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模型的解释
一引言后工业化时代或者新服务经济时代,内涵密集知识和技术的生产者服务将成为各个经济部门的重要中间投入,特别是嵌入式生产者服务与传统制造业、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融合,能够大大提升这些产业或者产品的自动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正是由于生产者服务与各个经济部门的产业关联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对生产者服务的需求水平才会大量增加。随着生产者服务的劳动报酬高于社会平均的劳动报酬,劳动生产要素会在社会各个经济部门重新配置,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生产者服务的就业水平会显著增加,高端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会逐渐进入生产者服务行业,在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的作用下,生产者服务的产出水平会大大提高。生产者服务产出能力的提升会增加对其他服务的需求,因为生产者服务生产的投入更多地来自服务业自身(Pilat&WÖlfl,2005)。在生产者服务的引致需求下,各服务部门为了提高自身的供给效率,反过来又会增加对生产者服务的中间投入水平,于是服务业的发展会经历一个自我良性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将不断进行调整,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者服务会推动消费者服务和公共性服务非平衡地合理发展。不同经济部门对生产者服务使用数量和方式的不同,会引起生产者服务提供总量以及提供方式的不同,生产者服务的引致性需求将促使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向生产者服务行业流动。本文主要从产业关联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提供一个服务业发展驱动力的理论分析模型,来说明生产者服务业规模扩张以及与其他经济部门不同的产业关联模式如何导致劳动力要素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服务部门内部的产出将怎样发生变化。服务业发展主要由生产者服务来驱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产者服务作为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的中间投入,能够协调复杂的生产过程,实现产品和服务生产及消费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定制化与便捷化,因此,随着生产者服务的内外部产业关联程度提高,从事生产者服务的劳动力比重会相应增加,更多的高级劳动力要素会流向生产者服务行业。第二,富含密集知识和技术的生产者服务作为中间性投入,特别是作为服务业自身的中间性投入,通过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率水平。第三,在生产者服务的外部产业关联冲击下,服务业发展更多地依赖服务业自身作为中间性投入,特别是依赖生产者服务作为中间性投入。本文在借鉴Francois(1990)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特征的经济模型,来说明生产者服务部门规模扩张及其与不同经济部门的异质性产业关联模式怎样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内部结构变迁。全文共分七个部分,余下的结构安排是:第二部分提供一个比较详细的服务业发展和内部结构变迁成因的文献述评;第三部分分析生产者服务的产业关联效应与形成条件;第四部分说明生产者服务规模扩张与服务业发展的因果累积良性循环机制;第五部分阐释生产者服务规模扩张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内在机理;第六部分阐释劳动力自由流动与服务业发展良性驱动的关系;第七部分是本文主要的结论、政策性含义与具体的政策建议。二服务业发展与内部结构变迁:文献述评国外经济学家通过大量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发现,服务业的兴起一方面主要表现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日益向现代服务业转移;另一方面表现为服务业不仅仅作为传统的最终消费品,更重要的是内涵密集知识和技术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中间投入品,而且这种中间投入品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所以,现代经济越来越表现为现代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服务经济。Barngrover(1963)认为出于许多重要的原因需要重新认识服务产业,其中首要原因就是服务产业中吸纳了55%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带来了50%以上的国民总产出,将近40%的消费都集中在服务产业。Katouzian(1970)认为经历了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以后,不管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欠工业化国家,服务部门都发展迅速,总产值和就业份额明显扩张或者部分地明显扩张。这就与所谓的费雪-克拉克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不相符。后者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生,第一产业(农业)部门的总产值和就业份额会渐渐减少,而第二产业(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和就业份额会渐渐增加。Bell(1973)引入后工业社会这个概念,他运用这个术语描述了经济发展阶段的最终形态演变,从前工业社会开始,经历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说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的连续增长。虽然现在人们偏好于用服务经济来替代后工业社会这个术语,但里面所体现的本质含义是一致的,即经济活动主要从第一、第二产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的就业总量和价值增值在总就业和GDP中的比重日益上升。Echevarria(1997)认为部门构成能够解释国家之间人均收入增长的22%的变化;穷国的增长率最低,中等收入国家的增长率最高;农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在穷国更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在富国更高;服务业的相对价格在富国更高,在穷国更低;在所有国家和所有时间,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随GDP增加而下降;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在富裕国家一直在增加。Fuentes(1999)考察了西班牙经济1958~1989年服务部门的就业结构和增长,并与另外一些欧洲国家进行了对比。与传统的阶段理论认为服务部门增长由最终需求模式决定的观点相反,该研究认为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市场服务的就业增长主要是由于对服务的中间需求增加。因此,一个国家发展竞争性服务经济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制造部门的结构,因为一些制造产业是生产者服务的密集使用者。此外,生产者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品,服务业本身的生产也在密集地使用它们,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对生产者服务的贸易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早期的很多学者都认为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因为服务业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端服务产品的需求会增加。Weintraub和Magdoff(1940)较早就认为国内个人服务对劳动的需求直接取决于最终消费者可获得的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的方式、社会消费模式的改变以及服务商业化程度的改变等因素。但是也有学者对这些命题提出了质疑。Falvey和Gemmel(1996)认为虽然服务具有需求收入弹性的假设在早期的实证研究中能够找到证据支持,但随着方法的改进和数据的优化,这种假设在近期实证研究中没有得到印证,就整体而言,服务业并没有表现出需求的收入弹性,且不同服务产业部门的需求收入弹性变化很大。产生这些分歧的关键点在于统计的对象和数据采用上的差别。如果把服务业当作最终消费品作为研究对象,那么服务业的需求显著地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和需求收入弹性相关,但是如果把包括其作为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产品的服务业最终需求作为研究对象,那么服务业的需求并不一定与人均国民收入和需求收入弹性显著正相关,因为服务业作为中间产品的需求和作为贸易产品的需求还与其产业关联度和服务贸易自由度相关。Se-hark(1994)实证检验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共生性联系的本质和演化过程,他认为虽然服务业催生了大量的就业,但是服务部门这种催生就业的能力还实质性地受制于与服务部门相联系的制造业各部门,在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服务中,生产者服务的平行发展内在要求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和竞争力提高。Genco(1997)考察了服务业对制造业联系的间接和直接作用。他认为,在满足制造业对高质量服务需求的过程中,服务业发展环境的改变起了重要作用,制造业服务活动的外部化使大制造企业和中小制造企业对服务业的需求不同,大企业需要高级化服务,而中小企业需要标准化的服务。Greenhalgh和Gregory(2001)认为服务部门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它主要不是通过对它的最终需求,而是通过产业内部联系发挥广泛的作用。这种产业关联不仅仅来自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外部联系,而且来自一般服务和商务服务内部非常广泛的联系,来源于电子部门的信息通信技术广泛运用于现代服务部门,增加了整个经济特别是服务业各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导致了整个服务产业内部结构的变迁,并成为整个经济结构演化的主要形式。Franke和Kalmbach(2005)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考察了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对与其关联的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服务业内部两个重要的部门,即生产者服务和商务服务的产出与就业比重的增加,带动了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Pilat和WÖlfl(2005)认为服务业通过总产出和最终需求对生产做出了直接贡献,还通过它们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对生产做出了间接贡献,然而与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相比,服务业更加依赖与其自身内部产业的联系,这主要是因为提供服务的投入更多地来自服务部门自身。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从事与生产者服务相关的工作,这个比例在有些国家高达50%左右,这就要求更多的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性服务与之配套。D'Agostino等(2006)认为造成欧盟与美国之间服务就业结构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欧盟阻止充分吸收劳动就业能力的市场进入管制壁垒。Gohmann等(2008)则从企业家市场进入壁垒的角度研究了经济自由与服务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他发现在一些商务与个人服务产业中,经济自由度的增加会导致服务企业数和服务就业人数的增加,而在一些如医疗卫生、社会与法律服务中则会导致相反的结果。服务产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因服务行业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生活消费类的服务业市场进入壁垒较低,而生产者服务业的市场进入壁垒较高,公共服务业的市场进入壁垒最高。服务业的市场进入壁垒相对于资本壁垒、技术壁垒和民俗文化壁垒而言,更多地体现为市场结构的政府管制壁垒。通过对文献进行回顾,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支持本文理论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说。第一,服务业结构变化主要是由服务业产业关联所致,而不是服务业生产率变化的结果。鲍默尔提出了服务产业发展的“成本病假说”,这种假说是建立在服务业比制造业生产率低的基础之上的,整个推导过程都是把服务业当作最终需求品来对待。后来的学者依据鲍默尔“成本病”理论去解释为什么服务业的就业份额比制造业高,主要原因是服务业的生产率比制造业的低,高的生产率水平只需要较少的就业就能够获得较高的产出份额,而低的生产率水平需要较高的就业才能获得高的产出份额。虽然这种推理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这种推理赖以存在的基础并不一定成立,也就是说,服务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并不一定比制造业低。现代服务产业是由科技和知识密集的技能性劳动提供,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单用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很好地说明服务产业就业和产出份额的增加或减少,即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并不是造成服务产业结构变化的唯一原因,更多的是服务业发展的一种结果。在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服务产业中就业和产出结构的变化更多是由服务产业的关联性引起的,由服务产业的关联性引致服务产业的需求,进而通过要素流动影响服务供给,实现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二,服务业产业关联度提高引致了服务业的最终需求增加、专业化生产能力提高和内部结构优化。高技能型服务需求为何增加、这种增加如何影响服务部门内部结构的变化,其中的内在机制是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和技能的专业化,人们对高技能的服务需求不能通过家庭生产来提供,而只能通过市场购买来满足,这就为具有技能和成本优势的专业化、高技能服务生产商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准备了市场需求的外部空间条件,从而导致服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即传统服务业的生产要素报酬不断降低从而退出既有的产业部门,现代服务业的生产要素报酬不断提高,从而进入此类服务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增加,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服务业则更多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水平被改造成现代服务业。把服务产业就业份额的增加主要归结为人口的增加(Fusfeld,1968)更加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服务产业就业份额的增加首先是由产业关联产生的对服务需求的增加。不管是人均国民收入增加,还是人口增加,或者是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只能成为服务产业就业份额增加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或者充要条件。也就是说,由服务产业关联导致的服务需求增加是服务产业就业增加的前提和充分条件。一个产业就业份额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该产业具有优化的产业结构,还要考虑其就业、投资等要素对产业生产率增长的边际贡献(弹性),如果边际贡献为零甚至为负,则可以认为该产业进入不足或者已经进入过度。第三,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是产业关联引致下的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也就是要实现一种服务业的非平衡增长,其实现机制是要素自由流动和要素再配置。跨部门劳动流动是要素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要素在部门内流动是由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引起的,而要素流动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那些产业关联度高、关联需求大的服务产业部门要优先成长,即确定为主导服务产业部门,通过对它们进行补贴和扶持,促进优质的劳动和资本要素向这些部门流动,实现要素的合理组合和配置,从而实现服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生产者服务的产业关联效应与形成条件假设不同产业部门的企业(家庭)通过雇佣劳动L生产不同种类的差异化产品或服务X。具体来说,任何产品或服务(xt,j)的生产由于专业化而规模报酬递增,并且有可利用的相应大量生产技术,不同的技术对应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专业化水平。正式地,把这些技术指数化为v,并代表专业化程度,其中v=1,…,n,可以把v看作产业价值链中的不同生产过程或者环节。不同的生产技术假定采取以下形式:式(1)中,xt,j指t产业中的第j种产品,βv=vδ,δ>1,表示规模报酬递增,αi,v=1/v,Di,j表示第j种产品直接生产活动过程中所雇佣的劳动力,任何可利用的生产技术在直接劳动成本中表现出不变的规模报酬,但是与更高专业化程度相联系的直接劳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在给定的专业化水平下,直接劳动将会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均衡地配置。这就意味着第j种产品或服务生产中的直接劳动需求为:除了直接劳动需求以外,体现间接劳动需求的生产者服务对生产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这种生产者服务是企业内部提供还是从企业外部购买。假设生产者服务的提供成本是由v度量的生产过程专业化程度的递增函数。生产者服务成本函数用劳动力单位表示为:Sj=γ0v+γ1xt,j(3)式(3)中,Sj表示第j种产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雇用的体现生产者服务这种间接生产活动的总劳动数量。参数γ0代表政府与企业家对技术选择吸收创新的成本效应,γ1代表生产者服务与t产业中的第j种产品的产业关联效应。并假定当t=s时,即t产业中的第j种产品是服务业中提供的服务时,如果,γ1=∂Sj/∂xt,j>0,表示服务业发展存在正的自我产业关联效应;如果,γ1=∂Sj/∂xt,j=0,表示服务业发展不存在自我产业关联效应;如果,γ1=∂Sj/∂xt,j<0,表示服务业发展存在负的自我产业关联效应。当t≠s时,即t产业中的第j种产品不是由服务业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时,如果,γ1=∂Sj/∂xt,j>0,表示其他产业对服务业发展存在正的外部产业关联效应;如果,γ1=∂Sj/∂xt,j=0,表示其他产业对服务业发展不存在外部产业关联效应;如果,γ1=∂Sj/∂xt,j<0,表示其他产业对服务业发展存在负的外部产业关联效应。根据式(2)和式(3)可知,任何特定的生产技术都会表现出固定边际成本。总成本函数可以用变量xt,j,v和工资率w表示,而直接劳动需求和间接劳动需求都依赖于专业化的程度和规模,因此,产品或者服务xt,j生产所需的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的比例也依赖专业化程度,这些要求决定xt,j的生产函数形式为:与式(4)相联系的总成本函数就是直接劳动(式2)成本和间接劳动(式3)成本之和,表示为:Ct,j(xj,t)=[v1-δxt,j+γ0v+γ1xt,j]w(5)由生产函数(4)和与之相联系的成本函数(5)可知,产品或者服务xt,j的生产者可以根据专业化改变的程度,替代性地使用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在一个给定的产出水平下,生产者可以通过选择变量v进行成本最小化的生产。正式地,对式(5)求v的偏微分,并令其等于零,可以得出:v=[((δ-1)/γ0)xt,j]1/δ(6)由式(6)可知,专业化程度是产品或服务xt,j产出水平的递增函数,即专业化程度越高,产品或服务xt,j产出水平也就越高;但专业化程度是政府或者企业家对技术选择吸收创新的成本效应参数γ0的递减函数,即政府或者企业家对技术选择吸收创新的成本越高,专业化程度会越低。把式(6)代入式(5)可以求得最小成本函数:函数f(xt,j)度量了产品或服务xt,j生产所雇用的劳动力数量,并遵从式(7)所表示的成本结构,通过对f(xt,j)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可知,f′>0,f″<0,即产品或服务xt,j生产所费劳动力成本呈先升后降的倒U形成本曲线。把式(6)代入式(2)可以求出产品或服务xt,j生产所雇用的直接劳动需求数量,即:Dj=((δ-1)/γ0)(1-δ)/δ(xt,j)1/δ(8)由式(8)可以看出,直接生产劳动需求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但增加的速率不断递减。同样地,把式(6)代入式(3)可以求出产品或服务xt,j生产所雇用的间接劳动需求数量,即所需求的生产者服务数量为:Sj=[γ0((δ-1)/γ01/δ+γ1xt,j(δ-1)/δ](xt,j)1/δ(9)根据式(8)和式(9)可以求得产品或服务xt,j生产所雇用的间接劳动与直接劳动的相对比例(S/D)j:(S/D)j=(δ-1)+γ1xt,j(δ-1)/δ((δ-1)/γ0)(δ-1)/δ(10)由式(10)可以看出,产品或服务xt,j生产所雇用的间接劳动与直接劳动的相对比例是产业关联效应γ1的递增函数,即xj产品或者服务生产所处的t产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程度越高,xj的产出也就越高。由式(10)还可以看出,产品或服务xt,j生产所雇用的间接劳动与直接劳动的相对比例是政府或者企业家对生产者服务技术选择吸收创新的成本效应γ0的递减函数,即政府或者企业家对生产者服务业的技术选择吸收创新的成本越高,xj的产出也就越少。这里的直观经济学含义就是为了扩大生产者服务部门的规模,必须减少政府和企业家对生产者服务选择吸收和创新的成本。四生产者服务规模扩张与服务业发展的因果累积良性循环机制式(10)给出了(S/D)j与xt,j的函数关系,式(7)给出了就业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式(7)中,函数f(xt,j)度量了产品或服务xt,j生产所雇用的劳动力数量,令其为Lt,j,从该式可以逆向求出xt,j=f-1(Lt,j)。式(6)给出了专业化程度v与xt,j的函数关系。通过这三组方程,可以描画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动态联系。它们的内在联系通过图1加以说明,图中的三组曲线决定了产品或服务xt,j生产过程中相应的专业化程度以及生产者服务的相对就业比重。图1生产者服务比重、专业化与产业生产规模之间的关系在图1中,x(L)曲线与{S/D}曲线的交点决定了生产者服务的相对就业比重,而x(L)曲线与v(x)曲线的交点决定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x(L)曲线从x(L)0向右移至x(L)1,此时,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生产者服务的相对就业比重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因此:生产者服务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性依赖于其他产业和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生产者服务的相对就业比重提高,经济体中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要素流向生产者服务部门,生产者服务部门规模扩大,而这又会增加整个产业体系的生产规模,从而引致下一轮的专业化程度和生产者服务的相对就业比重提高,形成生产者服务部门扩大的因果累积良性循环,这就是服务业发展驱动力机制实现的重要表现。这里的直观经济学含义就是如果服务业发展的因果累积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程度较高,必然会表现出生产者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与整个产业体系生产规模的正相关关系,而服务业发展因果累积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的一个重要传导机制就是劳动力要素向生产者服务部门的自由流动。五生产者服务规模扩张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由上面分析可知,任何产品或服务xt,j的生产都受制于式(7)表示的成本结构,但市场自由进入意味着任何产品或服务xt,j的价格将等于平均成本。假设消费者的偏好在产品空间中均匀分布,由于消费者偏好和生产成本的强对称性,任何产品或服务xt,j的需求弹性都是相同的,并且是可获得产品或服务种类n的函数,即:σt,j=σ(n),σ′>0(11)根据该模型的对称性,均衡结果是每种产品(服务)的价格和数量都相同[1]。由于该模型假定规模报酬递增和自由进入,每个企业(家庭)只生产(提供)一种产品(服务),因此,每个企业(家庭)都是这种产品(服务)的垄断生产者,根据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定价条件:p(1-(1/σ(n)))=f′(x)(12)而平均成本定价意味着(劳动力价格指数化为1):p=f(x)/x(13)劳动力L充分就业的假定意味着:方程(6)、(10)、(12)、(13)和(14)揭示的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由图2描绘出来。在图2中,式(12)边际定价条件和式(13)零利润条件揭示的n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由ZZ曲线表示[2],式(14)的充分就业条件揭示的n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由FF曲线表示,式(6)和式(10)揭示的v与x的函数关系,以及{S/D}与x的函数关系仍然由v(x)曲线和{S/D}曲线表示。上述5个函数关系共同决定了专业化程度、生产规模、生产者服务的相对就业比重以及产品种类。假如充分就业的劳动力供给增加,而ZZ曲线、v(x)曲线和{S/D}曲线没有受劳动力供给增加而发生改变,表现为图2中的FF曲线向右下移动至F′F′曲线。可以看到,这种改变引致了产品或者服务提供的种类由n0变到n1,相应的生产规模(x的产出量)、专业化水平和生产者服务的相对就业比重都提高了。图2就业扩张、专业化与生产者服务相对就业比重变化由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直接生产过程的劳动生产率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更多的生产者服务与之相配套。由式(13)和式(12)可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用劳动力价格表示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平均生产成本和边际生产成本都将下降,所以产品或者服务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将会提高。因此,随着劳动力市场扩张,生产者服务的相对就业比重增加与不同产业中产品或者服务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呈正相关关系。这里的直观经济学含义是评价上述服务业发展因果累积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带来的服务业结构变迁是否具有合理性,一个重要的经济计量检验方法就是检验生产者服务的就业比重与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增加的相关关系(曾世宏,2011)。如果生产者服务的就业比重与各产业的生产率水平提高呈正相关关系,那么由生产者服务驱动的服务业结构变迁就具有合理性,如果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更多地依赖生产者服务就业比重的增加,则服务业发展或者结构变迁就具有因果累积良性循环的特征。六劳动力自由流动与服务业发展的良性驱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模型的结论基本不变,而且更具有解释力。假定有两种经济,即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者具有相似的技术、禀赋和偏好,保持上面模型的各种供给和需求条件不变,式(12)由式(15)替代。p(1-(1/σ(n*)))=f′(x)(15)式(15)中,n*=(n+N),充分就业条件为[3]:l+L=n*f(x)(16)在图2中,每个生产单位都受制于自己的FF曲线,市场一体化进程会把FF曲线推至F′F′曲线,这样模型的上述各种结论基本不变。因此,可以认为市场一体化进程或者管制放松将会促进劳动力的充分自由流动,从而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生产的规模、专业化水平以及生产者服务的相对就业比重。这里的直观经济学含义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服务业结构变迁因果累积良性循环机制的实现,充分发挥生产者服务在这种服务业发展机制实现过程中的累积良性循环作用,必须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或者政府管制放松,促进更多的劳动力要素向生产者服务行业流动以及通过创新提高直接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水平。七主要结论、政策性含义与政策建议(一)主要结论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具有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特征的经济模型,来说明生产者服务部门规模扩张及其与不同经济部门的异质性产业关联模式怎样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内部结构变迁,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服务业因果累积良性循环机制的实现驱动了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迁,生产者服务的规模扩张对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因果累积良性循环作用。模型的结论对服务业结构变迁实现的经济学含义是:不仅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者服务业之间存在交互循环作用的外部产业关联,而且这种交互循环作用更加体现在生产者服务和消费性服务等私人生产部门的内部产业关联之中。基于生产者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产业关联是服务业结构变迁因果累积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推动服务业结构变迁因果累积良性循环机制的实现必须加大对生产者服务的大量引致性需求,特别是私人生产部门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引致性需求。(二)政策性含义我们模型基本结论的政策性含义是不言而喻的。从产业关联机制分析的角度而言,构成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创造生产者服务业引致性需求条件,扩大生产者服务部门规模。一方面要依靠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消费者服务业对生产者服务业的中间投入需求,但要适度约束政府公共部门对生产者服务的铺张浪费式的使用;另一方面则要依靠政府部门对发展生产者服务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特别是通过放松管制等措施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自由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已有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企业过高的税收负担和不合理的税赋体制(李江凡、曾国军,2003)以及政府过低的财政转移支付(江静、刘志彪,2009)与企业过低的人力资本回报(曾世宏、郑江淮,2009)等都是制约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服务型企业的税制,减轻服务业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大政府对服务业创新的转移支付力度,合理提高服务就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报酬,这些都是促进服务业发展因果累积良性循环机制实现的政策支持。(三)具体政策建议1.加强制度建设,营造有利于生产者服务发展的自由竞争制度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好的物质环境,例如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商务楼宇,更需要高质量的自由竞争的制度环境,例如法律环境、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好的自由竞争制度环境,是生产者服务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营造适宜的自由竞争制度环境对发展生产者服务业至关重要,首要的是消除体制性障碍,引入和规范市场竞争机制。既要逐渐解除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邮政电信等产业上的价格管制,也要进一步放松各类生产者服务业的审批资格管制,还要建立健全促进中国生产者服务发展的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创造高效有序的生产者服务市场自由竞争制度环境。在工业化中后期,随着分工深化和服务外包化趋势,从制造领域独立出来的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作用逐渐显现。因此,在工业化后期,先进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会带动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2.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把生产者服务环节剥离,外包给专业化的生产者服务企业,或者成立生产者服务企业分公司制造业是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生产者服务业必须围绕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在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时,要逐渐实现服务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不能脱离制造业单纯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应推进制造企业内涵服务环节市场化和专业化,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的良性衍生,从而促成生产者服务功能群的形成,实现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群对群”的最佳互动模式。同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加快电子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为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实现良性互动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政府应依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一次性广告印刷筷套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重氮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别墅设计调查研究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砂石料破碎加工项目环评报告
- GB/T 32440.2-2024鞋类化学试验方法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第2部分:非溶剂萃取法
- 2024年氟铝酸钙锂晶体(LICAALF)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两江新区吊车租用合同范例
- 电池订购合同范例
- 2025广告牌制作合同2
- 肺结核的学习课件
- 心肺复苏术最新版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提分卷
- GB/T 9115.2-2000凹凸面对焊钢制管法兰
- 永久避难硐室安装施工组织措施
- 元旦节前安全教育培训-教学课件
- 芯片工艺流程课件1
- 化工原理设计-苯-氯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
-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教学课件
- IEC60335-1-2020中文版-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文翻译稿)
- 保险专题高净值人士的财富传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