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问题链”打造教学新范式_第1页
创设有效“问题链”打造教学新范式_第2页
创设有效“问题链”打造教学新范式_第3页
创设有效“问题链”打造教学新范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设有效“问题链”打造教学新范式创设有效“问题链〞打造教学新范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22〕18-0027-03

一、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笔者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多年,发现当前的地理教学存在较多问题:①教师亲力亲为多,学生主动学习少。学生在课堂上充当“观众〞“听众〞,教师提出的问题也非常简单,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②多媒体教学比重过大,学生上课如同看电影。局部学生经常等待教师现成的参考答案,课堂抄不完,课后继续抄,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③局部学生只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而不会主动地稳固知识、查漏补缺,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教学中,存在任务创设与学生实际不符的现象,有形式化、简单化、难度大的特点,很难做到分层教学,难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根底目标、开展目标和开放目标。

二、创设问题链教学的具体策略

动机理论认为,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而有效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刺激情境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问题引导式教学应运而生。如果将上课比喻为做菜,一堂课的味道如何,就在于教师何时加调味料。“教退学进〞“师退生进〞的意识与行为,会使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思考、回忆、整理、感悟、总结,从而使学生在“说题〞中学习,在“主动〞中开展,在“纠错〞中提高,在“探究〞中创新。

1.激励学生说题,建立知识结构

所谓“说题〞,是指学生在认真审题、充沛思考的根底上,让其说清题意、挖掘条件、理顺思路、总结规律,并说出解题后的感想等。

在习题课中,让学生上台讲解,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可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精选习题,并能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学中,教师常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把许多知识与办法贯通起来。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交流能力,笔者组织学生发展探究活动,建立问题征答的开放平台。

【案例1】期中考试练习

表1为三地连续2天日出与日落的时刻〔北京时间〕,据此答复〔1〕〔2〕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2〕假设③地为北京,那么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以上两题学生出错非常多,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其一,思路不清晰。已知表格中日出、日落的时间,则应用公式“昼长=日落-日出〞求出的昼长时间是当地的吗?〔那是用北京时间求出的〕;其二,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①③两地昼长时间都大于12小时,确定为同一半球,可比拟纬度的上下。②地昼长小于12小时,与①③不在同一半球,如何比拟纬度呢?其三,根本原理不扎实。表格中给出今日与明日的日出、日落数据,能够对今日与明日的昼出息行计算,如①③昼长在变长,②昼长在变短。但是,对根底知识的调用出现了问题,北半球昼长最长是夏至日,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案例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知识的稳固学习。笔者设计了3个问题:①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一般规律;②完成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分布图。请分别绘制赤道、北纬30°、北纬40°、北极圈、南纬40°、南纬80°的昼夜长短,以及随季节变化的分布图;③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总结,见图1。

在日常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试题―探究―交流―反思―再教学〞,这些环节只是教学模式的主线,而“再教学〞环节是基于解决学生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知识的升华过程,师生共同完成规律:①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②同一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相同〔同纬同长〕,南北半球同纬度,同一天昼夜长短相反;③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④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⑤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那么相反;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⑦越接近二分日,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反之越大。

2.设计探究问题,促进知识稳固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一些疑点、难点、迷惑点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反思。通过适当训练,使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特点、根本解题思路和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同时,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段落化、段落序号化、语言学科化、观点材料结合化、书写工整化,从而到达科学标准、全面具体、重点突出、逻辑层次清楚的要求。

【案例3】读材料和图2,答复相关问题。

材料:巴西是2022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国,也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试分析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对亚马孙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在答题过程中,学生出现很多错误,展示过程如下:

生1:①有利于修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减少流速,地表径流减少。

生2: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亚马孙河全年流量大;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③热带雨林气候,有热带雨林植被广布,有利于含沙固土,河流含沙量少。

师:请大家讲一讲,以上两位同学的答案可以打几分?理由是什么?

生3:都不给分。第一位同学对题目中行为动词的理解不够准确,第二位同学对题目中的限定词“热带雨林〞把握不够准确。

生4:第二位同学给2分。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河流水文特征有很多方面。

师:应该从问题入手,概括起来,对题目的分析应具备下列环节,见图3。

问题1:热带雨林有哪些作用?

热带雨林的作用:①调节气候、修养水源;②保持水土、净化空气;③美化环境、吸烟除尘;④防风固沙;⑤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问题2:河流的水文特征有哪些?如何描述?

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的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水位、汛期、流速、结冰期、含沙量等。

问题3:雨林对哪些方面有调节作用?

雨林的调节作用:温差、流量的大小、流量季节的变化、雨季的流量等。

问题4:题目要求运用热带雨林的哪些作用?运用哪些水文特征?

教师:构建体系,见图4。

其实,对于问题1、问题2所波及的知识点,大局部学生掌握得不够全面,但要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对学生给予激励。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应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认知冲突。问题3那么能充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明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这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好机会。

3.把握纠错契机,拓展广度与深度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专门给学生发放“练习、纠错、笔记〞的本子,供学生摘抄典型题、难题、易错题,对于学习的作用非常之大。则,如何讲解这些错题呢?笔者的做法是上“试卷讲评课〞,这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且不同于“习题课〞。如果考什么讲什么,考多少讲多少,往往抓不住主次。如果只讲正确答案,不对错误进行剖析,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往往会一错再错。则,课堂中究竟该“评什么〞“讲什么〞呢?将典型错题收集起来,印发给学生,并附上规范答案,也可以对答题过程进行修改。

〔1〕纠错本整理指导。“练习、纠错、笔记〞本子的设计因人而异,但有几个环节一定不能短少,如错误答案、出错原因、知识点、正确思路,最好做到同类题汇总,可用不同颜色的笔对这些环节分开标注。收集题目时,可摘抄,或者粘贴在一起。

〔2〕辅导中突出纠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经常翻阅错题、重新解题,尤其是在阶段考、期中、期末等考试前夕及时复习。学生之间还相互探讨、取长补短,甚至到办公室与教师争论。学生的思维灵活、开放,解法多种多样。教师在给学生纠错的同时,也促使学生拓展了思维、挖掘了知识深度、拓展了知识广度。在此过程中,应不断肯定学生的进步,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通过纠错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开展。

4.探究梯度问题,兼顾差别学生

〔1〕合理的学案容量。学案容量的设计,要保证全班学生都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可将学案分成假设干局部,分段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办法。同时,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沛调动学生思维,便于学生把知识点学透。表2是分段式设计中的一局部,教师备课时应结合学生实际与课程容量预设时间,不能上课后经常留“尾巴〞,让学生感受课程的完整性,这一点在复习与自主学习过程中都应有所体现。

〔2〕编制需要的试题。编制试题应找准学生的单薄环节,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状态调节难度,既体现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形成原创试题背景,又结合图表进行知识的交叉,命制新试题。试题设置要面向全体学生,需要提出的问题应该在“学案〞或多媒体中设置,再给学生阅读、解题的时间。

课堂时间有限是大多数教学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既要充沛展开学生的思维与交流活动,又要完成课程中所预定的知识和技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讲解答题思路时,教师要耐心听完,不能盲目打断。有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情况进行引导、提示、追问,但时间不能过久,防止出现课堂教学外表热闹、内涵缺乏的现象。

〔3〕恰当的小组分组。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显着,深受师生青睐。根据学生的根底知识、能力差别、个性特点、交往技能等合理搭配,将学生分成假设干小组,分别赋予各小组不同的学习任务,便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讨论、质疑、学习。笔者将根据学生特点,将5人分为1组,明确各小组分工后,制定相应的考核规那么。

〔4〕作业分层设计。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别,每个班级都会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暂且将学生分为3个层次:A层为资优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充沛考虑每层学生的“最近开展区〞,让学生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任务、学习方式和作业,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事儿做〞,都能“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子〞。示例,在“地球运动练习〞测试时,对3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A层学生必须做完全部试题,限定时间为30分钟;B层学生可以不做第8题,时间限定为35分钟;C层学生可以不做第8、18、19题,时间限定35分钟。这样的要求充沛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能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学习的时机,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乎新课程理念。

总之,导学案已经把学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而且学案设计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兼顾不同学生的开展。学困生可自主阅读教材,答复根底性问题;中等生可通过小组互助完成思考性问题;资优生可完成探究性问题。教师始终要心中有数,形成问题链,既问“是什么〞,也问“为什么〞,更要问“怎么办〞。以此体现问题引导的本质性、迁移性和发明性特点,还要重视学生生成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良好途径。

创设问题链教学模式以“三条线〞贯通整个课堂,即以问题为明线、思维为主线、开展为暗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以此提升思维层次,有效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深刻地理解知识。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设问、递进提问,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