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临张迁碑_第1页
何绍基临张迁碑_第2页
何绍基临张迁碑_第3页
何绍基临张迁碑_第4页
何绍基临张迁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何绍基临张迁碑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蝯叟,别名东洲居士。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晚清诗人、书画家,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以书法著称于世。何氏是一位特别勤奋的书法家,凡其所见汉碑,皆精心临写若干通,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至今存临本依旧不少。其学书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中年潜心北碑。何绍基描述其学书历程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那么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化,不成测已”。其用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自家风貌,尤善草书。

《张迁碑》为汉末名碑,篆额题《汉故穀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二月立于今山东东平,于明代出土,现存山东泰安岱庙。碑高270厘米,宽115厘米。碑阳15行,满行42字;碑阴三列,刻立碑官吏41人衔名及出资钱数,上二列19行,以下3行,总计323字。最早记载该碑的是明代都穆的《金薤琳琅》。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曾疑其为后人摹刻。《张迁碑》的最早拓本是明拓本,8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现藏故宫博物院。清初拓本,首行“焕”字不损。此外,还有影印本(图1)和翻刻本。《张迁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明代王世贞认为《张迁碑》“其书不能工,而高贵饶古趣,终非永嘉以后可及也”(《艺苑卮言》)。清代孙承泽认为《张迁碑》书法“方整古雅,汉室中不多见者”(《庚子消夏记》)。清代出名书法家何绍基曾精心临习《张迁碑》一百多遍,形成了自家风貌(图2)。

《张迁碑》书风朴茂,字体大量渗入篆体布局,字形外方内圆、根本呈扁方形,字体重心降低,方整中多变化、朴厚中见媚劲,用笔棱角清晰,具有齐、直、方、平的特点,似汉印之缪篆。何绍基晚年涉猎临习隶书,采用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方法去临写《张迁碑》等汉碑,将数年的书写功力、书写阅历贯注其中,“每一临碑,多至若干通,或取其神,或取其韵,或取其度,或取用势,或取行气,或取其布局布局,当其有所取,那么临写之,精神专注于某一端”(马宗霍《书林藻鉴》),致使其所临书无一通与原碑全似,名曰临习,实为创作。

何绍基所临《张迁碑》既不失其精神而又能自成面目,用墨浓湿丰腴,线条雍容,气息淳古。概括说来,何氏临写的《张迁碑》有以下艺术特点:

(1)何绍基临写的《张迁碑》摒弃了世俗隶书中装饰华美的成分,重其神韵,全力以己意为之,一反汉隶方扁横势的旧习,以纵势为主,布局疏朗开阔,气脉贯串。如“对于啬夫”四字。

(2)何氏临写《张迁碑》运笔浑圆,婉和韵雅,古拙朴厚,具有浓重的金石味。起笔回锋藏头,致使多处展现涨墨现象。改原碑中“左低右高”的横画为“左高右低”,如“有”“在”等字;且所临写的“口”字的横折笔画,几乎都是在横画终止时再另提笔藏锋行笔,竖画高出横画些许,如“里”“昆”“用”、“高”等字。

(3)何氏结字大胆肆意,几乎字字不平稳,但整体和谐统一,并把行草书的笔意渗入到他的隶书中去,笔毫铺开,行笔速度较慢,运笔迟涩,欲行还止,并不时参与颤笔的动作,如“年”“功”等字,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的这种行草书的笔意,充分表达了何氏在书法学习上融会贯串的才干。

何绍基的隶书临作,既有深厚的汉碑功底,又形成了自己既超逸多姿又有天性意趣的新风貌,具有确定的时代风范。何绍基在隶书上所取得的成就,对隶书的进展产生了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在清代隶书书法史上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好多书家都赋予了极高的评价。梁启超“酷好其八分,叟盖善以草势作分书也”(《饮冰室合集》)。沙孟海先生对何绍基的隶书甚为佩服,说:“何绍基各体书,隶书第一,真书还在其次。真书病在写得太熟(应酬太多,亦其一因),太熟了,无意中平入通俗的成分进去,同时把那仅有的古意逐渐地消散了。他的隶字,还不至于熟,由于他对比少应酬的起因。他的隶字的好处,在有一缕真气,用笔极空灵,极超脱,看过去很潦草,其实他并不愿丝毫苟且的。至于他的大气旋转处,更分外人所能望其项背。他生平遍写各体隶碑,对于《张迁》的功夫最深。他的境界,虽没有像伊秉绶的高,但比桂馥来得生动,比金农来得实在,在隶家中,不能不让他占一席位次。”(《沙孟海论艺·近三百年的书学》)谭泽闿评论何绍基的隶书,认为“六朝而后言八分,无能过者”,马宗霍称何氏“于分书博览兼姿,自满之勤,并世无偶,……昧者遂谓蝯叟以己法临古,不知蝯叟欲先分之以究其极,然后合之以会其归也,且必如此而后能入乎古,亦必如此之后能出乎古,能入能出,斯才能宗开派”,并认为有清一代人,“真能集分之成者,要惟何蝯叟”。

在清代全体隶书书家中,何绍基切实可以说是最具广度和深度的,他分外典型地表达了清代书家在艺术上大力开拓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其“无能过者”,是完全立得住脚的。何绍基这种各个突破的学习书法方法,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