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基本状况(2011~)_第1页
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基本状况(2011~)_第2页
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基本状况(2011~)_第3页
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基本状况(2011~)_第4页
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基本状况(20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基本状况(2011~)

对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状况的准确把握是搞好文化心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把脉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绝非易事。其一是因为文化心态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立体结构,具有开放性、继承性等特征;其二是因为中国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各阶层的文化心态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两大因素的叠加,使得当代中国的文化心态犹如一曲多声部合唱,既有主旋律,又有众声喧哗。因此,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心态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综合考察。本章首先从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两个角度出发,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心态进行描绘分析;然后重点就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心态进行调查分析;最后分析影响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时代因素。第一节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现状描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对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现状描绘,目标对象不是作为总体的当代中国文化心态,而是对某一类人群具有代表性的心态进行描绘。作为总体的或者说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心态,毫无疑问是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积极进步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尤其是我们今天越来越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是生动的说明。其次需要说明的是,依据不同的标准和条件,当代中国的文化心态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本书不能一一穷尽,只能择取一二,希望达到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的效果。一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当代中国的文化场域中,依然存在着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乃至较量。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人群,他们持怎样的文化心态,不仅影响到文化建设的方向,还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够以理性平和、开明务实的心态对待上述不同文化,但是也存在一些偏颇值得注意。(一)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心态与西方文化开展对话交流,认真学习西方优秀文化本是无可指责的,但是一部分知识分子却走向了“一好百好”的误区,奉西方文化为权威、圭臬,甚至产生了盲目迷信的心态。这种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心态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自卑,也有历史上全盘西化的后遗症,更是因为西方文化在当今世界上的强势地位和话语霸权。很多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掉入西方话语的逻辑陷阱、思考框架、研究范式中,丧失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释权,对西方文化产生迷信心态也就不可避免。对西方文化的迷信心态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西方文化为标准给中国“看病”,另一方面是以西方“真经”为参照给中国“抓药”。在政治制度上,某些知识分子坚持认为西方一人一票的普选、三权分立、多党轮流执政才是民主的“标准答案”,并断言中国迟早要实行西方的民主模式。因为中国没有采用西方国家的上述民主规则,所以在他们眼中中国不是一个“民主”而是“专制”的国家。在“民主”与“专制”这一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西方话语模式下,无论中国政治制度建设取得多么大的进步,都难以避免被指责和妖魔化的命运。在经济建设上,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西方舆论一向戴着有色眼镜将中国的经济制度归属于资本主义性质,[1]对此我们见怪不怪。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一些中国学者跟在西方舆论后面亦步亦趋,也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定性为“权贵资本主义”。[2]这种“资本主义”的定性“不仅歪曲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而且割断了中国人民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的期望,诱导民众将当前中国社会的矛盾归因为经济与社会性质的变化,而非改革的不完善”。[3]在法治建设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概念,这使得西方的宪政思想和宪政制度再次成为我国法学界、政治学界的热点话题。其中,“一些学者鼓吹,‘依宪执政’完全可以简称为‘宪政’,宪政没有东西方之分,应照搬西方宪政制度。而另一学者则提出,我们可以以‘社会主义宪政’区别于‘资本主义宪政’。这些提法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中的‘依宪治国’的内涵和西方宪政的本质存在误解与认识的偏差,极易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误导”。[4]除了在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方面存在西方话语的迷信外,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领域就是高校科学研究。在一些学者看来,有西方背景、渊源的学科专业才能称为“科学”,于是从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较之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者,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较之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的学者,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优越感,更甚者还对对方存有鄙视、轻蔑之心。至于思想政治教育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遭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奚落、讽刺更是常见。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或中国文化有关的学科会遭受异样眼光,根源还是因为西方的学术话语和学术观念让某些知识分子形成了深刻的偏见,以为西方话语才能发现、掌握“真理”。在遭人诟病的科研成果评价管理上,以数量论英雄的量化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西方科学管理、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至于以美国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更是将对西方科学文化的迷信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以致SCI被人戏称为“愚蠢的中国指数”(StupidChineseIndex)。总之,中国在发展中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以西方文化的视角来发现、纠正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强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引进,这些也的确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只能做西方思想的奴隶,只能以西方的是非为是非。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更不等于美国化,中国的发展之路不能由西方去规划、指引,而只能靠中国人自己去摸索、实践。西方文化并没有穷尽宇宙的真理,中国人对自己问题的分析,可以参照西方的思维逻辑和研究方法,但是这不能取代中国人自己的思考,不能在去掉西方话语后我们就不能言说和无法表达,否则我们就变成了西方文化的传声筒和应声虫。(二)对传统文化的复古心态中国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之后有“走向复兴”的趋势,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一是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人们逐渐恢复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甚至萌生了用“儒学拯救世界”[5]的期望;其二是因为不满于近些年来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们希望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治病救人的药方;其三是全球化趋势下西方文化的强势,使得一些具有文化危机感的人开始大力呼吁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其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诸多因素的叠加,使得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似乎开始进入了又一个春天。例如,2014年山东曲阜兴起乡村儒学热,试图以儒家的孝道和五伦教育重建乡村的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6]应该说这些“儒学试验”对于继承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要警惕复古主义的倾向。国内文化复古倾向的一个突出例证就是“繁体字”的提倡,最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几乎年年都有代表提及。2014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吴仕民就强烈呼吁恢复繁体字,他认为50年代出现的简化字违背了汉字结构的规律,而且简体字阻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承、阻碍了汉字文化圈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7]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电视电影界人士冯小刚、张国立也呼吁恢复有含意的繁体字入课本。冯小刚认为繁体字中的“親愛”二字最具代表性,“親要相见,愛要有心”,而简体字的表现形式则“亲不见,爱无心”,削弱了本身的意义,无法体现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承。[8]如果说这些人大代表关于恢复繁体字的提案,还只是有文化复古的“嫌疑”,还只是局部的不成体系的,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丝毫不构成威胁,那么被称为大陆新儒学代表的蒋庆、康晓光、秋风等人则是激进的文化复古主义,其目标是“以儒代马”。这批人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阵营相比,虽然人数不多、力量不大,但是因为团结并且善于借用媒体,所以影响并不小。这里对几个代表人物的一些代表观点稍作介绍。蒋庆认为儒学在中国有“八用”,即可以通过儒学安顿中国人的个体生命、重建中国人的社会道德、重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重建中国人的信仰与希望、重建中国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政治制度、奠定中国现代化的道德基础、解决中国的生态环保问题。[9]在2014年10月接受采访时蒋庆还声称,中国应立儒教为国教,即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在宪法中明载“尧舜孔孟之道为中国立国之本”,以此来完成儒家“王官学”的现代复位,恢复儒家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宪法地位。蒋庆还认为,在当今中国儒学义理应重新确立为中国的“主导性价值”,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是儒学的“支援性价值”,即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义理不动摇的前提下,以儒学的基本义理为标准对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进行评判取舍。[10]康晓光和秋风依据儒家的“通三统”[11]智慧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儒家宪政”的观点。康晓光认为,今日的“通三统”,首先要接续中断的儒家道统,把中国政治的正当性建立在传统的道统和政统的基础之上,并吸收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即吸收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中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分,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具体说来就是,承续儒家道统,建立儒家宪政,把中国政府的正当性建立在对中华五千年道统的继承和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吸纳之上。在宪政结构下,宪法原则采用儒家义理,建立强有力的宪法审查制度,在此前提下儒家可以吸收多党制、竞争性的普选制度、权力分立、有限政府等理念和制度,进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民主要素的引进,建立了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制衡,从而可以很好地弥补古典儒家的不足。这是一个调和古今中外的政治解决方案。在这里,宪政的功用就在于为儒家和民主提供一个现代的整合框架。[12]北京大学教授张祥龙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建立“儒家文化特区”的构想。他认为,按照目前这种全球化和高科技之路走下去,儒家需要一个避难所,即建立儒家文化特区。这个特区不是简单地照搬儒家传统,而是对儒家理解得更深入并随时代转化。通过特区的思想和实践,发掘和发扬儒家对人类生活的根本合理性之处,重建此种文明的生活和社群。对于儒家文化特区的特征,张祥龙认为,在儒家文化特区里,家庭、家族的价值最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风俗,都会鼓励这种更新后的传统社会形态出现。儒家文化特区能保证既不是民粹主义,也不是专制主义,选出来的领导人一定是大家熟悉、认可的。比如选举、推举出的家族领导人,一般都是办事公道,大家服气的。张祥龙还强调,这完全不是乌托邦,只要未来出现机遇,就可以实践。[13]与对西方文化思潮的虎视眈眈、警惕十足相比,人们对文化的复古倾向似乎不是那么敏感和在意,因为这种倾向通常以反对西方文化、复兴民族文化的姿态出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们的民族主义情绪。在西方文化思潮比较强势的情况下,大陆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弘扬可以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但是也要注意二者出现合流,因为它们在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总之,西方文化思潮的泛滥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复古倒退的“尊孔崇儒”“儒家宪政”也可以毁掉社会主义前途。(三)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心态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心态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初期将苏联当作社会主义的模板,改革开放后又迟迟难以克服“姓资姓社”的魔咒。及至今天,如果以“中国”“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为关键词在百度进行检索,可以发现还是有不少人在询问“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有人形容中国是“打左灯向右转”,还有人给中国直接扣上“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帽子。[14]上述疑问、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有关。尽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一直不遗余力,“马教条”再也难以兴风作浪,但是其余毒却一直残存在某些人的脑海中。当人们对贫富分化的不满情绪与“左派”思潮遥相呼应,再加上西方媒体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大肆渲染,一些人就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批评当今中国偏离了“纯正”的社会主义或是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其中某些人以“原教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仔细研读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每一句话与中国现实进行对照,一旦发现存在不相符的情况,就自以为掌握了真理、正义,然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横加指责,更有甚者还将这些个别字句、论断剥离出来置于网络空间以混淆视听。这些人很少能通读马克思主义,又往往偏执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论断,完全忽视这些论述、论断的具体背景,更丝毫不把经典作家“切忌教条主义”的叮嘱放在心上。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态度,以为马克思主义字字是真经、句句是真理的想法,完全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判断中国搞的是不是社会主义,不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图景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描绘是否完全一样,而是要看整个图景的布局以及所体现的精神、气韵是否与马克思主义的蓝图合拍。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来说,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中国现阶段所从事的伟大事业毫无疑问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强调:“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15]对社会主义的教条态度,还体现在以割裂的、机械的方式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一些人认为既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就应当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而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进而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徒有虚名。还有一些人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对立起来,或是认为“三大改造”做了无用功,或是认为改革开放鼓励私有制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上述错误观点要么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么刻意放大两个时期的对立、看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一脉相承。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货真价实的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别的主义。我们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来判断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解放思想,始终实事求是,努力破除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二普通民众的文化心态与知识分子相对系统、理性的文化心态不同,普通民众的文化心态则显得较为碎片化、感性化[16],当然这并不是说二者的文化心态就没有任何重叠、相似的地方,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值得注意的是,二者的文化心态也会互相影响,尤其是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判断认知会影响到普通民众的文化心态。当前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深刻转型,普通民众的文化心态呈现出情绪化、非理性的一面。(一)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心态不可否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阶层的固化、公平正义的缺失等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幸福感,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心态几乎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心态。回顾一下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可以发现有很多都与经济地位有关。比如,“土豪”本是指旧社会中为富不仁的人,今天的流行已经去掉了其中的贬义而变成了一个相对中性甚至略带褒义的词,于是很多人都调侃地表示希望和土豪做朋友。与“土豪”相对的是“屌丝”,这本是一个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词,用以比喻“矮矬穷”一类人群,但这个词的使用与人们真实的身份地位、收入状况并无太大关联,不但真正的弱势群体自嘲为“屌丝”,甚至一些收入、地位相对较为体面的人也将该词挂在嘴边。还有住在“蜗居”里面的“蚁族”,不堪房价、物价重负的“房奴”“孩奴”,找工作需要“拼爹”却又“恨爹不成刚”的“农二代”,都只能用“神马都是浮云”来自我安慰。这些网络流行语因为迅速泛滥而失去新鲜感,于是很快被“喜新厌旧”的网民抛弃,其短暂的生命力犹如一阵风吹过,但是这些此伏彼起的流行语所表达的情绪、内涵却又前后相继、高度一致,由此可见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心态已经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文化心态。如果说农民、农民工、刚毕业的大学生等人群在经济生活中有无力感、匮乏感、弱势感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一些高级白领、党政干部、知识分子等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群还存在弱势心态,则似乎显得“不可理喻”。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在受访的党政干部中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达45.1%;知识分子(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的选择比例达55.4%;公司白领中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达57.8%;而受访的网友中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高达73.5%(见图4-1)。为何这些精英阶层还会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实际上还是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党政干部认为自己属于“弱势群体”是因为仕途晋升需论资排辈且竞争激烈,需谨言慎行否则不恰当的言行被网络曝光就极可能被问责,此外公务繁忙而又收入有限,等等。知识分子的弱势心理则是因为知识贬值、风光不再,“专家”“教授”被讽刺为“砖家”“叫兽”则反映出知识分子不受尊重。至于高校青年教师或是冷门学科的教师更是面临维持生活的巨大压力。公司白领虽然表面风光,但是普遍觉得“干得多、挣得少”,而且业绩考核严、职场压力大、身体亚健康让他们感到比较焦虑。由此可见,虽然传统的“弱势群体”在不断减少、社会生活水平总体有很大提升,但是因为社会阶层的分化、安全保障感的缺失、相对剥夺感的强烈,存在“弱势心理”或“弱势”感受的人并没有随之减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蔓延趋势。[17]图4-1不同群体的弱势心态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共同富裕还未实现、贫富分化依然明显存在,或是社会保障还不健全、完善,或是社会公平正义、个人权利利益得不到维护、实现,那么人们在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心态就依然会广泛、持续地存在。[18]而消除普通群众的弱势心态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将社会发展中的短板补齐,需要建设一个更加富裕和谐、公平正义的美丽中国。(二)政治表达上的怀疑心态前几年人们一度感叹十三亿人扶不起一个跌倒老人,由此反映出整个社会的信任氛围坠至冰点。当前整个社会的信任状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也难言乐观。据《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一项对北京、上海、武汉等八个城市常住居民的调查,八大城市公众2013年的社会总体信任水平得分为60.9分,处于“尚可信任”的水平,而2012年的社会总体信任水平得分仅为59.7分,处于“不信任”水平。[19]在这种总体信任匮乏的舆论氛围中,政治表达上的不信任心理或者说是怀疑心态就显得比较明显。在当前的政治舆论生态中,不少民众对官员、政府有种近乎偏执、本能的不信任和怀疑心态。政府发布大学生的就业率,大学生网民就自嘲为“被就业”;政府发布数据说群众收入稳步增长,网民就认为自己是“被增长”“被平均”了。不少城市在立项实施PX项目时,尽管一再声明不会对本地环境产生危害,但是老百姓依然以“散步”来抗议。前几年层出不穷的群体性事件,主要原因就是老百姓对基层政府的执法不信任,抱有“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想法。还有不得不提的“郭美美事件”,一个爱慕虚荣的年轻女子就几乎将具有官方背景的红十字会摧毁,可以说此事集中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老百姓对官员、政府的不信任,固然有非理性情绪的因素,但根源还是在官员、政府头上。个别官员口出“雷语”,将党和人民对立,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威信。部分领导干部在主席台上大讲清正廉洁,转身却“前腐后继”,特别是一些手戴劳力士、腰缠爱马仕的官员在被“眼尖”的网民“人肉”后,几乎都可以顺藤摸瓜地查出其腐败行径,这些都强化了民众的不信任心理。在政府决策上,部分地方政府在引进重大项目前,不征求民意,事后解释也难以挽回民心。更有甚者,白天声明不会对车辆进行限购,晚上就出台了限购措施,如此出尔反尔地“突袭”,固然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是这种做法对政府威信的损害是极其严重的。总之,官员和政府方面接二连三的负面事件致使公众形成了不信任的刻板成见,有关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当问及“部分百姓不相信政府是何种心态”时,调查结果显示,83.9%的人选择了“政府承诺总是食言后的惯性思维”,76.7%的人认为是“社会矛盾频发后的从众心理”,68.5%的人认为是“期望值难以实现的社会焦虑感”,61.5%的人认为是“全能政府导致的逆反心理”,60.4%的人认为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情绪宣泄”,55.6%的人认为是“攀比心理构成的不公平感”,选择“其他”的为15.8%。[20]尽管对官员、政府有着较为普遍的不信任心理,但民众对不同政府部门以及不同层级政府的信任是有差异的。《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3)》的调查研究显示,城市居民对公安局/派出所、法院、工商/税务部门、社会保障部门这4个部门的信任比例相对较高,分别达到58.2%、47.3%、38.2%、44.1%,而对信访部门和城管部门的信任比例较低,分别为31.5%和24.0%。对各级政府的信任方面,城市居民对中央政府和省、市政府的信任比例高达74.5%和63.4%,对县区政府的信任达到46.4%。[21]总体来看,政府层级越高,老百姓的信任程度越高,而对城管部门的信任比例最低,则明显是受到暴力执法负面事件的影响。而据《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4)》的调查研究结果,与2012年和2013年相比,2014年人们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信任度迅速提升,民众对基层政府印象也略有好转,但对政府总体服务的信任度与往年相比没有显著变化。[22]总之,民众在政治表达上的不信任心态,增加了政府治理的社会成本,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损害了党执政的合法性。而要消除民众的怀疑心态,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每一位官员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为民服务,需要党和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法治国真正落到实处。(三)文化娱乐上的审丑心态在2014年10月习近平主持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著名演员李雪健在发言中说:“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有些作品观众一边看一边骂,创作者一边挨骂一边还挣着大钱。”[23]此“怪现象”就是当前民众在文化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审丑心态”。这里所说的“审丑”显然不是文学艺术中独特的审美领域或表现美的方式,如园林中的奇石怪树、京剧中的“丑角”、《巴黎圣母院》中的伽西莫多等,而是低俗庸俗媚俗的恶趣味。回想这些年网络中大家口诛笔伐又津津乐道的人物,首先想起的就是以摆弄“S形”出名的芙蓉姐姐,还有自恋至病态、“雷死人不偿命”的凤姐。不过与某些“借裸出名”、一再挑战社会公序良俗底线的人相比,芙蓉姐姐和凤姐还算“正常”。还有不得不说的“神曲”,如果说《江南style》和《小苹果》还有可取之处的话(如歌词简单好记、旋律朗朗上口、舞蹈活泼有趣、画面情节搞怪),那么像某一首破锣嗓、不着调且与音乐制作标准相去甚远的歌还能红遍网络则殊为费解。当车展不为看车,观影只为吐槽,荧屏网络充斥着奇谈怪论、明星走光,扭曲的审丑心态将人变成了动物。当然,也不能完全将大众在文化娱乐上的审丑心态归咎于个人的低级趣味,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人的动物本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而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24]正是因为人有兽性,所以每一波“艳照门”的出现都能引起大众的狂欢,当然人的兽性并不能成为沉溺于低级趣味的借口。其次是因为人的从众心理。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认为:“在群体中,具备强大的个性、足以抵制那种暗示的个人寥寥无几,因此根本无法逆流而动。”[25]在网络信息时代,各种“暗示”层出不穷,一旦新闻媒体频繁关注某个人、某件事,特别是周围人频繁议论某个人、某件事,如果对此还无动于衷,那么意味着自绝于社会。比如饱受争议的“春晚”,很多人之所以关注也只是因为不想听不懂别人的“吐槽”。再次是因为对主流文化的反叛。现代生活让人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主流文化的“说教”不适合释放压力,就像人们听音乐会只能正襟危坐,而对快男超女则可以肆意品评,于是在压力下人们就倾向于远离主流文化。后现代主义对主流文化的解构,更模糊了高雅与低俗的界限。最后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在注意力、收视率、点击率就是金钱的当下,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为了吸引人的眼球,最省事快捷的方式就是报道“负能量”,譬如暴力、色情以及各种违背社会伦理的事情,一张裸露的美女照显然要比一则好人好事的新闻点击率要高。还有就是不得不说的网络推手,低俗文化的大行其道离不开他们的炒作。在这样一个审美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的欣赏口味都一致,但是当审丑成为天经地义并且人们趋之若鹜时,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已经进入了病态。对个人而言,审丑或许能获得一时的感官刺激,但沉溺其中终究于身心不利;对社会而言,审丑的流行或许可以为社会减压,但长此以往终究会侵蚀主流价值,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总之,作为个人要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不要掉入网络推手的陷阱;对社会尤其是新闻媒体而言,要对低俗文化果断说“不”,自觉承担起媒体应尽的责任。(四)社会舆论上的盲从心态与政治表达上的习惯性、偏执性怀疑截然相反,民众在社会舆论上又表现出明显的盲从心态,特别是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及时性更加剧了这种心态。以微信朋友圈为例,2015年春节期间,先是有人转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属马的今年有一难,请为属马积德积福”。随着信息的传递,朋友圈很快又出现了“属牛”“属虎”“属猴”的也有一难。如果多看几个人的朋友圈,恐怕十二生肖也就是全体中国人都有难。这样的盲从只是表现了人们祈求平安的美好心愿,或许无伤大雅,但是有些盲从特别是谣言的传播却会对社会生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典型的莫过于2011年因日本核泄漏引发的全国抢盐潮。如上所说的重大谣言或许不多,但是影响规模不大、社会危害不小的谣言却几乎未曾间断过。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分析,仅以“@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为研究对象、以“谣言”为关键词,检索2014年1月1日至12月18日的微博,就检索到207条辟谣微博。这些辟谣信息从类别、领域看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科技、生活、食品安全、灾难、教育、社会安全、群体事件、金融、环境污染、医患关系、城管、医疗卫生、国家安全等,总转发量高达693114次。其中,科技、生活、食品安全三个类别的辟谣信息关注度最高,总转发量为536065次,约占总转发量的77%。其中2014年高度辟谣的微博有柠檬水、左旋肉碱、酵素等可以减肥;购物小票、葵花籽、口香糖、地暖等致癌;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指甲月牙是健康晴雨表;等等。[26]新媒体时代盲目跟风以及谣言传播之所以如此普遍,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因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以及“枪打出头鸟”的遇事心态,在互联网海量信息前随大流的选择成本较低,而网络暴力的存在更使得发表“异见”面临风险。其二是因为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不高,独立思考能力有限,再加上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使得人们懒于独立思考。其三是因为新媒体的用户在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缺陷。《2013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在3亿多的微博用户中,10—39岁用户总访问次数占81.68%,高中学历以下用户占74.88%,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则占到92.2%,其中无收入群体人数最多,达到9183.5万人。这些低学历、低年龄、低收入的新媒体用户更容易被非理性、煽动性的信息左右。[27]其四是因为政府的公信力不够导致网民习惯性质疑。在重大热点事件爆发时,网民一边倒的质疑虽然显得颇有“主见”,但不分青红皂白的质疑又陷入另一种盲从。总之,盲从心态是缺少主体意识、理性意识的体现,这种心态不仅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政府决策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背道而驰,严重制约整个社会的文化创造力。要消除或减小人们的盲从心态,一方面需要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理论素养和科学素养,增强人们独立思考以及识别各类谣言的能力;另一方面有赖于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新闻媒体和意见领袖要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发挥正面引领作用。第二节对大学生文化心态的调查分析之所以重点考察大学生的文化心态,是因为大学生是最重要的社会群体之一,他们人数众多、思想活跃,代表了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心态,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窥见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主要图景。需要强调的是,前文在概念分析时认为,文化心态在本质上是价值观,因而对大学生文化心态的调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转化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考察。本部分内容将从主流价值观认同、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婚姻家庭观念等方面考察大学生的文化心态。一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状况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是每一时代中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具有引领时代风气的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满怀希望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就在于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而这又离不开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状况的准确把握,为此笔者于2014年10~11月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5所部(委)属高校的本科生,共发放问卷650份,其中有效问卷622份,有效回收率为95.7%。从性别来看,男生299人,占48.1%;女生322人,占51.9%。从年级来看,一年级162人,占26.3%;二年级278人,占45.1%;三年级124人,占20.1%;四年级52人,占8.5%。从专业来看,人文科学类专业188人,占30.7%;社会科学类专业159人,占26.0%;理工类专业265人,占43.3%。从民族来看,汉族493人,占79.8%;少数民族125人,占20.2%。从政治面貌来看,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72人,占11.7%;共青团员526人,占85.1%;群众20人,占3.2%。(一)调查数据与分析调查问卷从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关注状况、对党的领导和中国梦的认识、对香港“占中”的关注与评价、对“三个自信”的认识以及对稳定、民主、法治、“普世价值”的认识等方面展开,具体数据及分析如下。1.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关注状况调查期间,正值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召开,为此问卷调查了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当问及“你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是否满意”时,33.7%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满意”,50.4%的大学生表示“比较满意”,13.8%的大学生认为“一般”,仅有2.1%的大学生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总体来看,84.1%的大学生对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表示满意。交互分析发现,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对党中央、国务院工作的满意程度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政治面貌为党员(含预备党员)的大学生满意比例最高,为88.9%,其次为团员大学生(84.6%),政治面貌为群众的大学生最低(55.0%)。当问及刚刚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时,62.8%的大学生选择了“依法治国”,3.6%的大学生认为是“党的建设”,13.1%的大学生认为是“深化改革”,2.4%的大学生选择了“文化建设”,18.1%的大学生表示“不太清楚”。虽然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不过与人们的期待相比,特别是作为重点高校的大学生,仅六成多的正确回答率还是显得偏低。调查数据显示,仅8.1%的大学生对十八届四中全会“非常关注”,25.4%的大学生“比较关注”,33.3%的大学生关注程度为“一般”,33.2%的大学生表示“不太关注”或“毫不关注”。从以上数据来看,66.5%的大学生对十八届四中全会关注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对政治的兴趣不高。不过男生和女生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关注程度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男生关注的比例为43.1%,女生为24.5%。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人文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关注比例为36.1%,社会科学类专业为42.1%,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为26.8%。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党员大学生关注比例为54.2%,团员大学生为30.4%,群众大学生为35.0%。总体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对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表示满意。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六成以上的大学生能够回答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十八届四中全会关注程度不高。2.对党的领导和中国梦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值得人民群众信赖和依靠”的看法,有50.1%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37.1%的大学生“比较赞同”,9.9%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仅2.9%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或“很不赞同”。从这组数据来看,87.2%的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信心。交互分析表明,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党员大学生赞同比例为94.4%,团员大学生为86.4%,群众大学生为80.0%。其余不同性别、不同学科类别、不同民族的大学生都没有显著差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的看法,有40.7%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39.5%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16.1%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仅3.7%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或“很不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80.2%的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以上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3.对香港“占中”的关注与评价香港非法“占中”是涉及政治议题的焦点事件,其中香港大学生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香港的非法“占中”运动,12.4%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关注”,32.4%的大学生表示“比较关注”,32.6%的大学生关注程度为“一般”,22.6%的大学生表示“不太关注”或“毫不关注”。从以上数据来看,只有44.8%的大学生对香港“占中”给予关注。不过男生和女生的关注程度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男生关注的比例为55.5%,女生为34.9%。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人文科学类专业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的关注比例均为49.7%,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为38.5%。当问及是否了解香港“占中”的来龙去脉时,7.4%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30.0%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29.8%的大学生了解程度为“一般”,32.8%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或“很不了解”。从以上数据来看,只有不到四成的大学生了解香港“占中”事件。交互分析表明,男生和女生的了解程度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男生了解的比例为46.5%,女生为28.8%。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人文科学类专业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的了解比例分别为44.7%和40.9%,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为30.2%。当问及如何看待香港大中学生参与“占中”事件时,31.8%的大学生表示“很不支持”,34.7%的大学生表示“不太支持”,26.4%的大学生持中立态度,仅5.5%的大学生表示“比较支持”,1.6%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支持”。当问及如何评价香港大中学生参与“占中”事件时,47.2%的大学生认为“富于激情,行为欠妥”,23.3%的大学生认为“无知幼稚,误己害港”,仅6.5%的大学生持完全赞赏态度,认为“追求民主,勇气可嘉”,23.0%的大学生表示“不太了解,不予置评”。从以上两组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学生不支持香港大中学生参与占中,并且对其行为持批评态度。总体来看,大学生对香港“占中”的关注和了解程度较低,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对香港大中学生参与“占中”的行为持批评、否定态度,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重大是非问题上能够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4.有关“道路自信”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的看法,59.3%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32.8%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6.3%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仅1.6%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或“很不赞同”。这组数据表明,92.1%的大学生认为应倍加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现在所走的道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15.7%的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28.2%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36.6%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1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从这组数据来看,只有不到半数(43.9%)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所走的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大部分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模糊、错误认识,说明我们还要大力讲清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中国如果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会发展得更好”的看法,25.4%的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30.1%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35.3%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仅9.2%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55.5%的大学生不认为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会发展得更好,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肯定。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当代大学生基本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但是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还存在模糊认识。5.有关“理论自信”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早就过时了”,对此36.5%的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39.9%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15.7%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仅7.9%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从这组数据来看,76.4%的大学生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交互分析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显著差异(P<0.001)。总体来看,年级越高赞同马克思主义过时的比例也越高,其中一、二、三、四年级赞同过时的比例分别为2.5%、8.8%、7.4%、18.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发展进步指南”,对此39.4%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40.7%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15.1%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仅4.8%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或“很不赞同”。总体来看,80.1%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进步指南。交互分析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有显著差异(P<0.001),年级越高赞同的比例越低,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赞同比例分别为85.6%、81.1%、74.8%、72.5%。“我国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可以多元化”,对此16.1%的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21.7%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27.2%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18.9%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16.1%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只有37.8%的大学生不认同指导思想可以多元化。交互分析表明,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此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人文科学类专业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的赞同比例分别为23.3%和25.6%,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为49.3%。综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较为自信,但是在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方面还存在比较普遍的模糊、错误认识。要重点加强相关理论问题的教育,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和理工类学生应该是教育的重点对象。6.有关“制度自信”的认识“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实行三权分立”,对此22.1%的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29.6%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29.1%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12.3%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6.9%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超过半数(51.7%)的大学生不赞同中国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应考虑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对此60.1%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27.1%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8.7%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仅4.1%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或“很不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87.2%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制度不应该盲目学习西方,而应考虑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一人一票的普选制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优越”,对此14.4%的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28.7%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31.1%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13.0%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12.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43.1%的大学生不认为一人一票的普选制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优越。其余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或犹豫或赞同,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还不够自信和坚定。交互分析表明,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此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其中人文科学类专业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的赞同比例分别为24.6%和15.3%,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为33.0%。综合以上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应考虑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是高度赞同的,但是从理论原则具体化为是否要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以及中西方制度优越性的比较,则带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错误认识。7.对稳定、民主、法治、“普世价值”的认识“没有稳定,中国就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对此58.3%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28.1%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10.0%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仅3.6%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或“很不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86.4%的大学生认为稳定对于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追求民主,可以破坏法治”,对此66.0%的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22.4%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5.9%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仅5.7%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88.4%的大学生不认同民主是比法治更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交互分析表明,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01),党员大学生赞同比例为7.0%,团员大学生为4.8%,群众大学生为25.0%。“西方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对此6.0%的大学生表示“很不赞同”,13.5%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赞同”,30.6%的大学生认为“说不清楚”,32.1%的大学生表示“比较赞同”,17.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总体来看,仅19.5%的大学生对西方所宣扬的“普世价值”有清醒认识,而有超过八成(80.5%)的大学生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迷惑性、虚伪性缺乏正确认识。交互分析表明,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此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人文科学类专业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的赞同比例分别为42.9%和45.6%,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为56.9%。综合以上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高度认同稳定之于中国的重要性,不认为民主比法治更重要,但是对于西方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认识不清,还缺乏警惕性。(二)调查小结与对策建议将大学生对“三个自信”问题的回答选项所体现出的“自信程度”分别赋值为1~5分,其中满分45分。统计显示,“三个自信”总分在13~26分的大学生比例为8.8%,27~35分的比例为50.8%,36~45分的比例为40.4%,平均分为33.81。折合成百分制后,即60分以下的占8.8%,60分及以上、80分以下的占50.8%,80分及以上的占40.4%,平均分为75.1。综合以上数据可以认为,91.2%的大学生初步树立起了“三个自信”,而有着“强烈自信”的则超过了四成。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状况总体较好。大部分学生对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状况表示满意,能够回答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对香港“占中”比较关注,但不认同香港大中学生参与“占中”的行为,在重大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初步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道路自信最为坚定;对稳定的重要性、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但是,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关注程度不够;对香港“占中”的关注和了解不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对有关“三个自信”和“普世价值”的问题还存在模糊错误认识。对大学生在主流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高校应紧密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调查数据显示,只有62.8%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33.5%的大学生对十八届四中全会表示关注,44.8%的大学生对香港“占中”予以关注,37.4%的大学生对香港“占中”表示了解。总体来看,大学生对有关重大事件的关注和了解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智能手机广泛运用的情形下。究其原因,可能更多与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市场经济等因素影响下的务实、功利倾向有关。因此,高校不能认为网络信息发达就放松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及时进行教育,善于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强和大学生的交流互动,在重大问题上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高校不要担心因为问题“敏感”,就对有关问题刻意回避。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对香港“占中”的了解程度与对“占中”的支持程度呈显著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48,即大学生对香港“占中”越了解,就越不支持香港大中学生参与“占中”。第二,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三个自信”教育。调查数据显示,有关“三个自信”的一些错误观点在大学生中还颇有市场,如19.5%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现在所走的道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18.9%的大学生认为指导思想可以多元化,12.3%的大学生认为中国可以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25.8%的大学生认为一人一票的普选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49.9%的大学生认为西方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是人类的“普世价值”。针对上述种种错误认识,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讲清有关“三个自信”的重大理论问题,如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打通融合,将“三个自信”作为专题内容长期讲授。第三,高度重视党员大学生、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党员大学生理应有更高的思想觉悟,在重大问题上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但是调查数据显示,有12.5%的党员大学生对香港大中学生参与“占中”持支持态度,有6.9%的党员大学生对香港大中学生参与“占中”持完全赞赏态度。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党员大学生也存在错误、模糊认识,如22.8%的党员大学生认为中国所走的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15.7%的党员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25.7%的党员大学生认为指导思想可以多元化,22.6%的党员大学生认为应该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45.1%的党员大学生认为西方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党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发挥党员大学生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此外,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调查数据显示,理工类专业大学生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关注程度以及对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回答的正确比例与人文科学类专业、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相比明显偏低。在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上,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错误比例更高,如49.3%的理工类专业大学生认为指导思想可以多元化,而人文科学类专业、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3.3%、25.6%;33.0%的理工类专业大学生认为一人一票的普选制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而人文科学类专业、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4.6%、15.3%;56.9%的理工类专业大学生认为西方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而人文科学类专业、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42.9%、45.6%。上述数据表明,理工类专业大学生是“三个自信”教育的重点对象,特别是考虑到理工类专业大学生在全部大学生中的比例较高,因此他们能否树立和坚持“三个自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二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对外交往的扩大,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国际舞台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西方文化汹涌而来、泥沙俱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由于知识文化程度较高、思想观念较为活跃,因而成为西方文化的易感群体,也成为中西方意识形态较量中的首要争夺对象。目前学界关于西方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研究成果,多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即主要从宏观上分析了西方文化(包括西方影视文化、西方大众文化、西方节日文化、西方流行文化、西方网络文化、西方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以及对策建议,总体上显得较为空泛和缺少针对性,而少部分实证研究在分析视角、研究方法上又显得较为单一。有鉴于此,为更加深入、全面、准确把握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笔者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调查。(一)调查说明“西方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宏大的概念,在调查中将其操作化为四个相对具体的方面,分别是圣诞节、好莱坞电影、移民美国、西方对中国的批评。其中圣诞节、好莱坞电影是西方文化在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符号,而移民美国、西方对中国的批评则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总体印象、评价和态度,也反映出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力。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以李克特量表形式呈现,具体表述为“圣诞节对我很重要”“我喜欢看好莱坞电影”“如果有机会,我愿意移民到美国”“西方对中国的批评通常都有道理”。经检验,量表的Cronbach'salpha=0.751,KM0=0.742(P<0.001),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课题组于2016年6月对武汉8所高校[29]的本专科生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400份,回收1355份,有效回收率为96.8%。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男生599人,占44.3%;女生754人,占55.7%。重点本科高校588人,占43.4%;普通本科高校370人,占27.3%;高职院校397人,占29.3%。一年级519人,占38.4%;二年级465人,占34.4%;三年级245人,占18.1%;四年级124人,占9.2%。人文科学类专业349人,占26.0%;社会科学类专业517人,占38.6%;理工类专业474人,占35.4%。来自农村466人,占35.6%;来自乡镇220人,占16.8%;来自县城及以上623人,占47.6%。(二)数据分析调查数据显示,27.9%的大学生对圣诞节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热情,超过五成(53.4%)的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近三成(28.6%)的大学生愿意移民到美国,超过半数(51.1%)的大学生对西方的批评不以为然。总体来看,有10.7%的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小,有15.9%的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大部分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处于中间状况。1.大学生对圣诞节的看法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文化全球化的推进,作为西方传统节日的圣诞节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圣诞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减缓压力、交友聚会的机会,因而在大学生中颇受追捧。不过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以及中国人日益强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近些年来围绕圣诞节的争论似乎成了年底的一道文化景观。[30]调查显示,关于“圣诞节对我很重要”的看法,13.8%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14.1%的大学生“比较赞同”,44.9%的大学生表示“一般”,18.0%的大学生“不大赞同”,9.2%的大学生“很不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只有27.9%的大学生对圣诞节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热情。与之形成对比的是,87.6%的大学生认为“春节对我很重要”,77.4%的大学生认为“国庆节对我很重要”。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圣诞节显得较为理智和克制,而春节、国庆节更能让大学生找到情感、心灵上的归属、认同。交互分析显示,不同人口特征的大学生对圣诞节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从性别来看,男大学生认为圣诞节很重要的比例为25.5%,女大学生为29.8%。从年级来看,一年级大学生认为圣诞节很重要的比例为26.8%,二年级大学生为23.2%,三年级大学生为32.6%,四年级大学生为40.3%。从学科类别来看,人文科学类专业大学生认为圣诞节很重要的比例为33.6%,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为27.0%,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为24.3%。从家庭环境来看,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认为圣诞节很重要的比例为19.3%,来自乡镇的大学生为26.9%,来自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大学生为33.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四年级大学生、人文科学类专业大学生、来自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大学生更热衷于过圣诞节。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大学生、人文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在个性方面有着更多的浪漫特质,而年级越高的大学生特别是四年级大学生可能与恋爱状况有关,至于来自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大学生则可能与成长环境中更为浓厚的圣诞节氛围有关。2.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看法好莱坞电影是美国软实力的象征和重要载体,对塑造美国形象和输出美国价值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以漫威英雄电影为代表的一系列好莱坞影片在中国大行其道,既赚得盆满钵满,也积聚了大批粉丝。调查显示,关于“我喜欢看好莱坞电影”看法,22.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31.4%的大学生“比较赞同”,36.0%的大学生表示“一般”,7.2%的大学生“不大赞同”,3.4%的大学生“很不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超过五成(53.4%)的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仅有10.6%的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兴趣不高,这表明好莱坞电影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交互分析显示,不同人口特征的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兴趣存在显著差异。从性别来看,男大学生喜欢看好莱坞电影的比例为61.9%,女大学生为46.6%。从学科类别来看,人文科学类专业大学生喜欢看好莱坞电影的比例为49.0%,社会科学类专业大学生为51.5%,理工类专业大学生为58.8%。从家庭环境来看,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喜欢看好莱坞电影的比例为46.9%,来自乡镇的大学生为48.2%,来自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大学生为58.8%。从以上数据来看,男大学生、理工类专业大学生、来自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兴趣更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好莱坞电影的风格更符合男大学生、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审美趣味,而城市由于电影市场更为成熟、发达,因而培养了更多的好莱坞电影粉丝。3.大学生对移民美国的看法由于美国是世界头号发达国家,而中国则长期贫穷落后、物质条件不发达,因此在过去移民美国被视为是个人成功、获得幸福的象征。此外,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所长期积郁的文化自卑,以及美国善于给全世界人民营造缤纷多彩的美国梦,这些都让不少中国人对美国有了很高的期待和想象。总之,希望、愿意移民到美国,反映出对美国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一种总体肯定和认同。而能够吸引别国人民移民美国,也是美国软实力的象征和体现。[31]调查显示,关于“如果有机会,我愿意移民到美国”的看法,13.0%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15.6%的大学生“比较赞同”,40.7%的大学生表示“一般”,19.8%的大学生“不大赞同”,10.9%的大学生“很不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近三成(28.6%)的大学生愿意移民到美国,而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意愿并不强烈。这一方面展现了中国人安土重迁、故土难离的传统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发展进步的满意和自信。交互分析显示,不同人口特征的大学生对移民美国的意愿存在显著差异。从学校层次来看,重点本科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愿意(含“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移民美国的比例分别为24.3%、33.3%、30.5%,不愿意(含“不大赞同”和“很不赞同”)移民美国的比例分别为38.2%、19.0%、30.5%。从家庭环境来看,来自农村、乡镇、县城及以上城市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分别为21.7%、35.0%、30.6%,不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分别为36.8%、27.7%、27.5%。从以上数据来看,重点本科高校大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移民美国的意愿相对最低,前者可能与他们相对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辩证思维能力有关(对美国的认识更为客观、理性),而后者则可能是因为有着更浓烈的乡土情结。另外,位于学校层次中间的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和位于经济发展水平中间层次的乡镇地区大学生移民美国的意愿相对更为强烈,这可能是因为“夹心层”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有更多“向上”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对圣诞节态度不同的大学生移民美国的意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认为圣诞节非常重要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为69.4%,认为圣诞节比较重要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为38.0%,认为圣诞节重要性一般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为20.2%,认为圣诞节不太重要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为17.1%,认为圣诞节很不重要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为15.4%。另外,对好莱坞电影喜欢程度不同的大学生移民美国的意愿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非常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为57.9%,比较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为31.2%,一般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为13.6%,不太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为12.3%,很不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愿意移民美国的比例为4.4%。从以上数据来看,认为圣诞节非常重要的大学生、非常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移民美国的意愿要远高于其他大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圣诞节、好莱坞电影作为西方(美国)文化的载体确实有效输出了西方(美国)的价值观,塑造了西方(美国)的良好形象,增强了中国人对西方(美国)的认同。4.大学生对西方批评的看法历史上长期的落后、挨打让中国人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时总是会不自觉地感到自卑,正是由于自卑而极其渴望得到西方的认同,正是由于自卑而有着极度敏感和强烈的自尊。种种复杂的心态交织在一起,一度让中国人过分在意西方的评价,因此常常为了西方的一句表扬而沾沾自喜,往往又因为西方的一句批评而郁闷愤怒。不过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国人开始重拾往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西方的评价逐渐能够泰然处之、宠辱不惊。调查显示,关于“西方对中国的批评通常都有道理”的看法,9.3%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同”,10.4%的大学生“比较赞同”,29.2%的大学生表示“一般”,34.9%的大学生“不大赞同”,16.2%的大学生“很不赞同”。从以上数据来看,不到两成(19.7%)的大学生对西方批评持肯定态度,而超过半数(51.1%)的大学生对西方的批评不以为然,并不认为西方就是真理的化身、正义的代表。考虑到西方对中国的批评多集中于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等方面,而大多数学生并不认为西方的批评都有道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伴随中国日益强大而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强烈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交互分析显示,不同层次学校的大学生对西方批评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重点本科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赞同西方批评的比例分别为16.2%、21.8%、23.1%,不赞同西方批评的比例分别为57.6%、45.2%、46.9%。从以上数据来看,重点本科高校的大学生能够更为客观、理性地看待西方对中国的批评,体现出更为强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值得注意的是,对圣诞节态度不同的大学生对西方批评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认为圣诞节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赞同“西方对中国的批评通常都有道理”的比例为59.6%,认为圣诞节比较重要的大学生赞同西方批评的比例为36.5%,认为圣诞节重要性一般的大学生赞同西方批评的比例为8.3%,认为圣诞节不太重要的大学生赞同西方批评的比例为9.6%,认为圣诞节很不重要的大学生赞同西方批评的比例为9.8%。另外,对好莱坞电影喜欢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对西方批评的态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非常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赞同“西方对中国的批评通常都有道理”的比例为41.5%,比较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赞同西方批评的比例为18.9%,一般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赞同西方批评的比例为9.4%,不太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赞同西方批评的比例为14.6%,很不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赞同西方批评的比例为6.7%。从以上数据来看,认为圣诞节非常重要的大学生、非常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明显更赞同西方对中国的批评有道理,这提示我们,西方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绝非危言耸听。5.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总体影响力为便于直观考察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总体影响程度,将“很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别赋值为1~5分,然后将量表中的四个变量相加,得出一个新的变量“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分数越高代表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深。数据显示,新变量“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均值为12.3分(最低分为4,最高分为20),其中4~8分的比例为10.7%,9~12分的比例为47.8%,13~15分的比例为25.6%,16~20分的比例为15.9%。这组数据表明,有10.7%的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小,有15.9%的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大部分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处于中间地带。另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有关调查数据显示,87.6%的大学生赞同“春节对我很重要”,93.5%的大学生赞同“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75.4%的大学生喜欢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82.2%的大学生赞同“中医不比西医差”。按照同样方法进行计算,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均值为17.6分。关于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力,有关调查数据显示,77.4%的大学生赞同“国庆节对我很重要”,68.2%的大学生满意当代中国的发展,66.7%的大学生对实现共产主义有信心,53.4%的大学生信任政府的辟谣信息。按照同样方法进行计算,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均值为15.7分。将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均值折合成百分制分别为61.5分、88.0分、78.5分,这组数据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最深,其次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最后才是西方文化。应该说,这样一个文化影响力格局,比较符合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需要强调的是,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刚好处于及格线附近,这一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对西方文化有着较为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另一方面又说明当代大学生面对西方文化有着较为清醒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三)简要结论与建议综合上述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圣诞节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相对有限,其对大学生的重要性还远不足以与春节、国庆节等中国节日相提并论。第二,大部分(53.4%)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表明好莱坞电影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第三,绝大部分(71.4%)大学生移民到美国的意愿并不强烈,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发展进步的满意和自信。第四,超过半数(51.1%)的大学生对西方的批评不以为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强烈的自信。第五,总体来看,只有15.9%的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大部分(73.4%)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处于中间水平。第六,对大学生影响最深且大学生最为认同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最后才是西方文化。值得注意的是,认为圣诞节非常重要的大学生、非常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大学生不仅移民美国的意愿要远高于其他大学生,而且明显更赞同西方对中国的批评有道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近些年来围绕要不要过圣诞节、要不要抵制圣诞节的讨论虽有狭隘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嫌疑,但其中隐含的对西方文化渗透、入侵的担忧也并非杞人忧天。此外,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文化的载体确实有效输出了美国的价值观。正如有学者指出,好莱坞电影在美国民主输出中发挥了“形象大使”、“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政治共鸣箱”,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助推器、推进民主战略的催化剂的作用。[32]结合上述有关结论和问题,就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应对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渗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是高校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第二,电影艺术界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影视创作要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拍摄更多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高扬主旋律的优质影片,努力降低甚至抵消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渗透。此外,高校应积极开设电影鉴赏课程,提升大学生的美学素养和欣赏水平,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内核。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