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实证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思路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拟从理论上阐述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与不足,以及如何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运用有效的公共政策提升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并优化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全社会的就业水平,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1985年3月19日,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在这个分类中,各种类型服务业都划入了第三产业,所以,从1985年起,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第三产业一直是服务业的同义语(许宪春,2003)。在本文中,为便于比较分析,作者将中国的“第三产业”等同于“服务业”。一服务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的理论解释早在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费雪教授在分析产业结构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概念,并指出:生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将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即使政府进行干预也无法阻止这一进程。[1]此后不久,著名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把对三次产业理论的研究无论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都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不仅对三次产业的内涵做出了详细的界定,而且进一步指出:根据现代统计资料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首先是对农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下降,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然后,对工业制成品的需求不断下降,而对服务的需求将不断上升。从另一个角度讲,随着人均实际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演进规律,即劳动力将首先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2]这一演进规律被经济学界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并引起经济学界广泛关注。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费雪的三次产业分类法,还是“配第-克拉克定理”都只是一种经济现象的描述,克拉克为他的理论提供支持的依据是恩格尔系数,而恩格尔系数本身就是一种经验概括。当然,经验概括的东西如果被长期的历史数据所支持,成为了规律性的结论,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看做是有效的“理论支持”。美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S.Kuznoss)还运用了丰富的数据资料进一步证明了克拉克所做的论断。他指出:如果我们把世界各国的最新数据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农业就业的劳动力所含的百分比会不断下降,前者越高,后者就越低;而在商业和服务业就业的劳动力的比例将呈现不断地、有规律地增长。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资料印证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的论断。比如,19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的比重大都为20%左右,20世纪80年代普遍在60%左右,到了21世纪初很多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7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结构变动也经历了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相同的过程。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Chenery)运用库兹涅茨的统计归纳法进行了更为广泛和系统的研究。他对101个发展中国家1950~1970年的统计资料分析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个产值的部门构成和劳动力部门构成的“标准结构”。他认为,在人均GDP100美元以下时,就业结构变动非常缓慢。在人均GDP由100美元到1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中,就业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比如,在人均GDP为100美元时,初级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分别为65.8%、9.1%、25.1%;而在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其比重则分别为15.9%、36.8%、47.3%,服务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上升的态势非常明显。[3]图1很直观地描述了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图1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动曲线二服务业在劳动就业结构中贡献的国际经验1.从纵向看,各国服务业的劳动就业比重几乎不断攀升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实践表明: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服务产品的更多需求,第一、二产业部门劳动力就业将不断减少,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上升势头。表1的资料说明了这一趋势。首先,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所占份额急剧减少。近几十年来,无论是低收入国家,还是高收入国家,不管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前苏联东欧那样的计划经济国家,农业部门的就业份额是急剧减少的。其次,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经历先升后降的态势。从1960年到1980年的20年间,几乎所有国家在第二产业部门(主要是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业份额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这一变动状况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他在分析研究了20多个国家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数据后认为,工业部门国民收入水平相对比重大体是上升的,就业人口的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但自1980年后工业部门就业比重则开始下降,这既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分流了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结果。表1还表明,40多年来,变化最大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中的比例都呈加速增长趋势,而且,经济越发达,增长的速度越快,就业比重也越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业就业比重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即便与低收入国家相比,还低两个百分点,更不用说与上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相比了。当然,这种差距也意味着我国的服务业在提供劳动就业机会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表1世界不同类型国家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2.横向看,我国服务业的劳动就业贡献明显偏低,第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较高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如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政府管制程度、技术进步、生活方式和人均GDP等因素,但一般来说,人均GDP是最重要也是最可控或计量的因素。所以,我们按照人均GDP水平,选取了四组国家的数据来进行比较分析(见表2)。表2按三次产业划分的产值与就业情况的国际比较通过对表2的比较,我们发现以下几点:第一,高收入国家无论是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还是服务业劳动就业的比重是最高的,低收入国家的这两个比重都是最低的,那么,至少可以从经验上判断服务业劳动就业的贡献与国民收入是正相关的。第二,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劳动就业比重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之差很小且大多为正值,即结构偏离度很低且大于零。这反映了这些国家的服务业继续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已经很小。而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结构偏离度较大且多为负值。这表明这些国家从目前来看,服务业劳动就业水平偏低,劳动力资源配置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当然,从未来看,这恰好又是这些国家服务业大力吸纳劳动就业的“契机”。第三,我国的人均GDP2003年已经超过1000美元,作为一个下中等收入国家,与同类国家相比,无论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还是就业比重都明显偏低。当然,由于统计以及市场化程度方面的原因,这两个比重可能被低估了,特别是“非正式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服务业,而这种就业形式可能没有统计到就业指标中去,因此,服务业就业比重被低估的程度可能会更高。不过,即便如此,不管我国的服务业如何被低估,我们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明显偏低。总之,我国要想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缓解日益巨大的失业压力,大力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一件刻不容缓、极其重要的事情。三服务业在我国劳动就业中贡献的实证分析纵观建国以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全过程,不难发现,我国就业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基本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循环转移。1.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推动劳动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表3的数据表明,自1997年以来,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50%。这意味着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非农产业取代农业而占据就业主体地位。它标志着我国在缩小城乡、工农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方面进入了一个快速变动阶段。在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减少和就业比重下降,主要是由第三产业发展引起的。从1991~2002年,全国进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增加了8712万人,进入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仅增加了1765万人,第三产业占到非农产业新增就业岗位总数的83%。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国第二产业劳动就业数量还出现了负增长,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数量却在继续增长。在农村内部,劳动力结构变动也同全国趋势相似。无论是从全社会还是从农村内部看,服务行业已经成为推动劳动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表3中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及其构成情况2.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下降较快,而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总数虽然依然呈现增加的趋势,2002年比1980年增加了7478万人,但就业的份额则从1980年的68.7%下降到了1980年的50%。如果考虑到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乡镇或城市从事制造业或服务业但统计上依然是农业人口的现实,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人口比重实际要更低一些。对照图2仔细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份额的阶段性特征与改革开放的进程惊人的一致。如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改革开放的力度较大,乡镇企业发展也较快,城镇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因而1980~1987年间第一产业劳动就业份额就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1989~1991年的治理整顿时期其份额基本上徘徊在60%左右;之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又迅速加大,10年左右的时间,第一产业劳动就业的比重又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但近3年基本稳定在50%左右。3.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的绝对人数迅猛增加,但就业份额基本稳定建国以来,政府的工作重心致力于推进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化的进程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劳动就业份额应该是不断上升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第二产业劳动就业总量上升迅速,就业人数从1980年的7707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5780万人,整整翻了一番;其劳动就业份额也从1980年的17.4%上升到1998年的23.5%,但随后有所下降,到2002年只有21.4%(参见图2)。不过,劳动就业份额的这种下降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制造业在“滑坡”。恰好相反,我们的制造业这些年发展很快,它对GDP、对外贸易和税收的贡献仍然是最大的。国际制造业中心也有往中国转移的趋势,至少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加工中心”,用欣欣向荣来描述我们这几年的制造业发展状况也不过分。那么,我国的第二产业劳动就业份额为什么会有所下降呢?一是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其改革的力度加大了,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举措的推广必然使得部分职工下岗,而这部分下岗的职工又主要流向服务业就业或失业;二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了,结构升级必然带来技术进步,技术含量的提高,对劳动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预计在未来十多年时间里,第二产业劳动力仍将继续保持绝对增长但就业比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4.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的份额仍然偏低,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劳动力从农业、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和方便快捷服务的需要,也为服务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因此,在现代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是吸收劳动力的主渠道。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对钱纳里对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发展过程中劳动力配置数据的回归分析,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20.6%~23.5%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0.4%~32.7%是比较合适的。[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多年来净增了31379万人,在三次产业就业的份额也从1980年的13.1%上升到了2002年的28.6%,但是,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还是很不协调,在1985年,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21.1%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仅为16.4%,距“钱纳里标准”还相差很远。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更大。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一般高于其产值比,世界各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50%~60%,吸收的劳动力约占50%~80%。即便是发展中国家,比如,韩国的第三产业就业与其产值比为61∶51,马来西亚为50∶41,菲律宾为45∶45,巴西为56∶50,而中国的数据却是27.7∶33.6,两者偏差为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劳动就业的比重普遍要高于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这既说明了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也反映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容量较大。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约为33%,吸收的劳动力只有28%,既反映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现实,也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就业的功能没有很好发挥出来。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城市化进展较缓慢、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较低的收入水平等。应该说,这些年我国城市化进展是很快的,几乎每年提升1.5个百分点,但很多地方的城市化没有实质性内容,没有以产业特别是以工业为依托,而是通过简单的“户籍”变更,让农民变成城市居民而已。居民服务需求的增长也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密切相关。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了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多元,虽均已超过改革初期的10倍以上,但整体上来看,我国居民尤其农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低水平的居民收入不可能支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问题总有它的另一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也意味着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据劳动部的测算,“九五”和“十五”期间将是我国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到2005年,我国全部就业人数将达到79760万人,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将由1998年的26.7%上升到38%。[5]笔者据此推算,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将由1998年的18679万人上升到2005年的26509万人,增加46%。这就是说,“九五”和“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因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理论上的劳动就业增加值可达854万人。显然,如果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对于我们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存量和增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将在相当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图2我国三次产业就业变化情况5.服务业领域内部就业份额呈现分化趋势从表4可以看出,从1978~2002年,服务业领域中就业比重提高幅度最大的是未被包括在一般分类中的其他服务业,上升了23.58个百分点,其次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上升了3.93个百分点,再就是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分别提高了0.17和0.09个百分点,金融保险业略有上升,涨了0.31个百分点。这些领域的就业份额上升的原因既与它们自身的迅速发展有关,比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这些年就发展得很快,也与它们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关。表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各部门年底就业人员比重变化服务业领域的其他各个行业就业比重则不同程度的下降了。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下降了13.77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的有: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和国家机关、政党与社会团体、地质勘探水利等领域,分别下降了4.67、3.66和3.1个百分点。这些领域的就业份额下降的原因十分复杂。比如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都属于新兴服务业,很有发展前途,但它们不是劳动密集而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制约。地质勘探水利管理这20多年发展相对缓慢,尽管它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由于自身发展的束缚不可能吸纳太多新增劳动力就业。而国家机关、政党与社会团体则受到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影响,一方面不断地“释放”劳动就业存量,而吸纳新增劳动力又很少,其就业比重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四发展服务业是提高就业增长弹性、避免出现“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1.发展中的困局:增长和就业的背离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扩大就业的最根本途径,就业问题的解决最终都得依赖于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史表明,就一国的长期总量生产函数而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但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上述就业增长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异,经济增长与就业(失业)变动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较强的非一致性(龚玉泉、袁志刚,2002;夏杰长,2002)。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但并不是说,经济增长率有多高就业增长率就有多高,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也往往是不尽一致的,其原因就在于就业弹性系数的差别。自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非一致性表现为:一方面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逐步下降,失业和下岗人员逐渐增多,在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3%。尽管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种一致性程度有所上升,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在速度上存在非对称性,这体现为GDP就业弹性的不断下降。就业弹性是指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在正常的情况下,就业弹性应在0~1之间。表5为中国近12年来的就业弹性值。表5就业弹性的变化(1991~2002年)从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1991~1997年期间,就业弹性数值保持在0.08~0.17之间,12年间就业弹性平均值为0.11,即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就业人数相应增加0.11%。2002年的就业弹性系数比1996年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就业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我们正在致力于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不少企业正处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必然减少用人;三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中,兼并、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抓大放小、优化资本结构、两个根本转变等改革,尤其是解决国有企业的重复建设问题,都会带来下岗问题,而下岗再就业率只有1/3。2.发展服务业是避免出现“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在保持目前的较高经济增长率和资本投入增长率的前提条件下,要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经济学的含义就是要提高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各年的统计数据测算,1996~2002年期间,GDP就业增长率弹性系数虽然比历史最低点的“八五”时期有所回升,但依然比20世纪80年代低得多。1980~1989年10年间,GDP就业增长率弹性系数为0.323,当然各产业具有不同的就业增长弹性,其中第一产业为0.242,第二产业为0.526,第三产业为0.569;“八五”期间,GDP就业增长率弹性系数降为0.109,各产业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变化很大,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由正变负,降为-0.366,第二产业降为0.156,比20世纪80年代下降了0.37,第三产业则提高到0.737,就业弹性系数最大,而且比80年代提高了0.168;1996~2002年的7年间,第一产业依然是负值,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参见表6)。表6三次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这种变化是符合一般国家工业化规律的,即随着工业化发展,农业劳动力出现绝对数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我国较为严重的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惟有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保持较高水平,成为这一时期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因此,发展服务业是提高就业增长弹性、避免出现“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五提升服务业在劳动就业中贡献的政策思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均GDP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必然发生变化,劳动者总是依托于某一产业而实现就业。前面的分析已经揭示了劳动就业的三次产业转移规律,也描述了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的现状和趋势,阐述了服务业在解决劳动就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那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它在劳动就业中的贡献呢?1.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明确服务业发展的目标,调整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我国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是:争取用10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在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每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为此,第三产业计划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力争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劳动就业份额当然是我们必须实现的目标,但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也要正视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实,并着力调整其内部结构,实现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协调发展。我国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传统第三产业发展相对饱和,而新兴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一般地,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业等被认为是传统的第三产业,而金融保险、信息产业、房地产和旅游教育等则是新兴的第三产业。无论是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是在劳动就业中的比重,我国传统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较高,而新兴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较低。这样的结构,无论是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都显示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因此,调整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势在必行。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应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如咨询业、信息产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二是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仓储业等;三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和公用事业等。2.从财税政策上为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近几年,我们制定了许多优惠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在第三产业面临着大发展的今天,要对这些政策进行充实和完善。一是对愿意接受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第三产业,国家应在税收、利润分配和劳动管理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照顾,可根据该企业吸收下岗人员数量的比例减免相应的税收和管理费等,以此来鼓励社会其他企业吸收下岗职工。二是要区别对待,重点扶持。对那些社会急需而又发展滞后的第三产业,应实行低息低税政策,有的可实行有条件的免税。三是要增加投入。长期以来,我们在资金的投入上重第二产业,轻第一、第三产业,特别是对第三产业投资严重不足。今后,在投资政策上,应把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加投入,除了增加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外,还应注意把预算外资金引导到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上来,把分散在地方、企业和个人手中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第三产业建设,特别是用于投资少、效益高、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此外,还要积极规范、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以此促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并为之提供正确的发展导向。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一般占本国GDP的10%左右,占政府支出的30%。我国2002年政府采购金额为1100多亿元,仅占我国GDP的1.2%,占财政支出的5.5%(许江萍等,2003)。因此,随着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建立和预算制度的完善,财政部门的政府采购制度必须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把广大新兴服务业领域纳入其中,通过引进竞争机制,面向全社会服务行业公开招标、投标,对刺激这些行业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项目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再者,通过革新采购服务项目,利用政府采购的需求诱导,引导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方向。3.在金融信贷政策上加大扶持服务业的力度,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劳动服务企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本身都具有进入门槛低、就业容量大、就业安置成本低等特点,在促进再就业方面可以发挥其他行业难以替代的作用。当前,资金紧张是制约着这些产业、行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针对这一现象,应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在金融信贷方面加大对第三产业、劳动服务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以克服资金短缺这一“瓶颈”制约,从而推动其发展,创造出更大的就业空间。同时,还应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注重通过信贷政策的适度倾斜,鼓励发展大中城市的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点多面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且劳动强度不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是企业大龄下岗职工及下岗女工再就业较为理想和合适的安置场所,所以应着力扶持。4.加快城市化进程,鼓励中小城市适度扩容城市化滞后制约了有效需求的扩大。城市既是生产中心,也是消费中心。在我国,由于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使一些已经致富的农村人口无法城市化。由于这部分人没有城市化,所以其消费方式仍然是农村式的或传统的,而非现代式的,城市人口在其生活达到小康以后,健康、旅游、教育及文化娱乐等服务性消费需求将显著增加。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受阻,农村的这一部分潜在需求没能转化为现实的需求。城市化滞后还对城市公共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我国长期存在的抑制城市化的传统户籍制度和相关政策既抑制了城市公共投资的增长,也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为此,要尽快放松并最终取消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政策限制,同时采取一些鼓励中小城市扩容的政策措施。比如可考虑在新安排的财政公共投资中将一定的份额投入到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结构中。这一举措既直接扩大了城市的基础设施需求,并能间接地带动地方政府对公共实施的投资需求,又大大缓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使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他们的物质文化消费的需求,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提高就业容量。5.抓住当前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机会,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促使生产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就业第三产业既包括生活服务业,也包括生产服务业,既为居民提供服务消费品,也为三大产业提供服务型生产资料或要素。当前要特别强调第三产业为制造业提供生产要素(如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或生产服务的功能。一是利用中国加入WTO的机会,引进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资本的契机,推动产品研制开发、信息咨询、生产管理、金融保险、证券服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商务和旅游、广告等新兴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此外,商贸的繁荣与发展,也将为众多的中小企业、社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契机,这些都将为劳动就业拓展广阔的空间。二是利用很多跨国公司有意向来华投资设厂、把产品制造部分功能移到中国来的机会,为制造业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生产服务业。从这几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来看,生产服务业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的,也许它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一个“亮点”。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所带来第三产业的兴旺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要正确认识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抓住当前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机会,把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提上议事日程来,以进一步拓展劳动就业机会。6.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降低服务业进入门槛与成本,消除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税区买卖合同的利润分配3篇
- 动画导演合作协议3篇
- 产品质量监督协议3篇
- 加油站授权委托协议3篇
- 冷藏医药运输协议3篇
- 发型设计比赛合作协议3篇
- 医药用品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 委托维修服务协议3篇
- 挑战杯课程设计
- 沟通方式课程设计
- 聘请专家的协议书(2篇)
- 2024年国家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的实验》教学课件1
- 《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 收二手贵重物品协议书范文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种子植物课件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南大学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塔吊试题(有答案)201506
- 2024年重庆市中考数学真题卷(A)及答案解析
- 医用氧气安全培训课件
-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8.24.2 传染病的预防 -病毒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