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昔阳皋落风电11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公示表_第1页
山西晋中昔阳皋落风电11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公示表_第2页
山西晋中昔阳皋落风电11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公示表_第3页
山西晋中昔阳皋落风电11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公示表_第4页
山西晋中昔阳皋落风电11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公示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⑥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不得将施工垃圾、弃土弃渣遗弃在河道及河道变迁范围内。在采取以上措施后,不会对跨越河流构成影响。综上所述,在严格落实上述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9.1.3施工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固废影响分析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和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其中施工垃圾主要为变电站间隔扩建施工产生的废电线及架空线路塔基开挖产生的弃土石方。施工产生的弃土弃渣等,若不妥善处置则会产生水土流失等环境影响,产生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破坏景观。(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①为避免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②架空线路塔基开挖产生的弃方全部用于塔座基面四周的平整或就近回填;变电站间隔扩建产生的固体废物,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倾倒,不得随意堆弃。③明确要求施工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并妥善处理,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妥善处置。④严禁将施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倾倒至浊漳河河道。采取上述环保措施的基础上,施工固废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9.1.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线路施工期塔基的挖土填方等阶段中,主要噪声源有混凝土搅拌机、汽车等,这些施工设备运行时会产生较高的噪声。本工程架空线路铁塔架设工程施工量较小,施工时间短,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已随之消失。施工期通过采取远离敏感点合理布置牵张场、运输车辆经过沿途居民区附近时限速、减少或杜绝鸣笛等措施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可接受。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加强施工噪声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文明施工,最大程度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依法限制夜间施工,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可能对周边居民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的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构成噪声扰民问题,并且施工结束后噪声影响即可消失。9.1.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恢复分析(1)生态影响及恢复分析本工程线路沿线植被主要为农作物、杨树及松树,输电线路施工时修建施工临时进出道路、塔基施工、放线通道、土方及建筑材料堆放等均需要占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线路工程设计遵循以下原则:①尽量避免新开辟道路破坏植被,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公路;=2\*GB3②塔基区施工应避开高大林地,尽量选择植被稀疏的草地或裸地位置;=3\*GB3③牵张场、料场一般选在地势平坦开阔、植被较少的地方,施工结束后,场地内的灌草植被通过人工措施,逐步恢复;④送电线路通过林区时,采用高塔跨越,为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上不考虑砍伐线路走廊通道。=1\*GB3①永久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永久性占地主要是塔基占地,塔基处土方开挖破坏工程区域地表植被,造成表层土体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效能。塔基土石方开挖量较小,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有限,且塔基仅4角占地,塔基下方可恢复种植。因此,工程建设的永久占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有限。基础开挖时,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以便施工结束后恢复;在塔基建设完成后,塔基占地为农田的塔基下方可恢复耕地或交换耕地,为草地、灌木的一般情况在2~3年内可自然恢复,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需通过人工洒草籽方式进行恢复;塔基建设产生土方就地处理,尽可能用于塔基四周的平整,将表层土保留覆盖表层,多余部分选择附近低洼处回填。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2\*GB3②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永久占地外,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营地、施工道路、料场及牵张场等仍需临时占用部分土地。工程材料的运送尽量利用现有的各种道路,为了施工和运行检修的方便,设计选线的时候已尽量将输电线路靠近现有道路,工程建设需修建、改造临时道路较少。本项目线路沿线均为山地,沿线跨越零星林地等,为减少施工临时道路修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道路选择在植被稀疏、地势平缓的地方,妥善解决路基路面排水问题;除对必要的施工道路外,不得砍伐通道;加强对现场施工机械、人员进出管理,严格控制交通运输过程对非道路以外区域的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平整地面,除保留必要的检修通道外,通过人工措施恢复原有植被。本工程料场及牵张场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植被较少的荒地上,避开密集林区。牵张场及料场占地在施工期内植被被破坏,在施工结束后,将地表全部清理,通过自然或人工措施恢复地表植被,一般在2年后即可恢复原貌。(2)线路经过林区生态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可研统计及现场踏勘,本工程跨越林区累计20km,跨越林区为片断式分布,主要为玉米、杨树和松树,不涉及跨越成片林区。根据设计要求,只有导线在最大弧垂或最大风偏时,对树木的距离小于7.0m时,才对个别不满足此要求的树木进行砍伐,本工程线路林区时,根据地形合理选择铁塔,直线塔和耐张转角塔均考虑配置全方位长短腿,全方位长短腿的级差1.0m,最大高差为6.0m,减少基面开方、减少弃渣。通过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本工程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3)拟采取的生态防护和恢复措施根据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中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的要求,应采取有效的生态防护和恢复措施,具体如下:=1\*GB3①设计阶段A.线路路径选择时已经考虑避让了生态敏感区域。B.在施工设计时,合理选择输电线路塔基位置,不在林区内布置塔基,以减少塔基处的林木砍伐。=2\*GB3②施工期A.材料场、牵张场等临时施工场地合理设置,不在林区内设置临时施工场地,尽可能选择荒地。B.材料运输道路等施工道路充分利用现有公路和人行道路,尽量不建、少建施工便道,以减少临时占地。C.线路跨越林区时,根据地形合理选择铁塔,采用增高铁塔直接跨越方式,避免对林木进行砍伐。对于不可避免要砍伐的树木,必须依法履行有关砍伐手续和给予应有的赔偿,以保证对林业生态影响降到最低。D.基础开挖时,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以便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E.施工期应尽量避开雨天,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开挖表土等设专门的堆棚或设置围档,减少水土流失。F.施工结束后,对塔基永久占地未固化处和材料场、牵张场等所有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选择乡土树草种进行恢复,避免引入外来物种。在采取上述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使本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9.1.6施工期环境监理本项目工程监理中应进行环境监理工作,环境监理作为工程监理的一部分,可以确保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及主体设计、环境影响报告、施工承包合同中的环境保护要求得到落实,最大程度的减轻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施工前环境监理设计阶段环境监理主要是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评批复为主要依据,复核工程设计文件中是否落实了环评文件及批复相关要求,设计文件中工程内容、规模、建设方案及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若发生重大变更,以书面形式告知建设单位并建议改正。表12设计阶段环境监理内容一览表监理对象监理内容相关批复文件项目相关批复文件是否齐备,项目是否具备开工条件110kV输电线路线路长度、路径是否与环评一致。复核设计资料上的铁塔高度和最低允许高度能否满足要求,导线高度或铁塔高度大于或等于最低允许高度视为满足环保要求黄岩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核实间隔扩建位置、规模是否与环评一致环境敏感目标本工程无生态类敏感目标,按照表8复核本工程居民类环境敏感目标,复核敏感目标方位、距离、规模。(2)施工阶段环境监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环境监理人员需审查塔基基础、组塔、架线施工工艺等涉及到环境保护的内容,监督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严格按设计要求同时施工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表13施工阶段环境监理内容一览表监理对象输电线路电磁环境保证导线对地高度。因施工阶段线路路径摆动而经过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附近时,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对地高度需大于10.5m;经过耕地、园地等场所附近时,单回输电线路对地高度不小于6.5m。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采取道路洒水以减少扬尘;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施工结束后,按“工完料尽场地清”的原则立即进行空地硬化。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场地设置沉淀池,施工废水经处理后上清液用于场地洒水;采用商品混凝土。严禁线路跨越温池饮用水水源地区域内进行施工活动。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方法、工艺和设备;线路施工主要安排在昼间进行,昼间施工也尽量避开中午居民休息时间,缩短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规范施工人员行为;在工程施工前实地调查各塔基处及其附近5m内植被状况,记录各塔位植被类型、植物种类,对珍稀植物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等;施工现场的各类设备、材料堆放尽量利用塔基永久占地区域,施工道路尽量利用已有道路,牵张场等临时场地设置在空地或荒草地上;线路累计跨越林区2km,按报告要求采用高跨方式跨越,仅对塔基处的林木进行砍伐;施工道路、牵张场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恢复原有土壤功能和植被形态;对塔基、道路等永久占地要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落实异地生态补偿措施。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暂存于施工生活区,定期外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处置地点。施工过程中尽量做到土石方平衡,减少弃土的产生,对于不能平衡的弃土将集中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处置地点。塔基施工开挖的土石方基本回填,每基仅有少量的弃土,按表层土在上的顺序堆放至塔基中间,便于植被恢复。(3)试运行阶段环境监理对施工单位退场和生态恢复措施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建设单位制订和落实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同时持续关注工程周围居民有关环保方面的诉求,与环保部门、当地供电公司、施工单位、验收调查单位等保持良好沟通。表14试运行阶段环境监理内容一览表监理对象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加强对当地群众的有关高压输变电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生态保护在施工期结束后,对站内临时占地、线路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植被类型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进行选择。9.1.7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小结综上所述,本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上述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管,使本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9.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运行期主要污染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9.2.1声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新建110kV输电线路全部为架空线路,噪声源主要是110kV高压线的电晕放电而引起的无规则噪声,但噪声级很小。一般情况下,110kV高压线路下方的噪声水平在40~45dB(A)左右,与交通、工厂、生活等其它噪声源相比要小得多,并常常为背景噪声所淹没,不会对周围的声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本次环评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对已运行的110kV单回输电线路阳赵线,监测时距地面高度15m,工况为:电压:144.1kV;电流:A相6.6安、B相0安、C相34.8安。表15110kV单回输电线路阳赵线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序号监测位置距导线弧垂最大处线路中心的地面投影点距离(m)测量值(dB(A))昼间夜间1110kV单回输电线路阳赵线8#~9#塔025310415520625730通过类比110kV单回输电线路噪声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线路运行后线路下方的噪声值昼间为,夜间为,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的要求,线路运行产生的贡献值很小,远低于周围环境背景值,可以预计本工程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本工程声环境敏感点位于距线路10m~30m范围内,通过类比110kV单回输电线路噪声的影响程度可知,线路运行后噪声值昼间为,夜间为,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的要求。9.2.2电磁环境影响分析110kV输电线路运行会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本项目未开工建设,通过类比监测岚县~东村110kV线路可知,本工程线路运行期间从垂直边导线距离0m为起点到30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由理论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线路运行期间,线路从垂直边导线距离0m为起点到50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线路经过耕地、道路等场地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10kV/m控制限值。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具体内容详见电磁环境影响评价。9.3选线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全线不涉及文物保护单位。施工中若新发现文物,将及时上报地方文物主管部门,并积极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工作。本项目线路沿线位于农村偏远地区,在线路路径选择时已充分听取沿线政府、国土部门的意见,目前已取得了线路所经地区城市规划部门和人民政府同意线路经过的原则性同意意见。本项目输电线路主要采用单回路设计,最大限度的减少永久占地。输电线路全线采用单回路架设,其占地规模是合理的,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本项目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及设计时已充分听取沿线政府、环保、规划、城建、林业、邮电、航空、军事等部门的意见,避开民房密集区、各类自然保护区、城市规划区等环境敏感目标,优化了设计,尽量减少了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取得了线路沿线政府、规划部门同意线路路径的原则性意见,尽量避让了环境保护目标、满足沿线县(市)区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因此,本项目路径与城镇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是相符的。本工程黄岩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不新征占地,输电线路沿线跨越少量林地和耕地,但均不是天然保护林和基本农田,输电线路选线周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海洋特别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确定的制约本项目建设的环境敏感区,无环境制约因素。因此,综上所述,本工程选线合理。9.4生态功能区划根据本工程与晋中市生态功能区划位置关系图(附图4)可知,本工程位于ⅡA-5-2昔阳生态农业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生态功能亚区。该生态功能亚区位于太行山中段,包括昔阳县中东部地区,总面积1648.12km2。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北部王寨乡的田湾海拔仅512m。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区内山地、丘陵居多。年均气温9.5℃,一月均温-6℃,七月均温23℃,年均降水量500mm,无霜期年均158d。产业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Zeamays)、谷子(S.italica)、高粱(S.vulgare)、豆类为主,还有荞麦(Fagopyrummill)、莜麦(Avenachinensis)、薯类等,是杂粮生产的重要地区。经济作物以油料、蔬菜为主。林地主要树种为松(Pinus)、桦(Betula)、杨(Populus)、柳(Salix)、槐(Sophora),经济林以梨(Pyrus)、苹果(Maluspumila)、杏(Armeniacamill)、核桃(Juglansregia)为主。畜牧业有牛、羊、马、骡、驴等。该生态功能亚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中北部丘陵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易被侵蚀,坡度较大地区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松溪河主要河段及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水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由于农户畜禽分散养殖,畜禽产生的粪便等污染物不能及时的处理,对人们的人居环境造成破坏,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该生态功能亚区的发展方向是:本区是松溪河的源头,有涵养水源、保护水源的使命,通过建设生态公益林,改造荒地丘陵,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并探索适于在本地生长的草本,改善生态环境现状。其保护措施是:1.做好水土流失防治的分类指导,以预防保护为主;营造水保林、经济林,实施禁采区、坡改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2.对2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开展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3.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合理调整林种结构,达到创造经济价值与保持水土的双重功效,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丰富的优势,完善、巩固、提高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产品;4.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以规模化发展为重点,建设养殖基地,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5.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对农户分散养殖,在政策继续鼓励的同时,要加强管理,统一设施标准,发展区域性粪便集中处理服务。本工程为输电线路工程,其建设符合途经区域主要保护措施和发展方向,项目的建设符合晋中市生态功能区的相关要求。9.5生态经济区划根据本工程与晋中市生态经济区划位置关系图(附图5)可知,本工程位于ⅡR昔阳县大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区。ⅡR昔阳县大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区,位于昔阳县中部,包括大寨镇的大寨森林公园,总面积17.27km2。平均海拔在846m左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9.7℃,一月均温-5.5℃,七月均温22.8℃,年均降水量499.3mm,无霜期163d。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是果树,主要产业是农业。矿产资源主要是煤。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有:该区植被覆盖率较高,但地形起伏度较大,植被类型单一,有水土流失现象。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是: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该区的保护措施是:1.重点保护区内植被资源,提高林地稳定性与完善性,做到乔、灌、草相结合,充分利用土地等资源,减少资源浪费;2.在森林公园周边地区也要大力植树造林,为公园提供一个有效的缓冲区与防护带;3.针对区内动物资源要因地制宜,科学保护,在保护好植被的前提下,为动物资源保护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该区的发展方向是:1.以当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景观,发展生态绿色旅游产业,以人造梯田和窑洞式民宅等人文景观特色,吸引城市游客渡假;2.适当开发区内林业资源,但同时要做好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可在森林公园周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该区主要发展方向与保护措施要求,项目的建设符合晋中市生态经济区划的相关要求。9.6其它本工程输电线路建成后,对周围景观有一定影响。9.7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表16本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一览表序号验收对象验收内容1相关批复文件相关环评批复文件是否齐备。2与环评及环评批复相符性工程建成后,输电线路路径与环评、环评批复线路路径是否一致,是否存在重大变更。3达标排放本工程建成运行后,实际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及噪声是否能够满足相应标准。4水土保持施工结束后,工程输电线路沿线塔基涉及修建护坡处,护坡修建情况是否稳定。施工临时占地是否全部进行清理,是否有遗留的环境问题;施工临时占地是否已按要求进行了生态恢复,种植乡土作物或乡土植被,不能恢复处是否已按照实际要求进行了生态补偿。5敏感目标调查本工程建成后,评价范围内周围是否增加了敏感目标,如增加,应对敏感目标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进行跟踪监测,调查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环境影响指标应不存在超标现象,如果有,提出处置措施。10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工地扬尘对运输散装物料及渣土车辆加盖棚布等对周围环境较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工地、营地SS、BOD5CODcr、氨氮经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道路泼洒抑尘。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可接受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营运期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公众<4kV/m耕地、道路等场所<1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工地安装过程产生的边角料可回收利用的由废物收购站统一收购处理,不可利用部分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对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弃土石方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方全部用于塔基护坡建设或就近回填。施工期施工营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定期由环卫部门收集处理对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噪声营运期输电线路噪声噪声贡献很小,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可接受其他无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工程输电线路经过地区主要为山区,地形起伏大。线路工程生态保护措施主要为按照要求建设护坡、挡土墙以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减少植被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在采取上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后,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在可接受范围内。11结论及建议11.1评价结论11.1.1项目概况(1)新建皋落风电场升压站~黄岩220kV变电站110kV线路,线路长度约23km,全线共使用铁塔72基。导线采用JL/G1A—400/35型钢芯铝绞线。(2)黄岩220kV变电站扩建1个110kV间隔,不新征占地。11.1.2产业政策本项目为110kV输变电工程,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36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修正版)》中的鼓励类项目“电网改造与建设”,因此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11.1.3总体规划本工程位于昔阳县县境内,昔阳县人民政府、昔阳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均同意工程线路路径方案,工程选线符合昔阳县总体规划。11.1.4选线合理性山西晋中昔阳皋落风电110kV送出工程工程符合昔阳县总体规划,输电线路沿线跨越少量林地和耕地,但均不是天然保护林和基本农田,输电线路选线周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确定的制约本项目建设的环境敏感区,无环境制约因素。因此,本工程线路选线合理。11.1.5环境现状、预测评价结论(1)工频电磁场①环境现状由现状调查结果可见,依托站黄岩220kV变电站工频电场强度为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依托站昔阳升压站工频电场强度为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为100μT的控制限值。线路敏感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kV/m,工频磁感应强度强度为μT,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为100μT的控制限值;架空线路下耕地、道路等场所,电场强度10kV/m、磁感应强度为100μT的控制限值。②环境影响预测通过类比监测岚县~东村110kV线路可知,本工程线路运行期间从垂直边导线距离0米为起点到30米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由理论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线路运行期间,线路从垂直边导线距离0米为起点到50米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线路经过耕地、道路等场地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10kV/m控制限值。因此,综合类比监测及理论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运行后的电磁环境满足公众工频电场强度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线路经过耕地、道路等场地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10kV/m控制限值。(2)噪声①环境现状根据依托站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依托站皋落风电场升压站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值昼间为dB(A)、夜间为(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依托站黄岩220kV变电站声环境水平昼间为dB(A)、夜间为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线路沿线敏感点处声环境水平昼间为dB(A),夜间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②环境影响预测通过类比110kV单回输电线路噪声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线路运行后线路下方的噪声值昼间为,夜间为,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的要求,线路运行产生的贡献值很小,远低于周围环境背景值,可以预计本工程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本工程声环境敏感点位于距线路10m~30m范围内,通过类比110kV单回输电线路噪声的影响程度可知,线路运行后噪声值昼间为,夜间为,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的要求。(3)固体废物本项目工程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弃渣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按本报告要求进行施工后,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很小。工程运行期间无固体废物产生。(4)水污染物本项目工程施工期间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落实本报告要求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期水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很小。工程运行期间不产生废水。(5)环境空气影响本项目工程施工期间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按本报告要求进行施工后,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对环境影响很小。本项目工程运行期间无废气产生,对区域环境空气无影响。综上所述,山西晋中昔阳皋落风电110kV送出工程在严格落实本次环评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能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工程是可行的。11.2.建议工程环评审批后,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环保验收。定期对线路进行巡查和环境影响监测,对于安全隐患和不利环境的影响应及时进行处理;线路检修时,可进行树木修剪,但不得砍伐树木;对设备定期检查其绝缘情况,清洗绝缘材料,避免空气污染造成高压放电、脉冲电磁噪声等影响。山西晋中昔阳皋落风电110kV送出工程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南京普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1总则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本)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修正版)2016年9月1日起施行;(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44号,2017年9月1日起施行。(2)《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1)环评委托合同;(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3)项目征求相关行政部门的意见及复函。1.1.4评价等级、因子、评价范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规定,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见表17。表17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类电压等级工程名称条件评价工作等级本工程评价等级交流电11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三级二级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二级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新建110kV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因此,根据表17分析,本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范围见表18。表18本工程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分类电压等级评价范围线路交流110kV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区域本项目电磁环境评价因子见表19。表19本工程评价因子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运行阶段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1.1.5电磁环境影响现状评价标准本次评价标准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为控制本工程工频电场、磁场所致公众曝露,环境中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μT,架空线路下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电场强度10kV/m控制限值,且应给出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2工程概况(1)新建皋落风电场升压站~黄岩220kV变电站110kV线路,新建线路长度约23km。本期皋落风电110kV出线采用架空出线方式,全线共使用铁塔72基。导线选用:JL/G1A—400/35型钢芯铝铰线。(2)黄岩220kV变电站扩建1个110kV间隔,不新征占地。3电磁环境现状3.1电磁环境现状监测(1)监测单位为了解本项目周围及敏感点的电磁及噪声环境现状,我公司委托南京电力设备质量性能检测中心(资质证号2015100215D)对本项目周围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2)监测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3)监测方法《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4)监测仪器本项目监测采用的仪器为PMM8053A场强测量仪,仪器频率响应:5Hz~40GHz;量程范围:工频电场:0.01V/m~10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nT~10mT。仪器经过国家计量标定,且均在有效期内,详见表20。表20监测仪器有效期序号监测仪器名称型号编号计量标定标号有效期1电磁场测量系统PMM8053A/EHP50C152WK51119/352WN50718E2016-00761182017年7月20日~2018年7月19日(5)布点原则、监测条件及工况变电站四周5m及线路沿线敏感点处,距地面高1.5m以上。监测点位详见表21。监测工况见附件监测报告。表21本工程监测布点一览表监测因子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监测内容环境噪声2018年2月5日~2018年2月6日昼间:晴,温度0~-6℃,湿度30~40%,风速1~2m/s夜间:晴,温度-12~0℃,湿度35~46%,风速1~2m/s黄岩220kV变电站四周4个高1.2m处线路路径监测点4个皋落风电场升压站四周1个(6)监测依据的标准和方法工频电场及工频磁感应强度测量方法按照以下的有关规范标准执行:《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HJ681-201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每个测点在稳定情况下监测5次,每次测量观测时间≥15s,取5次监测的平均值。(7)质量保证①监测仪器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仪器工作状态良好。②监测人员经过上岗培训,持有上岗证。③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要求操作仪器,认真做好记录。④专人负责质量保证及质量检查工作。(8)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详见表22。表22本工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结果工程名称监测点位置(m)工频电场强度(kV/m)工频磁感应强度(μT)黄岩220kV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依托站,正常运行)站址东侧围墙外5m站址南侧围墙外5m站址西侧围墙外5m站址北侧围墙外5m皋落风电场升压站~黄岩220kV变电站110kV架空线路工程(拟建)线路西侧30m张柱村养猪场线路西侧20m武神庙线路东侧30m杏庄民房线路跨越叶河水库皋落风电升压站新建工程(拟建)拟建升压站站址处3.2电磁环境现状分析依托站黄岩220kV变电站围墙外5m、地面1.5m高度的工频电场强度为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依托站昔阳升压站工频电场强度为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为100μT的控制限值。线路敏感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kV/m,工频磁感应强度强度为μT,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工频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磁感应强度为100μT的控制限值,架空线路下耕地、道路等场所的电场强度小于10kV/m控制限值。4运行后电磁环境预测分析4.1电磁环境影响类比分析类比监测送电线路的选择表23本工程线路与类比线路对比项目名称山西晋中昔阳皋落风电110kV送出工程岚县~东村110kV线路线路回数铁塔呼称高架设方式工况本工程线路与岚县~东村110kV线路类比线路监测时相比,二者电压等级、线路回数、架设方式相同,铁塔呼称高近似。因此采用岚县~东村110kV线路作为类比监测对象是较为合理的.(2)类比监测结果岚县~东村110kV线路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类比监测结果。表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