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青岛”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文化青岛”建设的现状2008年,青岛下发了《关于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对全市文化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成立了市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弘扬文明宣传,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活力和动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文化底蕴在保护和利用中进一步彰显。2010年,青岛市进一步提出了“文化青岛”建设战略,文化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覆盖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民文化权益,青岛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支出逐年加大,市财政局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预算内文化支出共计25.35亿元。据省文化厅提供的数据,2010年青岛文化事业费(不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文物建设费)为1.83亿元。全市建立完善了市、区(市)、街道(镇)和社区(村)4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圈”。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全市新建了包括大剧院在内的25处大中型文化设施,现有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47处、专业城市影院23家,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3907个,提前实现了中央提出的“县县有两管,镇镇有文化站”的目标。在公共文化载体方面,依托“欢乐青岛”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4万余场次。举办了电影节、音乐节、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国秧歌节、四方海云庵糖球会等一大批特色文化节庆赛事活动。在公共文化产品方面,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44处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场馆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通过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新市民书屋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为市民提供免费图书、电影。2010年面向低收入阶层和特殊群体发放文化惠民卡3万多张。12个区市全部进入省级文化先进县行列,其中7个区市为国家文化先进县,在全省名列第一。2011年7月,青岛市入选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为山东省唯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表1“十一五”期间青岛市财政文化投入情况(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青岛初步建立了由《青岛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岛市金融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青岛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以及5000万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构成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连年扩大。2010年,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436.3亿元,同比增长18%,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的7.7%。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在与5个计划去单列市的横向比较中,列深圳(602亿元)之后,位居第二,高于宁波(200亿元)、大连(175亿元)和厦门(136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的比较中,列广州、杭州、深圳之后,居第4位。内部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外围层和核心层增长速度较快,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的比例已经调整为16.6∶21.0∶62.4;产业投资主体趋于多元,三资及个体私营文化创意产业单位创造增加值193.8亿元,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5.1%,同比增长17.9%,高于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产业共有从业人员29.4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4%。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规模和投资额加大,已有重大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77项,投资总额达820.82亿元。其中,已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有41项,投资总额达121.82亿元;在建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有22项,投资总额达512.84亿元;新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有14项,投资总额达186.16亿元。新兴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兴起。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青岛市网络文化、动漫游戏、数字电影电视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拓展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域。其中,2010年,青岛市共有动漫游戏类企业和生产机构60多家,动漫游戏业及其衍生品销售收入超过7.8亿元。产业集群化趋势日益明显。截至2010年底,全市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6个,总投资达156亿元,总建筑面积达255万平方米,年创造经济效益达60亿元;建成特色文化街区18条,总长度达到15公里,聚集商家6000余家,从业人员达7万余人,年营业额超过90亿元。其中,青岛市文化街聚集了文化经营业户400多家,1年交易额达5亿多元,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条获此殊荣的文化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正在成为青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强了后劲。(三)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按照中央部署,自2003年以来,青岛市稳步进行了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办分离。在机构设置上,组建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部分区市成立了独立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在文化行政管理方式上,推行政务公开,在市行政政务大厅设立审批窗口,撤销、减少、合并、下放政府审批项目37项,加强了社会服务职能。重点进行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市歌舞剧院、市京剧院、话剧院等5家院团加快转企。青岛新闻网实行了经营性业务剥离,转企改制成立了青岛新闻网络传播有限公司。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日报发行处和早报发行处整合,转企成立了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发行有限公司。《老年生活报》与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青岛老年生活报传媒有限公司。青岛出版社整体转企,成立了青岛出版集团,成为我国城市出版社中第一家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认定的整体改制出版社,其综合实力在全国副省级出版社中排名第一。青岛广播电视台所属青岛广播电视报社转企改制引进社会资本,成立青岛广电传媒有限公司。全市共有11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青岛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人民印刷厂、老年生活报有限公司、青岛广播电视报社有限公司、广播文体音乐频道栏目、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等9家文化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青岛画报社、读报参考杂志社转企改制注册工作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普遍推行了干部、人事、分配3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养人”变“养事业”,推行聘用制度和内部企业化管理。2011年4月,青岛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四)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升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文明赢得尊重,同铸美好心灵,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实施了提升市民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美化城市环境、优化公共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六大工程”,建立了“周行动,月测评”常态化创建推进机制,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水平。在2009年和2010年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青岛市分别获得省会、副省级城市第1名和第2名的好成绩。加强实名素质教育。实施“四心”工程,加强“四德”建设,修订发布《青岛市市民文明公约》和《青岛市“八要八不要”行为规范》,组织开展交通文明、市民巡访等道德实践活动。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农民工等志愿服务。每年开展“感动青岛”十佳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先后宣传和表彰了178个先进市民和群体。许振超成为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微尘”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和军警民共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运行机制,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五)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成效显著青岛成立了由市长任主任、14个相关部门组成的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建立了文物保护专家论证制度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关于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优秀建筑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依法做好文物建筑的修缮审批,八大关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视水下文物和遗产保护,积极开展水下文物调查,建立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启动了“青岛历史探源”工程,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全市共调查登记文物点1929处,其中包括新发现1284处、复查645处,被国务院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授予“突出贡献奖”。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34个单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胶州秧歌、柳腔、周戈庄上网节、秃尾巴老李传说、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胶东大鼓8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宗家庄木版年画等2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充分利用青岛的近代文化和近代工业资源建立多元投资主体的各类博物馆,增强青岛的文化内涵,提供多层次的文化服务,形成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发展格局。建成并开放了全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骆驼祥子博物馆。建成了葡萄酒博物馆、烟草博物馆、纺织博物馆和邮电博物馆等,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领导的肯定。这些建筑、文物、遗迹等承载着青岛城市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市井文化、科技文化、品牌文化、工业文化等,是青岛特质文化符号,代表青岛文化的主要元素,有效弘扬了青岛文化。二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一)大文化发展的领导组织力度不够涉及宣传系统的文化单位以及旅游、规划、建设、财政、金融、土地、国资等非文化单位的大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布局不够明晰,职能部门之间协调机制不够健全,青岛文化定位不明确,城市宣传、城市整体文化韵味不足,文化与规划、文化与城市建设融合不够,文化发展与城市整体发展缺乏通盘考虑。同时,难免出现多头管理和重复建设以及决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二)财政对文化事业投入与青岛经济实力极不相称2010年,我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0.36%,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低,而青岛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为0.34%;人均事业费仅为20.9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11元,甚至低于西部地区人均文化事业费23.8元的水平,在省内仅列第3名(数据来源于文化部计财司和省文化厅)。区市一级财政对文化投入水平差别较大,如据市财政局数据,“十一五”期间,两个区市的文化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最高为1.47%,最低仅为0.35%,有5个区市超过1%,两个区市在0.5%以下。基层社区一级没有文化活动经费来源保障,12个区市财政都没有建立用于补贴村、社区文化管理员的专项资金,大部分文化管理员由村(社区)干部兼任。文化创意产业投入力度不足,青岛文化创意产业扶持投入在统计到的13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7位。2010年深圳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为5亿元,杭州财政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投入为2.8亿元,而青岛每年0.5亿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自2009年以后,一直没有继续实施,更没有继续增加。公益性文化投入渠道单一,主要靠财政收入,社会化筹资不足。(三)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滞后除2010年建成大剧院外,青岛市缺乏独具特色、有相当规模、设施先进、品位高雅、功能完善、能够体现城市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而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有9个城市已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文化中心,省内也有济南、烟台、日照、潍坊建成或在建文化中心;市图书馆建筑面积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半,现有馆舍面积(2.6万平方米)位居广州(9.8万平方米)、深圳(6.52万平方米)、大连(3.6万平方米)、杭州(5.48万平方米)、长春(3.55万平方米)、武汉(3.48万平方米)、厦门(2.7万平方米)之后。现有文化设施的分布密度、便利程度等指标与先进城市仍有相当的差距。青岛市大剧院等大型文化设施大部分分布在前海一线,多数集中在市南区、崂山区。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的水平和档次相对较低,22.3%的镇综合文化站(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达不到《青岛市综合文化站考核办法》的最低标准,有5048个占76%的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面积达不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标准。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不到位,利用率不高。(四)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第一,缺乏龙头文化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缺少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已有文化企业15000余家,但国有或国有控股大企业集团普遍竞争力不强、活力不足,仅有人民印刷公司1家上市公司,国有骨干文化企业12强之一的青岛新华书店集团所属的新华书店个数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列第13位,电视、音像制作、新闻业、电影制作与发行、广播、博物馆、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以国有企业为主的8个行业年营业收入均在1亿元以下。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低。第二,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布局等主要由区市政府招商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意愿相结合自发形成,缺乏统筹安排,大部分园区功能定位雷同,文化含量较低,个别园区甚至打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旗号搞房地产开发。目前在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主要集中在动漫、影视和主题公园3个方面,导致资源分散、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第三,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企业发展主要依赖自身的累积,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难以核定和评估,未来收益难以预期,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第四,为中小文化企业服务的产业服务平台不完善,如可供企业租用的数字平台体系、资金支持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等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五)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力度不够与一些先进城市相比,思想不够解放,改革的政策、措施等方面没有突破。青岛对文化体制改革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的组织领导体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市本级及部分区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织的办事机构的机构、编制尚未完全落实。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及国有文化资产绩效考核制度尚未建立,转制单位资产剥离等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在人员分流政策、改革单位的资产划拨、改革专项资金和产业资金的使用等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艺院团改革、组建国有大企业集团等经营性文化企业改革,不利于激发国有文化企业活力。各项体制改革进展程度不一,政治体制、行政管理体质、事业单位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人事干部制度等改革或改革的某些方面相对滞后,对文化体制改革产生负面影响,制约了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六)文化政策对文化发展的引导作用不突出文化政策体系不完善、不配套,文化政策措施缺乏创新,如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产业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不强;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落实,如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动漫播出奖励等;文化体制改革政策体系不健全、不配套;创新活动缺少政策支持;已出台政策规定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落实难度大,如《关于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由于政策执行涉及财政、人事、国土、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给政策的落实带来很大的困难。(七)文化相关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都难以适应和满足文化建设的需要文化发展的行政管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市)级层面文化综合执法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截至2011年8月,城阳、胶州、四方、莱西等区市陆续正式成立了独立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并配置了必要的人员编制、内设机构、执法装备和工作经费;平度、即墨、市南、市北等已明确成立,但仅明确了主要负责人或牵头人,并没有整体到位;目前仍有李沧、黄岛、胶南等区市迟迟没有实质性动作。国内15个副省级城市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居青岛之前的深圳、杭州等都先后成立了局级的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作为独立机构,全面负责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青岛文化创意产业是由市委宣传部文改办和市文广新局文化产业处两个处室具体负责,两个部门在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能上还存在着交叉和重叠,导致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和重复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都很难适应和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机构不独立设置、编制不足。(八)人才状况难以满足文化发展需要缺乏制度性的文化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和工作机制,现有文化人才数量、结构底数不清。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人才和领军人物、高端创意设计、动漫设计、演艺策划、编剧、编导等高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严重短缺,本土演艺策划人员无法胜任高水平大型演出需要;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匮乏,文化政策和文化管理的执行者大多不懂经济;基层缺少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大部分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的文化管理员由村(社区)干部兼任。三发展目标建设“文化青岛”是在经济文化一体化时代增强青岛当代文化的创新能力、繁荣和发展青岛文化的战略选择,终极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青岛”的定位是文化品位高尚、文化底蕴丰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创意产业发达、文化活力充沛、文化设施完备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实力全面增强,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成为区域性文化交流中心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其目标思路如下: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树立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理念,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城市中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乡镇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广播电视业和新闻出版业服务功能等指标位居全省和全国领先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城乡15分钟文化服务圈,文化惠民能力显著增强,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得到较好保障。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在青岛市行政区内构建“一心一环两带”的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培育文化领域的“五朵金花”——五大国有文化企业集团,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0%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左右,推动青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以创新文化体制机制为核心,为“文化青岛”建设提供保障。运用国有力量和社会力量,抓住重塑文化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文化企业走向市场,打造一批在全国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集团。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成立青岛演艺集团。力争出版发行集团上市经营。制定扶持政策,支持民营文化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非时政类报刊2011年底完成改革任务。在提升与重塑青岛文化特质方面,加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特质文化底蕴,城区内文物建设完好率达到95%以上;加强特质文化研究,守护城市历史文脉的坐标点;弘扬文化品格和城市精神,唤起市民文化自觉。在城市文明建设方面,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使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公共文明素质得到全面提到。力争在2011年以优异的成绩再次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四对策(一)科学制定规划,全面部署文化青岛战略任务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青岛”建设的意见》《青岛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青岛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青岛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青岛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发展战略高度统一认识、解放思想,增强全市行政部门决策与执行中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强配合协调,深化文化与城市更新的内在融合,形成文化发展合力。尽快组织召开全市“文化青岛”建设会议,全面部署“文化青岛”建设工作,明确“文化青岛”建设战略、目标、任务及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将文化建设指标纳入对各级政府的考核。(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第一,建设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尽快完成青岛文化中心和图书馆新馆项目选址、立项、征地等前期工作。青岛文化中心拟包括演艺大厦、群众艺术馆、现代美术馆、城市历史陈列馆和影城、书城等。规划建设符合或超过国家标准的新图书馆。第二,构建更加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服务网络(市、区、镇街、社区),形成文化设施布局合理、覆盖全市、服务便捷的“15分钟文化圈”。到2012年底之前,区市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按服务人口计算每百人不低于1.5平方米;文化馆建筑面积每百人不低于1.2平方米,配备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市级三级站以上标准,其中街道一级站比例不低于30%,镇一级站不低于20%,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各区市至少拥有1处大型中心文化广场,每个社区和行政村至少拥有1处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第三,改革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对公共文化实行项目管理,分解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一方面,注重发挥转企改制的国有文化单位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择优定向委托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和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另一方面,通过“花钱买服务”,向市场招标购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发动全社会共同生产文化产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作;还可以购买外地演出团体的优秀产品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供给市民增强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投入向基层和农村倾斜,重点购买基层文化服务,发动和运用社会力量,弥补基层文化资源的不足。有条件的文化单位开展流动服务、互联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多元化。第四,增强政府推动力和市场驱动力,构建文化创新的动力机制。政府加大对文化原创的资助力度和对人文社会科学公共产品的采购力度,降低原创的成本风险,鼓励原创。设立文化艺术资金,用于奖励文学艺术精品、优秀创新性文化项目、文化理论研究等。制定《青岛市文学艺术精品项目扶持奖励办法》,通过课题申报和课题招标等方式,重点扶持“表现青岛”(以青岛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和“青岛表现”(青岛籍或本土艺术家的作品)的原创文学艺术精品。培育良性运行的文化服务市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市场选择扩大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制作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群众文化生活的渠道,形成由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有效方式,激励全社会的文化原创精品力作。(三)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结合《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框架》的总体发展战略与布局,构架“一心”(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文化产业优化提升的核心区)“一环”(黄岛区、城阳区、崂山区,文化产业重点壮大发展环)“两带”(包括胶南市、胶州市、即墨市在内的文化产业加快推动发展带和平度市、莱西市在内的突破发展外围区域)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本着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的发展理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重点培育文化大企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五朵金花”。加快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改造,整合资源,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加速国有文化资本向重要领域、关键环节集中,建设五大国有文化产业集团。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在演艺、影视、出版发行、动漫游戏、新媒体数字节目制作和艺术品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第二,建设创意设计产业、影视传媒产业、出版发行产业、包装印刷产业、动漫游戏产业、文化产品制造业6大产业基地,积极争取建设青岛版权交易中心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第三,构建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服务、人才交流和培训、信息咨询、影视产业要素汇集、国内领先的数字出版、版权创造和运用以及交易、文化创意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七大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引导和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发行债券,推动优势文化创意企业上市,组成青岛文化创意产业专家委员会,设立青岛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第四,加大文化创意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大项目,重点推进20项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建设。表220项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续表续表续表第五,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大项目的建设,打造文化与旅游密切结合的大型文艺演出节目。第六,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制度。2010年起,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正式纳入了国家统计制度,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方案》(国统字[2010]133号)和文化产业统计制度。青岛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范围需要衔接国家文化产业统计,做好青岛文化创意产业数据分析发布,同时还需要完善和规范区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制度。(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第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在宏观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方式,构建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制定国有企业考核办法。第二,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快推进国有化单位改革。重点组建5大国有文化传媒集团,2011年底前完成青岛报业集团、广电集团、演艺集团组建任务,2012年6月前青岛网络集团组建完毕,2012年出版发行集团争取上市。非时政类报刊社2011年底前完成改革任务。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第三,推进制播分离,在确保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第四,公益性事业单位建立现代文化事业制度。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中心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机构、规格、编制控制,建立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基础的人事管理制度,完成3项制度改革;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逐步实行“以事定费”、“购买服务”的财政供应方式。(五)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导,以“文明赢得尊重”为主题,坚持教育引导、文化熏陶、新闻宣传、执法管理相结合,大力开展践行《市民文明公约》和“八要八不要”行为规范等活动,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日常测评和结果定期公布机制,使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融入城市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军警民共建,保持国家和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系列文明先进数量全省领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办好未成年人“社会课堂”,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广泛开展“新农民、新家园”主题活动,深入实施“育农、乐农、靓农”三大工程,坚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四个一”建设,不断提升城乡文明水平。(六)弘扬青岛文化特质,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风貌第一,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加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实施“海洋寻迹”工程,加强对青岛沿海重点海域水下文物和地下文物考古发掘研究,依托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配合国家文物局开展国家第一艘水下专用船舶建造、管理的调研,配备机构和人员编制,推进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场所建设。第二,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对新增文化街区按照街区特点打造保护区,对现存里院按照其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设立工业遗产保护区,对代表“上青天”的纺织工业遗产建筑实施保护修缮与利用。充分利用老城区的街区格局、城区风貌、文化空间等各种历史遗产的作用,打造青岛的特色文化品牌。理顺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产权关系,采取多元化投入保护方式,实施分类保护,妥善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构建青岛文化资源数据库与评估体系。第三,大力发展各级各类博物馆,鼓励建设民间特色博物馆,分期分批建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充分体现地域优势和各行业特征的专题博物馆集群,内容涵盖工、农、商、教、科、史等多个层面,争取“十二五”末博物馆数量达到100处。第四,弘扬文化品格和城市精神,提炼城市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第五,积极申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联盟的音乐之都、影视之都、工艺品之都。(七)完善文化资金、政策等支持体系在资金方面,增加财政的文化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第一,明确文化投入增长幅度和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确保各级财政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政策要求。第二,提高文化事业费,至少达到2010年的国家平均水平,文化事业费(不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文物建设费)由2010年的1.83亿元达到2.1亿元,人均事业费(按常住人口)至少达到24.11元。第三,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以及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预算,特别是要落实镇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建议借鉴成都等城市的经验,按照每个行政村固定金额、由区市财政预算支付和市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充的方式落实镇村基层文化建设经费。第四,确定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和使用程序。第五,积极拓宽社会化筹资渠道,推动面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捐赠制度改革,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建设。在政策支持方面,第一,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如出台文学艺术精品项目和社科精品项目扶持奖励办法、加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的政策性文件、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指标、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和管理办法、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实施意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认定和管理的政策文件、文化产品贷款担保和版权质押的实施意见等。第二,修订已有政策,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文化事业建设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完善实施和使用细则。第三,加大对中央省市相关文化政策的执行力度,落实《关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产业支持政策。(八)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对文化人才的激励和培养力度,制订文化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计划,建立文化人才档案库,设立文化艺术和社科研究市级政府奖。解决高层次文化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引进外来高端人才,试行“文化精品创作招标立项和签约制度”;对稀缺、特殊、高层次文艺人才实行特殊政策,定向引进,全国招聘。另一方面,积极培养本土人才,实施百名文化名家工程和青年文艺人才发现计划,在文学、影视、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领域,每年重点立项支持一批选材、体裁优秀的作品和有发展前景的重点作家、艺术家。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抓好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物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针对文化管理队伍能力不足的问题,与高等院校加强合作与交流,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专题培训班,培养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干部。发展和充实文化管理队伍,对转制国有文化企业探索引入职业经理人管理;鼓励改制后不适宜舞台演出的优秀演艺人员到基层文化管理、文化辅导和艺术普及等公共文化岗位;采用购买文化公益岗位的方式充实村级文化管理员队伍;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吸引有文化特长的市民、退休文艺工作者、大学生等参与各类图书室、文化讲座、文化活动、文化服务的管理工作。加强高等学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五几点建议(一)成立“文化青岛”发展战略委员会建立高规格的文化领导机构是文化发展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可以确保决策和政策的落实到位,避免重复建设和多头管理。建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促进党群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加强联合协作,形成文化管理合力,增强决策能力。既协调党委宣传系统和文化管理、文化执法、科技、旅游、教育、体育等多个行政部门以及文联、社科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等文化相关部门,也协调财政、金融、人事社保、国土、规划、国资等职能部门,加强配合,统筹“文化青岛”建设和大文化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文化青岛”建设的总体规划、改革方案、法律、规章和重要政策等宏观决策,确定具体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归属,检查指导和督查各相关部门工作。成立市政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专职负责青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建设。筹建文化建设智囊机构“青岛文化发展研究院”,主要承担“文化青岛”建设的规划起草和课题研究、整理出版青岛文化文献资料、出版青岛文化研究著作、发布城市文化建设权威数据、编辑出版《青岛文化蓝皮书》等。适时启动《青岛通史》的编纂工作。(二)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公司南京、西安、深圳等城市成立了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设立了上亿元不等的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和重点行业的投资。江苏、上海、天津、陕西等十多个省市已经或正在抓紧设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建议青岛尽快组建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公司,根据财力状况和投资运作情况,逐年扩大资本规模,并逐步划拨改制后的国有文化企业资产,不断提高融资能力。投资基金拟主要以股权投资为主,重点投资国家、省、市确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项目。(三)筹建青岛文化发展基金会,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建设目前除深圳设立了基金外,北京、上海、天津、滨州、潍坊等地通过设立文化基金会向社会募集公益性文化发展资金,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建议建立“青岛文化发展基金会”,以现有的政府性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现由地税代征、财政监管支出)为政府资助部分,筹集国内外组织、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轮机叶片钢早期疲劳损伤非线性超声检测及信号处理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机场自动售卖机租赁与场地使用管理执行合同3篇
- 压力容器异种钢接头焊缝残余应力分布研究
- 2024路灯照明系统供货及安装服务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木材行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供应商采购服务协议3篇
- 《横向埋弧自动焊摆动跟踪系统研究》
- 小学生思维拓展的数学课课件应用策略
- 二零二五年度梅县区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车辆保险合同3篇
- 《我国政策性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零售服务质量提升
- 2024-2030年中国电子邮箱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新能源发电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创新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幼小衔接-认识植物-课件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1000道带答案
- 南孔儒学完整版本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评课稿
- 《公共科目》军队文职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