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在高职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1页
计算机基础在高职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2页
计算机基础在高职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3页
计算机基础在高职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基础在高职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计算机根底在高职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计划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变得愈来愈广泛,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都离不开计算机进行工作、学习、交流,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计算机根底教育是一项实用主义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遍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根底已经成为高职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根底性学科。

很多学生在初中高中就已经学习过简单的计算机根底课程,如Word、Ecxel、Powerpoint等根底课程。可是由于不是主干课程、教学条件和时间有限,或者是中学老师主观认为大学还会进一步学习等客观因素,使得师生对其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对其一知半解。学生认为自已经学会了,所以在高职计算机根底课上不认真学习。可是,真正到了毕业设计或走向工作岗位时,发现自己很多根底不牢,页眉页脚、奇偶页不同都不会设置,有些同学甚至要从头开始学习。造成学生认为在大学里学不到什么。

这些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调整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的比例,重实践轻理论,根据学生特点有意识地因材施教。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以及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计算机根底教育在整个的现代教育阶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更强调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要求动手能力要强。我们知道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应于社会、有动手能力的实践型、复合型人才。而计算机根底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以及它在信息技术中所占的比重,恰好可以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之一。当今社会,国家已将计算机根底教育摆在与英语、数学等根底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重视和加强现代院校的计算机根底教育对于提高现代教育的质量、增强现代教育的社会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会了计算机根底,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但现在的高职高专计算机根底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

一、教师素质问题

1、高职教师大多来自公办院校,接受正规本科以上教育。因为我们国家在八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还不够兴旺,在这些教师受教育过程中,过多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本身动手实践能力就不够强,大都靠后天自学成才,造成教师的素本身质参差不齐。教师中队伍结构不合理,在现有的高职计算机教师队伍中,合乎高职教育层次特征的师资梯队还没有形成,纯理论教学的教师多,有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少,40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少。

2、双师型教师流于形式。现在学校都提倡聘用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指那些既有教师从业资格证书,又具有专业项目师的能贯彻一体化思想、能因材施教、能带动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的、实用性的、高水平教育人才。可是很多师范毕业教师都是从一个校门跨出,又立刻进入另一个校门。则双师型也只能是在当老师以后去工厂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考一个证书,很少有真正实践的项目师在学校里教书。就算有也只是按照学校掉队的理论教学模式上课,则学生在实践课上的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3、教师教育内容和实际应用脱节。教学的内容多而杂,重知识点的全面系统,而无视了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授及知识的实用性,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陈旧与社会需求不相符。教学内容多而杂,课时量有限,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势必加快进度,学生学习的门类繁多,学习任务重,难以消化吸收并掌握,与教学目标相差甚远,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远。

因此教育要面向市场,教育内容也要不断更新,精选案例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教材更新的速度远远滞后于计算机技术开展的速度,计算机技术开展日新月异,但学校所用教材一经采用,往往几年没有更新,因而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开展,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理想的教师队伍应合乎下列图形:

二、教师教育理念问题

1、教师认为高职学生多半学习差,分数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高。

2、认为学生多动、难以管教,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不足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差。

针对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提出下列解决方法:

一、正确的目标定位

现代教育虽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但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以及三年制教育的特殊性,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更新教育知识体系结构及根本特点,以适应计算机根底教育快速开展的新形式。适时性、应用性、覆盖性。

二、灵活的专业设置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更多地是以市场为导向,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开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对于现代的计算机教育应当紧紧把握时代、把握市场。灵活而高效地增加和调整专业,从而缩短学生自由人到职业人的转变时间。不能将现代教育当作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要开拓思维,将外在需求及内在需要有机结合,合理进行专业设置。

三、完善的教学内容

1、转变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到达和谐统一。将教师从“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将以往简单地填鸭知识,转变为把学生带到知识殿堂的门口,引导学生入门;从“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上来,把主要任务放到教给学生学习的办法上来,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转到主动的知识渴求。在教学过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培养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2、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要求,结合计算机根底教学的特点和各自实际情况及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的行业特色,把专业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根底、计算机技术根底和计算机应用根底,每个层次都有其根底教学内容和目标,再按照层次具体的细化教学环节,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计算机根底教学课程体系。随后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机的结合,充沛发挥计算机根底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3、完善教学办法

(1)注重“精讲多练〞

在计算机根底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根底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办法,更多的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并让学生多上机操作,目的是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2)注重引导式教学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内容比拟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为此,应当在教学中巧妙使用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加以引导,生动形象地解决问题。

(3)注重课外培养

计算机根底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技能的提高,单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通过讲座、兴趣小组、竞赛等多种方式丰盛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接触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考试改革

针对计算机教育是一种能力培养的教育,所以应对其考试体制进行多样性地调整。示例可将传统的考试更改为水平测试,将其作为学生毕业的资格条件之一。或允许学生免修某些计算机根底课程但不免考。

4、改良教学方式

为了到达精讲多练的目的,突出根底知识的掌握,着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可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办法,多采用多媒体投影系统进行直观教学或“教-学-练-用〞循环式的一体化教学办法进行教学,同时改善计算机根底课程教学的条件,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1)运用多媒体系统进行直观教学

充沛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等特点。多以flash等学生喜好的形式进行教学,加强互动,充沛引导,以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发展教学实践并举的一体化教学方式

结合计算机专业操作性强的特点,为缩短理论学习到应用实践的过渡,在计算机根底教学中应积极发展学用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一体化教学一般按照下列步骤发展:

①任务分配;②自主学习;③讲授辅导;④小组学习;⑤答疑讨论⑥实践环节;⑦考核方式

综上可见,通过发展一体化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伎俩。首先,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围绕如何向学生“灌输〞知识,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如何“教会〞学生知识;其次,从严格以大纲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办法转向以实际操作为规范,以实现眼-手-脑的有机配合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后,从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现场讲解结合的"一体化"教室为中心。通过这三方面的转变,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3)依托网络优势,搭建教学平台

研究开发网上教学系统,构建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以校园局域网为依托,构筑一个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生态圈〞,利用先进的信息化伎俩和工具,实现教-学的双向数字流动。

(4)构建实验基地,加强实践教学

增加资金设备的投入,全面细致地列出实践实训题目,并做好实实训教师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