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练习_第1页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练习_第2页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练习_第3页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练习_第4页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真题速递1.(2019•江苏高考・1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答案】C【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出现,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故C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没有改变美苏对峙格局,故A项错误;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无法消除,故B项错误;70年代,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是美苏,中国还没有强大到能决定国际关系,故D项错误。2.(2018•北京高考・19)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答案】A【解析】材料中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结合材料时间可知是因为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打败了美国,故A项正确;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未放弃冷战对峙,故B项错误;联合国成立之初,被美国控制且材料中五大国不是联合国,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五大国缔结朝鲜的和平公约,朝鲜半岛并未实现统一,故D项错误。(2018•江苏高考・12)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答案】A【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与材料中“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相符,故A项正确;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和平共处并没有消除矛盾,故C项错误;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与材料中“1984年10月,邓小平”不符,故D项错误。(2017江苏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答案】B【解析】参加万隆会议是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会议圆满成功,与材料的内容“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不符,故A项错误;“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是指中印两国承认意识形态的差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会缓解国际紧张局势,故B项正确;新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与材料的内容“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在1950年,两国的社会制度相同,与题干材料“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不符,故D项错误。(2019.4•浙江高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摘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卷)(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亚非会议公报对各自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所表明的立场。(5分)(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推动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请对此加以概括。(5分)【答案】(1)成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产生广泛影响;促成“日内瓦协议”缓和紧张局势;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受到广泛赞扬和拥护。立场:一切国家都应有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进行自由选择。(2)表现: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格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解析】(1)第一小问成效,根据材料一“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结合所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中国的外交发展,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结合所学,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会,促进了地区局势的缓和;根据材料一“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结合所学,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的国认同,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第二小问立场,根据材料一“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依据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实现民族的自决。(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结合所学,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实现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第二小问格局,根据所学,我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并于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使对外开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考纲解读考点n八、、内容说明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4.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影响。.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方针及成就。是高考必考点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知识梳理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背景⑴国际环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局面。⑵国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的巩固和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内容(1)“另起炉灶”①内涵: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要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②意义: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①内涵: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②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⑶“一边倒”①内涵: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②意义:使新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地位。2.成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二外交政策的成熟及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①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⑵过程1②1954年,周恩来同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成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步入世界外交舞台①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日内瓦会议<②成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1)日内瓦会议③意义: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①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②目的: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2)万隆会议③概况: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2)万隆会议会议取得圆满成功。④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考点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关系一外交僵局的突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①在美国阻挠下,联合国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非法占据。(1)背景1②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⑵经过: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⑶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美关系正常化[①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1)背景1②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⑵经过<②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⑵经过、③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关系正常化⑴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⑵经过: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①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⑶意义1②促使更多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建交,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二全方位外交.背景(1)国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⑵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⑵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等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⑶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4)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考点精讲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⑴革命性: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等方针,从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⑵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⑶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4)过渡性:其形成过程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逐渐摆脱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典例1.“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另起炉灶”“不结盟”“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A解析根据“革命者的眼光”“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等信息可知,这是一种革命外交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实行了“一边倒”政策,故A项正确。[概念解读]不结盟政策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为“不结盟”。“不结盟”是指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也不支持它们一方反对另一方;对所有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典例2.1950年〜1956年,中国出口总额由5.5亿美元上升到16.5亿美元,进口总额由5.8亿美元上升到15.6亿美元。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新中国建立实现民族独立 B.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答案】C【解析】新中国建立实现民族独立与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出口总额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1950年到1956年,新中国没有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的进出口是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交往,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与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概念解读]“一边倒”(1)“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不是指依附于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⑵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考点精练.(2019•四川资阳调研)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符合此次会议主旨的是()A.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C.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D.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答案】C【解析】“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表明是亚非会议,没有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项错误;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指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故B项错误;亚非会议是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故C项正确;亚非会议与港澳回归无关,故D项错误。2.1955年12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这期间,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不准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B.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C.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D.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答案】B【解析】万隆会议改善了我国对外关系,会后与更多如泰国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故B项正确。3.(2019•四川泸州模拟)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进行计量分析,“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和1952年开始下降,到60年代,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1950至1952年,“帝国主义”一词呈下降趋势。“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使用频率从1953到1956年出现迅速增长趋势。这说明()A.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放弃“一边倒”政策B.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中国开拓外交新局面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积极融入第三世界D.中国从革命外交向民族外交转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一边倒、帝国主义”下降而“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上升,反映了以国家性质和阶级斗争为主的外交思想逐步转变为以国家利益出发的新外交思路,故D项正确。4.1961年2月8日,毛泽东接见法国参议员密特朗时说,中法之间存在一堵墙,但是“'只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是可以拆掉的”。这说明当时中国外交()A.开始对外谋求“求同存异”B.有意打破中法间意识形态的束缚C.旨在摆脱苏联外交的影响D.致力于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答案】B【解析】不是开始对外谋求,与材料中“1961年”不符,故A项错误;冷战背景下,中法在意识形态上,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与材料中“中法之间存在一堵墙”相符,故B项正确;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与材料中“中法之间”不符,故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面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与材料中“1961年2月"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外交关系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阶段特征⑴新中国建立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①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矛盾和冲突。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在中国“扶蒋反共”。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企图扼杀新政权。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常化。①从美国方面看: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经济发展缓慢,被西欧和日本赶上。②从中国方面看:国际地位的提高;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3)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①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害冲突,矛盾、斗争乃至对抗在所难免。矛盾主要表现在:统一与反统一、强大与反强大、西化与反西化、争霸与反争霸,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②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经济上相互需要,政治上互有所求。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可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典例1.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一年之内,中美外交从不可调和的冲突状态进入了总统使节去北京为总统访华筹备的阶段,其间双方避开了20年来的敌对宣传,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这里“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具体是指()A.维护亚太地区平衡B.遏制日本和西欧崛起C.共同应对苏联威胁D.联合推进多极化趋势【答案】C【解析】中国是亚太地区大国,中美政治对话是缓和亚太地区而非平衡,与材料中“最重大的战略目标”不符,故A项错误;日本和西欧是美国盟友,与“遏制”不符,故B项错误;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70年代两极格局特征是苏攻美守,中美外交离不开两极格局,材料中中美“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表明是应对苏联威胁,故C项正确;美国作为两极格局下的一极不可能主动推进多极化,与材料中“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不符,故D项错误。[概念解读]地缘政治是政治地理学说中的一种理论。它主要是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又被称为“地理政治学”。典例2.在一份公报中有这样的表述: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这表明()A.中美关系终于实现了正常化B.中美关系正经历严峻的考验C.中国已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D.中美正在寻求正常化的道路【答案】A【解析】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与材料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相符,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故A项正确。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几点认识(1)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⑵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并不等于中美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但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2.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⑴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国家结盟。⑵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⑶实行无敌国外交: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4)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⑸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典例1.2017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指出:“中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发挥联合国在捍卫和平、建设和平、预防和制止冲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我国()A.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策B.推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D.积极谋求睦邻友好【答案】B【解析】不结盟政策是指中国不和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结盟,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上述含义,故A项错误;材料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B项正确;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是我国外交始终坚持的原则,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积极谋求睦邻友好是我国外交始终坚持的原则,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知识拓展]无敌国外交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推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内涵是: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典例2.下图为1949〜2013年《人民日报》有关“对外援助”报道中的援助事由统计,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代对外援助()A.带有明显的不结盟色彩B.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C.被报道的数量日趋减少D.以援助亚非拉革命为主要目标【答案】B【解析】根据图表可知20世纪80年代因“外国侵略”而援助的比例急剧减少,而其他几类援助逐渐上升,这反映了80年代我国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故B项正确。[概念解读]伙伴关系伙伴关系,国际关系学术语。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国家间为寻求共同利益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战略伙伴关系指在双边或多边国际事务中,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全面伙伴关系涉及伙伴国间共同关心的所有问题。考点精练1.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D.使联合国成为了伸张正义的舞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