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节同课异构课谈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_第1页
从两节同课异构课谈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_第2页
从两节同课异构课谈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_第3页
从两节同课异构课谈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_第4页
从两节同课异构课谈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明:此论文为本人自己独立完成。从两节同课异构课谈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摘要】阅读板块的教学若依然沿袭“直接呈现——逐句翻译——机械操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甚至部分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文章从整体感知语篇、局部分析文本和不同形式地再次整体呈现故事三个方面,对比和分析了两节同课异构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探讨了优化阅读板块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关键词】同课异构;阅读教学;整体《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1]在语言技能分级标准二级目标中,对读的目标做了如下要求“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故事,从阅读和理解全文开始,然后再逐步挖掘其它教学内容,如课文细节、词汇等,并在此基础上渗透阅读技巧和策略,进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切忌让学生逐字逐句翻译,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破坏语言情境的整体性,影响学生的思维和交流。人教版PEP《英语》教材从简单的听、说逐步发展到听、说、读、写,在要求上逐级推进、稳步提高,注重了语言技能的分段培养和落实。[2]从四年级上册开始在每个单元增设了读写板块,即Readandwrite。此板块采用简短、易懂的语篇形式,旨在通过对单元新授的词语和句型在具体语篇中呈现,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将通过对比和分析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6Howdoyoufeel?阅读板块教学的两节同课异构课,探讨小学英语阅读板块教学的优化策略。一、阅读前——设置情境,确定主题语言学习离不开情境。如果学生能够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程晓堂,2022)。为了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两位教师认真分析文本,确定主题,创设较真实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激活学生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以下是对两位教师教学设计片段的评析。[教师A]教师A确定本课有关情绪的主题后,便选了“Howdoyoufeel?”这首歌曲,配上简单的肢体动作导入课堂,歌曲简单、易学,动感十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奠定了整堂课的基调。紧接着教师提问Howdoyoufeelaftersingingthesong?以问过渡,快速进入文本主题Feelings,同时,也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自然学习语言。[教师B]上课伊始,教师B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图片及颜色,让学生表达观后感受,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复习,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其次,由此引出昆虫,引导学生表达对于昆虫的感受,带出故事主线。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图片,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用WhathappensbetweenRobinandtheant?的问题,设置悬疑,激活学生阅读动机。[分析]两位教师都能从情境出发,设计较为真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快速确定文本主题,激发阅读的兴趣。教师A创设了“听完歌曲后谈自己的感受”的情境;教师B利用“不同的图片及颜色谈观后感受”的情境,虽然呈现的是多个情境,但由始至终还是在谈论不同情境下产生的不同感受。并巧妙地在最后一个情境中涉及蚂蚁,由此引导学生表达对昆虫的感受,带出故事的主线。两位教师创设的情境都起到了异曲同工之效,学生既轻松理解了语言的意义,又自然习得语言形式,同时思维的发散性也得到了培养。二、阅读中——理清主线,理解故事阅读教学应遵循“整体感知语篇——局部分析文本——不同形式地再次整体呈现故事”的“总——分——总”的教学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故事的大意,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A]教师A先让学生带着问题“Whatisthestorymainlyabout?”速读文章,整体感知语篇,理解故事大意。接着,通过图片排序的活动,梳理主线,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认识。最后,通过逐段细品课文,结合自制教具,突破生词和难句。(见图1)(图1)[教师B]教师B先让学生带着“WhathappensbetweenRobinandtheant?”的悬念,大胆猜测故事内容。接着,通过看图,独立思考图片的排序,发散思维。再者,快速阅读,找出故事中的时间、天气和地点等关键信息,帮助理解故事大意。最后,通过对关键信息进行问答,解决课文生词并对照排序答案。(见图2)(图2)[分析]两位教师都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模式,遵循“整体感知语篇——局部分析文本——不同形式地再次整体呈现故事”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上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初读设疑,留下悬念;利用插图,梳理主线;细品课文,掌握语义;细读词句,突破难点。但两者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也有差异。如:教师A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再处理,由于课本的插图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A自制插图,让配图含义变得更突显。教师B虽然没有改变原文的插图,但是通过两个活动(View,thinkandorder和Orderandcheck),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插图的含义。这样的设计也使故事中的情节显得更加合理,同时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故事。三、阅读后——合作互动,发展能力为了巩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在阅读后环节通过设计角色表演、课文复述等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审视故事,理解故事。1.表演登场,复述升华[教师A]教师A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角色,带上准备好的头套教具,两人读旁白,一人演Robin,一人演蚂蚁,另外两人演蚂蚁的朋友。分工明确,道具到位,既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故事表演当中,再次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落实语用目标。(见图3)(图3)[教师B]教师B在角色表演前,对角色心里进行揣摩,通过跟读训练,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指导,突破Tipsforpronunciation的发音难点。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仿角色的语气语调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再次完整地掌握故事的内容。(见图4)(图4)[教师A/B]教师A和B通过引导学生在图片和关键词的帮助下简单复述课文,并利用板书(见图5)梳理故事情节,有效地发挥了板书的作用。学生的复述难免有缺陷,教师不可随意打断进行纠正,应该等学生表述完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议。(图5)[分析]两位教师在阅读后都设置了角色表演、课文复述的活动,虽然要求上稍有不同,但整体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因为角色表演、课文复述实际上是在学生充分理解所学故事的基础上,通过肢体表演和口头表达相结合的方式把故事内容重新演绎出来,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升华部分。2.拓展应用,提升阅读[教师A]教师A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隐藏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应该友善相处。并且拓展自己与儿子之间发生的新故事,增加了课外阅读量。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笔头输出搭好语言框架,并且提供了基础篇和提高篇两篇范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范本。(见图6)(图6)[教师B]教师B拓展阅读一个与本故事主题相近的,在生活中发生的新故事,让学生体会情境转变并发挥其学习主动性,为接下来的笔头输出搭好语言框架。通过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中出现的实际情境,拓展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目标语句进行笔头输出。并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情境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情绪感受,要懂得如何面对各种不同情绪。(见图7)(图7)[分析]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而阅读只是一种语言输入,最终应该形成语言输出,阅读才有意义。而“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那么课堂上让学生深入理解了阅读材料后,如果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后及时把阅读的内容以写的形式输出,那么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两位教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读促写,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兴趣和习惯。四、结语阅读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以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为基础,学生不仅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高的阅读技巧,更要持之以恒,坚持阅读。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学会总结,经常反思,积极探索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以及训练方式,帮助学生消除阅读障碍,充分挖掘学生多元智能的潜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上好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