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光的反射_第1页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光的反射_第2页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光的反射_第3页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光的反射_第4页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光的反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练习——光的反射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建筑外安装涂膜玻璃应用了光的全反射

B.交通警示灯选用红灯是因为红光更容易穿透云雾烟尘

C.机场安检时,借助X射线能看到箱内物品

D.液晶显示应用了偏振光据《飞行国际》报道称,中国制造的首款具有“隐身能力”和强大攻击力的第四代作战飞机“歼−20”(如图),它的首飞成功标志着中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进入到第四代战机的研发序列中的国家.隐形飞机的原理是: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用隐蔽色涂层,无论距你多近的距离,即使你拿望远镜也不能看到它

B.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

C.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涂层后,传播到复合金属机翼上的电磁波在机翼上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D.主要是对发动机、喷气尾管等因为高温容易产生紫外线辐射的部位采取隔热、降温等措施,使其不易被对方发现和攻击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诗句,下列说法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A.“潭清疑水浅”实际上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

B.“看山恰似走来迎”中描述的“山”在“走”,是以山为参照物

C.“花气袭人知骤暧”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中磁针指向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的N极现在高速公路上的标志牌都用“回归反光膜”制成,夜间行车时,它能把车灯射出的光逆向返回,使标志牌上的字特别醒目。这种“回归反光膜”是用球体反射材料制成的。如图所示,反光膜内均匀分布着直径为的细玻璃珠,所用玻璃的折射率为,为使车灯光线经玻璃珠“折射→反射→再折射”射出后恰好和入射光线平行,则光线射入玻璃珠时的入射角应是

A.60° B.45° C.30° D.15°关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B.树荫下的太阳光斑大多成圆形是因为光的衍射

C.透过竖直放置的肥皂膜看竖直的日光灯,能看到彩色干涉条纹

D.当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是偏振光如图所示,一个横截面为半圆的玻璃柱放在真空中,入射光AO正对玻璃柱轴线入射,OB、OC分别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入射光AO强度不变,若使入射角逐渐增大,则反射光OB强度增大,折射光OC强度减小

B.保持入射光AO强度不变,若使入射角逐渐增大,则反射光OB强度减小,折射光OC强度增大

C.若入射光AO为白光,且已经在半圆周下表面发生全反射现象,现逐渐减小入射角,则紫光首先从上表面射出

D.若入射光AO为白光,则在反射、折射时都会发生色散现象一束激光以入射角i=30°照射液面,其反射光在固定的水平光屏上形成光斑B,如图所示,如果反射光斑位置向右移动了2cm,说明液面(    )A.上升了6cm

B.上升了3cm

C.下降了2cm

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多选)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其折射光束如图所示.用a、b两束光(    )

A.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由此确定光是横波

B.先后照射某单缝实验装置,若a光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则b光也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C.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若b光不能进入空气,则a光也不能进入空气

D.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光的反射角比b光的反射角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对同一机械波来说,通过不同的介质时,频率不变

C.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向雷达方向上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D.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E.在干涉图样中,某一时刻,振动加强点上质点的位移可能小于振动减弱点上质点的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的气泡看上去比较明亮是因为有一部分发生了衍射现象

B.雷达发射的电磁波是由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

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可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来减弱橱窗玻璃表面的反射光

D.红色和蓝色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可能相同

E.狭义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如图所示,将半圆形玻璃砖置于空气中,让单色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它平直的面上,以下四个光路图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B. C. D.反射和折射是光在介质交界面处发生的两种常见光学现象,下列关于这两种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反射时,一定伴随着折射现象

B.光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现象

C.光发生折射时,与入射光线相比,折射光线可偏折90°

D.光发生反射时,与入射光线相比,反射光线可偏折90°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电磁波谱中频率最高的是______,光纤通信中,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______现象,光从真空进入光导纤维后传播速度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革命和创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光的衍射现象B.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加以证实C.机械波和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大小均只与介质有关

D.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可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一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已知t=0.1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x=4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则简谐横波是沿

传播(填“x轴正方向”、“x轴负方向”),波速为

m/s

(3)如图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R,折射率为,直径AB与屏幕垂直并接触于B点。激光束a以入射角i=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结果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12分)(1)下列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谐波一定是横波,波上的质点均做简谐运动

B.

两个完全相同的振源产生的波相遇时,振幅最大的质点是发生了共振

C.

可闻声波比超声波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是因为可闻声波的波长比超声波的波长更长

D.

在平直公路上一辆警车鸣着笛匀速驶过一站在路边的观察者,警车发出的笛声频率恒定,观察者听到的笛声频率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2)如图所示,ABC是三棱镜的一个截面,其折射率为n=1.5.现有一细束平行于截面的光线沿MN方向射到棱镜的AB面上的N点,AN=NB=2cm,入射角的大小为i,且sini=0.75.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求:

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②此束光进入棱镜后从棱镜射出的方向和位置.(不考虑AB面的反射.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B超”可用于探测人体内脏的病变状况,如图是超声波从肝脏表面入射,经折射与反射,最后从肝脏表面射出的示意图.超声波在进入肝脏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可表述为sinθ1sinθ2=v1v2(式中θ1是入射角,θ2是折射角,v1、v2分别是超声波在肝外和肝内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肿瘤表面发生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已知v2=0.9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下表面镀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其折射率n=2.一束单色光与界面成θ=45°角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上,最后在玻璃砖的右侧面竖直光屏上出现了两个光点A和B,A和B相距h=2.0cm.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试求:

①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

②玻璃砖的厚度d.

一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身高为l的人以速度υ匀速直线行走,如图所示。:

(1)有甲、乙两位同学对人的头顶的影子的运动情况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认为人的头顶的影子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同学则依据平时看到的自己的影子的运动情况,认为人的头顶的影子将作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对人的头顶的影子的运动情况的看法,谁的看法是正确的?答:。

(2)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求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C、X射线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借助X射线能能检测与探伤,机场安检时,借助X射线能看到箱内物品。故C正确;

B、交通警示灯选用红灯是因为红光更容易穿透云雾烟尘。故B正确;

A、建筑外装涂膜玻璃应用了光的薄膜干涉,不是光的全反射。故A错误;

D、液晶显示应用了液晶的各向异性和光的偏振原理。故D正确。

本题选择不符合事实的

故选:A。

X射线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借助X射线能能检测与探伤;γ射线用于医学上利用γ射线治疗肿瘤;建筑外装涂膜玻璃应用了光的全反射,液晶显示应用了液晶的各向异性。

该题考查与光学有关的多个知识点的内容,要注意的是X射线较高的频率和穿透能力,知道红光更容易穿透云雾烟尘。

2.【答案】B

【解析】分析:隐形飞机的隐形原理是通过缩小自己的雷达反射截面来实现隐身的.

【解答】

A、现在还没有真正的隐蔽色,A错误;

B、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B正确;

C、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涂层后,传播到复合金属机翼上的电磁波在机翼上会产生感应电流,C错误;

D、紫色线的辐射能力是很强的,不容易隔热,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解: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故A错误;

B、以诗人乘坐的船为参照物,山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会感觉到“看山恰似走来迎”,故B错误;

C、“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小磁针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始终指向南北方向,其中,指南的一端磁针的南(S)极,故D错误。

故选:C。

(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

(2)本题中研究的是山的运动状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这里的磁针石实际上就是小磁针,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参照物的选择、分子运动论以及地磁场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将球体放大,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光线PC经折射后经过B点后由折射定律得:又由几何关系得:α=2β代入解得α=60°故选A。

5.【答案】D

【解析】解:A、由n=cn可知,光在水中传播速度小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树荫下的太阳光斑大多成圆形是由小孔成像形成的。故B错误;

C、薄膜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的叠加,而不是透过了薄膜。故C错误;

D、在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光是偏振光。故D正确

故选:D。

由n=cn分析光在水中传播速度大小;太阳光斑大多成圆形是因为小孔成像;薄膜干涉是由平行光入射到厚度不同、折射率均匀的薄膜前、后表面而形成的干涉条纹;水面的反射光是偏振光。

解答本题应掌握光的传播、反射以及薄膜干涉的原理,知道两反射光波波谷与波谷的叠加形成亮纹。

【解析】解:AB、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而使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光OB增强,而折射光OC减弱,故A正确,B错误.

C、七种色光中红光的临界角最大,若入射光OA为白光,且已经在半圆形玻璃砖上的表面发生了全反射现象,逐渐减小入射角到一定程度,红光首先不发生全反射而从玻璃射出.故C错误.

D、若入射光OA为白光,所有反射光的反射角都相同,不会产生光的色散现象,而玻璃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折射后偏折角不同,则光在折射时会产生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保持入射光强度不变,而使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光增强,而折射光减弱.若入射光为白光,只有折射光才能发生色散现象.玻璃对红光的临界角最大,当减小入射角时,红光首先从玻璃射出.光玻璃射入真空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本题中考查了在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的强度变化,可根据全反射现象进行理解并记忆,入射角增大,反射光增强,而折射光将减弱.

7.【答案】D

【解析】解:若液面上升,则反射光斑应该向左移动,现在光斑右移说明液面下降,由直角三角形的关系知下降高度h=1tan30∘=3cm,故D正确。

故选:D。

光斑右移2 cm,则液面下降,下降高度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解析】解:A、由折射率的定义,可知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光的折射率越大,其频率越大,可知两束光的频率不同,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不能产生干涉现象.要确定光是横波应该用光的偏振实验,故A错误.

B、a光的频率大,波长短,则b光的波动性比a光强,则先后照射某单缝实验装置,若a光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则b光也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B正确.

C、由sinC=1n知,折射率越大的光,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越小,故b发生全反射时,a一定发生全反射,故C正确.

D、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知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其界面为平面,a、b光的反射角相等,故D错误.

故选:BC.

由折射率的定义,可确定光路中a的折射率大,光的折射率越大,其频率越大;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越强,越容易产生衍射现象;由公式sinC=1n分析临界角的大小,判断入射角增大时,哪束光先发生全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分析反射角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率公式、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全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率与频率、波长的关系,要知道光的折射率越大,频率越小,波长越短,波动性越弱.

【解析】解:A、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从而使观察者收到的频率发生变化,而声源发出声波的频率则不变,故A错误;

B、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而波速由介质决定,由v=λf知,波长与波源的介质均有关,所以对同一机械波来说,通过不同的介质时,只有频率f不变;故B正确;

C、隐形飞机的原理是:通过降低飞机的声、光、电等可探测特征量,使雷达等防空探测器无法早期发现,所以隐形飞机可能在机身表面涂有高效吸收电磁波的物质,使用吸收雷达电磁波材料,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反射信息很小、很弱,很难被发现;故C正确;

D、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故D错误;

E、在干涉图样中的振动加强线上各质点的振动位移,可能是平衡位置相遇,也可能是波峰相遇点,也可能波谷相遇点,所以位移有大有小,故E正确;

故选:BCE。

当观察者相对于波源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为多普勒现象;

波速公式v=λf适用一切波,波的频率与介质无关,波速由介质决定,

根据隐形飞机的原理分析即可正确解答;

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干涉图样中加强点的位移时而最大时而最小。

本题考查波的产生及其常见的现象,要注意明确波的全反射、衍射及多普勒效应等现象及其条件要牢记。

10.【答案】CDE

【解析】解:A、水中的气泡看上去比较明亮是因为有一部分发生了全反射现象;不是衍射。故A错误;

B、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均匀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稳定的磁场或电场,不能产生电磁波。故B错误;

C、反射光属于偏振光,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能减弱橱窗玻璃表面的反射光,提高拍摄的效果。故C正确;

D、光速与介质有关,红色和蓝色的激光的频率不同,在同种介质中的波长是不同的,而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可能相同。故D正确;

E、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故E正确。

故选:CDE。

水中的气泡看上去比较明亮是因为有一部分发生了全反射现象;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可以减弱橱窗玻璃表面的反射光;光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变,波速越大,波长越长;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该题考查对电磁波的产生以及光的本性的理解,都是一些记忆性的知识点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加积累就可以做好这一类的题目。

11.【答案】BD

【解析】解:ABC、当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时,光线在平直面上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光线从玻璃砖折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AC错误,B正确.

D、若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则光线在平直面上发生全反射,没有折射光线,故D正确.

故选:BD

若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则光线发生全反射,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若入射角小于临界角,则光线在平直面上既发生反射,又发生折射.折射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折射规律,知道光线从介质折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2.【答案】BD

【解析】解:A、光发生反射时,若是透明介质,可能发生全反射,没有折射,若是不透明介质,只有反射.故A错误.

B、反射是普遍现象,光发生折射时,一定伴随着反射,故B正确.

C、根据折射定律: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分居法线的两侧,光发生折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偏转一定小于90°.故C错误.

D、光发生反射时,若入射角等于45°,则根据反射定律判断可知光的传播方向偏转90°.故D正确.

故选:BD.

光的反射遵守反射定律,光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现象遵守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偏转一定小于90°.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光的反射和折射遵守的规律,由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分析即可.

13.【答案】γ射线;全反射;减小

【解析】解: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频率最高的为γ射线;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光进入介质后速度v=Cn将减小.

故答案为:γ射线,全反射,减小

在电磁波谱中,频率最高的是γ射线;在光导纤维内传送信息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在介质中速度为v=Cn

本题考查电磁波谱、全反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知识点,属于记忆性的知识点,应熟练掌握.

【解析】(1)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除与介质有关外,还与温度及波的类型有关;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原理可知,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故D正确。(2)质点正向上振动,根据上下坡法可知波向X轴负方向传播。根据波长、周期可求出波速。(3)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结合几何知识可求出两光斑在屏上的距离。

15.【答案】模块3—3试题(1)BDE(2)解:(1)打开阀门,A室气体等温变化,=76cmHg,体积=

(2)从T=300K升到T,体积为V,压强为,等压过程

=400K<450K,

==p,水银柱的高度差为0(3)从T=450K升高到T2=540K等容过程,

解得

=540K时,水银高度差为15.2cm模块3—4试题

(1)

CD(2) 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为

v=

=m/s②由题光在AB面上入射角的正弦sini=sinθ1=0.75,由折射定律得

n=

得:sinr=

=0.5,得r=30°,光线在BC面上的入射角θ=45°

设临界角为C,则由sinC=

sinC=

<

可知C<45°则光线在BC面的入射角θ>C故光线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后,根据几何知识和反射定律得知,光线垂直AC面射出棱镜.由图可知,出射点到A的距离为:

cm答: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是m/s,②此束光线射出棱镜后的方向垂直AC面,出射点到A的距离为

cm.选修3—5试题

(1)0.31,10(2)①此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和放出的能量分别为:Δm=(2×2.013 6−3.015 6−1.007 3) u=0.004 3 u,ΔE=Δmc2=0.004 3×931.5 MeV≈4.005 MeV.②因碰前两氘核动能相同,相向正碰,故碰前的总动量为零.因核反应前后动量守恒,故碰后质子和氚核的总动量也为零.设其动量分别为、,必有.设碰后质子和氚核的动能分别为和,质量分别为和.则,故新生的氚核具有的动能为:=(ΔE+2)=×(4.005+2) MeV≈1.5 MeV.

【解析】模块3—3试题

本题涉及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能量转化的方向问题;根据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分析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通过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求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求解内能的改变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知识,知识点较多.(1)A、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可以表述为:热量不能自发的由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即只要产生其他影响,热量就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A错误;B、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B正确;C、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单个分子的占据的空间体积,从而可以估算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故C错误;D、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无熔点,故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主要从该物质是否有固定的熔点来看,故D正确;E、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U=W+Q;故△U=3.0×105J−1.5×105故选:BDE.模块3—4试题

本题涉及机械波和光的折射定律,关键注意折射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1)

A、简谐波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波上的质点均做简谐运动;故A错误;

B、两列波相遇时,是发生了振动的叠加,并不是共振;故B错误;

C、波的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衍射;而可闻声波的波长一定大于超声波的波长;故可闻声波比超声波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故C正确;

D、当观察者与声源距离靠近时频率增大,而当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