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资金供给实证分析_第1页
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资金供给实证分析_第2页
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资金供给实证分析_第3页
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资金供给实证分析_第4页
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资金供给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资金供给实证分析

民营科技企业融资均衡是由资金需求和供给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从融资需求看,其需求规模与中小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特征有密切关系,由此决定了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特征是不一样的。从供给因素看,投资者是否将资金提供给民营科技企业,只有将民营科技企业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和影响资金供给的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刻地把握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的本质,找到解决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方法。根据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的实质,其融资将遇到与资金供给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障碍,即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将导致企业预算软约束,从而增加了资金供给者权益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围绕民营科技企业几种主要资金供给渠道,对调查的样本企业进行深入研究。一商业银行资金供给(一)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可能性全球一个普遍现象是大多数民营科技企业作为资金需求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供给方,双方总不能达到完美均衡,并且常常是需求大于供给,即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对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对中小企业融资壁垒的现象称为“麦克米伦缺欠”(MacmilanDeficit)。在这种体制下,由于存在银行垄断、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掌握不充分、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更高的交易成本等问题,使得市场力量无法促使资金配置到中小企业中,进而出现“信贷配给”。在我国,商业银行对这些企业的金融支持与民营科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极不对称的。但是,这种“融资壁垒”随着企业的规模增大、风险下降,逐渐得到缓解。对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其高风险性与商业银行以安全性为首位的原则相违背,但是由于民营科技企业在各个阶段的风险不同,发展到成长和成熟阶段的企业风险已有所下降。此时,商业银行有可能增加对处于成长和成熟阶段的民营科技企业提供贷款。从银行信贷可用资金来看,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就广州市而言,2007年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4309.71亿元,当年新增1578.66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737.05亿元,当年新增805.27亿元,存贷差达到5572.66亿元。可见,广州市商业银行有许多可贷资金却未贷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业银行的获利空间。同时,存贷差如此之大,为商业银行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信贷提供了资金上的可能性。然而形成反差的是,由于民营科技企业的高风险及银行出于自身安全性的考虑,广州市的民营科技企业不得不严重依赖自身积累和所有者的投入,极少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是,随着2005年银监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的出台,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将其贷款计划向中小企业倾斜。据悉,银监会制定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督促银行转变观念、重组流程、创新机制,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07年底,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2.52万亿元,小企业授信户数为381万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小企业的资金困难。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部主任王兆星也曾披露说:2006年,银监会将加强对银行贷款集中度考核,督促银行转变盲目“垒大户”的陈旧观念;将尽快建立符合小企业贷款特点的贷款分类、不良贷款问责考核等差别化的制度体系;将适当放宽或取消小企业担保贷款或信用贷款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的难度,也使众多受资金困扰的民营科技企业看到了希望。(二)样本企业的银行信贷融资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反映,资金问题同样困扰着处于初步发展和高速发展阶段的民营科技企业。内部资金比例普遍偏高,大量资金来源于企业的自我积累,而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和直接融资方式所获得的资金非常有限。在回收的100份问卷中,仅有28家企业曾经申请银行贷款。对这28家企业进一步深入分析得到: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贷款满足率比种子期、初创期和初步发展期的企业要高。这些企业平均每次向银行融资的申请额度集中在100万元以内,占53.6%;100万元以上的有10家,占35.7%。并且这28家企业并不是都能获得足额贷款,实际获得贷款占申请额度比例达100%的只有2家,占7.1%;能获得七成以上贷款的有13家,占46.4%,一半以下的有9家,占32.1%。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民营科技企业在成长周期中与银行贷款资金匹配程度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如表1所示。发放贷款主要来源于四大中资银行占14.3%,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占5.7%,城市商业银行占4.8%,城乡信用社占1.0%。这说明四大中资银行是融资的主要渠道。同时能够获得贷款的企业保持关系最长的银行主要分布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2家)、交通银行、农村信用社、广州商业银行、招商银行(2家),最长保持关系的时间长达6年,多数保持在1~3年。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与大型银行不同,中小金融机构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表1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国有商业银行支持意愿匹配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提供服务,但更重要的是,中小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和成本上的优势,如对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和业主能力比较了解、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灵活等。林毅夫、李永军认为,在一个银行业高度垄断的经济中,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和抵押难等问题将会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相反,在一个开放的金融经济中众多的中小银行,其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将使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增加。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小金融机构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除了因为它们资金少,无力为大企业融资外,主要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关于这种信息优势,Banerjee等提出了两种假说,其中的“长期互动”假说(Longterminteractionhypothesis)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这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LatimerAsch认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中小企业通常为信贷机构所忽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为大型企业提供贷款是有利可图的,但高科技中小型企业所需要资金规模较小,因此贷款资金的成本偏高,甚至可能使贷款的边际收益为零。本次问卷中对企业获取贷款的方式的调查显示:获取贷款主要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获得信用贷款的企业只占少数。调查数据显示,在28家申请贷款的企业中,提供担保的主要方式为:担保机构担保9家,占32.1%;企业担保、固定资产担保各有12家,各占42.9%;无形资产担保有3家,占10.7%;应收未收账款、仓单等票据质押有6家,占21.4%;其他类型的担保形式有7家,占25%。企业可供选择的担保方式虽然很多,但是大部分企业只选择一种担保方式,这可能是因为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要求非常严格,某些担保方式如“存单质押”和“专利技术质押”等,金融机构根本不会接受。此外,银行融资方式依次为:短期贷款(占18.0%)、长期贷款(占5.4%)、承兑汇票(占4.5%)、信用证(占3.6%)、其他(占2.7%)。这与银行供给资金期限匹配相一致。仔细分析这一现象,我们不难理解,银行基于安全考虑,对于发放信用贷款往往慎之又慎,发放贷款一般需要有可靠的担保或有价值的抵押。由于抵押和担保是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一种常规保险机制。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金融机构虽然难以从对企业的信用审查和财务分析中直接获得贷款决策所需的信息,但可以从企业所提供的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中获得关于企业未来偿还能力的信息和保证,从而作出贷款决策。国外的理论研究也发现,当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时,抵押有助于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并能够避免银行的信贷配给。在美国,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债务融资中90%以上属于有抵押或担保条件的债务。因此,以无形资产为主的高科技企业,本身可提供抵押的资产有限,而且经营风险高于普通企业,其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可见一斑。商业银行资金供给与企业资金需求存在结构性差异。从贷款期限看,尽管民营科技企业最为缺乏的是长期性的资金来源,但是银行在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贷款种类上,局限于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较少发放中长期的技改贷款和基建贷款。有的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当遇到较好的项目需要中长期资金进行研发和开拓市场时,很难及时得到银行中长期贷款的支持。有的民营科技企业虽然可以通过中间人得到银行贷款,但条件苛刻,还要支付较高的回扣,企业的借款成本大大增加,也大大降低了企业贷款的积极性。这样,银行谨慎贷款与民营科技企业资金需求不匹配,导致民营科技企业陷入融资困境。二民间资金供给(一)民间融资发展情况民间金融与民间经济有一种天然的内在联系,内生于中小企业的经济环境自身,规范与发展民间金融有利于削弱中小企业融资在所有制性质方面的差异,而这种所有制性质差异正是阻碍我国中小企业从银行及资本市场渠道融资的重要因素。鉴于民间金融和内部筹资方式都属于内生性金融制度安排,出资人对这些制度安排的信息披露程度要求低,同时政府的制度创新成本也低,以及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掌握中小企业的各方面信息,也就决定了它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相互之间的适应性。因此,在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与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以民间融资为代表的内生性金融制度创新在融资制度创新次序中应排在前列。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民间积累了不少资金,近几年来由于存款利率较低,投资的产品有限,致使民间融资得到迅速发展。据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对辖区(广东、广西、海南)内东莞、茂名、湛江、北海、贵港、玉林、梧州、柳州等地非正规金融的抽样调查所作的统计推断:2001年广州分行辖区内非正规借贷资金来源约1140亿元,约占正规金融机构存款的5%,非正规借贷资金运用约1080亿元,约占正规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7%。[1]由于许多非正规借贷和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隐蔽性很强,因此,非正规金融的实际规模应当更大。一般而言,民间融资按融资双方主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个人之间的融资,多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第二类是企业之间的融资。一种表现为企业资金不足,从其他有业务往来的企业调剂、拆借一部分资金,以应当务之急。另一种表现是企业之间的互相欠款,因久欠未清而转化为借贷行为,债权方要求负债方支付欠款利息。第三类是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融资,表现形式为企业内部职工集资:一是部分企业因无法从银行取得新的贷款,为生存和扩大再生产,以收取风险保证金、内部集资的形式筹措所需资金;二是个别效益好的企业为职工办福利,以付息分红为目的,进行内部集资。从分类中可以得到:民间融资通常发生在朋友或者家庭成员之间,信誉非常重要,信誉和关系常常代替了抵押品的使用。民间金融的地域性使其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息远比国有金融机构要充分,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成本。(二)样本企业民间融资分析广州市民间资金充裕,民间借贷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不同的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成长,民间借贷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见表2),种子期“可有可无”;初创期“有作用”占61.11%;初步发展期“有作用”占62.5%(“举足轻重”占3.6%、“作用比较大”占5.4%);高速发展期“有作用”占66.7%;成熟期“有作用”占73.3%。可见,私人之间的借贷在民营科技企业的创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表2不同发展阶段民间借贷作用对民间借款来源的进一步调查(见表3),我们可知,39.8%企业的民间借款来自“向股东、职工、社会集资”、21.7%的企业的民间借款来自于“向个人介入(公开发行股票、债券除外)”,“企业或单位间拆借”和“商业票据转让或贴现”各占18.0%和18.6%,其他占1.8%。这些方式均为直接借贷行为,不涉及任何金融机构,是目前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开展民间融资的主要方式。由于与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相比,民间借款有着其先天的优越性:(1)融资成本低,减少了信用评估、抵押资产等的费用;(2)融资效率高,由于信息对称,贷款决策快、效率高,及时满足该类民营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3)交易方式灵活,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要求时间急、频率高、额度小,特别是规模小的企业,而民间融资可以就贷款方式、期限与利率作出协商,能够灵活地解决企业的生产困难。这些对于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尤其有利。当然,这种融资方式伴随的高利率、附带条件、缺乏法律保障等问题,也制约民间借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盈利能力强、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都倾向选择正规的融资渠道。表3民间借贷采取的形式三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机构资金供给(一)广州市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机构融资基本情况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或称创业投资)(VentureCapitalInvestment)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发展迅速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通俗地说是指投资人将风险资本投资于新近成立或快速成长的新兴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在承担很大风险的基础上,为融资人提供长期股权投资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他股权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并取得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也就是说,风险投资是专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主要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扩展期介入。因而,风险投资是适应高科技企业高风险、高收益发展特征的一种创新型的投资制度。风险投资弥补了高科技产业不同发展阶段资金来源短缺的空白,使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有特定的资金来源,是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的“引擎”和“孵化器”。如:在美国风险投资已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潮流(见表4),造就了无数的高科技企业,一些曾经微不足道的小企业已发展成为今日举世瞩目的跨国公司,例如惠普公司、英特尔公司、苹果公司等都是在创业投资的扶持下而发展成为国际著名高科技企业的。表4美国风险资本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投入的资金比例我国对风险投资的探索开始于1985年成立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后在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支持下,相继成立中国招商技术有限公司、江苏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广州技术创业公司等。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创建各类科技信托公司、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信用社。作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风险投资在我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对于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具有巨大意义。然而,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不仅风险投资机构寥若晨星,而且风险投资来源渠道单一,基金规模很小。我国创业投资公司的股东基本上直接或间接由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发起并作为主要的投资人,极少有私人、保险公司的介入。这直接影响到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从中获得足够、及时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六种。1.政府授权经营集团如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由地方政府组建及授权经营。广东省政府近5年来相继拨出8亿元作为风险投资引导资金,至今集团和下属企业已滚动投资约90个项目。2.国有独资公司如上海市创业投资公司、广州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及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3.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如深圳创新技术投资公司、北京科技风险股份有限公司等,是由国有企业、高新科技开发区企业、上市公司、中小企业等筹建的公司,其特点是共同筹集资金、共担风险。4.上市公司分立机构如联想风险投资公司、红塔创新投资公司、上海申能创业投资公司。5.大学发起设立如清华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大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6.国际风险基金参与据报道,曾参与中国风险投资活动的国际风险基金包括美国IDG、美国CISCO、华登国际、日本野村、新加坡祥峰、荷兰ING等。良好的金融支撑环境,是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1996年7月,广东省成立国内第一家创业基金——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1999年,广州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以民营高科技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风险投资、融资担保、投资咨询、中介服务等,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先后完成了对5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投资金额3亿多元;还为5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金额15300万元,在保金额11900万元。此外,广州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还安排了1500多万元资金投资于7家种子期及初建期的企业。2001年,市政府出台《广州市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若干规定》后,已新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管理公司3家,目前广州地区共有从事创业投资业务的各类机构约20家、风险投资机构7家,风险投资资金约20亿元,全市风险投资机制逐步形成。尽管如此,从总体来看,广州科技创业的融资体系无论在覆盖面上还是在时效性上都难以满足众多民营科技企业,相对于处于创业期或发展期的巨大的资金需求来看,仅仅是杯水车薪。(二)样本企业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机构融资分析根据课题组的调查:在回收的100家民营科技样本企业中,只有4家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但是对全样本企业意向调查中:72%的企业认为风险投资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作用,其中,4%认为举足轻重、26%认为作用比较大、42%认为有作用;但是仍然有12%的企业认为风险投资基本不起作用。进一步分析可知(见表5):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风险投资呈现不同的态度。在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更倾向创办者自有资金的内源融资方式,对风险投资的偏好表现并不强。在初步发展期和高速发展期,分别占42%和31%,企业资金相对紧缺,对风险投资的需求更加迫切,反而,成熟期的企业由于自身具备一定的积累,涉足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对风险投资的迫切性相对放缓。表5企业最希望哪个阶段获得风险投资广州市的风险投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投资的市场化筹集机制、风险(创业)投资的退出机制等必需的环节并不完善,尤其是作为风险(创业)投资最重要的退出途径之一的创业板至今没有推出,导致风险投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本次问卷调查中,样本企业均未退出,但是对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的选择,只有20%企业选择上市,其中NASDAQ4%、香港创业板3%、国内主板市场13%。而倾向选择“回购”和“出售”分别占18%和12%。我们知道,投资于高技术产业的风险资金的回报,主要不是从红利得到,更关键是从成功上市获得。就广州市目前的情况,民营科技企业对风险投资的认识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尚未达到发达国家风险投资的预期效果。如果成功的高技术企业不能上市,投入高技术企业的风险资金就只能从高技术企业的营业中获利,逐步收回投资,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2]四资本市场资金供给(一)广州市资本市场融资情况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过程,因而,资本投入产出比绝不可能是支持企业融资决策的唯一依据。而实现企业利润总值最大化,使之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在效益上做出牺牲,这就是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边际递减规律和利润最大化观点,也反映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融资方式的变化轨迹。成熟期的民营科技企业与其他行业的成熟企业类似,当规模扩大、原有的内源融资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和支持企业的发展时,企业开始转向选择以资本市场和银行贷款作为间接融资渠道。而上市融资需要具备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即建立起由风险投资、二板市场、主板市场及银行贷款组成的完整的融资体系,才能使民营科技企业在种子期、创建期、初步发展期、高速发展期和成熟期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融资途径。针对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板块”自2004年6月25日正式开盘以来,广州已有34家公司完成了公开发行,发行总规模8.34亿股,发行总融资额82.21亿元;平均发行规模2452万股,平均融资金额2.42亿元。在中小企业板块前30家上市公司中,从地区分布看,浙江、广东和江苏最为集中,三省合计有19家,占63%,其中,广东有6家,占20%,总发行融资额16.37亿元,占23%,仅次于浙江(20.41亿元),上市的广东6家企业中属于高科技企业的有5家,2家拥有火炬项目。[3]2004年以来,在国内上市的广东民营企业已有30多家,此外,还有60多家民企进入上市辅导期。目前,广东58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民营企业,而127个广东省名牌产品中绝大多数为民企所拥有。广州市经委等有关部门对2003年全市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了一次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属14家上市公司,基本属于科技企业,其中被广东省和广州市列为首批上市的民营企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新太集团下属公司新太科技通过买壳实现上市,成为广东民营企业中的先行者。而另外两家广州民营科技企业——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高科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则只能转求在香港上市,实现融资目的。这14家上市公司在2003年总资产达285.79亿元,同比增长3.1%;净资产为139.70亿元,同比增长6.3%;主营业务收入为230.09亿元,同比增长28.8%;净利润为8.89亿元,同比增长20.5%;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83元,同比增长1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36%,同比增长13.4%。但与全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比较,广州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仍然偏低,说明广州上市公司去年的业绩虽有所提升,但与全国相比发展速度仍需进一步加快,广州上市公司发展与广州经济在全国所处的地位仍不相称。(二)样本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分析在对企业的上市态度调查中,75%的企业“尚无上市的打算”,“正准备企业改制”的仅占3%,已经步入改制阶段但尚未完成的占7%,拟在国内和海外上市的分别占7%和5%。这说明受访企业对上市融资的态度并不积极。对于众多中小民营科技企业而言,尽管资本市场融资是直接融资,完全可以避免银行间接融资中风险与收益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但是要从信贷市场自由地转向股权、债券市场只是一种奢望,尤其是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即便是较大的公司,也不能全然无成本地变换它的融资方式。因此,处在我国金融抑制的环境中,民营科技企业只能以内源融资为主。这样的选择与企业对上市作用的看法是一致的:14%的企业认为上市“可有可无”、10%甚至认为上市“基本不起作用”、47%认为“有作用”、21%认为“作用比较大”、仅8%认为上市“举足轻重”。民营科技企业选择上市的目的(见表6):最希望通过上市达到募集大规模资金的目的占74%;其次是进一步扩大自身品牌、提升知名度占59%;随后47%企业认为上市是企业进行经营机制转换的契机。从目前的情况看,民营科技企业资本市场开拓意识不强,缺乏资本运作的经验,不善于利用资本市场来满足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难以发挥资本市场的功效。表6民营科技企业上市目的五政府财政资金供给(一)广州市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情况民营科技企业应用财政融资方式进行融资,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经费。该部分资金有些是作为国家投入资本金被企业使用,有些是通过特定项目以低息或贴息被企业所用。此外还有国家政策性贷款,包括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部分和委托商业银行执行的政策性贷款部分。广州市民营科技企业之所以呈现如此良好的态势,离不开广州市委、市政府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运作中勇于打破各种行政藩篱,采取了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不分隶属关系的原则,致力于形成“大广州、大科技”的局面,探索科技资金配置的新机制,为我国改革科技资金配置体制、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创造了范例。广州市历来重视财政对科技的资金投入,资金总额在全省总投入中占有最大比例,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位居全省前列。(1)广州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从1998年的41728万元,到2005年的189887万元,翻了近3.6倍,全市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也从1998年2.38%上升到2005年的4.33%,增加了2个百分点。广州市在科技三项费用支持等方面,对民营科技企业采取了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的政策。2005年全市的科技三项经费达91088万元(见表7),科技经费支出190.0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18.75%,R&D经费支出85亿元,比2004年增长25%,该项R&D支出占了广州市GDP的1.65%。足以证明,近年来,广州市政府为扶植民营科技企业投入巨大。表7广州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情况(2)为进一步扶持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增加科技贷款和专项资金的投入。所谓科技贷款是一种旨在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长期贷款。它主要包括科技开发贷款、科研贷款、技术开发贷款、星火计划贷款、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发贷款、军转民科技开发贷款、火炬计划开发贷款以及高技术开发区贷款等。这种贷款业务把科技与金融结合起来,发挥了金融面向经济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迅速向生产部门推广进而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有助于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同时,科技贷款除了要承受一般贷款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内部风险之外,还要承受科技项目的技术风险。目前,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