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2年9~12月,本报告课题组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这是国内首次全国范围内的公共体育服务现状调查。本次调查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选取了上海、浙江、山东、辽宁、安徽、甘肃、湖南、湖北、云南和重庆共10个省(市)的20个地级市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地级市抽取2~4个社区及非城市郊区的1~2个行政村作为问卷发放对象,共发放问卷5000份,城乡比为3∶2。其中城市问卷共回收2532份,有效问卷2446份;农村问卷共回收1784份,有效问卷1661份。调查对象的城乡及区域分布见表1。[1]表1城市和农村调查对象的区域分布一我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体状况1.参加3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频率调查结果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普遍不高,39.2%的城市居民和40.6%的农村居民仅偶尔参加体育锻炼,20.6%的农村居民从不参加体育锻炼。城乡居民参加3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的频率存在差异,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见表2)。西部地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要高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分别有44.6%、40.6%、32.2%的居民只是偶尔参加体育锻炼(见表3)。从调查对象的年龄段来看,18~30岁年龄段锻炼的积极性最高,31~45岁年龄段锻炼的积极性最低(见图1)。表2城市和农村调查对象参加3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的频率表3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参加3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的频率2.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对不常参加体育活动者的调查显示,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位列首位的是“没时间”,其次分别是“缺乏场地设施”、“没兴趣”、“缺乏组织引导”、“缺乏锻炼知识”及“受经济条件限制”,如图2所示。调查也表明(图3),若参加体育锻炼必须具备的条件中,“有时间”排在第一位,余下条件分别是“有场地器材”、“有同伴”、“身体状况较好”、“有指导”、“有经费”、其他。图1不同年龄调查对象参加3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的频率图2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只统计不常参加体育活动者)图3参加体育锻炼必须具备的条件(只统计不常参加体育活动者)图4调查对象经常参加锻炼的场所(仅城市居民)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调查显示,“绿地、公园或广场”是城市居民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除此之外,“室外的小型运动场”、“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自家庭院或室内”、“体育健身苑点”也是城市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见图4)。相对而言,居民去“体育中心(包括大、中型公共体育场馆)”、“商业性健身会所”等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不高,这与大型体育中心开放程度不高、商业性健身会所收费偏高有一定关系。与城市不同,农村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按人数高低排列依次是“自家庭院或室内”、“绿地、公园、广场或空地”、“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公路旁”、“室外的小型运动场”、“体育健身苑点”(见图5)。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更多的是利用天然场地或自然设施,因此,为调动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他们修建更多的体育健身苑点、室外小型运动场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图5调查对象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仅农村居民)4.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调查发现,城市居民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是“走、跑、登山”,其次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活动”及“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活动”图6调查对象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仅城市居民)(见图6)。项目选择不同,反映了体育锻炼目的的不同,选择“走、跑、登山”项目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项目,说明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更追求锻炼的健身性,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而非过多地强调休闲性、娱乐性和表演性。二我国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的满意度不高,仅有14.1%的城乡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持“满意”态度,超过1/3的居民认为自己所享受的公共体育服务“一般”,有18.5%和13.7%的居民对当前公共体育服务“不太满意”或“不满意”(见图7)。调查结果也表明,城市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农村,城市中仅有7.7%的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不满意”,而农村居民选择“不满意”的高达22.4%(见表4),这说明城市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水平明显好于农村,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使农村居民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体育服务是未来一段时间公共体育服务建设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图7调查对象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的满意程度通过调查也可以看出(见表5、表6、表7),我国不同区域的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的满意程度也存在差异,即东部地区的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最高,西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满意度最低,只有5.8%的中部地区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持“满意”态度。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差异不大,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及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的居民。不同性别的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大体相当,男性居民的满意度略高于女性居民。表4城市和农村调查对象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的满意程度表5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的满意程度表6不同年龄调查对象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的满意程度续表表7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状况的满意程度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城乡特征分析为更好地分析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城乡特征,本研究主要从城乡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体育设施的种类、体育设施的便利性、体育场地设施收费、体育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体质监测服务七个方面。1.我国城市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的满意度高于农村从整体上看,我国城市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的满意度高于农村居民,城市中18.6%和27.6%的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持“满意”和“基本满意”态度,而农村中16.7%和17.2%的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持“不太满意”和“不满意”态度,农村居民的不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城市,城乡差异显著(见表8)。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绿地、公园或广场”、“室外的小型运动场”及“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而农村居民平时进行体育活动最多的场所依次是“自家庭院或室内”、“绿地、公园、广场或空地”及“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上差异较大,但都把“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作为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之一。调查中也发现,34.5%的城市居民和43.1%的农村居民认为自己附近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不对居民开放,只有35.6%的居民认为自己附近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开放且时间能满足锻炼需求。这也反映出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程度还不高,开放力度还需加强。表8城市和农村调查对象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的满意程度调查发现,不同年龄的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的满意程度也不同,其中,中年(31~59岁)人群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的不满意程度明显高于老年群体和少年群体,这说明我们的体育场地设施大多是适合老年群体的,符合老年人的身心特点,未充分考虑到中年人群的锻炼需求。调查还发现,不同性别的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的满意度差异不大。2.城乡居民对体育设施种类的需求存在差异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对体育设施种类的满意程度大体相当,城市居民的满意度略高于农村居民,但农村居民对体育设施种类的不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城市居民(见表9)。在对“您希望增加哪些体育场地设施”的调查中,城市居民的选择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健身房”、“游泳池”、“小型体育健身苑点”、“综合性的体育健身中心”、“羽毛球场地”;农村居民的选择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健身器械”、“综合文体室”、“乒乓球台”、“篮球场”、“健身苑点”。从对体育设施种类的需求来看,城乡居民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更多的是休闲、娱乐与放松身心,农村居民则较多考虑的是强健体魄、增强体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表9城市和农村调查对象对体育设施种类的满意程度3.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便利性好于农村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方便程度普遍较高,城市中33.8%的居民从家到体育锻炼场所步行所需时间在10分钟以内,42.5%的城市居民所需时间在10~30分钟;农村中28.2%的居民从家到体育锻炼场地用时在10分钟以内,39.5%的居民用时在10~30分钟,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便利性要好于农村(见表10)。相对于农村,尽管城市大多面临交通拥堵、设施匮乏、资源短缺等问题,但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密度、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明显高于农村。4.城乡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收费的满意度不高从表11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对体育场地设施收费的满意程度普遍不高,城市中仅15.9%的居民对场地设施收费表示“满意”,40.5%的农村居民对收费持“不太满意”和“不满意”态度。在对城市居民关于“体育场地设施收费的看法”的调查中也发现,35.2%的受调查居民认为目前的体育场地设施收费偏高,18.4%的居民认为收费太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的公益性还不强,政府提供的免费的、低收费的体育服务还很少,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表10城市和农村调查对象从家到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步行所需时间表11城市和农村调查对象对体育场地设施收费的满意程度5.城乡体育设施管理、维护问题比较突出调查结果可见,城乡居民对体育设施管理的满意程度普遍不高。18.6%的城市居民对体育设施管理的现状“不太满意”,39.8%的农村居民对体育设施管理现状持“不太满意”和“不满意”态度(见表12)。24.9%的城市居民认为“体育设施不够大众化和平民化”,17.4%的城市居民认为“体育设施利用率低或被占用”,18.9%的城市居民认为“室内外体育设施比例不合理”;37.7%的农村居民认为“体育设施的类型太少”,18.9%的农村居民认为“体育设施布局不合理”,15.9%的农村居民认为“体育活动场所的环境比较差、脏乱”,30.7%的农村居民认为“体育设施陈旧、不安全”。我们必须认识到,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是必要的,但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质量也同等重要。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健身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并举,公共体育服务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因此,维护和更新公共体育设施无疑是提高健身设施质量、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表12城市和农村调查对象对体育设施管理的满意程度6.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体育活动是保障人类健康、活跃文化生活、满足幸福需求,且男女老少皆宜的社会文化活动。近年来,全国各地都陆续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公共体育活动,已形成全民健身周、社区健身大会和农民体育展示大会等健身活动品牌,也打造了各种各样的特色体育活动品牌,这些活动对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调查发现,有58.3%的城乡居民没有参与过群众性体育比赛或展示活动(见表13),究其原因是他们更希望参加有规律的日常体育锻炼活动,对专业的体育比赛、大众体育竞赛表演等活动兴趣不大。调查也表明,当前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各阶层居民的体育需要已成为制约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表13调查对象参与群众性体育比赛或展示活动情况调查显示,居民在活动内容的需求上比较关心的是与自己相关的最直接、最现实和最基本的体育活动项目,而对高层次、高强度和高消耗的大型或专业的体育活动需求不大。居民体育活动内容需求还因年龄职业不同而呈现多样化趋势,拳、操等健身性体育活动是中老年的首选,学生和自由职业者对休闲性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军人对体育竞赛表演等演示性活动比较热衷,农民则最喜欢拳、操等健身性体育活动,而对娱乐性体育活动内容各个年龄段居民都有需求。值得注意的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更喜欢冒险类体育活动。青少年精力充沛、好胜心强,喜欢刺激、冒险,想通过冒险体育活动来宣泄他们的学习压力,因此在安排体育活动内容时也应考虑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7.城乡居民对体质监测服务的满意度不高体质监测服务是居民最基本的公共体育需求之一,体质监测服务与居民的健康密切相关,定期的体质监测、个人体质健康档案建立以及体质监控、干预和追踪等后续服务是居民最关心、也是最现实的公共服务要求。调查显示,城乡居民对体质监测服务的满意度普遍不高,仅有12.2%的城市居民和13.4%的农村居民对体质监测服务持“满意”态度,33.2%的城市居民和44.6%的农村居民对体质监测服务的态度是“不太满意”和“不满意”。可以看出,城乡居民对体质监测服务的满意度还不高,农村居民对体质监测服务的不满意度高于城市居民11.2个百分点(见表14)。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时需要掌握科学的健身知识和方法指导,而定期的体质监测和合理的运动方式能为日常锻炼提供准确的数据,进而使居民的体育锻炼更趋合理。表14城市和农村调查对象对居民体质监测的满意程度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区域特征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共体育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状况,我们以下从区域角度来分析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指标的分析来研究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区域特点及差异,以及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依据有关学者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划分,我们抽取了东部地区的辽宁、上海、浙江、山东,中部地区的安徽、湖北、湖南,西部地区的重庆、云南、甘肃共10个省、市作为调查对象。1.东部地区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高于中部、西部通过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体育设施种类、体育设施便利性、体育场地设施收费、体育设施开放时间、体育设施管理等的满意度指标分析,可以发现,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指标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特征,中部、西部与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中部地区的满意度最低(见表15、表16、表17、表18、表19、表20)。体育活动组织满意度也呈现相同的特征,各地区的满意度分别是:东部26.3%,西部11.0%,中部7.6%(见表21)。健身指导、培训、信息咨询方面,各地区的满意度分别是:东部23.4%,西部9.9%,中部6.8%(见表22)。居民体质监测方面,各地区的满意度分别是:东部24.3%,西部8.4%,中部4.8%(见表23)。表15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的满意程度表16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体育设施种类的满意程度表17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体育设施便利性的满意程度表18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体育场地设施收费的满意程度表19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体育设施开放时间的满意程度表20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体育设施管理的满意程度表21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体育活动组织的满意程度表22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健身指导、培训、信息咨询的满意程度表23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对居民体质监测的满意程度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要好于西部和中部,西部和中部相比,西部地区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又好于中部。可以看出,这种区域差异与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是相吻合的,即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有高度的相关性。但西部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高于中部,可能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及高度重视西部地区民生的改善有关。2.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和障碍存在差异调查显示,参加3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的人的比例呈现西部高于中部、中部又高于东部的特征。各地区参加平均每周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的比例分别是:西部地区31.8%,中部地区22.6%,东部地区15.3%,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的比例呈现相反的特征(见表24)。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要高于中部、东部,这与中部、东部地区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有一定的关系。表24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参加30分钟以上体育锻炼的频率阻碍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比例更为直接地反映了当前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急需改进的地方。其中,“缺乏场地设施”的百分比西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东部,西部地区为44.8%,中部地区为35.4%,而东部地区为27.1%。“没时间”的百分比,西部地区分别高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14.9%和5.2%。“缺乏锻炼知识或指导”、“缺乏组织”的百分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总体相当。“经济条件限制”的百分比,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东部地区。其他“三大地区”影响调查对象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所占的百分比均小于6%(见表25)。表25影响不同区域调查对象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续表五分析与讨论(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城乡公共体育服务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与其他公共服务一样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以及国家长期实行“以农补工”、“重城轻农”、优先发展城市的倾斜型发展战略和政策,使得我国城乡发展相对分割,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差异化的现实格局。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处于一种非均衡和不协调的发展状态,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在体育场地设施数量、体育设施种类的需求、参加体育锻炼的便利性、体育设施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造成了区域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差异比较结果来看,无论是体育设施服务、体育组织服务,还是体制监测服务、体育指导服务,都能明显地体现出区域的差异,即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相对较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物质基础均有一定程度的保障,这些社会经济条件使得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更强、行为更积极,另外,体育锻炼场地条件、活动组织、指导水平均有一定的保障,因而,这些地区居民享受到的公共体育服务比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多一些。但是,就我国整体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来看,广大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还比较低,公共体育服务的水平与满足居民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公共体育服务的区域差异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联。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缺乏场地设施”的影响因素体现得越明显,它们的相关度高。比较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同样可以发现相同的结果,即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势一致。(二)管理缺位和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是造成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以我国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为例,我们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老百姓对农村体育设施数量的满意度较高,其中具体结果为满意占17.8%、基本满意占19.3%、一般占29.0%、不太满意占16.7%和不满意占17.2%。其中积极(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评价比例为37.1%,消极(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评价比例为33.9%。课题组对公共体育设施种类和便利性的调查结果显示,积极的评价分别为31.4%和28.8%;相对应的消极的评价分别达到36.7%和38.9%,二者差异较为明显。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我国通过农民体健身工程大力推动了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但是农民群体对公共体育设施的种类和便利性的积极评价不高。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管理满意度不高,农村公共体育设施损毁、被占用的情况严重。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成后,基本都会委托当地村组织代管,管理期间的各种支出基本由村组织负责,无形当中增加了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农村体育设施社会效益的发挥。因此,农民群体对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评价也以消极的评价为主,消极评价比例为39.8%,而积极的评价比例仅为31.8%。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也是影响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公园、绿地或广场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利用的正规体育活动场所如大型体育场馆、商业性体育设施等所占的比例较低,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这一结果表明,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未能充分利用,闲置浪费严重,许多居民想锻炼但没处锻炼的现象比较普遍。(三)缺乏组织及指导服务是影响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直接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有一半以上为锻炼者自发组织,分别占总数的56.4%和52.6%,其中城市其他组织情况依次为:社团组织占总数的17.3%,单位主办占14.9%,其他类型占12.7%,政府部门或居民(村民)委员会主办占5.3%;农村其他组织情况依次为:社团组织占总数的17.0%,其他类型占14.8%,政府部门或居民(村民)委员会主办占14.7%,单位主办占4.9%(见表26)。在分别对“城乡居民参与的群体体育组织”的调查也显示,36.5%的城市居民“未参与任何类型的体育组织”,27.8%的城市居民参与的是“自发组织的健身团队”;39.8%的农村居民“未参与任何类型的体育组织”,24.3%的农村居民参与的是“自发组织的健身团队”,仅有15.6%的农村居民参与了村委会的群众体育组织。由此可见,居民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组织化水平还较低,虽然一些居民在自己家里就有体育锻炼设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体育组织不影响其体育锻炼,但体育活动组织的作用不可低估。随着体育的社会化,各种形式的体育组织大量出现,政府应积极给予政策支持和宏观引导,丰富组织内容,增强组织的吸引力,使城乡居民都能在组织中找到归宿感,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表26城市和农村调查对象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的组织情况体育锻炼的持续,离不开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的指导,离不开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服务。调查结果显示,40.7%的城市居民虽然知道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群体存在,但没有享受过指导服务;36.4%的城市居民根本不知道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而调查的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低温技术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公园别墅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差安装配电柜合同范本
- 低颅压综合征的护理
-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2
- 2025届河北省邯郸市部分校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 TAT相关研究报告
- 安全生产责任协议书
- 2024标准供货合同范本参考
- 2024至2030年中国锌合金名片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 企业安全文化手册
- 电解质紊乱的原因与处理图课件
- 幼儿卫生学皮肤课件
- 慕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及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 唱游子吟小儿垂钓课件小学音乐苏少0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课件1
- 北京科技大学第二批非教学科研岗位招考聘用(必考题)模拟卷和答案
- 社团面试评分表
- 智慧园区 物流基地集装箱货堆场智能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血清转氨酶异常病因分析
- PDCA提高护理管道标识规范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