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甘肃省酒泉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教师答疑时,能迅速、灵活地提取头脑中的知识,以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这体现了记忆品质的()

A.准确性B.持久性C.敏捷性D.准备性

2.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

A.主观体验B.外部表现C.生理唤醒D.认知活动

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4.张老师是刚就任的班主任,为了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他查阅了本班学生上一季度的成绩,记录并组织了摸底测验,从而对学生做出()

A.终结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

5.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

A.真从众不从众B.真从众权宜从众C.权宜从众不从众D.权宜从众从众

6.一个孩子发现麻雀会飞、鸽子会飞、老鹰会飞,他得出结论,所有鸟都会飞。该推理属于()

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概率推理

7.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A.《学记》B.《理想国》C.《教育漫话》D.《论演说家的教育》

8.郁闷时的倾诉、痛苦时的哭泣以及剧烈的体育运动等负性情绪的发泄属于()

A.合理宣泄B.认知调控C.想象放松D.肌肉放松

9.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利用自己以往的经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联想

10.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存在巨大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某学校为了适应这一情况,补充了一些使学生感兴趣的乡土教材,该学校的做法体现了教学原则中的()

A.巩固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直观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11.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贡献的是()

A.康德B.裴斯泰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

12.不能够反映注意分配的是()

A.边听讲边做笔记B.上课时做白日梦C.边吃饭边看书D.自弹自唱

13.小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影响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有一次,小李跟同年级的另一个班的同学打架,班主任劝退小李。这行为侵犯了小李的()

A.人身权B.财产权C.受教育权D.人人平等权

14.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年()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

A.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B.1879冯特C.1890詹姆斯D.1913华生

15.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科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

16.方法型策略是以()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A.教学形式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学方法和技术

17.既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双趋式冲突B.趋避式冲突C.双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8.有一种我们不认识的水果,远远地能看到它鲜亮的颜色和特殊的形状;用手去触摸,感到其表皮光滑而坚硬,这种认识活动是()

A.感觉B.表象C.记忆D.思维

19.一个人由近及远离去,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越来越小。但人们并不会认为人是在慢慢变小,这体现了知觉特性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0.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该()

A.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

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

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行为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

D.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

21.上课过程中,突然有人推门进来,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头转向门开的方向。这种注意是()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观察注意

22.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活动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

23.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

A.德育工作B.教学工作C.体育工作D.后勤工作

24.目前我国学校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融合课程

25.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B.《学记》C.《孟子》D.《中庸》

26.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品德》《艺术》课,属于()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通识课程

27.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地完成课后作业,反映其意志具有()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情感是()

A.道德感B.愉悦感C.理智感D.热爱感

2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中的四大要素是()

A.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B.心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C.情境、协作、会话、内容建构

D.情境、协作、会话、目标建构

30.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指()

A.言行一致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二、案例分析(15题)31.一位教师在讲《祝福》这篇课文时,给大家提了个问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大家纷纷给出答案:饿死的冻死的。老师接着问:既然祥林嫂是冻死的、饿死的,那为什么她死前要‘我’回答人死后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能不能见面等问题呢?当同学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后,老师又问:‘我’回答了祥林嫂的问话后,为什么心里觉得不安,为什么又担心自己的回答会不会对她有影响呢?同学们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此基础上老师指导大家仔细研读课文,进一步阐述了作者写祥林嫂的死所包含的深刻含义

本案例主要体现了哪一个教学原则?

32.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3.那年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一年级某班的班主任。组建班委会是我感到既敏感又头疼的一件大事,因为既要选举出能起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又要适当照顾那些性格内向、自卑、需要锻炼的学生。在观察中我发现,有个女学生很特别:性格孤僻,不敢与人正视,总是一个人发呆。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该生在初中时活泼、开朗,曾经担任过班上的宣传委员,学习名列前茅,尤其擅长作文。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班级黑板报评比中,她负责的黑板报名落孙山,遭到班主任三番五次的严厉批评,这种打击直接影响到她的学习。在随后的考试中,由于成绩不理想,班主任又旧话重提,并以你做什么都不行为由撤掉了她宣传委员的职务。这使她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刺激,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并经常自责,整天生活在忧郁和自卑的阴影中无法自拔。在安排班委的过程中,尽管我苦口婆心地动员、鼓励,但她执意拒绝担任宣传委员。为此,我有意将宣传委员的位置空缺,并宣布:暂时没有发现合适人选,待学期结束后根据同学们的成绩和表现进行公开选举,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多次暗地里给她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多次在班上进行展示,并在学校广播站广播。她所拍摄的有关宣传环保的图片被报社采用,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蕾奖。我发现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主动和同学交流了,也能听到她天真、爽朗的笑声了,不知不觉中她逐渐恢复了久违的自信。第二个学期初,在全体同学的掌声中她站到了宣传委员的位置上。两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

请问案例中的我使用了哪一德育原则?

34.你认为这位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德育原则,运用了什么德育方法?

35.该教师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36.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37.请用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38.班主任张老师在对王凯的教育中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运用了哪些德育方法?

39.明明是一个小学生,之前英语老师关注他,他上课就积极举手发言。后来换了一位英语老师,不了解明明的情况,关注他少了,他上课就不积极了,而且英语成绩一落千丈

明明属于什么学习动机,属于哪种性质?

40.请运用所学教育原理分析这一事例

41.王老师所教的班有这样两位学生:学生甲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时,常因缺乏信心而患得患失、犹豫不决、顾虑重重,长时间处于内心冲突状态;学生乙在采取和执行决定中,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情,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便垂头丧气,望而却步,半途而废

甲和乙两位学生分别缺乏哪种意志品质?

42.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如何在教学当中运用这一原则?

43.最近,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张同学傍晚放学后经常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一起打扫卫生。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为张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主题班会活动。

班会前李老师让学生们分小组去搜集助人为乐的事例、名言,并在班会上让小组代表来向大家展示搜集到的资料。班会课上,大家很认真地听各小组代表的介绍,气氛很热烈。在各小组介绍完后,李老师向大家讲解助人为乐精神对一个人形成优秀品质的重要性,并向大家讲述张同学的事情,表扬了他助人为乐的精神,让张同学做重点发言,谈谈对助人为乐的认识和体会。同学们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次班会课之后,班级里的风气变得更好了,形成了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班风

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贯彻了什么德育方法?

44.王老师在讲《土地》这篇课文时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一个学生说:野马怎么会有缰绳?王老师没有备课,就对学生说:难道秦牧还会错吗!学生的脸涨得通红,班级的气氛顿时凝固了

王老师违背了什么教学规律?

45.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

教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

学生:因为它们都会叫。

教师:是吗?蚯蚓不会叫,可它也是动物呀!

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

教师:鱼可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它们不是动物?

学生: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呢?

学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

教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

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做法符合什么教学原则?

三、简答题(5题)46.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7.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48.简述操行评定的原则

49.简述情绪与认识活动的关系

50.人在集中注意时,显著的外部表现有哪些?

四、论述题(3题)51.试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与区别

52.论述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53.试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五、辨析题(2题)54.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专业知识的发展。

55.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学生管理

六、填空题(2题)56.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大脑____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57.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礼乐射御书数被称为____

参考答案

1.DD记忆的准备性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2.CC小明即将上考场,有点激动和焦虑,这种情绪伴随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的生理变化,因此属于生理唤醒

3.DD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4.BB张老师查阅学生之前的成绩、组织摸底测验,是想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准备,属于诊断性评价

5.BB真从众表现为行为上从众,内心也从众,即心服口服。权宜从众表现为行为上从众,内心不从众,即口服心不服

6.BB归纳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即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麻雀会飞、鸽子会飞、老鹰会飞是具体事例,鸟会飞是一般规律,故题干所述即为归纳推理

7.DD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

8.A

9.B

10.B

11.B

12.BB注意的分配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A、C、D项都属于注意的分配,B项属于注意的分散

13.CC班主任劝退小李的行为侵犯了小李的受教育权

14.B

15.CC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

16.DD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还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17.B

18.A

19.DD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题干所述体现的是知觉的大小恒常性

20.D

21.AA题干中大家不由自主把头转向门开的方向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无意注意

22.BB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①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②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23.BB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4.CC学科课程是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我国中小学当中的语文数学等课程就属于学科课程

25.B

26.B题干描述的课程属于综合课程。

27.BB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具有良好自制性的人:一方面善于控制自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另一方面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较强的忍耐性。学生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地完成课后作业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自制力,即意志品质的自制性好,能够控制自己去执行所采取的决定

28.AA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情感,属于道德感

29.AA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30.D

31.(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案例中的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大家积极思考探索,可知主要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3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应做到:①加强目的性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确立崇高的理想;②组织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③充分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④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在困难中磨炼意志;⑤根据个别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针对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内容和重点,对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如对行动盲目和易受暗示的学生,应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性、自觉性、责任心;对优柔寡断、冒险轻率的学生,应培养其大胆果断、沉着耐心的品质;对缺乏自信心、萎靡不振和自卑感强的学生,应采用正面诱导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对于软弱和胆怯的学生,应着重胆量、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培养;对缺乏毅力、缺乏恒心的学生,应着重激发学生奋发有为和坚韧顽强的精神。

所以,针对学生甲,应培养其大胆果断的品质;对于学生乙要激发其坚韧顽强的精神

33.案例中的我使用了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34.(1)这位老师的做法主要体现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德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了榜样示范法和说服教育法。(2)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针对小林欺侮矮个子同学而小力积极主动帮助矮个子同学的现象,通过班会形式,实现了对班集体的教育和对小林的个别教育。在班会上,得到大家认可、赞赏的小力成为班主任老师实施德育的榜样。通过班会的讨论,对小林实行了说服教育

35.该教师主要运用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和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1)该教师在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面对学生老师,我是不是最可爱的人啊?这一提问的回答,体现出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并且借此机会表扬了学生的优点,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这一德育方式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并自觉履行,做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2)该教师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的德育去影响集体,无形之中也对每位学生提出了道德的要求: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发言。(3)该教师不仅指出了学生平时的优秀表现,强化了学生已有的良好行为,同时又比较委婉地指出了学生还存在不足的地方,引导学生克服消极因素,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36.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而且越难越深奥的项目,越具有训练价值,忽视教学内容,忽视知识的实用价值。今天的奥数训练实际上是形式训练说的翻版,虽对开发学生智能具有价值,但容易与现实生活实际技能相脱节

37.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的规律,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①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②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斗争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品德不断发展的过程。③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案例中的班主任只是对写情书的男生严厉批评,没有重视培养他的自我教育能力,没有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这违背了上述德育过程的规律。(2)德育过程要坚持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①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②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案例中的班主任在班会上公开学生写的情书,是不尊重、不热爱学生的表现。在德育的过程中,只有把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38.(1)张老师在对王凯的教育中体现的德育原则:①疏导原则。张老师在了解到王凯沉迷于网络后,没有全盘否定他的上网行为,而是通过引导肯定了他对计算机的学习,体现了疏导原则。②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张老师发挥王凯的知识特长,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让他定期给同学们讲解计算机知识,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原则。③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张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王凯进行教育,体现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④因材施教原则。针对王凯的情况,张老师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2)张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①说服教育法。张老师通过跟王凯聊天,帮助王凯明理晓道,分清是非,提高了王凯对计算机的认识。②品德评价法。张老师利用各种机会表扬学生,肯定他的言行,形成正面激励。③实际锻炼法。张老师鼓动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担任小组长,每天收发、检查作业,开设计算机兴趣小组,让他任组长,定期给学生们讲解计算机知识,让他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思想、提高道德水平

39.明明的学习动机属于外部的附属内驱力。依据奥苏贝尔的动机分类,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40.从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所给予的人的发展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41.根据案例所述,学生甲缺乏意志的果断性;学生乙缺乏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是缺乏果断性的表现;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虎头蛇尾、见异思迁等是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

42.(1)该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教师在上课前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运用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体现。(2)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有: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43.案例中的班主任主要是运用了说服教育法、品德修养指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法来教育学生

44.王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的规律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教师虽然处于教学组织者的地位,但也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始于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应因教师自身知识的局限而打压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也伤害了学生的感情

45.教学片段中教师的做法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46.(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7.(1)人的全面发展。(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唯一途径

48.(1)体现素质教育思想。(2)公平、客观。(3)促进学生发展

49.(1)区别:认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其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联系: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估是产生某种情绪情感的直接原因。情绪情感反过来影响认识过程,积极的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情感对认识过程具有阻碍作用

50.(1)适应性活动。(2)无关运动减少或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

51.(1)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德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品德形成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与发展。(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①思想品德教育(德育过程)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实施属于教育范畴,是社会现象。思想品德是人的精神素质的组成部分,其形成是属于人的素质发展的范畴,是个体现象。②思想品德教育(德育过程)是从外部对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在外部影响作用下,道德主体内部自己运动或自主构建的过程。③思想品德教育(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与外界教育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