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祚欢专栏 何祚欢_第1页
何祚欢专栏 何祚欢_第2页
何祚欢专栏 何祚欢_第3页
何祚欢专栏 何祚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何祚欢专栏何祚欢何祚欢,爱闲聊的老头。用嘴聊了半世,笔聊了700万字。但还是嘴占上风,大量人不晓得我还出过一摞书。其实这无所谓,咱们接着聊,聊武汉。

从两餐到三餐

(中部商都13)

武汉人把吃早餐叫“过早”,武汉人有出门过早的习惯。外地人纳闷:明明是结坚固实的早饭,怎么叫“过早”?这“过”字,下得是不是太轻了?你再看看另一些地方的说法,它叫“早点”!“点”者,“点点心”,“垫补垫补”而已。说得也不重啊。“过早”、“早点”,它不是用词的轻忽,而是一段时间的生活习惯。

我小时候,中国的绝大片面地方都是一日两餐。北方话“俩饱一倒”,武汉话“混个一日两餐”,说的就是这种习俗。农村里是早上摸黑做活,做到天大亮时再点火做饭,等饭到口便是午时了。吃完饭再下地,干到日落西山,下边那一餐几乎到天黑净了才能到口,武汉周边就把它叫“下夜”。有些地方把这种餐制叫做“扁担饭”。

这种餐制,两餐间的跨度太长,清早那一餐更是拿空了一夜的肚子等饭,加倍难熬。于是便有些人家在早饭之前弄点吃食聊作垫补,在两餐之间也吃点东西意思意思。这两处垫补,武汉人把它叫做“过早”、“过中”,其它地方那么叫“早点”、“中点”。

汉口成为大都会,便有老板干脆在清早加一顿稀饭,招收员工时以“一日三餐”为号召。只有那些小夫妻店,直到解放后还是一天吃两餐。“一日三餐”就成了汉口大铺子必备的生活条件。

大量铺子为了稳定员工,那一日三餐还有不少讲究。早餐都对比马虎,都是稀饭。菜也简朴,就是榨菜、腐乳、萝卜、酶菜之类交替展现。讲究些的人家,会给每一桌上一盘油条。一盘是多少?一般是三根,拿刀切成一星一点的,堆在盘里倒挺有卖相的。汉口的一切都学上海,上油条时也学上海人那样,往碎油条上淋点酱油,算是完成了一盘菜的制作!那时还没兴吃馒头,假设上了馒头,那多半是要挨骂的:“个杂种,大清早哪个吃这种干家伙吵!”

几乎全体铺子都这么上早餐,讲究只讲究在中晚餐上,由于那叫“正餐”。

一般铺子,正餐是两荤两素一个汤,通称“四菜一汤”。谦祥益一类的大铺子那么是六菜一汤。

那些明白老板是很关注正餐质量的,他们隔三岔五会去厨房看一看,会交代大师傅,“菜要够吃,起码要让别人把三碗饭咽下去吵!”遇到好“打夹账”(克扣菜金)的大师傅,他们会打招呼:“留神一下店员,你要把我的人吃跑了,我是不得让你有好灶过年的哟!”他们晓得,要想职工稳定,一日三餐也是留人的招数。

有的老板热爱小抠门,在四菜一汤上也要耍奸打猾,酶菜炒肉吃到盘子翻身也吃不出肉来,吃鱼是有鲢子不买草鱼,有小鱼不买大鱼;有时把死得烂穿了肚子的鱼低廉买回来,用盐一染也算一个荤。这样的铺子一般就留不住人。

初一、十五打“牙祭”也是汉口商家的习俗,那些宽和的老板会在晚饭时上一点酒,以示隆重。也有些不开眼的老板,会在大盘子底上垫一个倒扣的小碟儿,好尽量把荤菜少装一些。他们的员工一筷子戳到了盘底,立马就会说风凉话:“哟,个杂种,老子的运气来了,吃不到肉倒一筷子戳到个古董呢!”

大量老板是把家眷安置在铺子里住的,他和家人的伙食也就和员工一起安置。一般的老板都会让妻室儿女和员工吃一样的伙食,子女放学回家晚了,却不许单独留菜,更不许另做好莱。

有的老板会让管事和当家店员跟自己同桌吃饭,算是一种礼遇。有时管事某件事情处理得很美丽,老板便会放上一点酒:“来,管事的今日辛苦,我犒劳你!”

在这种店子做事的员工,最热爱老板来客,由于老板为客人加菜时也会给员工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