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_第1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_第2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_第3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_第4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备课格式说明:课题:宋体小二正文:宋体小四重点:红色加粗、波浪线难点:绿色加粗、波浪线2018-2019(上)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2、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教具准备:尺子、小剪刀、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在刚才的实际测量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6颗回形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1根铅笔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师:要想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应该怎么办?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尺子)下面我们就认识尺子。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赤字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分别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是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也就是几厘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1厘米。(1)在直尺上找。师: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一找,并把它表示出。师生共同交流得出:首先在直尺上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师:除了刚才找出的这段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哪段是1厘米吗?学生思考后交流得出: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2、从刻度2到刻度3……都是1厘米。师: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2)在生活中找1厘米。师: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下面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3)用手比。师: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拿出你的手指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脑子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2、认识几厘米。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启发学生发现从刻度0到刻度3、从刻度4到刻度7……都是3厘米,让学生比划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大约的长度)师: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3、用厘米量。(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①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纸条(这是书上放大的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②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2)统一测量的方法。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①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②量一量你带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③量一量?一?: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3。1、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让学生说一说这支铅笔的长度为什么是8厘米。2、第2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的纸条,并把它剪下。3、第3题,让学生用尺子分别量一量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墨水的高。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学生交流后强调: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初步学会了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左端,看有段对准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五、布置作业。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尺子量。可后或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 六、板书板书设计: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测量时,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统一长度单位厘米cm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法:把尺的刻度O对准物体的一端。个人修改认识尺子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2、介绍认识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交流得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去量才能量准确。(尺子上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在测量实际物品时,为计算方便,可以取整数。教学反思: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认识厘米的时候,先呈现给学生1厘米的表象,再让学生说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田字格的宽,食指的宽,图钉的长等,加深对1厘米表象的认识。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认识尺上的刻度0及由于学生带的尺子规格不同,演示的尺子又距离比较远,因此花的时间比较多,以致后面的练习进行地比较仓促。第二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教学内容:P4及练习一第3、4、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直到1米=100厘米。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3、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并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教学难点: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米尺、软尺、绳子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提问学生自己的那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2、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边和短边各是多少厘米,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的结果。3、让学生自己估计一下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再让学生用尺量一量,并把结果告诉大家。4、让一名小朋友用厘米尺量黑板的长,另一名小朋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做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二、探究实践,体验活动。1、认识米。(1)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①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前面讲的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让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米尺,和自己的学生尺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进行验证)②刚才我们认识了米尺,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1米长的绳子,把它拉直,仔细看一看,再闭眼想一想,1米有多长?(可以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等方法记住1米的长度)③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交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体)④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2)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师:刚才大家认识了米,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师: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100厘米)小结:1米也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2、用米量。(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较长的距离。(2)让两个小朋友合作到展示台上量出每条绳子的长度。小结: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一直量到物体的另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这样才能量准确。三、巩固练习。1、课本练习一的第4题。同桌互相帮助,测量自己的身高是几米几厘米,老师巡视,并帮助测量有困难的学生。2、课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测量教师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宽,讲台的长、宽,并把它记录下。四、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在共同交流中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去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五、布置作业。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量。课后或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六、板书认识米用米量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1米=100厘米个人修改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1、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教学反思:学生认识“米”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的机会少,本课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的。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认识米尺,体会1米的长度,在数中理解1米=100厘米,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比划、测量、讨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建构起知识体系,而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观察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3课时认识线段教学内容:P5~6及练习一第6、7题。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弯曲的两根毛线(不同长度)。学生:学生尺。教学方法:通过找线段、量线段、画线段等活动认识线段。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件播放消防员接到任务的情境。)同学们,消防员叔叔他们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争分夺秒。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引导学生观察说出:铁管是直的,而楼梯是弯弯曲曲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6(认识线段)。(l)出示两根毛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不是。)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一下子看不出长短。)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度?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学生拉直毛线。)追问: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头对齐再比呢?教师演示:把其中一根毛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2)教师指出: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板书课题。)(3)认识线段是直的。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拉直,现在呢?(是线段。)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小结: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3)找线段。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黑板边、直尺边、书本边、铅笔边、桌子边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4)量线段。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打开教材第5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教学例7(画线段)。(1)学画线段。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学生在作业纸上画。)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演示。)教师演示:从刻度O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设疑: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吗?怎么画?引导学生操作:从刻度2开始,画到刻度5的地方,也可以从刻度5开始,画到刻度8的地方。(2)做一做。教材第6页也有一条线段,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二样长的线段。)学生练习画,教师巡视指导。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①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②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③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三、巩固应用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1题。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有没有火眼金睛。指名说说哪些是线段。(强调线段的特征,说出原因。)2.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的第2题。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说说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小结: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还一起找线段、画线段、量线段。测量长度还有很多的工具,下课后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6页“你知道吗?”,了解测量长度的工具。五、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按要求完成:在距离红旗3厘米处画一朵花。5厘米处画一棵树,10厘米处画一个气球。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出示图形,先估计,再用尺量。量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对边相等。)量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四条边相等。)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7题。看看哪条线段长,再量一量。六、板书认识线段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个人修改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学生操作后汇报。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小组讨论,试画。小组派代表汇报。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教学反思:1、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引入线段,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再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他们明白直尺、黑板、教材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线段可以量出长度”。此外,通过找线段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对线段的感知,又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对线段的认识。2、在教学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画线段时,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体会线段与有关多边形的内在联系。第4课时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练习课)教学内容:P7及练习一第8、9、10、11题教学目标:1、掌握合适的确定长度单位的方法;2、在确定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具、学具准备:尺子、卷尺、三角板及回针,准备一条长十几厘米的纸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校升旗台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长吗?二、学习新知1、现在我们知道旗杆的高度是13()2、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3、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用尺量一量,13厘米只有一拃长,不可能。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底下。5、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6、总结判读方法可以想像一下其中一个长度合不合理。也可以用已知的长度去比一比。三、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课本第9页第8题。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教材9页,10页8—11题。六、板书确定长度单位旗杆的高度是13米。教学反思:学生初学厘米和米,很容易把这两种概念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学生在描述物体的长度时一味追求用尺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而面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较弱。针对学生在应用时出现的长度单位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本节课一开始,复习厘米和米,用手比划1厘米和l米的长度,让学生在头脑中对1厘米和1米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紧接着课件出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感知、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第1课时不进位加教学内容:课本P12---P13例1、例2教材第1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4、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36+21=23+7556+304+52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二、自主探究: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三、拓展运用: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2、猜一猜十位上是几。3867179+394+53+36个人修改一、景导入,激发兴趣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教学反思: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信息,从而提出问题,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突出笔算的方法,既传承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认识不同的算法,既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又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课本P14例3,教材第15~16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细心计算反复检查好习惯的培养。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实物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3。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P11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3、完成P13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个人修改合作交流,掌握算法师:同学们能自己尝试计算吗?可以摆小棒,还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只要你有不一样的算法,大家就很高兴听一听,希望你勇敢地告诉大家。第3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内容:练习二。(教材第15、第16页)教学目标1.学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2.逐步学会阶段性梳理知识点的方法。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重难点:学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并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二、自主探究师:咱们首先回忆一下所学的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注意尽量按教材呈现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哟!生1:我知道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需要进位的时候,笔算更容易算对。生2:我还知道计算的时候必须从个位算起。生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生4:不仅要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注意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尤其是进位的1,十位上的数字相加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加上。……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真的掌握了吗?下面就检验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师:第(1)小题的计算对吗?如果有错,错在哪?生:第(1)题计算十位时出错了,十位上的数字4加4时忘记加上进位的1了,所以十位上应该得9,正确的得数是93。师:第(2)小题呢?生:第(2)小题的得数应该是60,不是6,个位上的0不能不写,空着是不对的。师:第(3)小题呢?自己改在练习本上,好吗?老师请一名同学板演,一会儿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改错,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订正,明确:相同数位必须对齐,4应写在个位上,与7对齐,计算得31。【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自己梳理知识,逐步建构知识网络,为今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三、总结提升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我们每学一个阶段,大家都像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个人修改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1、完成第14页练习二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2、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4、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5、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9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8、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11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教学反思:对于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总结笔算法则,引导学生自主回忆、交流并加以总结,从列竖式对位、计算顺序、进位等方面加以归纳汇报,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与总结,淡化了计算法则运算规定的文字表述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第4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材第17、第18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2.会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位的减法。3.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重难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教具学具:小棒、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第29届奥运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吗?生: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师:你们还记得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上的前几名吗?(播放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短片,最后定格在教材第17页的情景图上)师:有许多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这次奥运会,他们为了能在奥运的赛场上升起自己国家的国旗,奏响自己国家的国歌而拼搏着……这就是第29届奥运会的金牌榜。二、自主探究师:同学们,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生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生2: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生3:英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生4: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真多呀!一个个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想知道,老师最想知道的是什么问题吗?师:老师已经知道我们中国位居榜首,最想知道的就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差多少枚金牌?也就是同学们问的“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或者说是“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怎么列式呢?生:36-23=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好吗?学生自己试着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都已经完成了。谁想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是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6根表示36,减去23就拿走2捆和3根,所以还剩1捆和3根,就是13。生2:我是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计数器上的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36,减去23就是从十位上去掉2个珠子,从个位上去掉3个珠子,这样十位上剩1个珠子,个位上剩3个珠子,表示13。生3:我是用竖式计算出来的,减法竖式的书写与前面学过的加法竖式的书写类似,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个位上的6减3得3,对着个位写3,十位上的3减2得1,对着十位写1,这样就是13。……(如果学生在交流中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要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并示范指导竖式书写格式及计算过程)师:(边板书边讲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先写出被减数,再写减数,然后写减号。与加法一样,相同数位上的数字要对齐……三、总结提升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个人修改师:谁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那举办?(北京)(播放我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后全国欢庆的录像)师:你收集了那些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学生交流后,老师出示“北京赢了”画面及票数统计图。师:说说你从那看出北京赢了?你能提出有关数学的问题吗?添加:三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的第1-4题。注意帮助和辅导个别计算有困难的学生。2、第2题。强调以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的重要性。3、第3题。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4、第4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示,理解题意,要求出“还剩多少个桃子?”要用原有的桃子减去已经摘了的个数,列出算式,明白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然后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教学反思:1、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做好准备。2.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明确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减,为笔算减法列竖式时正确对位做好准备。列好竖式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忆笔算两位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启发学生将加法的计算顺序迁移过来。第5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材第19页)1.经历操作、尝试计算、讨论等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3.在运用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用退位的方法。难点:理解“借1当十”。小棒、课件。师:(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金牌榜前5名表格)同学们,上节课大家提出很多问题,我们只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老师还有一个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生2: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1.教学例2。师:有的同学猜对了,老师很想知道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该怎样列式呢?生:51-36=师:同学们,学习加法时,我们通过摆小棒学会了进位加法。今天我们通过摆小棒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有信心吗?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看看还剩多少根小棒。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操作,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大家操作的方法和算出的结果。生1:从1根小棒中去掉6根不够,就把1捆小棒与1根小棒合起来是11根,从11根中去掉6根还剩5根小棒;从剩下的4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1捆;这样1捆与5根合起来是15根。生2:先从5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2捆;从1根小棒中去掉6根不够,就把1捆小棒与1根小棒合起来是11根,去掉6根小棒还剩5根;这样最后还剩15根小棒。生3:先从1捆小棒中去掉6根还剩4根,4根与1根合起来是5根小棒;再从4捆小棒中去掉3捆还剩1捆;这样剩下的5根与1捆合起来就是15根小棒。生4:从5捆小棒中拿出4捆小棒,这样多拿走了4根,再拿回4根小棒,4根与1根合起来就是5根小棒,加上剩下的1捆小棒就是15根。……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得到“51-36”的结果都是“15”。但是在许多同学的操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过程,你发现了吗?(都把1捆小棒拆开了,再去减6)【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喜欢而且愿意做的事情,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计算减法,能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算术理论】师:用摆小棒的方法能算出结果,如果不用小棒,直接列竖式来计算你会做吗?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的计算结果?学生说出算式,并在黑板上板书。师:个位上的“5”是怎样算出来的?生1: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变成10,10加1是11,11减6就等于5。生2: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变成10,10减6剩4,4加1就等于5。师:十位上的“1”是怎样算出来的?生:十位上的5减3得2,借走1还剩1。师:现在老师把大家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写下来,同学们想想计算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时,从十位退1再减)2.教学例3。师:你能运用刚才总结的注意事项,试着用竖式算一算“50-24”吗?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交流计算方法。(被减数个位上的0减4不够减,从十位上退1当10,再减4,十位上的5减去被借走的1还剩4,再减减数十位上的2)【设计意图:学生尝试竖式计算的交流,既是学生体验学习收获的机会,又是互相学习,形成新知的过程】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个人修改师: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申奥的信息,我们知道了北京以绝对的优势胜出了。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北京以34票的优势胜出多伦多,那么从票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有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知识,引出课题。板书:两位数减两位数引导学生笔算两位数减法的方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教学反思:1、学生的操作过程是学习退位减法的重要活动经验。通过交流,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讨论,使学生个性化的经验变为群体的共识。2.用竖式计算时,在学生在充分操作、交流的活动基础上,自己总结计算方法,既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掌握计算的过程。第6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练习三。(教材第20~22页)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书写格式。2.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格式。师: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时间所学的知识。师:咱们首先回忆所学知识,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快乐分享给每一个人,好吗?注意尽量按教材呈现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哟。生1:我知道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的时候,笔算更容易算对。生2: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时候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生3:不仅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还要注意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时,就向十位借1,借1当十再减。……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是真的掌握了吗?咱们就来检验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21页“练习三”第6题)师:第(1)小题的计算对吗?如果有错,错在哪?生:第(1)题算的不对,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那么十位上的4减1再减2应该得1,所以正确的结果是12。师:第(2)小题呢?生:第(2)小题的得数是正确的。师:后面的两个小题自己在练习本上做,好吗?老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写在黑板上各做一道小题,一会儿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改错,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订正,明确:必须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当十再减。师:同学们,结合咱们学过的加法计算,想一想: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汇报交流。教师强调:笔算加法和减法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同点:计算加法的时候是个位满10向十位进1,计算减法的时候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老师希望今后我们每学一个阶段,大家都这样积极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这也是我们良好学习习惯的一部分。梳理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个人修改添加:回忆疑难点。师:你认为本单元前面的知识点中,你感到最困难而又没掌握好知识是什么?学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学反思: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所学知识点后,进行纠错练习,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强化退位减法的正确算法。让学生互相说一说,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7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材第23、第2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重点: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黄色、红色花片若干,课件。师:我们学校每周三都要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纪律卫生大评比活动,看,二年级卫生评比表已经出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情景图)师: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我们只知道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你想知道什么啊?生:我想知道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师: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师:面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生1: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那就是在一班的基础上多加3面小红旗,也就是12+3=15(面)。生2:一班得了12面,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就是说二班比12面再多3面,就是12+3=15(面)。生3:我觉得“二班比一班多”是关键,因为只要二班的多,那就要在一班的基础上加上多出的部分。……师: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怎么想的?师:请同学们摆12个黄色的花片表示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然后我们用红色的花片表示二班的小红旗数。因为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所以在摆红色花片的时候就要比黄色的多摆出3个,那么求二班的小红旗数就要用加法,也就是12+3=15(面)。同学们,自己一边说一边再摆一遍试试。学生尝试操作讲解,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说想法,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领悟思路,理解算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如果老师现在告诉你,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你能算出三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吗?试试看,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交流,重点说说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说清想法:三班比一班的小红旗少4面,就是比12少4,即12-4=8(面)。【设计意图: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由“扶”到“放”,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新发现和新收获?[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个人修改一、复习导入。1、口算。28-5=50+20=17-9=35+7=62+8=29-12=30-8=44+55=62-59=2、竖式计算。57-38=56+28=60-27=3、(1)比10多7的数是多少?(2)比20少5的数是多少?教学反思: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过去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借助“同样多”把这类问题转化成求总数(求剩余)的问题,再用加(减)法计算。这种推理方法,逻辑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这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指导学生通过分别摆花片的操作过程,把隐蔽的数量关系在物化活动中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直接确定计算方法。第8课时3、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练习四。(教材第25、第26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重点:在活动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难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件。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呢?【设计意图:上课之初点明本节课的主旨,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散漫性】师: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番。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生1:我觉得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时,最主要的就是分析题意,弄清楚究竟是哪个数多,哪个数少。生2:在分析这类题时,动手摆一摆花片、小棒之类的东西,就能很直观地看出谁多谁少,再计算起来就比较容易了。生3:经过几次的动手操作,我找到了一点规律: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的数多,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大,就用加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既然比这个已知数少,就说明比这个已知数小,就用减法解决。生4:我也知道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师:同学们总结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第7题)师:请同学们先看题,然后说说“优惠8元”是什么意思。学生看懂题意后交流对“优惠8元”的理解。(优惠8元就是比标价少8元)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解答。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结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系统复习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经过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呢?(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大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就是求较小的数,用减法计算)【设计意图:经过一节课的练习和提高,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再次回顾重点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个人修改基本练习对比:1、小明今年9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几岁?2、爸爸今年37岁,小明比他小19岁,小明今年多少岁?讨论:这两题的计算方法。教学反思:1.给学生足够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总结规律,既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在合作中整体提高。2.教学要遵循“生活—数学—生活”的规律,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在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整理之后要注重相应的练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第9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连加、连减。(教材第27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2.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会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3.培养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好习惯。重点:竖式的写法。难点:正确计算进位和退位,口算和笔算相结合的式题。课件。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劳动吗?(喜欢)师:是啊,大家都应该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你瞧,同学们热火朝天地干得多带劲啊!(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情景图)【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连加。师:看,同学们正在帮着摘南瓜呢。你们想知道他们的劳动成绩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统计表)师:这就是三个小组的劳动成绩,观察这张表格,你了解到哪些情况?生:第一组同学摘了28个,第二组同学摘了34个,第三组同学摘了22个。师: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能试着算一算吗?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由于数据的特点,第(2)种计算思路简单,教师要给予特别评价,以引导学生的学习。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遇到过,如果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三个小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生1:喜欢第(2)种,因为这样先凑成整十数,第二步计算就简单多了。生2:喜欢第(4)种,这样计算一次完成,比较简单。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后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先观察再计算,找到简单的方法。【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2.连减。师:同学们,老师的问题又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2)先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试着帮老师解决一下。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方法。学生可能有多种计算方法,如下。[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4)种算法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4)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剩下多少个。该怎样列式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求的愿望和兴趣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连减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既是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下一节课“加减混合”的教学做准备,一举两得】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个人修改师: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二(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2、交流算法,优化算法。交流算法,优化算法。教学反思: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2.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作出优化选择,而是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第10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加减混合。(教材第28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难点: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课件。师:同学们,大家都喜欢讲故事。现在,谁能看着情景图讲故事?(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情景图)学生讲故事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师: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如果学生提出来“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数学信息,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1.教学例3。师:求“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在学生列出67-25+28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车上原来有67人,到南山站下来了25人,就是少了25人,就应该减去25,用67-25表示;又上去了28人,就是又多了28人,就应该加上28人。如果有学生列出两个算式:67-25=42(人),42+28=70(人),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师生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67-25+28,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应用的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师:把你的算法和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结果是多少。一般方法:先算67减25,再加28,结果等于70。如果出现先算67+28,再减25,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谁愿意把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主动介绍。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设计意图: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是数学计算的基本技能,教师要重点指导】2.教学例4。师:同学们看这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题,请你自己算一算,检查一下加减混合运算知识学得怎么样。教师巡视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必要时提示: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做完后交流计算的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形成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在有小括号的时候,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个人修改1、25+28+3678-59-1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2、小华有4支铅笔,他又买了3支,后来用去了5支,他还有多少只?3、小青有6支铅笔,用了4之后,他又买了2支,他现在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列式后,说明这是加减混合运算。问:怎样计算?教学反思:让学生自主地讨论、思索,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教师给以引导,恰当点拨,使学生对自己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第11课时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五。(教材第29~31页)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2.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难点: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师:同学们,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你们学会了吗?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导学生开始整理相关的知识点】师:先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把意见梳理好后,请一个代表汇报,与大家分享。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组织交流。生1: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生2: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生3:小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有时候完全运用连减就能解决问题。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就应该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现在咱们就试试吧!(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第9题)师:同学们,仔细看看,你知道了什么?生:阿姨买了一个书包25元,一个笔袋8元,给了售货员阿姨50元。师: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啊?生:应找回多少钱?师:是啊,应找回多少钱呢?用你学过的知识帮忙算一算吧!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生1:从50元里面先减去书包的钱,50-25=25(元),再减去笔袋的钱,25-8=17(元),应找回17元。生2:可以先计算一下,书包和笔袋一共需要付多少钱,25+8=33(元),那么从50元里面减去要付的钱,50-33=17(元),所以应该找回17元。教师应肯定这两种解法都正确,适当给予表扬。【设计意图:在学生讨论得出规律后,要适时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4)种算法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4)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剩下多少个。该怎样列式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求的愿望和兴趣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连减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再算还剩多少个,既是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下一节课“加减混合”的教学做准备,一举两得】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个人修改1、口算。32+40+7=20+50+30=16+5+10=60-40-15=10+8-13=2、竖式计算。36+28+17=65-25-21=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笔算有几种书写格式?哪种是简便写法?在计算过程中有口算的怎么办?教学反思:1.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总结规律,既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在合作中整体提高。2.教学要遵循“生活—数学—生活”的规律,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在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整理之后要注重相应的练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解决问题、练习六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练习六。(教材第32~34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2.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件。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咱们班都有谁是美术兴趣小组的呀?学生据实回答。师:你知道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都经常组织什么活动吗?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画画的话题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师:(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情景图)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情况。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得的数学信息: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师:看到这些,你想知道什么呢?说说你的问题。生1:男生有多少人?生2:美术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如果学生不能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逐步分析、解答。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该先解决哪一个呢?生:应该先计算“男生有多少人”。师:为什么呢?生:题中只告诉我们女生有14人,只有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才能计算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师:很有条理啊。那怎样计算男生有多少人呢?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就是比14人少5人,少5人就是减去5人,14-5=9(人),男生就有9人。师:一共有多少人?生:男生9人,女生14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加,9+14=23(人),所以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师:分析得很有条理,解答得很正确,遇到问题就应该这样层层分析,逐步解决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发现问题,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解决两问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呢?解决问题例5:男生人数美术兴趣小组人数 14-5=9(人) 14+9=23(人)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个人修改复习:1、在数学中期考试中,小东得85分,小丽比小东多13分,小丽考多少分?2、在数学中期考试中,小东得85分,小丽得了72分,他俩一共考了多少分?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教学反思: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课题: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练习七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练习七。(教材第35~37页)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牢固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重点:对本单元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难点:灵活地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你们学得怎样呢?给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吧。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师:昨天老师布置的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的作业,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小组长做好记录。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小组汇报,全班交流。生1:笔算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生2:笔算加减法都从个位算起。生3: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生4: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再减。生5: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生6: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师: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针对笔算加法和减法进行复习。(课件出示教材第35页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答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清计算顺序。【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合作整理,在培养他们合作精神的同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师:同学们说一说这一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个人修改边总结边练习1、编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2、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3、编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4、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5、编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6、编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7、编一道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8、编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教学反思: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因此复习笔算时,注意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课题: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角的认识教学内容:角的认识(教材第38、第39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课件、两根硬纸条。(出示教材第38页校园生活情景图,让学生欣赏)师:同学们,刚才从屏幕上我们欣赏了校园美丽的风景,大家平时喜欢到操场上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呐!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发现了吗?学生指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球,等等。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的图形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板书:角)同学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场面引入主题,不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还可以通过画面中的图形很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一箭双雕”】1.在主题中找角。师:同学们,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学生说到一个,教师就课件演示一个,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给予表扬。2.教学例1。师: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看,老师带来了几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课件出示例1)等学生观察后,把剪刀、钟表、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渐褪去,问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画角的模样。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1:都是尖尖的。生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这个尖尖的就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个角。师:(出示课件上的第二、三个角)从图片上分别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设计意图:通过找找、看看等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地理解什么是角,角有什么特征,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4.操作,认识角的大小。(1)折角。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这张纸片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答案,悄悄和同桌交流一下。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师: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请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2)做活动角。师:老师这有一个角,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用老师发给你们的硬纸条,试试吧!学生尝试动手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展示两个大小明显的角)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生:一个大,一个小。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呢?生:把两个角叠在一起,让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之间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程度的关系。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看一段动画片吧。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一个蓝角,它们本来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吗?最后又怎样?生:它们是为了谁大谁小而吵的,后来通过比较,它们是一样大的,最后它们又成了好朋友。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谁能像他这样说说?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说一说。【设计意图:在折角、做活动角、比比活动角的活动中,让学生发现角有大有小。在观察中让学生发现并明白: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5.教学例2。师:角多神奇啊,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注意看,分两步才能把角画好。边讲解边演示: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学生画角,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讲到。教学反思:1.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对于“角的初步认识”,我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直观、,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2.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认识,选择材料做角,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第三单元第2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材第40页)教学内容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表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重点:直角的认识。难点:正确画直角。课件、三角尺、红旗、椅子。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上有角。今天老师给你们看几件东西,(出示红旗、椅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它们的表面上都有角。生2:它们的表面都有4个角。如果学生发现:这4个角的大小都一样,教师要给予表扬。【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直观地感受实物中角的存在】1.教学例3。师:同学们,你们的文具盒里也有角。对,就是三角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先发现三角尺的秘密。生1:我发现三角尺有3个角。生2:里面的小三角形和三角尺的形状一样,也有3个角。生3:我发现三角尺有3个角,并且3个角的大小不一样,其中一个角大些,另外两个角比它小。生4:我发现每个三角尺中都有一个直直的角。师:谁知道这个直直的角叫什么角?生:直角。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指着三角尺的直角)三角尺中最大的角叫直角。请同学们指出三角尺上的直角,摸一摸有什么感受。师:拿出我们准备的白纸,折一个直角好吗?折好以后,跟同桌比一比。【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角入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既复习了角的组成、角的特点,又进一步感知直角与其他角的不同】2.教学例4。(1)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究竟是不是直角。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2)用三角尺画直角。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尝试用三角尺画直角: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画一条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好角的另一边,这样就画出了一个直角。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