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公共文化产品概念的研究
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问题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被迅速提升。从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在《推进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要求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纷纷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公共文化产品的界定是公共文化服务及其体系分析的基本问题,只有深刻了解了公共文化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我们才能进一步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诸多问题,并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构量化指标来考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与供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界定公共文化产品之前,我们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产品作一个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公共文化产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文化产品包括有形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无形的公共文化服务,狭义的公共文化产品仅指有形的公共文化产品。实际上,很多无形的公共文化服务都是需要有形的公共文化产品来进行配合的。这里,我们对公共文化产品的界定是广义的,是整体性范畴。有关公共文化产品界定的讨论和研究,在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中都有所涉及,所讨论的角度也基本都是以单一学科为背景的。综合众多文献来看,对于公共文化产品概念的界定主要集中于两条线索。一是“文化——公共文化——公共文化产品”的研究思路,二是“公共产品——公共文化产品”的分析路径。本文首先梳理了基于这两条线索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文化、公共文化和公共文化产品文化作为一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从这个概念来看,“文化”一词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人文化成”为目标的,文化的本质是使人类社会形成一定的文明秩序。在西方,文化是“与‘自然存在的东西’相对的‘人造自然物’”。后来,泰勒提出了一个为许多人认可的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的整体。”[1]这一概念强调了文化的社会性、规律性和系统性,从内涵和外延上给予了界定。文化是人类精神的表达,这种“表达”不仅意味着人的抽象精神、目的或理想总要通过有形的作品而得以表现,而且意味着文化作品即使最初来源于个人的创造活动,最终必须获得集体、社会或传统的认同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或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就本质而言具有社会交往意义上的公共性。[2]文化是我们用来规范人类行为的意义模式,这样,它总是具有一个共享和超个人的纬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文化都是“公共”的。[3]从上述定义来看,文化或许从本质上就是公共的,但文化并不完全等同于公共文化,实际上,学术界对公共文化广泛探讨是从哈贝马斯研究公共领域开始的。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促成了市民社会内部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分离,文化生活相应的称为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人们就其共同关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形成了公共文化。[4]从这个角度理解,公共文化是独立于政治国家和私人经济生活的社会统一的价值认同体系。国内学者对公共文化的界定也同样注重这个层面的内涵,观点综述如下:第一,公共文化是在文化的精神品质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一致性等内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它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公共观念以及文化价值观念上的群体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追求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文化整合,公共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对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注重文化的整合;[5]第二,公共文化在文化的精神内核上具有整体性、公开性、公益性和一致性等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形态;[6]第三,公共文化是某社会群体(一般为民族或国家)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群体性、内聚性、包容性和时代性特点;第四,公共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即公共文化空间场所的开放性以及由此产生的非排他性。由此看来,公共文化从产生伊始就是与私人文化相对应的概念。相应的,用来满足人的公共文化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就叫做公共文化产品。此外,许多学者提出,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产生来源于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公民的文化权利是现代国家的三大公民权利之一,是人们通过文化活动获得利益的权利,它包括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文化成果受到保护的权利。为确保人们真正享有基本的文化权利,就必须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但是,由于世界各国文化权利和文化生活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容也有所不同。相比之下,基本权利论的观点只能说是阐释了公共文化服务在微观层面的要旨,但不够全面。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基本途径,但公共文化权利的实现还有赖于法律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努力。此外,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远不止文化权利所包含的内容,还包括社会发展、人类发展和文化发展等问题。二公共产品和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产品是涉及文化的公共产品,其内涵的界定取决于公共产品。从我们掌握的文献来看,学界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公共产品。(一)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共产品概念在西方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中,市场失灵是导致公共产品存在的根本原因,公共产品是指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受益上具有非排他性、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的产品或服务,也称公共物品、公共品。所谓非竞争性是说,一个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不影响另一个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是指不能或者不容易排除其他人消费该种产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说,公共产品或服务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享用。公共物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即同时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第二类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较轻易地做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形象地称为俱乐部物品;第三类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是却无法有效地排他,有学者将这类物品称为共同资源品。后两类公共物品统称为“准公共物品”,即不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无论是纯公共物品还是准公共物品都不能任由市场机制发生作用,政府在这些产品的提供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公共物品的概念不仅存在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也有经典阐述。马克思曾指出,社会总产品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必须扣除“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用来满足公共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从马克思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总产品中满足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本需要部分,实质上指的正是理论界所探讨的公共产品范畴;马克思的公共产品理论从以人为本、从整体和供给角度,围绕着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利益需要研究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本质及其供求问题,市场只是当做供给公共产品的手段。[7]在马克思的公共产品理论中,公共产品的存在并不是由于市场失灵带来的,而是因为它天然是满足人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本需要的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是从宏观的产品分配和社会公共性的角度来谈公共产品的。(二)现代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意义上的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尽管在我国公共管理学与现代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它们都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的分析为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是具有共性的。在它们看来,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如果从宏观的社会部门来看,整个社会部门可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或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或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章建刚采取了与公共管理学基本推理方式相反的逻辑过程。他认为,社会中总是存在一些与所有公民利益相关的共同的事务以及公民之间交往的基本伦理规则,从而产生了公共需求,而这些需求的商讨需要有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存在,因此,商讨和执行决定的部门就称为公共部门,传达决议、监督公共部门的是公共媒体。[8]学者们在探讨公共部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道,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就是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则是包括国家事务、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在内的具有公益性、泛适性的一系列活动。具体的直接的公共服务,是能使公民(包括其被监护人如未成年的子女)及其组织的某种直接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使用了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的社会生产过程。[9]不同阶段的公共管理学理论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提供主体问题,从行政学创始初期大多数公共服务由私有企业提供,到认为政府应当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再到认识到政府失灵或有限政府,到目前在一些基本观点上已形成共识,例如,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共利益,其管理主体是多元化的,并非仅限于政府一家,社会上大量的中介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机构乃至于私人机构中的涉公部分,都可以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主体。[10]总之,对公共文化产品的界定主要考虑“公共”是与文化的结合或是与产品的结合,而无论哪种研究思路,都有共同的内容。从目的上说,公共文化产品为的是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保证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从提供方式来看,公共文化产品不能仅由政府承担,也需要通过市场方式来实现;从产品特性上说,公共文化产品涉及的是整体性、社会性、公益性、基础性的文化形态。在外延方面,相关探讨不是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广义的公共文化服务可指国家意识形态、思想宣传等领域的一切先进性、公益性、基础性和服务性方面;狭义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面向社区、服务基层和惠及群众的各项思想文化建设和服务”。[11]第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有宽窄两种理解。广义的公共文化服务实际上将政府对文化领域提供的文化管理服务包含在内,即文化政策服务(包括文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和文化市场监管服务。狭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才是区别于以一般市场方式提供的文化商品(产品及服务)的文化类公共品。[12]第三,公共文化主要指具有群体性、共享性等外在公共性特征的文化,其特点是以文化站、群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为依托,借助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发展群众参与性、资源共享性的文化。[13]第四,公共文化服务一般由纯公益性、准公益性和市场性三种类型组成。纯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如高雅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这部分主要靠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准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如民办艺术表演团体、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收藏馆等,这部分往往采取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提供。市场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如音像公司、报刊社、工艺美术馆、网吧、游戏厅、影视等生产服务单位,完全按照文化产业的基本要求来实现的。[14]这些分类基本上都是以产品的公益性强弱、市场或政府提供方式进行界定。三基于文化功能的公共文化产品的界定我们认为,无论是从什么角度去界定公共文化产品,“公共”和“文化”都是最核心的限定词。公共文化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公共需求的,先抛开文化的本质不谈,公共文化产品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文化功能,而“公共”的特性又使得这种功能有其特殊的内涵。文化功能,有时也称文化价值,学界对于文化功能的论述虽不尽相同,但主要内容相差不大。杨英法认为,文化在人类社会处于核心地位,在人类社会起着发动机和指挥棒的作用。具体分析其功能,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种:认识和解决问题、信息记录、凝聚人心、规范教化、显声扬名、审美娱乐。王波在《人类文化的三种范畴》一文曾经指出,人类文化分为三种文化范畴:一是知识文化范畴,二是技术文化范畴,三是观念文化范畴。这在某种角度反映了文化的功能,即给予知识、提供技术和引导观念。岳华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诸多功能:凝聚导向功能、规范培育功能、教育预防及约束惩治功能、激励助推功能、保障保护功能、协调服务功能和兼容整合功能。[15]我们认为,文化的功能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文化的显性功能是文化最直接、最具体的功能,主要指文化的信息、知识和娱乐功能,在这个层面上,功能更富有技术性和实用性;文化的隐性功能是指文化在显性功能发挥作用过程中对人和社会潜移默化的作用,主要有导向功能、规范教化功能和整合功能,当然隐性功能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负功能。公共文化产品也具有文化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只不过“公共性”的存在使得该种产品的文化功能应当是先进性的、正导向性的,符合公众整体需求的,能够体现一个社会的核心文化价值。因此,在我们看来,公共文化产品就是具有公共性的信息、知识和娱乐产品,公共性并不能说明政府是产品提供的唯一主体,而是意味着均等性、公益性、社会性、基本性、开放性和可接近性。也就是说,从内涵来看,产品的“公共性”和“文化性”才是最本质的内容,而产品由谁来提供不能被看做是这一范畴的实质。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凡是不能够脱离人本身的产品称之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或公共文化服务;能脱离人本身而存在的产品称之为有形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或公共文化产品。相对于有形的公共文化产品而言,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是非实体的,形式多样,生产、销售和消费同时进行,不能分割、不能储存,所有权不能转让。就外延来看,《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服务报告(2007)》中的研究指出,如果不考虑广播电视和出版发行等服务,通常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大约可以分为13个类别,具体是:公立博物馆、艺术馆;公立图书馆;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如文化网站、咨询电话、公益性广告等);重要的高雅艺术场馆(著名的剧场、音乐厅等);重要艺术团体;重要艺术展览;重大艺术节庆;重要对外文化交流;传统艺术;文物古迹等文化遗产;传统节庆;中小学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16]这一外延界定以整体列举的方式告诉我们哪些属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范畴,但分类的标准并不统一。例如,有的是以基础设施或文化组织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电力工程设计著作权许可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转让合同转让条款及转让价格
- 医疗废物转运车合同(2篇)
- 取消婚约协议书
- 二零二四年度林地木材采伐与销售合同
- 存款合同书范本协议样本
- 物流运输与标准制定协议
- 物流资源创新合作合同
- 水厂清水池施工方案
- 出租车合作协议格式模板
- 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统一招聘考试英语真题
- 电力专业数据传输(EPDT)通信系统 总体技术规范 标准编制说明
- 公共交通车辆清洁标准
- 苏州2024年江苏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及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NB-T47023-2012长颈对焊法兰
- 费曼学习法课件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可直接打印
- 劳务合同不续期通知函
- 校本教材与教学评价方案三篇
- 校园周边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2024年0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招考聘用4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