10%找水

预处理后辄化

NaOH溶液调pH滤液滤渣

已知: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0Ag{NH^+Cl-+2H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阶段需在8()℃条件下进行,可用水浴加热

B.为加快“溶解”速率,可采用高温条件

C.实验室中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D.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II”的滤渣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II的滤液

【答案】B

【解析】【解答】A.已知“氧化”阶段需在80℃条件下进行,温度变化范围较小,且低于100

℃,因此适宜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故A不符合题意;

B.氨水中的NH3H2。受热易分解为NH3和HzO,不利于溶解AgCl,故不能采用高温条件,故B

符合题意;

C.过滤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C不符合题意;

D.为避免滤渣中含有未被溶解的银元素而导致银的流失,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II”的滤

渣进行洗涤,并将洗涤后的滤液合并入过滤II的滤液中,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由流程可知,氧化时发生

4Ag+4NaClO+2H2O=4AgCl+4NaOH+O2T.为控制80℃,可水浴加热,过滤I分离出AgCL可能含

+

Ag,再加氨水溶解AgCl,发生AgCl+2NH3・H2O=Ag(NH3)2+Cl+2H2O,过滤II分离出的滤渣

为Ag,对过滤II得到的滤液用N2H4任0(水合胱)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2+得到Ag,

以此来分析.

12.(2分)25℃时,向20.00mL0.10mol-L-i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0molL」NaOH溶液,同时分别测

得溶液pH和导电能力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V\V(NaOH)/mLv2V(NaOH)/mL

A.a点对应溶液的pH等于3,说明HA是弱酸

B.b点对应的溶液中:c(A)<c(Na+)<c(HA)

C.c点对应的溶液中:c(A-)+c(HA)=c(Na+)

D.根据溶液pH和导电能力的变化可推断:Vi<V2

【答案】B

【解析】【解答】A.a点对应溶液的pH等于3,c(HA)=0.10molL">c(H+)=Ky3molL”,说明HA未

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因此HA是弱酸,A不符合题意;

B.b点对应的溶液为HA、NaA等浓度的混合溶液,溶液pH<7,显酸性,说明HA的电离作用大

于A-的水解作用,因此c(A-)>c(Na+)>c(HA),B符合题意;

C.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c点,溶液的导电能力出现拐点,说明此时NaOH

和HA恰好完全反应,则c点对应的溶液为NaA溶液,A-在溶液中部分水解产生HA,存在水解平

衡,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A)+c(HA)=c(Na+),C不符合题意;

D.c点,HA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则V2=20mL,由于HA为弱酸,故c点对应的溶液(NaA溶

液)的pH大于7;V(NaOH)=VimL时,溶液pH为7,则说明Vi<20mL,故加入NaOH溶液的体

积大小关系为Vi<V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O.lOmolL1HA溶液的pH=3,说明HA部分电离;

B.b点为HA、NaA等浓度的混合溶液;

C.根据物料守恒分析;

D.NaA溶液呈碱性,要使酸碱混合溶液呈中性,HA应该稍微过量,则Vi<20.00mL,V2时酸碱恰

好完全反应生成NaA,酸碱的体积相等,则V2=20.00mL。

13.(2分)下列有关铁的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见的铁的氧化物FeO、Fe2O3,FesCU都呈黑色

B.铁的氧化物中Fe2O3、Fe3C>4都有磁性

C.作为炼铁原料之一的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D.铁的氧化物FezCh、Fe3O4都只有氧化性

【答案】C

【解析】【解答】A.FezCh为红棕色,不是黑色,A不符合题意;

B.FezCh无磁性,FesOa有磁性,B不符合题意;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zCh,C符合题意;

D.Fe3O4中即有+2价的Fe元素,也有+3价的Fe元素,因此FesCU不仅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

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A.FezCh为红棕色;

B.FezCh不具有磁性;

D.Fe3O4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阅卷人

二、多选题(共2题;共4分)

得分

14.(2分)C2H6在Ni的活化下可放出CH4,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E/(kJmol-')

过滤态2

49.50

Ni(s)+C2H6(g)㈣

NiCH;(s)+CHJ(g)

0.0()\过滤态1中间体3,,彳与

,、、中间体1/-28.依-45.88

100.00

-150.0()

-200.00

下列关于活化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转化过程AH〉。

B.在此反应过程中Ni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C.该反应过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04.32kJ-moH

D.整个过程中,N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B.C

【解析】【解答】A.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可以判断得出,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

合题意;

B.根据图示,过渡态I中Ni的成键数目为2,过渡态2中Ni的成键数目为3,反应过程中Ni的成

键数目发生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根据图示,中间体2到过渡态2的能垒(活化能)最大,为204.32kJ-molL故C符合题意;

D.根据图示,Ni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A.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B.Ni的成键数目有2、3;

C.该过程中中间体2到过渡态2的能垒(活化能)最大;

D.Ni是该反应的反应物。

15.(2分)科学家利用多晶铜高效催化电解CCh制乙烯,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解前后电解液浓

度几乎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H=8KHCO3溶液

A.钳电极产生的气体是O2和CO2

B.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2H4+12COf-+4H2O

C.通电过程中,溶液中HCO]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右槽移动

D.当电路中通过0.6mol电子时,理论上能产生标况下C2H12L

【答案】B,C

【解析】【解答】A.据分析,伯电极产生的气体是02和CCh,A不符合题意;

B.铜电极C02得电子生成乙烯,电极反应式为14co2+12e-+8H20=C2H4+12HC。],B符合题意;

C.通电过程中,溶液中HCO*朝阳极移动,即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槽移动,C符合题意;

D.根据14co2+12e+8H20=C2H4+12HCO],电路中通过0.6mol电子时理论上能产生0.05molC2H4,

即标况下V=nVm=0.05molx22.4L/mol=1.12L,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铜电极C02得电子生成乙烯,则铜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14co2+12e-

+

+8H2OC2H4+12HCO.,钳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f,H+HC0^=B2O+CO2U

阅卷人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3分)

得分

16.(17分)硫化锂(Z^S)易潮解,加热条件下易被空气中的。2氧化。某小组选择下列装置(装置可重

复使用)制备加2$。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粗锌中含少量Cu和FeS;

②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为%S04+442:Li2s+4,2。。

RI)

⑴(2分)装置A的名称是,停止装置A中反应的操作是(填“打开”

或“关闭”)K。

(2)(7分)气流从左至右,导管口连接顺序是a—-->-

->d->c->—>o

(3)(2分)其他条件相同,粗锌与稀硫酸反应比纯锌(填“快”或"慢”),实验中观察到

装置D中产生黑色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

(4)(2分)实验完毕后,选择图1、图2装置对装置A中混合物进行分离。先选择图1装置过

滤,再将滤液进行蒸发浓缩、降温结晶,再选择图2装置过滤,得到粗皓矶(ZnSQ•7%。)。

图1图2

卜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一(填标号)。

A.选择图1装置过滤的优点是避免析出ZnSQj•7H2O

B.选择图1装置过滤,主要是分离ZnSCU•7%。和ZnS04溶液

C.粗皓矶中可能含胆矶

D.选择图2装置过滤的优点是过滤速率快

(5)(4分)探究产品成分:

实验操作与现象结论

取少量Li2s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样品中含

I

中,溶液褪色Li2SO3

II向实验I的溶液中滴加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样品中含____

①由实验II知,Li2s样品中还含有(填化学式),产生该杂质的可能原因是

(填标号)。

A.通入的氢气过量B.Li2s04未反应完C.温度过高

②测定产品纯度:向wg样品(设杂质只有Li2s03)中加入过量的VlmLclmolLT稀硫酸,充分

反应后(设没有S单质生成),煮沸溶液以除去残留的酸性气体;滴加的酚酗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

c2mo卜LT的NaOH溶液滴定过量的硫酸,消耗NaOH溶液V2mL。Li2s样品的纯度为

(列出计算式)。

【答案】(1)启普发生器;关闭

(2)g;f;b;c;d;e;b

(3)快;Cu2++MS=CuSi+2H+

(4)A;D

⑸以2sB;94X10-3X(;/「b2V2)-w*46x100%

48w

【解析】【解答】

⑴①装置A的名称为启普发生器;

②实验时关闭活塞K,用反应生成的氢气增大装置中的压强,使液面与锌粒脱离就能停止装置A中

反应;

(2)A为发生装置,B为干燥装置,D为除杂装置,由分析可知,气流从左至右,导管口连接顺序是

a一g一Jb一c一d一e-b一c;

(3)①粗锌与稀硫酸反应构成原电池,原电池会加快反应速率,则粗锌反应速率大于纯锌;

②D为除杂装置,CuS为黑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2S=CaSl+2H+;

(4)A.由锌粒的成分可知,实验完毕后,装置A中可能得到含有铜、锌、硫酸锌、硫酸亚铁的混合

物,在加热条件下过滤混合物,可以增大硫酸锌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避免析出七水硫酸锌,A项正

确;

B.由锌粒的成分可知,实验完毕后,装置A中可能得到含有铜、锌、硫酸锌、硫酸亚铁的混合

物,在加热条件下过滤混合物,可以除去铜和未反应的锌,B项不正确;

C.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则制得的七水硫酸锌中不可能含有胆矶,C项不正确;

D.用抽滤的方法得到粗皓矶可以加快过滤得速率,防止七水硫酸锌溶解造成产率降低,D项正确;

故答案为:AD;

(5)①由实验II可知,加入足量盐酸硫化锂转化为氯化锂,加入氯化馔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制得的

硫化锂中混有未反应的口25。4;

硫酸锂未完全反应产生该杂质的可能的原因为以25。4未反应完或通入氢气量不足或温度不高等,

故答案为:B;

②Li2s+H2sO4=Li2sO4+H2S^,Li2SO3+H2SO4=Li2SO4+S02T+H20,2Na0H+H2SO4=

Na2sO4+2“2。,32s和。2$。3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cMxio-3-^x10-3.设样品中以2s为

amok以2$。3为bmol,由样品的质量可得:46a+94b=W,由消耗稀硫酸的体积可得:a+b=

(q匕一空)x10-3,解得48a=94(cil/i_3c2/)xl0-3_w,=上”号擒也3的

质量为94x然凌然2)-卬*46测得的7万样品的纯度为94xl0-3x(喘「自2々)-w、46x

100%»

【分析】装置A中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由于锌粒含有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

成的H2s气体会混入制得的H2中,装置D中盛有的硫酸铜溶液用于除去H2s气体,装置B中盛有

的浓H2s04用于干燥氢气,装置C中氢气与硫酸锂与氢气共热反应制备硫化锂,为防止空气中氧气

进入C中导致硫化锂被氧化,装置C后应连接一个B装置,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加入,则装置的连接

顺序为ADBCB,导管口连接顺序为a—g—f-bTC—d—e—b—c,该装置的设计缺陷是没有氢气的

尾气处理装置。

17.(12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3分)纳米氧化铜、纳米氧化锌均可作合成氨的催化剂,CM+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

为。向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入氨水,会先生成难溶物然后溶解形成深蓝色溶液,写出难溶物

溶于NH3分子的离子方程式,不考虑空间构

型,使溶液显示深蓝色的微粒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3)(2分)名原子分子中各原子若在同一平面,且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则p电子可在多个原

子间运动,形成“离域兀键”,下列物质中存在“离域兀键''的是一。

A.SO2B.S。广C.H2sD.CS2

(4)(2分)尿素(H2NCONH2)尿素分子中,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0键与兀键数

目之比为。

(5)(4分)氮化硼(BN)是一种性能优异、潜力巨大的新型材料,主要结构有立方氮化硼(如图

1)和六方氮化硼(如图2),前者类似于金刚石,后者与石墨相似。

ON

ON

①晶胞中的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图1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

0),D为(1,1,0),则E原子的坐标参数为。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立

方氮化硼晶胞边长为361.5pm,则立方氮化硼晶体中N与B的原子半径之和为pm(只列计

算式)。

②已知六方氮化硼同层中B-N距离为acm,密度为dg/cm\则层与层之间距离的计算表这式为

pm(已知正六边形面积为孥。2,a为边长)。

③同一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元素有种。

(1)2+

【答案】]”|讨讨用口Cu(OH)2+4NH3»H2O=[CU(NH3)4]+2OH+4H2O;

9、/巩

(2)2-疏基烟酸的竣基可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维,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3)A;D

(4)sp2^sp3;7:1

1aa25

⑸白r%1565^pxio叫3

【解析】【解答】(l)Cu是29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Cu处于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IB族,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63cP4si,铜原子失去4s及3d上各一个电子形成Cu2+,

故Cu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63d9,CM+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9,则CM+价层电子的电

子排布图为: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u(OH)+4NH3-HO

|u|n|u|u|t|;22

2+

=[Cu(NH3)4]+2OH-+4H2O;CF+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Cu?+与NH分子之间形成配

位键,示意图表示为

"'闷

2+

故答案为:卜巾巾||”|7|Cu(OH)2+4NH3*H2O=[CU(NH3)4]+2OH+4H2O;

(2)2-流基烟酸水溶性优于2-疏基烟酸氧机配合物内,考虑形成分子

间氢键影响溶解度,2-筑基烟酸的竣基可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氨筵,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大,故答案

为:2-疏基烟酸的竣基可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金建,使其在水中溶解度增大;

(3)A.S02为V形,中心S原子的2s、2p的两个轨道发生杂化形成3个sp2杂化轨道,pz轨道有1

孤电子对,每个O的pz轨道有1个单电子,3个pz轨道平行重叠形成3中心4电子的离域大兀键,

选项A正确;

B.50唇为正四面体构型,S为sp3杂化,不是平面结构,不形成离域兀键,选项B不正确;

C.H2s为V形,S为sp3杂化,H没有p能级,不形成离域兀键,选项C不正确:

D.CS2与CO2是等电子体,二者结构相似,CS2形成的是2个离域大兀键,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AD;

(4)尿素的结构简式为,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键或者用来容纳孤电子对,C原子上没

有孤电子对,故C原子以1个2s轨道和2个2P轨道形成sp2杂化轨道,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形成

1个兀键;N原子除与H、C形成3个◎键外,还有一对孤电子对,故N原子以sp3形式杂化。分子

中N-H键、N-C键为◎键,C=O键中有一个是◎键,故◎键共有7个,C=O键中有一个是兀

键,故◎键与兀键数目之比为7:1,故答案为:sp2、sp3;7:1;

⑸①立方氮化硼晶胞与金刚石晶胞相似,根据晶胞结构分析,N做面心立方最密堆积,B做四面体

填隙,已知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D为($1,0),E有周围4个N形成正四面体结构,根

据立体几何知识,则E的原子坐标应为(;,1);四面体填隙中B与N之间的距离即为立方氮化

硼晶体中N与B的原子半径之和,N与B的原子半径之和为体对角线的晶胞参数为361.5pm,

则体对角线长度为gx361.5pm=626.1pm,则N与B的原子半径之和为Jx626.1pm=156.5pm,故答

q

案为:率3;156.5;

②每个六棱柱含有1个B和1个N,两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25;已知正六边形面积为

苧a?,a为边长,六棱柱的体积为竽a?hcm3,根据m=pV,得出患=^a?hd,解得h=

252525

^7Pcm=^Wxl0,0pm,故答案为:嬴岁叫

③第二周期中,Be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0,所以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

元素有Be、C、O,即3种,故答案为:3。

【分析】(1)Cu为29号元素,核外共29个电子,Cu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Cu2+;硫酸铜与氨水

反应先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F+(深蓝色);

(2)2-疏基烟酸氧机配合物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3)根据离域大兀键的形成条件,结合分子的空间构型分析;

(4)尿素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N采用sp3杂化;单键均为。键,双键含有1个。键和1个兀

键;

(5)①根据晶胞结构分析,N做面心立方最密堆积,B做四面体填隙,根据A、D的坐标参数分析

E坐标参数,N与B的原子半径之和为体对角线的上;

②根据p=岸列式计算;

③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第H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

于其相邻元素。

18.(9分)综合利用炼锌矿渣(主要含铁酸线Ga2(Fe2O03、铁酸锌ZnFezO。获得3种金属盐,并进一

步利用钱盐制备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氮化钱(GaN),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稀硫酶萃取剂NaOH溶液CH,Br

煤锌①HQ,

-*I浸出1;二->1过房1一*&饼

矿造②调PH

漫出注至54述液I水层

已知:①常温下,浸出液中各离子的浓度及其开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1。

②金属离子在工艺条件下的萃取率(进入有机层中金属离子的百分数)见表2。

表1金属离子浓度及开始沉淀的pH

金属离子浓度(molL-i)开始沉淀pH

Fe2+1.0x10-38.0

Fe3+4.0x10-21.7

Zn2+1.55.5

Ga3+3.0x10-33.0

表2金属离子的萃取率

金属离子萃取率(%)

Fe2+0

Fe3+99

Zn2+0

Ga3+97-98.5

(1)(2分)Ga2(Fe2O4)3中Ga的化合价为,“浸出”时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2)(3分)滤液1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滤饼的主要成分

是;萃取前加入的固体X为。

(3)(1分)Ga与A1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反萃取后,钱的存在形式为(填化学

式)。

(4)(1分)电解过程包括电解反萃取液制粗线和粗像精炼两个步骤。精炼时,以粗钱为阳极,

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5)(1分)GaN可采用MO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技术制得:以合成的三甲基线为原

料,使其与NH3发生系列反应得到GaN和另一种产物,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为。

(6)(1分)滤液1中残余的Ga3+的浓度为mol-L”(写出计算过程)。

3+

【答案】(1)+3价;Fe2O2-+8H^=2Fe+4H2O

(2)硫酸锌;Fe(OH)3、Ga(OH)3;Fe

(3)NaGaCh

(4)GaO]+3e+2H2<D=Ga+40H

(5)Ga(CH3)3+NH3=3CH4+GaN

(6)3.()xl()-i<).2

【解析】【解答】(DGa2(Fe2O4)3中Fe是+3价,0是一2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Ga的化合价

3+

为+3价,“浸出”时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zO2-+8H^2Fe+4H2Oo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滤液1中为硫酸锌,则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硫酸锌,调节pH=5.4,沉淀铁离

子和Ga3+,滤饼的主要成分是Fe(0H)3、Ga(OH)3;萃取前加入的固体X的目的是还原铁离子,则X

为Fe0

(3)Ga与Al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反萃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Ga3+转化为NaGaCh,即钱的存在

形式为NaGaCh。

(4)精炼时,以粗钱为阳极,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阴极是得到电子转化为Ga,电极反应为

GaO]+3e+2H2<D=Ga+4OH。

(5)以合成的三甲基线为原料,使其与NFh发生系列反应得到GaN和另一种产物,根据原子守恒可知

还有甲烷生成,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Ga(CH3)3+NH3=3CH4+GaN。

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Ga(OH)3的溶度积常数为3.0xl0-3x(此“)3=3610叫溶液的pH=5.4,即

3x136

氢氧根离子浓度是10—8.6moi/L,所以滤液1中残余的Ga3+的浓度为空rmo//L=3.0xl0-mmolL

【分析】炼锌矿渣用稀硫酸浸出过滤,滤液中含有Fe2+、Fe3\Zn2\Ga3+,加入双氧水,Fe?+被氧

化为Fe3+,调节pH=5.4,沉淀Fe3+和Ga-",滤液1中主要含ZnSCU,得到的滤饼为Fe(OH)3、

Ga(OH)3,加入盐酸酸化得到氯化铁和氯化钱,加入固体X为Fe,把Fe3+还原为Fe?+,加入萃取剂

萃取Ga3+,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使Ga3+转化为NaGaCh,电解NaGaCh溶液生成单质Ga,再

加入CH3Br可合成Ga(CH3)3,再与氨气反应生成甲烷和GaN。

19.(8分)化合物M是一种医药中间体,以芳香化合物A为原料制备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HOHWC(X)H>RCH=CHCCCH

△一

反应④反应⑤

回答下列问题:

(I)(3分)A的结构简式为;C的化学名称为;F中官能团的名称

为。

(2)(1分)由B和C生成D的反应中同时生成两种常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