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综述_第1页
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综述_第2页
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综述_第3页
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综述_第4页
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引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是一个新现象,与此相关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现有的描述性和实证性研究多数认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主流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相关。换言之,在主流FDI文献中讨论过的影响OFDI的动机和决定因素,仍然适用于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解。因此,本章将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对FDI的一些主流理论加以回顾,并将对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些经验研究做出批判性评论。本章的第二部分将回顾两种FDI的基本理论,即权衡理论和知识资本模型。此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往往与本国国内的发展情况有关。因此,本章的第二部分还将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本章的第三部分将介绍在FDI实证研究中常用到的引力模型。本章的第四部分将简要回顾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和背景。已有的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改革已经使中国的审批体制变得更加透明和宽松。在经济改革之前,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是被禁止的;在经济改革初期,则是由政府严格审批。但是目前,中国政府不仅鼓励对外直接投资,而且在财政上给予了支持。本章对最近一些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描述性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聚焦于改革的历史、模式、案例和政策,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研究却十分有限。本章将对最新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将结果列示在本章最后的表格中。结果表明,多数已有研究都采用了改革早期或者短时期的数据,对投资东道国也做了筛选,但还不足以说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态调整过程及其对其他FDI来源国投资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是对本章内容的总结。第二节对FDI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回顾一FDI基本理论与实证检验权衡理论和知识资本模型是解释FDI的两大基石。在本节中,将回归这些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在实证中的应用。(一)权衡理论权衡理论(OLI理论)最初是由Dunning(1977)提出,此后的大量研究都是建立在这一综合分析框架下。该框架包括三个必要条件。第一,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MNCs)占有所有权优势(Ownership-Advantage,简称为O)。Dunning(1980)指出,所有权优势能够从外部或内部渠道获得,跨国公司必须先获得产权然后才能加以使用。第二,跨国公司能够使用FDI的方式将对外经营活动内部化是因为跨国公司具有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Advantage,简称为I)。Buckley和Casson(1976)仔细列举了内部化的各种好处。第三,跨国公司选择具有区位优势(Location-Advantage,简称为L)的投资东道国。Dunning(1996)考察了与地区性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区位因素,发现这些因素在决定企业是选择出口还是进行FDI时起着重要的作用。Dunning(1977,1993)进一步指出,FDI主要是由寻求市场、追求效率(更低的劳动成本)、寻求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战略资产)三方面的动机驱使的。虽然权衡理论在Dunning及其合作者的一系列研究基础上逐步建立发展起来,但是这一理论并非十全十美。例如,Itaki(1991)就质疑所有权优势这一条件是否多余,因为所有权优势与区位优势既不可分离又在逻辑上相互独立。权衡理论因其高适用性和较强的解释力而被实证研究广泛使用。Dunning(1980)在权衡理论的框架下从经验上估算了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重要性。他采用的是企业层面的横截面数据——美国子公司销售情况,共包含1970年14个制造业行业在7个国家的数据。结果,他发现权衡理论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因为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都得到了数据的支持。König(2003)利用企业层面的调查数据对权衡理论的假设条件和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二)知识资本模型知识资本模型(Knowledge-CapitalModel,简称KK-Model)是有关FDI的另一种主流理论。它建立在垂直FDI和水平FDI的理论基础之上(Markusen,2002)。知识资本模型在生产分割、技术劳动密度和邻近三大假设的基础上,将跨国公司的垂直FDI与水平FDI进行了综合。大量的实证研究都是在这一框架下进行的。Carr等(2001)通过引入分支机构的销售情况与国家特征的关系,对知识资本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所使用的面板数据跨度为1986~1994年,既包括美国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销售情况(对外FDI),也包括跨国公司美国本土分支机构的销售数据(对内FDI)。他们发现有较强的证据支持水平FDI和垂直FDI理论。这一结论也得到了Markusen和Maskus(2001)的支持与扩展。Markusen和Maskus(2001)将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总产出分解为出口销量与本土销量。他们认为美国的对外FDI并不是直接投向劳动成本低的国家,因此他们并不认为FDI会造成美国无技术工人大量失业。水平FDI理论、垂直FDI理论和知识资本模型的相互联系和相对重要性,也成为很多研究的目标。Carr等(2001)发现,在知识资本模型下,分支机构的销量与技术劳动差异具有正向联系。知识资本模型是水平FDI与垂直FDI的综合,而垂直FDI主要受技能禀赋差异的影响。这表明当国家规模的差异变大时,技能差距对分支机构销量的促进作用会逐渐消失。但是,Blonigen等(2002)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模型中采用相对技能劳动禀赋是不正确的,应该用绝对技能差距。对水平FDI、垂直FDI和知识资本模型的相对重要性的研究得到了很多不一致的结果。一方面,Markusen和Maskus(2002)在知识资本模型下的研究拒绝了垂直FDI理论,支持水平FDI理论。这一发现与Brainard(1993,1997)一致。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仅知识资本模型与水平FDI理论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分别,而且在解释现实上知识资本模型和水平FDI理论都优于垂直FDI理论。另一方面,Davies(2002)的研究拒绝了水平FDI理论,并发现证据支持垂直FDI理论和知识资本模型。为使读者更清楚地认识理论源流,下面将对水平FDI和垂直FDI这两种最一般的OFDI类型进行介绍。水平FDI是OFDI两种基本类型中的一种,解释了跨国公司寻求市场的动机。Markusen(1984)通过将其与多工厂和共同投入联系在一起,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多工厂假设指的是跨国公司在母国生产总部服务和提供其他“公共产品”,而把最终产品的生产分配到东道国,技术效率能够避免这些“公共产品”的生产质量在不同工厂中出现差异。水平FDI理论得到了Brainard(1993)的支持和扩展。他在两部门、两国的分析框架中引入了邻近优势和集中优势的权衡。一个公司在为海外市场提供差异化商品时常常面临两个选择:出口或者内部扩张。如果集中化优势占主导,那么企业就会选择出口;如果邻近优势更强,那么企业将更偏好内部扩张。Brainard(1997)对邻近—集中假说做了正式的检验,主要思想是:如果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较高,企业将更加偏好内部扩张;反之,如果投资壁垒较高、工厂层面的规模经济较低,企业将更偏好出口。垂直FDI是OFDI的另一个主要类型,对FDI的生产分割动机进行了解释。Helpman(1984)提出了一个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企业在地理上进行生产的分割,将总部服务布局在技术劳动充裕的国家,而将最终的生产布局在非技术劳动充裕的国家。如果不考虑贸易成本,这一分割将可以充分利用要素禀赋差异带来的好处。垂直FDI理论并没有得到已有文献的广泛支持。Hanson等(2001)认为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FDI的流动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但是垂直FDI理论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相似国家之间的FDI越来越多。第二,美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在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较高的东道国销售了更多的产品,而垂直FDI理论并没有包括寻求市场的动机。但是,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支持垂直FDI的观点。Braconier等(2002)的研究支持了垂直FDI理论。他们主要有三个贡献:首先,他们选择技术工资差异来衡量相对要素差异,而这恰好是垂直FDI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他们将美国和瑞典的对外FDI数据合并在一起,获得更多的国家配对的组合;最后,他们研究了分支机构的多种销售数据,比如出口倒流回本国的销售量、本土销售量、出口到第三国的销售量、总销售量和从母国的进口量。Yeaple(2003)考察了比较优势链,并通过嵌入国家特定技能的丰富性和产业特定技能强度证实了垂直FDI理论的重要性。Hanson等(2003)也通过在垂直生产网络中引入中间投入品证实了垂直FDI理论。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发展除了上面提到的寻求市场和节约成本的动机,母国经济的发展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另一重要推动力。因此,我们将从多个视角研究经济发展带来的效应,包括经济增长、赶超效应、比较优势的转换和新技术的引入。首先,一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通过该国的投资发展路径反映出来。Dunning等(2001)根据人均实际GDP和所有权优势的程度,将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一国将从净对外直接投资接受国向净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逐步转化,最终实现收支的平衡。其次,已有一系列研究关注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与赶超效应的关系。Akamatsu(1962)通过日本的经验指出了后发者具有的赶超效应。Kojima(2000)通过构建三个重要模型扩展了雁行模型的赶超效应。Kojima的模型一建立了一个两种商品、两种要素、两个国家的模型来检验Akamatsu(1962)的假设。经济发展路径的不断升级,借助于连续生产的多元性和合理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Kojima的模型二与Kojima(1973)一起比较了贸易促进型的FDI日本模式与反贸易的美国模式,并指出日本模式最终将实现双赢。这一假设得到了Goldberg和Klein(1998)的支持。他们使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1979~1995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日本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的长期影响。Kojima的模型三指出,合意的专业化分工能够从国际分工的细化和规模经济中获得效率的提升。再次,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的转换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驱动力。Kojima(1973)利用日本产业投资的产业序列说明了这个问题。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是基于赫克歇尔-俄林(H-O)框架下的一般均衡。对外直接投资顺序是与本国产业比较优势的强度相一致的,最弱势的行业首先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最后,对外直接投资是由具有革命性的先进技术触发的。这一现象由Brezis等(1993)首先发现。他们指出,一个落后的国家可能通过引入一项由发达国家发明的新技术而实现对领先国家的赶超。落后国家凭借较低的工资水平,能够以更低的学习成本来使用新技术,因而发展得更快。第三节FDI研究中的引力模型引力最初是由牛顿1687年在他的“万有引力定律”中首先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而与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一关系可以用方程(1)来表示。Fij是物体i与物体j之间的引力,Dij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是引力常量。这一模型已经被距离起决定性作用的移民、旅游、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等社会研究广泛应用。Nijkamp(1975)提出了将物理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的两个特定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物理现象与所研究的社会现象的高度相关性。这一条件可以通过引力估计量的高统计显著性来满足。第二个条件是所研究的社会问题能够从社会行为假设中正式推导出来。如果引力模型能够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第二个条件就能满足。从Tinbergen(1962)第一次用于国际贸易研究开始,引力模型就广泛受到质疑。批评者认为,引力模型虽然在实证研究中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但是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早期阶段,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对引力模型进行直观的介绍,缺乏正式的说明。在Anderson(1979)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才开始试图从理论上解释引力模型的成功。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一些理论流派将焦点集中在非贸易领域,其他一些理论又主要关注贸易理论方面。就第一种理论分支而言,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Linnemann,1966)、差异产品的分析框架(Anderson,1979)、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框架(Nijkamp,1975)和建立在其他微观基础上的理论(Bergstrand,1985)都是可取的。就第二种理论分支而言,李嘉图贸易理论框架(EvenettandKeller,2002)、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框架(Bergstrand,1989;Deardorff,1995)和新贸易理论(Helpman,1987;HummelsandLevinsohn,1995;EvenettandKeller,1998)都可以引进来进行理论推导。作为有关双边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中的基本模型,引力模型考虑到了距离等常常被忽视掉的阻力和摩擦因素。与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相似,引力模型也被大量应用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研究中。Stone和Jeon(1999)列举了最常使用的五个决定因素,包括GDP、人口数、区域成员、距离和贸易流动。Brainard(1997)应用引力模型检验了他的“邻近-集中”FDI分析框架。此后,Braconier等(2002)使用了Carr等(2001)采用过的一些控制变量和对数线性引力模型验证了垂直FDI理论。Markusen和Maskus(1999)也利用简化的引力模型检验了知识资本模型。由此,不难想象Blonigen(2005)会认为引力模型是有关FDI的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模型。第四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多数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都是描述性的,主要关注投资的历史、模式、案例和政策影响。经验研究非常有限,而且多数经验研究只是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Cai(1999)对1979~1995年有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做了调查梳理。本节将主要回顾一些最近的研究,因为越近的研究越能对中国海外投资提供有洞见的信息。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简要历史与背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逐渐从一个受限制的中央批准制度朝着更加透明和开放的制度调整,并且其开放程度将在未来进一步提升。相对较短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历程伴随着三大标志性事件,即1978年的对外开放政策,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2002年的“走出去”战略。第一阶段:1978~1991年1978年提出的对外开放政策,是第一个提供开展海外业务的制度框架的政策。它不仅允许对内的海外直接投资,也允许对外的海外直接投资。Voss等(2009)指出,早期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没有前途、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在这一时期末变得更加透明和分散的审批体制给了对外直接投资极大的鼓舞。在那个时期,中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普遍没有对外投资的经验。Cheung和Qian(2009)进一步指出,在初期,政治激励在中国的对外投资中起到了比经济激励更加重要的作用。Guo(1984)的数据表明,截至1983年底,我国已经建立了100多家合资公司。在海外成立合资公司的重要意义包括:保证经济发展所需自然资源的供应,从发达国家获取先进技术和对海外业务的协助,促进出口,以及从“干中学”中积累管理经验。Tan(1999)的数据显示,1990年底,通过审批的对外投资项目增加到801项。第二阶段:1992~2001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Voss等(2009)指出,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着对外直接投资,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在这一时期,对外投资项目普遍表现不佳,商务部控制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1999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一条指令,表明中国政府将对外投资政策转向直接利用经济手段激励对外直接投资。Cheung和Qian(2009)认为,这一指令与这一时期末进一步放开审批制度是一致的。1991年以来,商务部每年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公布双边国家层面的海外投资额和投资项目的有关数据。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走出去”战略的出台和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规定了在海外投资的国家和行业,表明中国政府的对外投资政策进一步由审批转变为监督和协助。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2003年开始,商务部每年发布符合OECD和IMF(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标准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这一快速增长期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政府大幅补贴国有企业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利益。例如,在最近备受瞩目的自然资源投资中,中国企业再次出现在聚光灯下。Xiao和Sun(2005)指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投标就受益于中国国有银行提供的零息贷款。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出售了数十亿美元的股票以便在亚洲购买石油和天然气。Yao等(2010),Yao和Sutherland(2009)提到,中铝利用从国有银行得到的优惠利率贷款购买必拓的股票和澳大利亚的矿产,是中央政府为保证铁矿石供给的慷慨之举,因为铁矿石对于中国庞大而快速发展的钢铁产业而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描述性研究正如之前提到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早期主要受政治激励驱动,最近的描述性研究也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同主流理论相一致,但又具有自身的特点。Child和Rodrigues(2005)审视了中国对外扩张的历程:从出口商到原始设备制造商,最终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他们的案例研究表明,中国的国际化扩张具有一些特点,但还不至于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他们将后发战略理论进行了扩展,指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获取资金、技术、管理技能等战略资产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此外,他们还讨论了中国政府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与政府支持、制度因素及他国的责任分担之间的关系。Buckley等(2008)也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是相吻合的,但是也存在自身独有的特点。无论是来源于商务部的加总数据还是外汇管理局项目审批的个体数据,都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模式已经从之前的以合资公司为主发展为建立全资子公司。此外,投资动机也发生了改变,更多地与贸易和战略资产的寻求有关。Morck等(2008)认为,虽然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主导的,但这种非效率可以由三种外部资源进行补偿,即中国较高的储蓄率、政府主导型的企业治理结构和资本市场的扭曲。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府在投资实施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对投资的协助。母国政府对东道国的这种制度效应在已有的研究中常常被忽视,因此中国对外投资的经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Voss等(2009)从制度变迁的重要性和政府参与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对对外直接投资监管的改革是渐进的、连续的,这种分权、开放的决策机制一直伴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之前的描述性研究已经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主流理论基本一致,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与此类似,现有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相似的影响因素和动机。已有的关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可以根据样本区间的时间不同分为两大类。在早期样本中,Cheung和Qian(2009)使用商务部公布的1991~2005年中国对前50大海外投资东道国的投资数据,采用基于引力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动机,发现投资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动机。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主要是出于寻求市场的动机,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则不是为了寻求市场。一个有趣的结果是,发达国家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和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都会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东道国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较为敏感,但是这一研究并没有发现中国在非洲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受自然资源的吸引。Buckley等(2007)在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上增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影响因素,即资本市场的非完美、特殊的所有权优势和制度因素,采用外汇管理局公布的1984~2001年中国对49个海外投资东道国的投资的官方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模型的基本设定来源于Dunning(1993)提出的一系列假设。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基本与其他国家的研究得到的结果一致。Zhang(2009)使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对1995~2002年中国对27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早期中国的对外投资并不是受寻求市场、战略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动机的驱使。相反,中国的对外投资只是随着出口的增加而增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出口的补充,近年来才逐渐有了更重要的作用。有趣的是,他还发现中国对低收入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促进出口。在对近期数据的研究中,Cheng和Ma(2007)使用了商务部公布的2003~2005年中国对90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和对83个国家的股权投资数据,采用引力模型和最小二乘法估计,表明东道国的GDP和语言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正向影响,而人均GDP差异具有负向影响。他们还进一步以日本和韩国为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未来的模式进行了预测。Kolstad和Wiig(2009)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则主要关注制度和自然资源的作用以及它们的交互影响。他们采用了2003~2006年包含104个东道国的面板数据,研究结果支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寻求市场动机驱使下受实际GDP的影响”的观点。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发现东道国治理质量与自然资源的丰裕度都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没有影响,但是这两个因素的联合作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负向影响。这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多地投向了自然资源丰裕但政府治理水平较差的国家。考虑中国在非洲的投资,Cheung等(2011)集中研究了中国在1991~2005年对31个非洲国家和2003~2007年对33个非洲国家的直接投资。他们采用Tobit模型来控制数据的删失,采用H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