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广州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第1页
推动广州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第2页
推动广州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第3页
推动广州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第4页
推动广州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动广州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作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载体,已经被国际公认是21世纪最具活力,具有交叉性、高渗透性、拉动性的健康产业、朝阳产业、绿色产业。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对体育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长远、系统的顶层设计。广州应当抓住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创新体育产业体制机制,激活体育市场活力,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建设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本课题组深入广州市体育局、体育竞赛中心、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等地对广州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一广州体育产业发展基本情况2015年国家统计局、体育总局出台的《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国家统计局令2015年第17号),明确定义体育产业,即为社会公众提供体育服务和产品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并将体育产业划分为11个大类、37个中类、52个小类。11个大类包括:(1)体育管理活动;(2)体育竞赛表演活动;(3)体育健身休闲活动;(4)体育场馆服务;(5)体育中介服务;(6)体育培训与教育;(7)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8)其他体育相关服务;(9)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10)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11)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充分体现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传媒、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等业态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重要着力点,从国内外经验和实践来看,体育产业都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世界上较发达国家其体育产业占GDP比重一般在2%以上,美国的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3%,是美国规模最大产业之一,也是美国十大产业之一。最新数据显示,广东省体育及相关产业年总产值已超过1700亿元,创造增加值逾54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过1%,吸引就业人口超过60万人,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从就业人口来看,广东省体育产业均居全国第二。广州市一直高度重视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研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位置,2015年7月广州市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一是规模总量逐步壮大。2014年广州市体育产业规模为1657.67亿元,共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2.4万个,从业人员11.99万人,分别比2013年增长10.9%、11.2%、4.4%。2008年以来,广州市体育产业增加值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4年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311.11亿元,占同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6%。体育彩票销售从2005年至2014年连续10年实现增长,连续8年居全国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第一,2015年销售35.34亿元,创销量新高。二是体育产业门类齐全。基本形成涵盖体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用品制造及销售等门类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三是体育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不断提升。恒大俱乐部2011~2015年连续5年问鼎中超联赛冠军,夺取2013年、2015年亚冠联赛冠军,创造了广州职业足球乃至中国足球历史性最好成绩,富力俱乐部2011年冲超成功。恒大的品牌效应和富力的稳健发展,推动了广州足球事业的发展。万达体育公司于2015年12月落户花都,注册资本10亿元,目前是世界最大的体育公司。2015年,天河体育中心、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爱奇实业有限公司3家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全国共命名11个)。四是重大体育赛事国际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2015年共举办253项各类比赛,其中国际级赛事16项,国家级赛事12项,省级赛事及以下225项。广州马拉松比赛历经4年的持续打造,连续两年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金牌赛事”,并获得了国际田联铜标赛事称号,是国内第一个通过产权交易所平台挂牌选定市场开发和赛事运行服务合作方的城市马拉松赛事,在影响力上已经直逼拥有35年历史的北京马拉松,海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2014年足球全年的联赛约有100万人入场观看。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足球亚冠联赛等重大赛事在拉动体育消费,促进传媒、旅游、餐饮、交通、体育用品、生活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在展示岭南文化、城市风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广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广州市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按照前述体育产业划分的11个大类,其中有8个大类属于体育服务业,充分显示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目前发达国家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一般达到60%~70%。而广州市这一比重还相对较小,体育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传媒与信息服务、体育会展等有待进一步发展。据统计,2014年广州市体育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全市体育产业增加值的30.2%,体育产业仍然有赖于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制造。上海2014年体育服务业占比已接近50%,北京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增加值为54.9%。此外,广州市职业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除了有广州恒大淘宝和广州富力两支足球中超俱乐部,还缺乏篮球、排球、乒羽国内顶级职业联赛俱乐部。(二)体育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亟待加强体育产业经济类型从全球角度而言是复合产业,其中包括文化属性、娱乐属性、社会属性等,涉及的部门众多。目前广州市体育产业与宣传、文化、旅游、教育、卫生、文广等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缺乏有效的联动和融合机制,存在多头布局、政策不协调、措施不配套的问题,导致体育产业延伸度不够,体育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还不能满足市民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消费需求。2016年2月人民体育、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发布“2015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对4个直辖市以及334个地级行政单位在竞赛、场馆、大众体育、体育旅游这4个与体育相关的指标进行数据统计排名,广州列体育旅游第三、场馆和大众体育两个第四,体育赛事列第六,综合排名全国第四,落后于北京和上海,与第三位的南京竞争激烈。(三)缺乏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2014年广州市2.4万家体育法人单位,只有27家营业收入过亿元,占全市体育产业法人单位总数的0.1%。体育产业龙头企业少,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在促进消费、吸引投资、增加就业方面作用不明显。(四)体育产业管理在政策、法规扶持方面不够完善体育市场管理手段和规章滞后,体育消费统计、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尚未建立,部分财税优惠政策、体育场馆能源费用优惠政策等在实施过程中较难落地。(五)产业引导资金等政策工具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够国务院2014年10月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给予项目补助、贷款贴息和奖励。”近几年,国内不少省、市陆续设立了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效果已经显现。其中,从2007年起北京市每年设立5亿元体育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采取贷款贴息、政府重点采购、项目补贴、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体育产品、项目、服务和企业给予扶持,到2014年累计扶持优良体育产业项目243个,带动社会、民间资本投资约46亿元,为培育体育市场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上海市自2008年开始,每年在纳入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设立2亿~3亿元的体育产业专项资金,用于资助10~20个项目。深圳于2015年4月设立了市级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发挥示范引领和精准推动作用,强力撬动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广州市目前还没有建立市级体育发展专项资金。(六)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整合体育圈内外的资源,体育营销、体育赛事管理、体育经纪、体育与互联网科技融合等体育产业范围内的细分行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都很高。目前广州市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等与快速发展的体育产业需求不相适应,尤其是缺乏熟悉体育产业、懂得经营管理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广州市目前在引进体育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方面缺少相应政策支持,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成为影响广州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三进一步加快广州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是广州着力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宣传和传播广州城市文化、进一步彰显和提升广州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育积极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广州市要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扩大体育产品供给,着力提高体育服务水平,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一)进一步优化体育产业政策环境将体育产业作为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出台广州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完善体育市场和体育竞赛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研究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的政策措施,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创造便利条件,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举办与体育有关的活动。完善资金扶持政策,建立市级体育产业引导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奖励、运营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将体育企业纳入服务业、科技、中小企业专项支持范围,提升体育产业的社会吸引力。定期发布体育产业投资指南,引导、服务体育类投资活动。加快推进体育资源交易平台、体育产业投融资平台、体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体育产业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发展改革、体育、财政、人社、教育、文化、统计、旅游、金融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合力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广州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制定统计指标体系及相应标准,逐步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的统计机制。(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提高体育产业的创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的体育消费项目,逐步形成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核心,以体育用品业为支撑,以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服务、体育旅游、体育彩票等业态为主体的体育产业格局,促进体育服务业、体育制造业及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全民健身品牌,加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力度,鼓励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支持发展健身跑(走)、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游艇、极限运动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动全民健身逐步成为社会风尚。丰富体育赛事活动,吸引重大赛事、专业俱乐部和知名体育企业进入广州。积极创办、申办高端体育赛事,精心打造广马、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等体育品牌赛事,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拓宽赛事组织者、参赛者的层次,实现办赛专业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把广州职业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及排球联赛打造成为影响力较强的城市体育赛事品牌。鼓励企业和体育组织创新,结合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定位,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开发拥有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品牌竞争力。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华南乃至全国体育用品总部、体育用品展销商贸中心、体育商务交流中心、全国体育旅游基地、国际体育赛事中心。(三)积极探索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创新推动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将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鼓励场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增强大型体育场馆复合经营能力,拓展服务领域,延伸配套服务。支持发展智慧体育场馆,利用现代科技方式提升场馆运营管理水平。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利用天河体育中心、亚运城、大学城体育中心等,打造集全民健身、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休闲娱乐、展示展销于一体的体育场馆群。(四)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动体育与养老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教育培训等的融合,促进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发展,提供适应群众需求、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探索高端体育用品跨境电子商务,建设移动客户端,推进体育消费便捷化、个性化。推进康体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提倡开展健身咨询和调理等服务。鼓励交互融通,支持金融、地产、交通、信息等企业开发体育领域的产品和服务。加强对体育组织、场馆、赛事和活动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的创新开发,提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